喚醒了一條熟睡多年的巨龍 簡永楨先生啓動孔聖堂講座系列
有八十六年歷史的孔聖堂,上周末(六月五日)重現當年文化交流的盛況。首場國學講座以「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孔聖講堂的前世今生及往後的發展路向」為講題,主講嘉賓包括簡永楨先生、丁新豹教授和徐麗葉女士,由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教授主持,吸引近二百名嘉賓及各界文化、學術、保育、傳媒和儒學愛好者等的精英參加,現場坐無虛席,討論氣氛熱烈。
講座目的
孔聖堂佔地十二萬多平方英呎,乃1928年省港富商簡孔昭先生慷概捐出的一幅土地,其後更捐錢及集資興建孔聖講堂,旨在宏揚儒家思想,秉承清末民初盛行的尊崇孔孟教誨精神,喚醒當時香港市民的尊師重道意識,與及抵消上世紀初葉經濟蕭條帶來的不安而導致的絕望。
講堂終於1935年落成,開幕當日,城中名人雅士,紳商巨賈,雲集而至,熱鬧場面,一時無兩。其後,曾到此發表的劃時代碩學名儒不計其數,上世紀香港淪陷日軍前者計有朱汝珍太史、許地山教授、蕭紅女士等等;光復後則有著名學者如郭沫若、錢穆及矛盾等等。自此講堂雖然尚有學者不時蒞臨講學,唯久而久之,此處漸被遺忘,誠屬可惜。
年前捐贈人孔昭公之嫡曾孫簡永楨先生有感於講座剛被特區政府定位為第一級受保護歷史建築物,理應向社會人士重燃八十五年前之初衷,更應將此珍貴文化遺產活化起來,借古喻今,一則市民可欣賞一棟融合山東曲阜孔廟的設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益流行的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簡約理念,而達致有中國古建築物特色、配合鋼筋混凝土實際功能的高效率講堂;二則特意闡述清末民初儒學在香港生根發芽的過程,時至今天,儒學應不再被視爲封建及拘泥的一股手段,而應被視爲學以致用的做人道理,一旦悟其道理,做人處事自可掌握到中庸之道,不卑亦不亢,心安理得。
涵蓋範圍
第一位講者爲簡永楨先生,他從二十世紀初講述其曾祖父孔昭公偕其堂兄弟玉階公及照南公于1909年創辦「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始末,其時孔昭公父親朗山公斥資八萬元,方能促成其事,新公司成立後以孔昭公為單一最大股東,佔47%股份。
1928年孔昭公目睹香港民生艱苦,閒談間與另一殷商曾富先生商議,遂捐地十二餘萬平方英呎地建設孔聖堂,1929年成立籌建委員會,有十四位成員,除簡公外,尚有多年後結為姻親的梁弼予先生、葉蘭泉先生、周俊年先生、鄧肇堅先生等等。
講者特顯為善既要有心,亦要有能力。簡氏家族自辛亥革命後業務蒸蒸日上,及至1920年,先後斥資建成武漢南洋大樓, 1995年被定位為愛國主義基地,1996年被列爲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與黃鶴樓、紅樓合稱為武漢三大名樓。同期亦有建成位於上海外灘的高陽大樓, 199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此期尚有廣州的「簡園」,毛澤東主席曾造訪十多次,探訪其友人譚延闓 ,此處亦是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在地,它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現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座落地。
孔昭公既然有心亦有能力,遂有條件捐地建立孔聖堂。
時至今天,講者認爲講堂所涵蓋的範圍理應不只局限於儒學及有關類別,當可擴大至諸子百家,甚至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人工智能及慈善學等等。香港有不同級次的受政府保護建築物,但能夠受保護之餘又可將之活化而對市民有永久裨益者則為數不多也。
第二位講者乃丁新豹教授,他獨步史壇,譽滿香江,細談清室遜位遺老抵港後,繼續鼓吹中國傳統禮教,設立孔教學院,先後成立學海書樓,港大中文學院等,以賴際熙牽頭,繼續傳揚孔孟學說。當時港大中文系教席,尚有清朝遺老溫肅及區大典等人物。
康有為主張把儒學轉化成宗教,直與西方宗教勢力抗衡,其忠實支持者有陳煥章,此君乃前清進士,後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丁教授細道金文泰港督(1925-30)洞悉儒家倫理有助於穩定香港民心,平衡蘇俄布爾什維克主義不利英廷統治香港的作用,是故港英政府也接受之。
第三位講者乃代表利安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的首席董事徐麗葉女士。利安創于1874年,孔聖堂可謂他們戰前的一項驕人之作。1930年,彼等夥拍當時極負盛名的獨立建築師譚肇康先生,撮合中西建築設計的優點,完成香港鮮有的一項新嘗試。譚則師亦有其它抱負,他曾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亦曾挺身不顧一切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撿拾屍骸,其後傳為佳話。徐女士最噲炙人口之談乃孔聖講堂既有中式建築之風格,内則蘊藏西方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元素,效果恰到好處,不會令人產生不倫不類之感。
堂董會主席的願景
孔聖堂堂董會主席兼中學校監溫偉麟先生表示,這個講座系列一方面可以傳承儒學,另一方面多做集思廣益的工作,因為香港這個時間十分需要這方面的配合,特別是向年青人講解「唯善」的重要,帶起多方面的討論。
為傳承儒學和貫徹社會責任,孔聖堂未來計劃的講座內容,包括由馬逢國議員主講的「十四五規劃中的香港定位」,丁新豹教授主講的「銅鑼灣的歷史足跡」和前天文台長岑智明先生主講的「氣候變化的三世書」。
出席嘉賓
當日列席嘉賓近200人,近年來鮮見矣。其中有立法局代表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先生,特區政府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先生,康文署副署長楊芷蘭女士,古物咨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先生,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蕭麗娟女士,保良局總監王倩儀女士,儒學權威危丁明教授及道教專才游子安教授等等。
後話
本年6月5號於孔聖講堂舉行的孔聖講堂簡孔昭先生紀念啓動講座,料可促進廣大香港市民對孔聖講堂及其象徵價值發生興趣,亦可體會到簡孔昭先生的後人及孔聖堂仝人致力將此甚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物活化的意願及決心,就正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女士所云:「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 為了達此目標,必須官民理念一致,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