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不法集团暑假利用青少年工厦酒吧贩毒葵青警区严加打击
不法集团于暑假期间,利用青少年在隐蔽的工厦酒吧或娱乐场所进行贩毒等非法活动,葵青警区严加打击,今年至今已采取8次行动,打击无牌卖酒处所,以及违反限聚令的派对房间,共发现192人到以上场所消遣,当中约6成人为24岁以下,即117人;而在工厦被警方拘捕的人数共有87人,属于24岁以下群组占15人,当中9人涉及毒品案件,年龄最细只有14岁,较去年同期只有1人大幅上升。 葵青警区反三合会行动组主管陈尚澧督察表示,踏入7至8月,正值本港学生放暑假,加上疫情期间,持牌酒吧等娱乐场所需要限时营业,导致有不法之徒利用区内工业大厦的隐蔽性和欠缺保安设施,经营无牌酒吧,有不法分子引诱青少年到场消遣,再借词提供「搵快钱」机会,要求他们分派毒品或淋红油。 根据葵青警方统计,区内共有210多幢工厦,占全港工厦约12%,然而租金便宜,一个千多呎至2000呎的工厦单位,月租仅1万至2万元,加上地方隐蔽,陈指,不法分子视为契机,开设无牌酒吧及派对房间,外围则设有闭路电视监视门外情况,而营业时间集中在晚上,即持牌酒吧关门后运作。 陈指出,今年1至7月,葵青警区录得工厦罪案共189宗,较去年6月至12月的147宗上升近3成,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些工厦无牌酒吧,成为青少年暑假期间经常流连的场所,警方于今年至今已在上述地点票控192人违反禁聚令,7名处所负责人亦全数被捕,部分人士有三合会背景,涉管理无牌酒吧。 陈续谓,这些无牌酒吧的人均消遣约为300元,较坊间便宜,而部分青少年在消遣期间,更被利诱作淋红油等违法行为,之后可获取500元报酬,此外,葵青警区人员今年2月巡逻圳边街的工厦期间,发现两名14岁少年形迹可疑,遂上前截查,在他们身上搜出约2.5克怀疑霹雳可卡因,以涉嫌贩毒将二人拘捕。警方指,了解年青人的活动地点,已由室外转至室内,亦会因应新模式,改变行动策略。 read more
喚醒了一條熟睡多年的巨龍 簡永楨先生啓動孔聖堂講座系列
有八十六年歷史的孔聖堂,上周末(六月五日)重現當年文化交流的盛況。首場國學講座以「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孔聖講堂的前世今生及往後的發展路向」為講題,主講嘉賓包括簡永楨先生、丁新豹教授和徐麗葉女士,由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教授主持,吸引近二百名嘉賓及各界文化、學術、保育、傳媒和儒學愛好者等的精英參加,現場坐無虛席,討論氣氛熱烈。 講座目的 孔聖堂佔地十二萬多平方英呎,乃1928年省港富商簡孔昭先生慷概捐出的一幅土地,其後更捐錢及集資興建孔聖講堂,旨在宏揚儒家思想,秉承清末民初盛行的尊崇孔孟教誨精神,喚醒當時香港市民的尊師重道意識,與及抵消上世紀初葉經濟蕭條帶來的不安而導致的絕望。 講堂終於1935年落成,開幕當日,城中名人雅士,紳商巨賈,雲集而至,熱鬧場面,一時無兩。其後,曾到此發表的劃時代碩學名儒不計其數,上世紀香港淪陷日軍前者計有朱汝珍太史、許地山教授、蕭紅女士等等;光復後則有著名學者如郭沫若、錢穆及矛盾等等。自此講堂雖然尚有學者不時蒞臨講學,唯久而久之,此處漸被遺忘,誠屬可惜。 年前捐贈人孔昭公之嫡曾孫簡永楨先生有感於講座剛被特區政府定位為第一級受保護歷史建築物,理應向社會人士重燃八十五年前之初衷,更應將此珍貴文化遺產活化起來,借古喻今,一則市民可欣賞一棟融合山東曲阜孔廟的設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益流行的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簡約理念,而達致有中國古建築物特色、配合鋼筋混凝土實際功能的高效率講堂;二則特意闡述清末民初儒學在香港生根發芽的過程,時至今天,儒學應不再被視爲封建及拘泥的一股手段,而應被視爲學以致用的做人道理,一旦悟其道理,做人處事自可掌握到中庸之道,不卑亦不亢,心安理得。 涵蓋範圍 第一位講者爲簡永楨先生,他從二十世紀初講述其曾祖父孔昭公偕其堂兄弟玉階公及照南公于1909年創辦「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始末,其時孔昭公父親朗山公斥資八萬元,方能促成其事,新公司成立後以孔昭公為單一最大股東,佔47%股份。 1928年孔昭公目睹香港民生艱苦,閒談間與另一殷商曾富先生商議,遂捐地十二餘萬平方英呎地建設孔聖堂,1929年成立籌建委員會,有十四位成員,除簡公外,尚有多年後結為姻親的梁弼予先生、葉蘭泉先生、周俊年先生、鄧肇堅先生等等。 講者特顯為善既要有心,亦要有能力。簡氏家族自辛亥革命後業務蒸蒸日上,及至1920年,先後斥資建成武漢南洋大樓, 1995年被定位為愛國主義基地,1996年被列爲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與黃鶴樓、紅樓合稱為武漢三大名樓。同期亦有建成位於上海外灘的高陽大樓, 1994年被列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此期尚有廣州的「簡園」,毛澤東主席曾造訪十多次,探訪其友人譚延闓 ,此處亦是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在地,它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現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座落地。 孔昭公既然有心亦有能力,遂有條件捐地建立孔聖堂。 時至今天,講者認爲講堂所涵蓋的範圍理應不只局限於儒學及有關類別,當可擴大至諸子百家,甚至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人工智能及慈善學等等。香港有不同級次的受政府保護建築物,但能夠受保護之餘又可將之活化而對市民有永久裨益者則為數不多也。 第二位講者乃丁新豹教授,他獨步史壇,譽滿香江,細談清室遜位遺老抵港後,繼續鼓吹中國傳統禮教,設立孔教學院,先後成立學海書樓,港大中文學院等,以賴際熙牽頭,繼續傳揚孔孟學說。當時港大中文系教席,尚有清朝遺老溫肅及區大典等人物。 康有為主張把儒學轉化成宗教,直與西方宗教勢力抗衡,其忠實支持者有陳煥章,此君乃前清進士,後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丁教授細道金文泰港督(1925-30)洞悉儒家倫理有助於穩定香港民心,平衡蘇俄布爾什維克主義不利英廷統治香港的作用,是故港英政府也接受之。 第三位講者乃代表利安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的首席董事徐麗葉女士。利安創于1874年,孔聖堂可謂他們戰前的一項驕人之作。1930年,彼等夥拍當時極負盛名的獨立建築師譚肇康先生,撮合中西建築設計的優點,完成香港鮮有的一項新嘗試。譚則師亦有其它抱負,他曾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亦曾挺身不顧一切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撿拾屍骸,其後傳為佳話。徐女士最噲炙人口之談乃孔聖講堂既有中式建築之風格,内則蘊藏西方裝飾主義(Art Deco)及包浩斯(Bauhaus)的元素,效果恰到好處,不會令人產生不倫不類之感。 堂董會主席的願景 孔聖堂堂董會主席兼中學校監溫偉麟先生表示,這個講座系列一方面可以傳承儒學,另一方面多做集思廣益的工作,因為香港這個時間十分需要這方面的配合,特別是向年青人講解「唯善」的重要,帶起多方面的討論。 為傳承儒學和貫徹社會責任,孔聖堂未來計劃的講座內容,包括由馬逢國議員主講的「十四五規劃中的香港定位」,丁新豹教授主講的「銅鑼灣的歷史足跡」和前天文台長岑智明先生主講的「氣候變化的三世書」。 出席嘉賓 當日列席嘉賓近200人,近年來鮮見矣。其中有立法局代表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先生,特區政府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先生,康文署副署長楊芷蘭女士,古物咨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先生,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蕭麗娟女士,保良局總監王倩儀女士,儒學權威危丁明教授及道教專才游子安教授等等。 後話 本年6月5號於孔聖講堂舉行的孔聖講堂簡孔昭先生紀念啓動講座,料可促進廣大香港市民對孔聖講堂及其象徵價值發生興趣,亦可體會到簡孔昭先生的後人及孔聖堂仝人致力將此甚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物活化的意願及決心,就正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女士所云:「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 為了達此目標,必須官民理念一致,方能事半功倍。 read more
“香江情中国心“社团登上狮子山山顶庆祝党的生日暨香港回归24周年。
2021年6月30日,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香港“香江情中国心“社团一众人士,登上香港著名的狮子山山顶,点亮中国共产党党徽形象的灯光与100的字样,高举五星红旗,热烈庆祝党的生日,以及香港回归24周年暨港区国安法颁布实施一周年! 有一同上山的团友激动的说:能参加此次活动,实在深感荣幸!在登狮子山时,很有井冈山走“挑粮小道”的感觉,像毛主席当年走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虽然辛苦,但心中非常满足,很有荣耀,使命感!在狮子山顶,国旗随风飘扬,十分壮观,大家也十分感动! read more
今日起香港入境深圳更改限制
广东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周三(18日)发布通知,即日起,由香港入境深圳的普通旅客,若在当地有居家隔离条件,入境后可向所在的健康驿站申请「7+7+7」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即是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各7日。 原本的防疫措施为,从香港入境深圳的旅客均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当局此次更改,将原本的集中隔离时间减至7日,所涉日数同样为21天。 深圳周三调整自香港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旅客入境时需持有粤港两地政府认可检测机构出具的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无感染报告,入境后需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 read more
杨润雄:教育应与「一国两制」相适应培养爱国爱港人才
教育改革后,新推出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率先于新学年的中四级教授,并逐步取代原有推行逾10年的通识科。自公民科开课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校方与学生都反应正面。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8日)表示,公民科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很多香港跟国家相关联的知识,期望学生能透过学习该科目,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国家,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学会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问题,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改革从来都只为培养下一代 杨润雄坦言,回顾过去这两年,香港的教育界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香港教育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后,曾经都做过一次很大的改革,时间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候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变动亦是越来越大。特区政府当时主张教育改革,正是希望下一代有能力去应对这些社会大变化,这种几乎每天都在变动发展的情况。所以当时改革的出发点是从学生出发,培养加强他们的个人能力,使之成为终生学习者、能明辨是非、可以综合不同的能力解决困难、具备创新性思维等,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一个思考方向。 他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竟然有这么多的学生参与违法暴乱,让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教育问题所在,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体系存在不足,这次推行公民科是政府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思考和改革。他强调,推行公民科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进行的重大改革,而且未来在其他方面也会不断有适当的变动,尤其是认识到2000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回归后的社会情况,没有将「一国两制」的内涵放进教育体系里面,所以才会产生很多香港学生被卷入「修例风波」的恶果。 香港的教育应与「一国两制」相适应 杨润雄表示,未来的教育改革将继续推动香港的教育回归到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了极大机遇,希望香港青年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在大湾区甚至是国家大局中有一个好的发展。 杨润雄把「以德施教、以教育才、以才庄区、以区献国」这16个字作为政府未来对教育的期望和目标。他解释称,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德为目标,培养才德兼备的人才;同是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要求,希望教师也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出才德兼备、爱国爱港的人才,也为香港特区和大湾区发展提供人才动力,更是尽一份心力服务国家。 read more
体验公民科课堂林郑冀学生成为具国家观念的新一代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到访位于将军澳的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了解该校推动STEM教育的情况,并参与公民科课堂。林郑月娥表示,今年开始成为高中核心科目的公民科能让学生透过学习香港、国家及当代世界的议题,配合其他高中学科,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和正面的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此外,林郑月娥昨日还与学生座谈,聆听他们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在历时约1小时的座谈中,有十多名同学发言,关注的议题包括教育、青年发展和环保等政策范畴,还有学生亦就历史建筑保育和艺术文化发展等提出意见。 林郑月娥感谢同学踊跃提出意见,表示会以长远目光规划香港未来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会就市民十分关注的土地房屋等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呼吁同学留意她10月6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 read more
李家超视察票站指新选制下首场选举具特别意义
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将于明日(19日)举行。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到位于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中央点票站和投票站,视察投票和点票的准备及安排。 李家超表示,自己四天前到访选举事务处,听取筹备工作的汇报。今日则到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央点票站和投票站,视察投票和点票的准备及安排。他看见在场人员马不停蹄,全程投入为明天举行的选举作全面准备,感到很鼓舞,并即时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工作。今次选举引入新措施,包括电子派票、关爱队等,投票过程将更顺畅,更受保障。这是完善选举制度下首场选举,是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重要一步,具特别意义。 (李家超到访会展中心,视察投票和点票的准备及安排,并为在场人员打气) 选委会的重要性 李家超指出,选委会是完善选举制度的核心要素。选委会的组成界别由四个增至五个,人数由1 200人扩大至1 500人,增加它的广泛代表性和均衡参与,包括增设中小企业界、基层社团、同乡社团等界别,亦增加了全国性团体代表,有利于在选委会中强化国家元素。选委会增多不同界别的优秀人才,有利于香港未来发展。选委会突破了以往某些团体、某些界别的利益局限性,更好保障社会整体利益。 即将诞生的选委会获赋予新的职能,包括选出40名立法会议员,以及提名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他们要把好提名关,确保获提名的都是爱国者,他们亦会选出立法会九分之四的议员,角色至为重要。 建立由治至兴的稳定基础 回归以来 ,从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反国民教育、非法占中、旺角暴动,以至2019年「黑暴」,反动力量刻意制造香港和内地矛盾,挑战中央权威,冲击「一国两制」底线,破坏国家和香港利益。他们利用过往选举制度的漏洞,勾结外部势力,甘心做外国代理人,企图瘫痪立法会,阻挠政府施政,刻意阻碍「一国两制」成功,更要「揽炒」香港,要香港和他们跳崖,坠入深渊。 完善选举制度,把以前的乱象和政治纷扰彻底消除,让立法会回归理性,重塑良政善治的新格局。《香港国安法》使香港由乱转治,完善选举制度则建立关键的制度基础,让香港由治至兴,加上国家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和前海方案,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来无限机遇,香港将装上新翅膀,再次腾飞,再发挥东方之珠的魅力。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不可阻挡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12月21日发表谈话指出,香港第七届立法会昨日依法顺利产生全部议员,社会各界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香港告别了多年以来选举周期与政治争拗交织的社会震荡,塑造了理性建设的新选举文化,形成了迈向优质民主、实质民主的成功范本,这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重回正轨的生动体现,是香港民主发展重回正轨的最好证明,是全体港人的一大幸事。有香港同胞感慨,“从历史往回看,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少数西方国家亟不可待地发表所谓声明,重复着一贯的陈词滥调,抹黑攻击香港事务,无端质疑第七届立法会选举认受性,我们对这种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拙劣政治把戏表示强烈愤慨,予以严正谴责。事实不容抹黑,大势不可逆转。他们才是损害香港繁荣稳定、破坏香港民主进程的最大黑手。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护航下,我们对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充满自信,对香港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自信。 read more
被控企图煽动罪 古思尧认制棺材抗议 向警称故意犯法
反中乱港分子古思尧被指计划在今年北京冬奥开幕日,抬自制棺材到中联办外示威抗议,但当日清晨已被警方国安处拘捕。古否认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罪,案件今(8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续审,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裁定控罪表证成立,古选择不自辩。案件现押后至7月11日作结案陈词,此期间古继续还押惩教看管。 今天控方在庭上播放75岁被告古思尧的录像会面影片,他承认制作棺材以表达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又提及西区警民关系科的警员曾到其单位,并叮嘱他不要到中联办,但他没有理会。古在片段中声称他是故意违反《港区国安法》,而选择抬棺材是因为觉得棺材有侮辱的意味及能够造成“新闻爆炸性”,可以吸引国际关注。他又解释,选择在中联办外示威是因为中联办是中国政府设立于香港的情报中心。 案发当日警员带走4名男女协助调查,包括乱港分子“女长毛”雷玉莲、陈劲松、陈意明以及前民主党党员冯竞文。古思尧称,曾向“女长毛”雷玉莲等人透露此行动,但他们没有任何角色,理解他们“尊重我既做法,但就唔会跟我一齐”。另他曾找“社民连”的唐婉清协助撰写采访通知但被拒,故寻求前“社民连”秘书长符伟乐的协助,符答应,并把采访通知发放予传媒。 被告古思尧(75岁),报称兼职船只维修员。他被控一项“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罪,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10条。控罪指,古于今年2月4日,在香港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引起对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以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read more
红十字会:血库存量处于极低水平吁市民捐血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今日(24日)表示,现时正值公立医院冬季服务高峰期,血液需求持续高企,而血库存量现处于极低水平,其中以O型血最低,呼吁市民捐血,补充血库存量。 根据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资料显示,每日收集目标为650包血液。首次捐血者,捐血年龄须界乎16至65岁;66岁或以上之捐血者,如于过去2年内曾成功捐血,并通过中心医生的年度健康评估,便可继续捐血至75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