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欢迎国家财政部在港发行国债
国家财政部昨日(3日)宣布,将于今年在香港分三期发行共200亿元人民币国债,规模分别为80亿元、60亿元及60亿元,具体细节再作公布。
政府发言人对此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欢迎财政部连续第十三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这充分展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并有助香港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国家财政部昨日(3日)宣布,将于今年在香港分三期发行共200亿元人民币国债,规模分别为80亿元、60亿元及60亿元,具体细节再作公布。
政府发言人对此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欢迎财政部连续第十三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这充分展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并有助香港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内地优化入境防疫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晚(26日)发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立法会议员林哲玄今日(27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相信本港之后亦会取消隔离措施,虽然可能会对社会增加一定压力,但现时本港部分市民在未有申报确诊的情况下,本港亦未有明显加剧病毒传播的现象。 对于中央同意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通关,林哲玄表示,输入个案目前只占本港确诊病例4%至5%左右,在放宽入境限制后,输入个案未有明显增加,相信与内地通关后对本地疫情影响不大。 另外,林哲玄指出,现时本地医疗系统压力较大,不少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达到120%,当局应该研究在通关后如何应付增加的病床需求。 read more
壹传媒黎智英与6名壹传媒及《苹果日报》(下称「苹果」)高层,连同集团旗下3间公司,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等罪。其中黎及3间公司不认罪,将于12月1日在高院开审。至于其余6名高层,包括张剑虹等,经过认罪协商后早前已表明拟认罪,并于今早(22日)在高院原讼庭承认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案件押后至黎智英案审讯结束后再作求情及判刑。控方透露部分被告会在该案作证,据了解至少3名被告会作供,当中包括张剑虹及陈沛敏,意味着连同另案被告周达权,至少4名前《苹果》高层,将会在审讯中顶证黎及《苹果》。 案中共涉及12名被告,其中李宇轩及陈梓华早前已认罪,该2人的案件将于2023年1月12日提讯;余下被告分别是黎智英、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壹传媒前行政总裁张剑虹、前《苹果》副社长陈沛敏、总编辑罗伟光、执行总编辑林文宗、主笔冯伟光(笔名卢峰)和杨清奇(笔名李平)。本案由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素兰及李运腾处理。控方今日表示,由于部分被告会在黎智英案审讯中作证,因此较理想是押后求情及判刑至审讯结束,法官亦同意有关做法,届时会再通知控辩双方律师确实日期。有被告的代表律师表示,本案并非容易处理,需时准备求情,故希望可定一个日子作提讯。法官表示会尽量安排。另外,张剑虹的代表大律师透露张将会在黎案中作供,希望其法律代表届时可用电脑作纪录,法官批准。 针对6名认罪被告的案情指,黎智英透过「饭盒会」,就《苹果》出版方针给指示予张、陈、罗等人。而陈、罗等会定期举行「策划会」、「初会」、「编前会议」,与下属讨论出版事宜。控方透露,在2019年10月,《苹果》每月收入为4000万港元。控方指,自2014年占领中环开始,黎便不时透过《苹果》宣扬其政治理念。至2019年3月,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苹果》在该时出版了不少具煽动性的内容,包括鼓励市民加入抗争。2019年6月9日起,有大批示威者持续参与非法集结或暴动,《苹果》亦再次出版煽动内容对抗中央及港府,激起他人对香港警察的憎恨,鼓吹市民持续用不同手段对抗,包括使用暴力及「揽炒」。至2020年1月,新冠疫情袭港,期间《苹果》又刊登煽动他人对抗。 控方指,早在《港区国安法》推行前,《苹果》已开始请求外国制裁香港,内容包括黎智英曾于2019年7月8日,与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会面,另在2019年10月22日,当时美国正商议实施《香港人权及民主法》,黎与与美国参议员会面,期间黎请求美国支持香港示威者。2019年10月25日,黎及李柱铭曾出席美国副总统彭斯的演讲,黎其后引述演讲内容指,对中共的贸易战可以以人道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着《港区国安法》即将推行,黎开始使用Twitter帐户,《苹果》亦推出英文版,并表明「打国际线苹果英文版免费试睇」,称法例损害香港人权。黎公开表示,希望英文版可吸引海外尤其来自美国订阅者。 控方指,《港区国安法》生效后,《苹果》继续出版煽动内容,除了煽动他人对抗,还贬低《港区国安法》,刊登题为「恶法生效两制盖棺泛民7.1继续抗争」的文章。另外,《苹果》推出由黎智英主持的访问节目,访问对象包括美国记者、美国教授等,并继续请求外国制裁香港,及宣扬「揽炒」理念。控方指,6名被告有份参与《苹果》的出版,包括电子版及英文版,亦有份参与决策,及带领记者及编采人员。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到立法会,出席任内最后一次行政长官答问会。因应新冠疫情肆虐,本港与内地已经封关两年有余,不少市民都期盼两地能早日通关。议员叶刘淑仪在答问会上提到,行政长官对于应付可能出现的第六波疫情、通关,对候任特首有何忠告。林郑月娥表示,与内地通关是很大挑战,因海外国家对抗疫有一套措施和理论,国内有另一套,香港身处两者中间,要小心评估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好考功夫”。 至于通关方面,林郑月娥指出,如果用去年年底讨论的通关基础,相信在短期内看不到通关可能性,需要待新一届特区政府同内地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至于本港疫情发展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日前曾与专家评估最新疫情,大部分专家都表示不担心,认为香港透过自然感染及相对不差的疫苗接种率,已形成保护罩,有保护屏障即市民感染后不需要住院,可以确保医疗系统的稳定,截止昨日为止感染人士为370名、属于严重的有17人,深切治疗4人,故不需要作入境限制等。虽然近日确诊数字稍为回升,但专家认为毋须即时收紧措施,但要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 另一议员黎栋国提到本港防疫工作仍然有漏洞,认为抗疫措施要配合安心出行,升级安心出行程式,配合强制检测等。林郑指会请创新及科技局研究有关问题,但要明白仍有市民不配合,不戴口罩、不打针,虽可以执法,但不能阻止。 李镇强提到要确保医委会不用各种不同理由不举办职业试,解决本港医生人手不足问题。她回应指希望医务委员会以广大市民利益为依归,至于取消临床考试部分,是因为疫情多次取消或赶不及考试,但未来会要求当局继续督促。 read more
正在武汉考察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12月1日)早到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参观。她表示,香港看好碳排放交易市场,返港后会与港交所研究相关领域。至于促进碳权交易,会否令部分企业选择购买限额,因而降低减排动力,林郑月娥就指,目前国际间未有统一意见,政府需要在相关方面再研究。 林郑月娥提到,内地的个人投资火热,中央会希望港交所逐步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但不能做得太快,有关决定亦需要中央批准。她又说,目前本港燃煤发电占比已降至不足25%,但要处理最后20%占比会较困难,因为现时香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只有约1%,政府长远目标是将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升至10%。 林郑月娥访问武汉行程今日结束,她下午会乘搭飞机由武汉前往深圳,之后经口岸返港。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3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呼吁市民在端午节及紧接的周末(6月3日至5日)长假期勿松懈,应严守防疫规例,在进入餐厅、酒吧等处所前,紧记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并出示电子针卡或康复纪录二维码供职员反扫验证,确保符合第3阶段“疫苗通行证”规定。当局会加强巡查,严正执法。 政府提醒,进入餐厅、酒吧后亦要注意防疫规定,不要违反同坐一台人数的上限(餐厅每台最多8人,酒吧最多4人),在非餐桌范围或非饮食时要佩戴口罩,现场不可有表演和跳舞活动。 政府强调,违反防疫规例或“疫苗通行证”规定最高可被罚10000元或被处定额罚款5000元。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于今日(15日)举行,共有42名候选人竞逐36个席位。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今日选举发出1273张选票,并收回1273张选票,两者相等,按照选举办法规定,今次选举有效。 经投票,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立法会议员霍启刚等36人当选,现任港区人大代表朱叶玉如以1254票成为票后,候选人沈慧林、林天行、范骏华、陈正欣、郑国杰、谢爱红落选。 36人当选名单为:文頴怡、朱立威、朱叶玉如、吴永嘉、吴秋北、李引泉、李圣泼、李慧琼、李应生、沉豪杰、冼汉迪、林至頴、林顺潮、姚祖辉、胡晓明、凌友诗、孙伟勇、徐莉、马逢国、梁美芬、陈帆、陈勇、陈仲尼、陈振英、陈振彬、陈曼琪、陈晓峰、黄冰芬、黄英豪、黄锦良、杨德斌、雷添良、楼家强、蔡毅、霍启刚、邝美云。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人简介: 文颖怡,女,1973年6月生,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东华三院庚子年主席。 朱立威,男,1983年2月生,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港抗疫义工同盟港岛义工团团长,民建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南区支部主席。 朱叶玉如,女,1955年7月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吴永嘉,男,1969年6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经民联副主席,董吴谢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吴秋北,男,1970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工联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引泉,男,1955年4月生,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司库。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圣泼,男,1977年3月生,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慧琼,女,1974年3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内委会主席,民建联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应生,男,1953年5月生,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百成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沉豪杰,男,1978年10月生,元朗区议会主席,新界乡议局增选委员,沉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冼汉迪,男,1974年9月生,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中手游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林至颖,男,1979年12月生,中国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能源行业委员会特聘顾问。 林顺潮,男,1959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姚祖辉,男,1965年10月生,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胡晓明,男,1954年2月生,菱电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凌友诗,女,1962年2月生,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妇联执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伟勇,男,1972年4月生,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香港普联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徐莉,女,1956年8月生,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副会长,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逢国,男,1955年7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梁美芬,女,1960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执业大律师。 陈帆,男,1958年2月生,香港特区政府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前机电工程署署长,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创会会长。 陈勇,男,1969年9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民建联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仲尼,男,1966年6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会长,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振英,男,1961年11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财委会主席,中国银行(香港)顾问,银行业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主席。 陈振彬,男,1957年11月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主席,宝的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曼琪,女,1969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长,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男,1973年12月生,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主任,自由党副主席,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冰芬,女,1982年12月生,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香港福建社团总会常务会董,民建联执行委员会委员。 黄英豪,男,1963年2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中国法学会港区理事协会会长,黄乾亨黄英豪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锦良,男,1976年8月生,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教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 杨德斌,男,1965年10月生,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数睿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行政总裁,香港特区政府前资讯科技总监。 雷添良,男,1954年11月生,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香港会计师公会前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楼家强,男,1975年5月生,香港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副主席,香港青年联会第二十八届主席,屯门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蔡毅,男,1960年7月生,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富通(香港)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霍启刚,男,1979年7月生,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全国青联副主席,霍英东集团副总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邝美云,女,1962年12月生,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香港义工联盟常务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read more
政府透过疫苗气泡“谷针”,有演出业界表示已听闻政府打算要求红馆的表演者及观众都要接种新冠疫苗才可入场,又提到台湾歌手周杰伦明年3月的演唱会已经卖飞,促勿设追溯期及豁免年幼及有医学证明的长者入场毋须打。 演出及制作行业协会顾问、宝辉娱乐市场总监谢嘉豪今日在商业电台《在晴朗的一天出发》表示,近日透过业界的另一团体“演出业协会”得知,当局有意要求红馆表演者及观众接种疫苗。 谢嘉豪表示,理解接种疫苗可以防止市民感染后出现重症及死亡风险,特别是新变种病毒株Omicron肆虐,不过政府亦应要顾及实际执行,包括不要设追溯期,例如明年3月周杰伦演唱会,就不应包括在规定内,“我哋卖咗飞突然有呢个条文,卖嗰阵时系无,点样抚平观众要考虑。” 至于12岁以下政府未安排接种疫苗的幼儿、持医生纸证明不适宜打针的长者,亦认为应该豁免。被问到会否有演唱会提前卖飞,可以避过新安排,谢嘉豪认为难以刻意提前,因为演唱会筹备工作什多,包括预约场地、通过信用卡系统、联络赞助商等,“卖咗飞就要负责任,要如期演出啦,唔系我哋可以话出年5月慨演唱会,我哋依㗎可以卖飞”,一般都在演唱会前3个月才售票。 若日后要检查针卡才可以进场,他相信执行难度不大,因为安心出行已经可以检视针卡,而外国有演唱会亦设相关安排。 read more
政府正研究如何就《基本法》23条立法,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于电视节目表示,23条的保释门槛应该跟随《港区国安法》,采取较严格做法,并提到有适当做法保护受制裁的检控人员;对于美国早前发表的制裁律政司官员言论,林定国指出有关制裁卑鄙无耻,政府会保障官员不受到制裁影响。 林定国表示,过往终审法院的判例已经指出,香港国安法的保释条款并不只适用于4大罪类,其他刑事罪行如果触及国家安全问题,也可以套用同一原则,例如《刑事罪行条例》第10条。他指出,23条是处理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法律,相关罪行本身性质特殊,且涉及国家安全是一个重大问题。其他司法管辖区在处理相对严重的罪行时,保释条款可能更加严厉、严谨。至于律政司会否再运用酌情权,不设陪审团,林定国强调法院之前已对此进行裁决,此举不影响公平审讯。 就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早前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或会制裁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及15名律检控人员。林定国批评相关行为是「卑鄙无耻」,尤如卡通《多啦A梦》中的角色「胖虎」般横蛮无理,完全是欺凌行为。林定国直言,前线同事都是「打份工」,形容有关制裁行为卑鄙无耻,强调律政司同事反而会比以前更加团结,因为众人同仇敌忾,政府亦会透过适当方法保障受制裁的检控人员,至于具体方法则不便细说。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周日(19日)举行,社会各界呼吁选民踊跃投票,选出贤能的爱国者治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出席选委会界别候选人与选委面对面的群英会论坛时表示,希望更多人关注新选制下选举委员会界别的选举。 谭耀宗表示,此次论坛有九成选委以及全数51位候选人出席,他希望今次论坛可以让选委会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候选人,之后可以做出抉择。他介绍今次论坛场地较大,可以让候选人的支持者得以来到现场,带给候选人鼓励,希望更多人关注新选制下选举委员会界别的选举。 谭耀宗强调,呼吁大家积极投票,这是每一位选民神圣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投票。他表示很难预测投票结果,不过结果无论如何,都希望新一届立法会议员,都能服务好市民,将新景象带给市民,希望政府可以做多点有益于市民的事情。 read more
今日(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安排一系列以“国家安全护我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项目,包括播放特备节目、推出国安教育图书、举办校园活动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发表网志,呼吁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和节目,提高国家安全意识,以更好地履行《香港国安法》所要求的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 邓炳强说,回想2019年6月起的“黑暴”,相信对很多香港人来说仍然历历在目,期间发生的社会动荡,暴力和破坏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是香港国家安全的转捩点,香港由乱变治,暴力威胁大幅减退,整体治安有所改善,市民生活回复正常,经济、民生得以重新出发,《香港国安法》对维护香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成效有目共睹。自《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保安局和警务处连同其他相关纪律部队积极依法采取多项执法行动,成功防范和制止不少危害国家和香港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邓炳强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方面取得具体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面对主要挑战: 截至目前,警方国家安全处共拘捕182人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当中114人已经被检控,另有5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被检控。被捕人士当中,包括危害国家安全领头人物——黎智英及相关同谋人。此外,多年来荼毒香港市民的洗脑机器《苹果日报》亦停止运作,而壹传媒集团亦已被法庭正式颁令清盘。在法庭审讯的另一宗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案件中,有受审人士更揭露一名前身是外国情报员的人与黎智英是反中乱港组织“揽炒团队”的幕后主脑和金主,该组织以往不断请求外国制裁本港及内地官员。上述的执法行动,有效制止有关人士继续滥用新闻自由,以图反中乱港、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 警方国安处已拘捕涉嫌串谋通过“35+”计划操控选举的多名涉案人士。有关人士意图通过该歹毒的计划,以取得香港特区立法会的大多数议席,从而瘫痪并严重干扰、阻挠、破坏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当中47人已被起诉“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这些人士包括前立法会议员、前教授、前区议员、大律师等等。假如他们歹毒的图谋得逞,社会、经济、民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就“支联会”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特区政府依法控告支联会及3名相关人士“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罪,并采取一系列的执法行动,包括:根据《香港国安法》下的《实施细则》要求“支联会”提交资料,并就“支联会”没有遵从有关提交资料要求,控告五名相关人士;根据《实施细则》冻结“支联会”的资产;并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建议行使《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下的相关权力,命令公司注册处处长将“支联会”从公司登记册中剔除,“支联会”已告解散。 着力应对本土恐怖主义的威胁。2019年的“黑暴”孕育了本土恐怖主义,种种迹象显示,犯案人有能力、有知识,更加有实际的行动去策划行动。面对不容忽视的本土恐怖主义潜藏威胁,保安局和相关纪律部队全力打击:截至2021年底,执法部门共侦破超过20宗涉及爆炸品、枪械或弹药的案件,当中涉及六支真枪,以及19宗涉及爆炸品,包括外国恐怖袭击常用的炸药TATP。警方亦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的激进港独组织“光城者”,该团伙企图于铁路、法庭等公众地方发动炸弹袭击以图达致政治目的,罔顾市民大众的生命安全。 部分“港独”分子仍然死心不息,继续利用媒体、文化艺术、刊物等不同的“软对抗”方式,进行鼓吹及渗透,灌输“港独”思想。为打击这类“软对抗”的行为,执法部门透过激活现有的《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及第10条,对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或发表煽动文字或刊物的人士采取行动。至今已拘捕34人,当中21人已被检控,一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相关罪行被检控。被起诉人士包括“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的成员,他们涉嫌透过发表“羊村系列”儿童漫画,美化暴徒和逃犯,以煽动儿童憎恨政府,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而职工会登记局亦已跟据《职工会条例》撤销该会的工会登记。 邓炳强指出,《香港国安法》及相关本地法例在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方面发挥成效。《香港国安法》同时发挥强大震慑力,外部势力已见减退,鼓吹“港独”的情况亦不断减少,众多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亦相继自行解散或停止运作,国家安全的风险已经大为减少。这些成效得来不易,我们不会掉以轻心,更需要居安思危,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死灰复燃。 邓炳强提到,近年,外部势力不断干扰和抹黑香港特区的事务,并通过属间谍性质的活动、“软对抗”等,继续试图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会密切留意并作出应对,更要防范本土恐怖主义活动,包括“孤狼式”袭击及本土恐怖主义团伙。执法部门会继续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的人士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要做到到位,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并行:除严正执法外,我们亦会继续循多方面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包括尽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加强国家安全和反恐情报系统以及各纪律部队之间的协作;订立网络安全法例,以及继续透过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邓炳强强调,保安局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市民国安意识的工作。为加深市民对《香港国安法》的立法背景、重要性及其意义的认识,保安局于2021年7月推出《香港国安法》网上虚拟展览,到访人次至今已超过20万。保安局亦正与教育局携手推展“2022年国家安全齐参与”计划,透过标语创作及海报设计和网上问答形式的比赛,推动全港中、小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让国家安全教育植根校园。此外,我们各纪律部队会继续透过其青少年团,协助我们的青少年培养良好品格、正向思维和守法意识,以及协助他们认识国家发展,从而提高对国家的了解,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