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抵港航班4宗确诊宿雾太平洋航空被禁飞该航线14日
卫生防护中心昨日(3日)通报,本港增4宗新冠输入病例,均于9月1日搭乘菲律宾宿雾太平洋航空5J272航班抵港,航班上另有1名乘客未符合防疫规例。卫生署宣布,禁止宿雾太平洋航空营运的客机自今日起至本月16日从马尼拉着陆香港。
通报指,昨日新增的4宗输入个案涉及4名外佣,检出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所有患者均已接种两剂疫苗,其中2人接种复必泰疫苗,1人在港接种科兴疫苗,另1人在菲律宾接种科兴疫苗。
卫生防护中心昨日(3日)通报,本港增4宗新冠输入病例,均于9月1日搭乘菲律宾宿雾太平洋航空5J272航班抵港,航班上另有1名乘客未符合防疫规例。卫生署宣布,禁止宿雾太平洋航空营运的客机自今日起至本月16日从马尼拉着陆香港。
通报指,昨日新增的4宗输入个案涉及4名外佣,检出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所有患者均已接种两剂疫苗,其中2人接种复必泰疫苗,1人在港接种科兴疫苗,另1人在菲律宾接种科兴疫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我们会更好》MV,自发布上线以来,持续「引爆」网络,截至目前,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3亿,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1300万。 连日来,歌曲《我们会更好》MV,在总台8K超高清频道滚动播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重庆等全国50多个城市的户外超高清大屏联动播出悠扬动听的歌曲,生动展现了回归以来香港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唱出了香港各界期盼在祖国坚定支持下香港更加繁荣稳定的信心。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8nCY9LnSgx07X60c6h8401041202jaG40E010-1.mp4 《我们会更好》MV在微博平台播出后,上百个微博大号发布节目相关内容收获好评无数,助推话题登上各个平台热搜榜单,引发全网热议。 《我们会更好》引发微博热议。 网友们在留言中纷纷表示,对《我们会更好》MV歌曲的赞誉,「几个歌手唱得都很有感情,我能从歌词里面感受到那种美好的愿景」;「用歌声传递美好祝福,MV里能看出来香港巨大的发展变化,这首歌诠释得很好」。同时,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网友们更表达了,「香港的明天会更好」,「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我们会更好,心声正在同步」,「血脉的源流汇聚相互的骄傲」饱含深情的歌词引发同胞间强烈的情感共鸣,香港的明天会更好!我们会更好! (来源:大湾区之声) read more
警队位于香园围边境管制站的行动基地昨日(2日)举行开幕典礼。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在开幕礼致辞时表示,新口岸是首个以「人车直达」概念设计的口岸,非常方便。为迎接新口岸带来的警务挑战,警队设立香园围行动基地及香园围管制站小队,并24小时运作,以维持口岸的秩序和负责新口岸大楼内的警察报案中心及反非法入境车底监察系统的运作。 邓炳强指出,新口岸自去年8月启用货运以来一直运作良好,警队更已经为客运的开通作好准备,期望客运服务能在疫情后尽快开通,让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继续紧密交流。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read more
政府今晚(2日)宣布,为进一步加强对转机旅客的管理及病毒监测,由12月8日凌晨零时起,所有从海外地区和台湾登机前往香港的转机旅客,必须在登机来港时出示预定起飞时间前72小时内进行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有关要求与现时以香港为目的地的抵港旅客的登机前检测要求相同。 此外,政府已建议机管局进一步收紧转机旅客在香港国际机场逗留期间的安排,包括加强执行在机场禁区内转机旅客可前往的地方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及收紧需长时间等候接驳航班的转机旅客的隔离安排,以减低与其他前往海外地区的离境乘客交叉感染的机会。 read more
律政司推展「愿景2030–聚焦法治」推广社会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26日)发表网志介绍相关项目,并表示希望协助学校落实法治教育,让年轻人明白法治可贵之处。她指出,维护法治并非只是单靠法官和律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郑若骅表示,得悉现时有不少团体都积极推动法治教育,让学生得以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学懂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她期望法律业界可凭藉专业和经验,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回馈社会。 她又指,励进教育中心和教育局合作推出“巩固法治”计划,培训教师将尊重法治的风气带进校园。 她亦有向教师讲解香港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等,希望教师可以得到正确的法治概念,理解《宪法》和《基本法》的关系,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并藉著身教传授学生正视法律和法治精神,“我也同时希望学生明法守礼之余,可主动向朋辈传播正确的法治概念”。 郑若骅说,律政司作为秉行公义者,将继续推动法治建设,不遗馀力地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支援。律政司亦会继续通过与学校、教学团体和不同持份者携手合作,共同构建法治校园和一个守护法治的社会。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6日)出席第24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开幕式致辞。林郑月娥表示,国家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与香港的合作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我期待双方可以把握这个时机,携手开拓更好的未来。林郑月娥期待香港与北京在教育创科、绿色金融,文化艺术交流三方面加强合作。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上午出席第24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陈吉宁市长(北京市市长)、黄柳权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尹宗华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刘光源特派员(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林建岳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十分高兴出席第24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洽谈会)的开幕式。虽然今年我们还是以“云上”的方式会面,但过去一年的疫情和两地人员往来的限制,没有阻碍京港两地继续探讨进一步的合作。我什至可以预见在明年香港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举行的第25届京港洽谈会,将迎来更具影响力的聚会。 从香港来说,经历了两年前“修例风波”引起的社会动乱和持续接近两年的新冠疫情冲击,香港正迎来良好的新局面。在中央政府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已经回到“一国两制”的初心和正轨,社会恢复安全稳定。与此同时,在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一次明确全面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香港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国家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从北京来说,明年二月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令北京成为全世界首个能举办夏、冬两季奥运会的城市,加上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令首都城市更具竞争力和魅力。此外,北京正全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及“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两区”,为服务业进一步改革开放增添动力。北京是全国唯一享受“两区”政策红利迭加的城市,而“两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绿色金融。 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香港和北京都会受惠于国家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大循环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其中《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四个传统中心的地位,并支持香港发展四个新兴领域,包括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我在今年十月发表的《2021年施政报告》针对这八个领域提出了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过程中香港会与内地发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北京与香港的合作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我期待双方可以把握这个时机,携手开拓更好的未来。我想就两地如何在各自和共同优势下深化合作,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第一是有关高等教育和创新科技,特别是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方面。在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境内共有四所大学居于全球头50位,这四所大学都是在北京和香港,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足见两地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可以积极加强交流合作,为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香港的大学具有优秀的基础科研能力,汇聚国际科研人才;加上近年香港特区政府投入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香港正稳步向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迈进。其中,我们已在香港科学园建设专注医疗科技的创新平台,成功招揽了16所由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与香港的大学合作的生命健康相关研发实验室;未来我们更计划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刚才提到北京“两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这些都与香港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香港亦享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刚才林建岳主席提到贸易发展局的国际网络,其实上月贸易发展局也非常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我们希望往后这个论坛亦可以取得好像亚洲金融论坛的成功。 事实上,北京科技创新基础雄厚,拥有1 000多所科研院所、近三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也有全国顶尖的医院,面向全国各地患者,基数大、病例多,极有利于医疗研究。因应《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我认为香港和北京可以深化在医疗和生命健康科技方面的合作,回应国家所需。事实上,刚才我提到香港有16所由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与香港的大学合作的生命健康相关研发实验室,其中一所合成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就是有北京大学参与,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 第二是有关金融方面,特别是绿色金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即使面对过去两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香港的金融体系依然稳如磐石。至于北京,今年九月,习近平主席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内地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京市证券交易所已于十一月十五日正式运作,我在此衷心祝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与香港都分别定下进取的减碳目标;而香港更希望利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我们正评估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能性,并致力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的地位,包括积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香港与内地城市在这方面合作的潜力无限,今年十月深圳市政府在香港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地方债券,是首次有内地地方政府在香港发债,其中有39亿元人民币正是绿色债券。我知道北京也希望推动绿色金融,我希望能与北京就发行绿色债券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探讨两地合作的空间。 第三是有关文化艺术方面。香港中西文化荟萃,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更是对香港文化艺术事业的肯定。香港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项目之一,其中上月中开幕的M+博物馆是一所世界级的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加上明年年中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其他文化设施,香港将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艺术之都。 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北京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意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京港两地交流合作频繁,比方说刚才提到将在明年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就得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强大的支持,未来将合作在国际开拓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平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今年九月参加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北京设计博览会,主办“香港IP力量”创意品牌主题展,展示多个香港IP品牌和多位香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反应热烈。未来,京港两地可以在文化艺术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京港洽谈会多年来孕育了许多成果,也令两地的友谊与合作有深度的发展。好像我刚才在开始的时候说,明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大日子,我很希望明年的京港洽谈会会比过去更具规模、更具影响力。我也诚意邀请北京的朋友明年来到香港,参与我们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的活动。 最后,我祝愿本届京港洽谈会圆满成功,也祝愿在座各位、在北京的各位朋友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read more
酒吧、卡拉OK重开等第二阶段社交距离措施明日起放宽,本港疫情却在周二(17日)出现「双失」,一方面单日新增328宗确诊个案,令维持十日单日少于300宗关口失守,创本月单日新高;港大医学院编制的「本地个案的即时有效繁殖率」,周二深夜最新数值突破1,升至1.0159,代表一名患者会传染多于一人,未来确诊人数将会上升,是3月5日以来首次失守疫情受控防线。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昨日在疫情记者会上亦指,现时即时繁殖率大槪为1;但若再上升,表示会有更多社区传播,或有爆发风险,故市民仍要小心。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日前推断,如果稍一不慎,两周后本港将爆第六波疫情;而港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讲座教授高本恩更直指,本港已进入第六波。有关预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read more
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出席活动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本港现阶段疫情平缓。每日确诊维持在四五千宗左右,并且轻症多、重症少,参考病毒即时繁殖率低于1,且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预料疫情将逐渐缓和。 香港近日举办多场大型国际活动,七人榄球赛有疫苗通行证要求,在现场大批人士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未见引起疫情反弹,认为这亦释出一个好的讯号,香港可以继续放宽,陆续举办更多大型活动。 他指,近两年由于佩戴口罩情况良好,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受控。以澳洲为例,在今年4至8月当地冬季时,由于没有口罩令,引起季节性流感大爆发,强调香港要小心冬季流感袭击,现阶段并不适宜解除「口罩令」,至少要等冬季过后,才可以考虑是否在户外地方可不佩戴口罩,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及身处人多挤逼地方时,都需要佩戴口罩。 read more
今年适逢「9.18」九十周年,值此之际,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香港抗战遗迹保护基金、香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红花岭历史文化教育营等十多个团体,联同300多位音乐家、歌唱家、表演团队,昨日(18日)共同举办「毋忘9.18,爱我中华」纪念抗战九十周年音乐会,借抗战经典音乐,弘扬民族正气。 音乐会筹委会主席吴军捷致词时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这些激励人心的抗战歌曲,将激发香港人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我们不但要在这里唱响抗战歌曲,让中小学生学唱抗战歌曲、认识历史,还要保护、活化好香港的抗战遗址,创办香港抗战历史文化教育营,用生动、贴身的乡土教材,培育新一代对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英雄的崇敬,从根本上培育出爱国主义的情感和精神。 音乐会今日在新光戏院举行,因晩场爆满,加开下午场,有1600名观众出席。参演的有久负盛名的民间音乐家,有80多岁的老游击队员,也有9岁的小歌手。既有「保卫黄河」,「太行山上」这些耳熟能详的老歌,又有「东江纵队之歌」,「再会吧,香港」这些本地名曲;还有「救亡进行曲」作词者后人的演唱,「钓鱼台战歌」等勾起人无限联想的歌曲。这是香港民间自发纪念「9.18」九十周年最大型的活动,是吹响善用本地历史题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声响亮号角。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徐英伟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杨晓海副参谋长和中联办官员,立法会马逢国、葛珮帆议员,龙子明、蔡素玉、林广兆、刘佩琼、凌友诗、黄伟雄、林珍等知名人士和多名抗战老兵出席音乐会。演出全程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群情激昂,最后在全场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结束。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今日(9日)联合举办“透视民主真谛、坚定民主自信”座谈会,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参加座谈会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对于人权和民主问题,中国政府一向都认为应该要有多种定义和实践方式,绝不能接受美国单方面所下的定义就是普世价值,今次不能再坐视美国分裂世界的图谋,中央同时亦认为中国已经达到比美国更优越的民主,因此要突显中国的民主制度自信。 刘兆佳表示,中央对于香港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和客观理性的估计,特别是在反对势力表明要抵制选举之下,相信中央也不会对投票率有过高的估计。他认为,中央当然希望更多市民出来投票,以示支持新选举制度的优越性,但首要并非拉高投票率,而是要确保香港能够维护国家安全,准确落实“一国两制”。 read more
内地周二(5日)公布前一日新增61宗香港输入新冠病例,包括24宗确诊和37宗无症状感染。病例分别由广东省、四川省、上海市和北京市报告。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前一日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4例,2来自加拿大,其余2例分别来自韩国和孟加拉国;深圳报告2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2例,广州报告11例,3例来自阿联酋,3例来自所罗门群岛,其余5例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南非;佛山报告3例,2例来自新加坡,1例来自韩国;深圳报告24例,珠海报告2例,中山报告1例,江门报告1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另外,广东省深圳市口岸办公室官网通报,周日(3日)在福田保税区和文锦渡口岸共发现2名跨境司机核酸检测显示受感染,其中一人已返港。 四川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4例(在成都市), 其中20例于上周日(3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4月4日确诊。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在成都市),其中8例于上个月28日至上周六(2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 均于4月4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其中1例于上个月23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断为确诊病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1例于上个月31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2宗输入确诊病例,其中一人于上个月29日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患者均被送院治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