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逾1.8万份消费券重新登记申请1.3万已处理
重新登记电子消费券限期今日(15日)傍晚6时届满。政府表示,有1.9万名资料有误或不齐全的电子消费券登记人,需要透过特别安排重新登记,截至昨日已收到1.82万份申请,并已完成处理1.3万份;经核实资料的申请人,可在下月1日收到首期2000元消费券。
政府在旺角、中环、大埔及屯门开放4个服务中心处理补办手续,4个服务中心早上9时开放至傍晚6时。
重新登记电子消费券限期今日(15日)傍晚6时届满。政府表示,有1.9万名资料有误或不齐全的电子消费券登记人,需要透过特别安排重新登记,截至昨日已收到1.82万份申请,并已完成处理1.3万份;经核实资料的申请人,可在下月1日收到首期2000元消费券。
政府在旺角、中环、大埔及屯门开放4个服务中心处理补办手续,4个服务中心早上9时开放至傍晚6时。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啬色园于黄大仙祠内的财神宫平台建造升旗台,黄大仙祠成为香港首间建有升旗台、举办升旗礼的主要宗教场所。今日(26日)上午,由啬色园主办的「庆回归25载升旗礼暨黄大仙祠升旗台启用礼」在黄大仙祠举行,主办方希望借此弘扬传统中华文化、展现爱国爱港精神,并表示往后在7月1日回归日、10月1日国庆节等大日子均会举行升旗礼,与香港市民一同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 今日的升旗礼由香港少年领袖团担任升旗队,同时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道长带领全体董事及会员经生近百人由凤鸣楼跟随升旗队步操走向升旗台。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国旗及区旗徐徐升起,在场人士无不肃然起敬。上午8时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飘扬在黄大仙祠上空。啬色园董事会主席马泽华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对国家及香港均是重要里程碑,园内特建升旗台,于回归及国庆等大日子举行升旗礼,彰显爱国爱港精神。 香港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陈泽涛今日出席活动,并代为宣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对活动的贺信。贺信中表示,啬色园于祠内建造升旗台、举办升旗礼,对培养市民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感情,加强信众国民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他期望,啬色园能继续秉持「普济劝善」的宗旨,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为建设香港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通过视频祝贺升旗台启用,他表示,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乐见啬色园黄大仙祠展现爱国爱港情怀,兴建升旗台、举办升旗礼,不遗余力培养市民大众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民族自豪感。李耀辉(义觉)道长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体现「一国两制」的成功展示,我们身为中国人,自当为此而骄傲。 现场进行了升旗台纪念碑揭幕仪式,随后啬色园鼓队及黄大仙儿童合唱团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合唱团演唱《歌唱祖国》等曲目,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理工大学在元旦日早上,于李嘉诚楼对出平台举行升旗仪式,成为本港八所资助大学中,首间履行国旗及国徽条例的院校。 中联办秘书长王松苗、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副主席李国祥、大学顾问委员会主席颜吴余英及校长滕锦光,联同多位理大校董会和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五百多位理大师生一同出席升旗仪式,祝愿国家继续富强昌盛,香港百业兴旺。 中联办秘书长王松苗表示:「2021年香港,以至国家和世界都面对不同的考验,这些考验成为了滋养我们成长,凝聚我们力量的养份。香港已经开启了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大家都期待重新出发由治及兴。2022年的第一个早晨,能跟理大师生们一同见证国旗在校园迎风飘扬,我们都心潮澎湃,相信只要香港与内地同心同向,中华文化就一定能同频共振,流淌出最美的和声。期待和大家一起砥砺前行,迈向新征程。」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2021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庆幸社会各界同心同行,积极为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优势互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繁荣。我们乐见特区选举制度得到完善,『爱国者治港』得以落实,为香港创造新局面、新机遇。踏入2022年,让我们一同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个重大日子,深信香港在国家的支持下,定可以乘着大好势头,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开创更美好、更丰盛的明天。」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一直致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及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专业人才和社会领袖。新的一年里,理大除了继续每天在校园升挂国旗及于重要日子举行升旗仪式外,每周一早上八点亦会举行升旗仪式,由理大管理层、师生及职员出席参与,以深化理大师生员工的国家观念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橙新闻又访问了香港理工大学的金同学,他表示:「历经两年,终于又在元旦看到了学校的升旗仪式。看着三面旗帜缓缓升起,我心中有一股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其中包含着一份作为中国人的爱国之情,一份作为港漂对香港的越来越强烈的归属感,还有一份作为香港理工大学学子的自豪。如今的再次升旗来之不易,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当下。今天也是2022年的第一天,我相信香港会越来越好,我们作为新一代也会越来越努力。」 read more
47名揽炒派早前组织或参与所谓「35+初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29人已表明会认罪。其中5名会认罪的被告黄之锋、谭文豪、谭得志、郭家麒、杨岳桥,今早(5日)在高等法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3名被告表示,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另外两名被告则表示在审讯前或后均可。律政司暂未能告知法庭希望何时处理求情,陈庆伟法官遂要求律政司明日告知法庭其意向。 律政司今日派出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及署理高级检控官庄文欣作代表;蔡维邦资深大律师代表谭文豪、郭家麒、杨岳桥,文浩正律师代表黄之锋,梁宝琳大律师代表谭得志。 蔡维邦资深大律师表示,谭文豪等3人还柙多时,等待期间心情焦急,希望在其他不认罪被告的审讯前尽早获安排进行求情及判刑,而各人求情约45分钟。谭得志及黄之锋则表示,求情将在两小时内完成,对于在审讯前或后处理求情保持中立态度。陈官指示辩方,求情陈词应限于20页之内,呈堂求情信及案例等总结均须限于2页内,中文信件须翻译成英文,判刑14日前存档法庭。陈官另指,法庭现只收到本案案情摘要,并没有完整版案情,律政司回应指正在准备。 29名认罪被告,包括戴耀廷、区诺轩、钟锦麟、赵家贤、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毛孟静、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李嘉达、谭得志、胡志伟、朱凯迪、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郭家麒、谭凯邦、刘頴匡、杨岳桥、岑敖晖、王百羽、袁嘉蔚、冯达浚、吴敏儿、范国威及吕智恒。他们会分11批在高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林卓廷、陈志全、梁国雄等余下18名被告则不认罪。 read more
香港律师会将于下周举行周年大会,并会改选五名理事,外界尤为关注近年香港大律师公会及香港律师会部分成员「政治化」的问题,甚至担心市民的法治观会受到影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在接受点新闻专访时表示,香港两个法律专业团体在香港历史近百年或超过百年,一直以来代表法律界与香港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等沟通,都是重要的桥梁,为业界谋福祉、拓展业界业务;但如果业界代表做不好本分,不做好作为律师、律师团体所应该做的事时,因而影响到整个香港的发展,她认为是不值得。 中央对港十分支持业界代表不要出现反中乱港思维 郑若骅指出,她最近刚完成北京的行程,清晰看到中央对香港十分支持、关顾,打动了她们整团人的心,「(中央)好支持我们法治发展,更重要是好支持我们继续以普通法的支撑下,继续『一国两制』的『两制』里面的资本主义制度,讯息好清晰」。对于最近争取到关于法律界的特别措施,郑若骅希望法律界要珍惜,明言这些机会不容易争取的,要珍惜中央对本港业界的特别照顾及支持,这是十分难得。 提到业界组织或代表,郑若骅明言,法律界当然是有其代表,不可能众多律师一起见相关部问或政府代表,「法律界团体去做时,一定要保持沟通,需要很专业,能够发表到业界声音,真真正正可以为业界继续争取、探讨这些机遇」。郑若骅又提到近期业界参与的大湾区考试,表示如果香港法律界能在大湾区执业,对香港法律界的发展是无可限量,因为大湾区发展有很多机遇。 郑若骅又提到,她希望法律业界知道应该要怎样走未来的路,如何保持香港优势之余,亦继续令中央对业界有信任,「我们成日讲『一国两制』,这一点好重要,如果我们的『一国』把持得好,不要有反中乱港的思维在我们的代表那里出现的话,我们的『两制』就好稳,而我非常有信心『两制』就是普通法制度下的『两制』」。 言论自由非绝对宣扬恐怖主义违国安法 另外,郑若骅亦被问到关于「违法达义」、美化恐怖主义的问题。郑若骅指出,首先不要再当「违法达义」属于法治,这是错误的歪理,并强调她本人说过很多次,有人提到恐怖主义是否可以「照讲」,但言论自由不是绝对,「一定要在正常范围之下发表我们的言论,如果你去宣扬它(恐怖主义),我们香港国安法第27条,写了这是不可接受;我不可以具体讲任何案件,不过,我们去看看其他的地方,亦都有类似条文,是限制宣扬恐怖主义的,譬如英国有、法国有,甚至欧盟都有类似、相关的条例」。郑若骅重申,这其实代表大家要维护法治,要尊重言论自由之时,亦要顾及社会整体的安稳及安定。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疫情可能在欧洲反弹,建议港府调整接种疫苗策略,考虑将机组人员等人士,列为高暴露风险人士,并为其安排提早接种第3针疫苗。 何柏良担心,继国泰有机师回港染疫后,再有其他国家到港的机组人员,或会出现染疫情况,更甚者会将病毒带入社区。本港应就此情况订下前瞻性的疫苗接种政策,例如为已接种第2针疫苗的高暴露风险人士,提早接种第3针,由原定的6个月缩短至4个月就能接种,而此举在外国已有先例。 另外,对于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何柏良相信,只要参赛的本港及内地运动员完成疫苗接种,以及做好检测已属安全,活动都可以复常举行。然而,若赛事涉及外国队伍参加,鉴于不少外国国家已经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估计检测并不如以往严谨,因此,外国运动员来港必须检疫,不能豁免。 read more
卫生署委托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为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展开全港性“2021年口腔健康调查”,收集本港市民在口腔健康方面具代表性的最新资料。 卫生署指有关调查已于本月开始,共分为五个对象,分别是五岁儿童、12岁少年、35至44岁成年人、65至74岁长者,以及65岁或以上接受长期护理服务的长者。各组别参与者将分别由获选幼稚园、学校或相关服务单位发出邀请,或已透过“2020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签署确认书获邀。 工作人员将到访参与者的学校、住所或相关服务单位进行访谈和口腔检查,35至44岁成年人及65至74岁长者组别参与者亦可选择到指定地点进行访谈和口腔检查。 卫生署会将所有在调查中搜集所得的个人和联络资料严加保密。另外,工作人员均会带备由卫生署发出的身分证明文件供查阅。市民可致电“口腔健康调查”热线(电话:2859 0291)核实工作人员身份。 read more
本港录得3宗输入个案带Omicron变种病毒株,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30日)在一个电台节目预料,Omicron变种病毒会在未来一至两星期内急速变化。他建议政府,在未完全掌握Omicron变种病毒的特性前,检疫政策应该从严,所有高风险地区抵港人士应集中在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21日。 何柏良指,Omicron变种病毒的基因排序异常,预计会令疫苗的成效大打折扣,甚至预防感染成效可能低于一半,一旦有Omicron变种病毒流入社区,难以估计会否造成大规模爆发。他认为,内地当局有忧虑是很正常,相信即使通关都会采用最严谨的熔断机制指标。 何柏良提及,适逢圣诞节及新年假期将至,届时会有大批留学生回港,建议政府须特别留意英国及欧美国家有否出现本土爆发。 read more
本港噪音问题严重,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将于明日(23日)开会,讨论改善公众地方及住用处所的噪音问题。环保署近日善用创新科技协助调查,引入便携式「声学相机」,透过拍照「看见」噪音的问题所在,提升噪音监理及执法的效率。 环保署表示,过去在处理噪音投诉时,会因环境复杂难以确定噪音的来源位置,加大调查难度。引入便携式「声学相机」后,调查人员只要将「声学相机」对向怀疑是声源的位置,该仪器可量度镜头范围内不同噪音源的噪音水平,即时以不同颜色呈现屏幕上,让调查人员可「看见」噪音的问题所在,提升寻找噪音来源的效率及掌握执法时机。 此外,环保署最近研发人工智能噪音监控辨识系统,初步应用于监察建筑工程使用机动设备的噪音情况,冀将来可适用于一般环境噪音的辨识和监察工作。 read more
本港首次出现Omicron变种病毒株在社区传播,昨日增19宗确诊,全部怀疑感染Omicron变种病毒株,其中17人为输入个案,2人为输入个案相关的本地个案。政府今日(1日)凌晨发布强检公告,共77个指明地方上榜。其中56个属再次检测,应4宗于潜伏期间曾于香港逗留的初步确诊或确诊输入个案,及1宗与输入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的初步确诊个案,另21个属新增上榜地方,包括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天瑞体育馆、香港四季酒店大堂ARGO、荃湾一品鸡煲火锅、铜锣湾时代广场丰泽及崇光百货等。 强检公告指出,为严防Omicron变异病毒株在社区传播,政府加强强制检测安排,以达致「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昨日(2021年12月31日)起,所有Omicron确诊或怀疑个案的居所、工作地点及其他曾到访的地方,均会被纳入强检。在相关地方居住或工作,或曾到访相关地方的人士须接受最多共7次强制检测,包括发现确诊或怀疑个案的当天,以及相关个案到访有关处所翌日起计的第2、3、4、7、12及19天,强制检测公告会指明有关人士须进行检测的日期。 read more
创新科技署今年暑假展开新一轮「创科实习计划」,为修读STEM课程的大学生提供不少于连续四个星期的实习机会,以及每月10,500元津贴。署方今日(2日)表示,计划过去两个月吸引逾1700名大学生参加,已超出去年全年总参加人数;另外约有1000间公司或机构参与计划,差不多达去年全年总数,反映计划广受学界和业界认同及支持。 创新科技署发言人表示,计划去年以先导形式推出,获学界和业界热烈回应,因此政府今年将计划恒常化。署方乐见计划能为愈来愈多大学生提供创科工作实习机会,并协助雇主日后聘用合适的创科人才,期待更多雇主和学生参与。 第二次参加计划的电子商务平台营运商YesStyle.com聘用了香港科技大学工学士(计算机工程学)三年级学生李熊钧、工商管理学士(金融学)四年级学生曾邵淇,以及工学士(计算机科学)三年级学生王创达。公司应用支援经理何凯琳称赞实习生机敏和充满活力,在商业世界中应用课堂所学,为公司带来新构思。公司项目经理潘茂勋表示,计划有助实习生探索创科事业的机遇,而公司亦可发掘有潜质的实习生以备日后聘用。 三位实习生均认为,计划让他们从实际工作中接触到学校课程以外最先进的应用程式和技术,体验创科工作的实际环境和优势,有利他们毕业后发展创科事业。他们亦称赞计划富弹性,容许学生到不同类型的公司进行与创科相关的实习工作。 今年参加计划的大学有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创新科技署欢迎更多雇主和学生参与计划,详情可参考「创新及科技基金」网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