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明年3月27日举行 7名当然选委获资审会裁定登记有效
政府今日(22日)刊宪公布,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明年3月27日举行。
另外,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今日亦刊宪公布,七名获其裁定登记为有效的选举委员会当然委员,包括教育界龚广培;医学及卫生服务界蔡永忠、沈明达和梁永铿;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陈志球;工程界张志刚和林健荣。
政府今日(22日)刊宪公布,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明年3月27日举行。
另外,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今日亦刊宪公布,七名获其裁定登记为有效的选举委员会当然委员,包括教育界龚广培;医学及卫生服务界蔡永忠、沈明达和梁永铿;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陈志球;工程界张志刚和林健荣。
本港第五波疫情呈上升趋势,昨日(8日)新增2945宗确诊个案。继续有多间院舍、学校及公立医院失守。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确诊个案明显上升,入院患者比上月初时的400人增加一倍,但目前重症和死亡个案平稳,医疗系统未见有太大压力。 孔繁毅指,本港两针疫苗接种率达到近9成,加上早前有数据推算第五波疫情已有400万人感染,形成高混合免疫,其中感染过BA.2病毒,对于BA.4和BA.5都有较好保护力。 孔繁毅强调,精准核酸检测有助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新冠患者,要增加检测中心数目,减少市民排队时间,同时要加快得出结果的时间,由现时24小时缩短到4至8小时,减少阳性患者在社区接触他人的机会。另外,他指要求入境人士在酒店检疫期间的第3天作一次检测属稳妥,一旦发现个案亦要尽快做基因排序,以得知涉及哪一种病毒株。 read more
香港中文大学紧急应变小组昨日(7日)公布,自明年1月10日开始,要求所有未能接种疫苗的员工及学生每周都须进行检测,才可以进入校园或大学的设施。 校方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的出现,提醒新冠肺炎疫情远未结束,全球专家正评估新型变种病毒的威胁之际,相信接种疫苗是抵抗疫症的关键,因此校方将于2021至22学年第2学期(明年1月10日)开始,要求所有未能接种疫苗的员工、学生,每周进行检测,才可以进入校园或大学的设施。 中大现时要求未接种疫苗的员工及师生两周一检,检测密度将进一步收紧。中大表示,对于因为医疗原因必须每周进行检测的人士,校方将继续以优惠价提供测试样本包,以及为未能抵港上课的学生提供特别教学安排。 中大鼓励所有仍未接种疫苗的人士尽快接种,指目前的抗疫成果得来不易,成功关键在于接种疫苗。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表示,今年是中共建党百年,港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经民联议员刘业强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但仍有大部分香港市民对中共存有偏见,他问及政府会否积极举办宣讲会或分享会,供市民认识或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等。林郑月娥回应说,近日社会举办不少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区官员亦有出席活动,并讲述中国共产党同「一国两制」关系,以及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 林郑月娥认为,相比3、4年前,有关氛围在1年之间已发生变化,社会可以多讲执政党。她表示,当局会用好氛围,深化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识、国民身份的认同,及共产党和香港的关系。她说,政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read more
继置于香港大学内的反中之柱昨日被搬离校园后,摆放于香港中文大学内的「女神像」,和香港岭南大学内的反中浮雕今(24日)早亦分别被校方移走和拆除。 在中大,原本摆放「女神像」的位置空空如也,只有工人在场清洁。暂未知「雕像」被移送到那里。 岭南大学学生会编辑委员会今早在fb发文,指清晨约5时,位于梁銶琚楼外空地的「浮雕」被围封,由学校工程部人员拆除后,以胶纸层层包着并准备移走。现场学校保安无回应如何处置该浮雕。 read more
本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人数持续上升,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3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截至今早10时,接种首剂新冠疫苗人数已达200万。 本港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正式展开,至今日已是第118日。根据政府昨晚公布数字,昨日有4.09万名市民接种疫苗,自5月28日以来,已经连续26日单日接种突破3万人。 资料来源:聂德权FB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月曾表示地区行政改革必须在下次区议会选举前决定。对此,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2日)表示,当局正进行地区行政检讨工作,目前未有定案。 麦美娟指,《基本法》第97条订明,特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政府有关地区管理和事务的咨询。不论未来的区域组织如何产生,其都需要具有广泛代表性,熟悉地区事务。 麦美娟早前曾强调,地区行政检讨属该局重要任务之一,相关工作并不是要限制某些人士参与区域组织。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早前提到,希望重组区议会,否则很多地区环境卫生问题无人跟进。麦美娟回应指,地区的民政专员及团队正就很多地区事务进行工作,地区亦有分区委员会及各地区组织,例如防火委员会等,正与当局合作做地区事务,若有人觉得地区活动可加强,欢迎提供意见。 read more
为推动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政府推出为期一年的「共创明Teen」计划,向弱势社群学生安排「友师」教导他们规划人生、理财等,并分两阶段发放一万元资助,首阶段提供2000个名额。主持相关计划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希望透过计划让参与学生多了解香港社会情况、人生规划和理财知识。 陈国基指,居住劏房的青少年有约六成半属于新移民,碍于家庭背景和资源,视野较窄,亦影响个人自信心。他承认2000个名额并不足够,因要考虑有否足够的「友师」配对,而政府亦会为「友师」提供培训,安排讲座讲解和年轻人沟通技巧,若学员出现行为、情绪问题应如何处理和转介等。 对于有意见指计划时限太短,建议从1年延长至5年,陈国基就表示有一定难度,不过他补充指,计划完结后师友之间仍然会保持联系,政府会持续检讨计划。 read more
香港政府将发行首批绿色零售债券,下月1日起接受认购。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政府将视乎首次发行绿色零售债券的成效,决定下一步会否恒常发行零售绿债,以及是否调整发行规模。 许正宇介绍说,零售绿债的集资额会直接投放于政府可持续项目,涉及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及节能、废物管理及资源回收、水及废水管理等9大类别。如果项目需要某方面技术专长,政府亦支持私营机构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合作,但他强调项目一定不会由私营机构全权拥有。 许正宇提及,有研究指亚洲未来30年需要的绿色投资额达66万亿美元,认为港作为融资中心,可以发挥中介人角色吸引私人机构发行绿债。政府去年5月曾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他透露说至今收到约50间机构申请,当中产品多元,除了绿色债券,亦有绿色贷款。 另外,许正宇表示,随着政府投入更多绿色产品,可以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局方亦正草拟法案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安排。 至于首批零售绿债会否受疫情影响,许正宇指,政府上次发行通胀挂钩债券(iBond)时,有逾七成市民选择电子渠道认购,因此他不担心银行因应疫情调整分行营业时间会对销情造成影响。 read more
「2021年第二期好市民奖颁奖典礼」今日(28日)下午在湾仔会展举行,嘉许40名协助警方扑灭罪行的好巿民,以及表扬6间协助警方推动保护儿童工作的机构。 署理警务处处长刘赐蕙在致辞时表示,警方举办好市民奖颁奖礼,并加入保护儿童为主题。随着警方公共关系科升格为公共关系部,未来会投放更多资源加强与青年沟通,培养他们守法防罪意识、正确人生观和爱国情怀;并透过宣传教育,向社会传达保护儿童和栽培青少年的重要性。 今期共有40人获嘉许,年龄介乎14至69岁。40名得奖者分别协助警方侦破了数十宗与诈骗、盗窃、虐待动物及伤人有关的案件,当中更有因拯救生命而获奖。 read more
多功能智慧灯柱计划引发监控疑虑后,当局本计划安装约共400支智慧灯柱,地点包括中环/金钟、铜锣湾/湾仔、尖沙咀及观塘/启德发展区四个选定地区,但至2019年中,仅在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安装了50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和路政署现正检视余下约350个拟安装智慧灯柱的位置,预计在2023年年中完成所有安装工程。 根据观塘区议会文件,智慧灯柱上装有高清全景摄录机及蓝牙交通探测器,原意协助环保署打击非法倾倒,以及为运输署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但因应公众对私隐的顾虑,以上功能将会停止推出,待广泛咨询且得到公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路政署亦于去年5月拆除观塘区内智慧灯柱上已停用的摄影机和灯柱顶部的圆形外壳,并将陆续安排拆除区内其他智慧灯柱的相关装置。 据介绍,智慧灯柱的3个功能包括全景摄像机会协助环保署记录非法倾倒车辆、让运输署收集车牌号码、为运输署提供车速数据的蓝牙交通探测器功能,会停用直至取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部门将在一至两个月内成立业界咨询委员会,并展开广泛咨询。 至于被指会读取智能身份证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黎振伟解释,该技术是一个可读标签,只能发放信号,不能接收,用作提供准确定位服务。 资科办和运输署正探讨以光学雷达(LiDAR),取代摄影机探测车辆速度和辨识部分车辆种类,并于今年第一季开始于科学园进行路面测试,并计划在现有两支分别位于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启德发展区)的智慧灯柱进行实地运作测试。 翻查资料,因应社会对智慧灯柱相关的私隐保障安排表达关注,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于2019年成立由业界专家、学者和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组成的「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视智慧灯柱应用的私隐保障技术和措施。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呈上升趋势,昨日(8日)新增2945宗确诊个案。继续有多间院舍、学校及公立医院失守。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确诊个案明显上升,入院患者比上月初时的400人增加一倍,但目前重症和死亡个案平稳,医疗系统未见有太大压力。 孔繁毅指,本港两针疫苗接种率达到近9成,加上早前有数据推算第五波疫情已有400万人感染,形成高混合免疫,其中感染过BA.2病毒,对于BA.4和BA.5都有较好保护力。 孔繁毅强调,精准核酸检测有助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新冠患者,要增加检测中心数目,减少市民排队时间,同时要加快得出结果的时间,由现时24小时缩短到4至8小时,减少阳性患者在社区接触他人的机会。另外,他指要求入境人士在酒店检疫期间的第3天作一次检测属稳妥,一旦发现个案亦要尽快做基因排序,以得知涉及哪一种病毒株。 read more
香港中文大学紧急应变小组昨日(7日)公布,自明年1月10日开始,要求所有未能接种疫苗的员工及学生每周都须进行检测,才可以进入校园或大学的设施。 校方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的出现,提醒新冠肺炎疫情远未结束,全球专家正评估新型变种病毒的威胁之际,相信接种疫苗是抵抗疫症的关键,因此校方将于2021至22学年第2学期(明年1月10日)开始,要求所有未能接种疫苗的员工、学生,每周进行检测,才可以进入校园或大学的设施。 中大现时要求未接种疫苗的员工及师生两周一检,检测密度将进一步收紧。中大表示,对于因为医疗原因必须每周进行检测的人士,校方将继续以优惠价提供测试样本包,以及为未能抵港上课的学生提供特别教学安排。 中大鼓励所有仍未接种疫苗的人士尽快接种,指目前的抗疫成果得来不易,成功关键在于接种疫苗。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表示,今年是中共建党百年,港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经民联议员刘业强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但仍有大部分香港市民对中共存有偏见,他问及政府会否积极举办宣讲会或分享会,供市民认识或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等。林郑月娥回应说,近日社会举办不少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区官员亦有出席活动,并讲述中国共产党同「一国两制」关系,以及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 林郑月娥认为,相比3、4年前,有关氛围在1年之间已发生变化,社会可以多讲执政党。她表示,当局会用好氛围,深化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识、国民身份的认同,及共产党和香港的关系。她说,政府稍后与中央机构举办大型展览,介绍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及与香港的关系。 read more
继置于香港大学内的反中之柱昨日被搬离校园后,摆放于香港中文大学内的「女神像」,和香港岭南大学内的反中浮雕今(24日)早亦分别被校方移走和拆除。 在中大,原本摆放「女神像」的位置空空如也,只有工人在场清洁。暂未知「雕像」被移送到那里。 岭南大学学生会编辑委员会今早在fb发文,指清晨约5时,位于梁銶琚楼外空地的「浮雕」被围封,由学校工程部人员拆除后,以胶纸层层包着并准备移走。现场学校保安无回应如何处置该浮雕。 read more
本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人数持续上升,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3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截至今早10时,接种首剂新冠疫苗人数已达200万。 本港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正式展开,至今日已是第118日。根据政府昨晚公布数字,昨日有4.09万名市民接种疫苗,自5月28日以来,已经连续26日单日接种突破3万人。 资料来源:聂德权FB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月曾表示地区行政改革必须在下次区议会选举前决定。对此,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2日)表示,当局正进行地区行政检讨工作,目前未有定案。 麦美娟指,《基本法》第97条订明,特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政府有关地区管理和事务的咨询。不论未来的区域组织如何产生,其都需要具有广泛代表性,熟悉地区事务。 麦美娟早前曾强调,地区行政检讨属该局重要任务之一,相关工作并不是要限制某些人士参与区域组织。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早前提到,希望重组区议会,否则很多地区环境卫生问题无人跟进。麦美娟回应指,地区的民政专员及团队正就很多地区事务进行工作,地区亦有分区委员会及各地区组织,例如防火委员会等,正与当局合作做地区事务,若有人觉得地区活动可加强,欢迎提供意见。 read more
为推动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政府推出为期一年的「共创明Teen」计划,向弱势社群学生安排「友师」教导他们规划人生、理财等,并分两阶段发放一万元资助,首阶段提供2000个名额。主持相关计划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希望透过计划让参与学生多了解香港社会情况、人生规划和理财知识。 陈国基指,居住劏房的青少年有约六成半属于新移民,碍于家庭背景和资源,视野较窄,亦影响个人自信心。他承认2000个名额并不足够,因要考虑有否足够的「友师」配对,而政府亦会为「友师」提供培训,安排讲座讲解和年轻人沟通技巧,若学员出现行为、情绪问题应如何处理和转介等。 对于有意见指计划时限太短,建议从1年延长至5年,陈国基就表示有一定难度,不过他补充指,计划完结后师友之间仍然会保持联系,政府会持续检讨计划。 read more
香港政府将发行首批绿色零售债券,下月1日起接受认购。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政府将视乎首次发行绿色零售债券的成效,决定下一步会否恒常发行零售绿债,以及是否调整发行规模。 许正宇介绍说,零售绿债的集资额会直接投放于政府可持续项目,涉及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及节能、废物管理及资源回收、水及废水管理等9大类别。如果项目需要某方面技术专长,政府亦支持私营机构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合作,但他强调项目一定不会由私营机构全权拥有。 许正宇提及,有研究指亚洲未来30年需要的绿色投资额达66万亿美元,认为港作为融资中心,可以发挥中介人角色吸引私人机构发行绿债。政府去年5月曾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他透露说至今收到约50间机构申请,当中产品多元,除了绿色债券,亦有绿色贷款。 另外,许正宇表示,随着政府投入更多绿色产品,可以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局方亦正草拟法案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安排。 至于首批零售绿债会否受疫情影响,许正宇指,政府上次发行通胀挂钩债券(iBond)时,有逾七成市民选择电子渠道认购,因此他不担心银行因应疫情调整分行营业时间会对销情造成影响。 read more
「2021年第二期好市民奖颁奖典礼」今日(28日)下午在湾仔会展举行,嘉许40名协助警方扑灭罪行的好巿民,以及表扬6间协助警方推动保护儿童工作的机构。 署理警务处处长刘赐蕙在致辞时表示,警方举办好市民奖颁奖礼,并加入保护儿童为主题。随着警方公共关系科升格为公共关系部,未来会投放更多资源加强与青年沟通,培养他们守法防罪意识、正确人生观和爱国情怀;并透过宣传教育,向社会传达保护儿童和栽培青少年的重要性。 今期共有40人获嘉许,年龄介乎14至69岁。40名得奖者分别协助警方侦破了数十宗与诈骗、盗窃、虐待动物及伤人有关的案件,当中更有因拯救生命而获奖。 read more
多功能智慧灯柱计划引发监控疑虑后,当局本计划安装约共400支智慧灯柱,地点包括中环/金钟、铜锣湾/湾仔、尖沙咀及观塘/启德发展区四个选定地区,但至2019年中,仅在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安装了50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和路政署现正检视余下约350个拟安装智慧灯柱的位置,预计在2023年年中完成所有安装工程。 根据观塘区议会文件,智慧灯柱上装有高清全景摄录机及蓝牙交通探测器,原意协助环保署打击非法倾倒,以及为运输署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但因应公众对私隐的顾虑,以上功能将会停止推出,待广泛咨询且得到公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路政署亦于去年5月拆除观塘区内智慧灯柱上已停用的摄影机和灯柱顶部的圆形外壳,并将陆续安排拆除区内其他智慧灯柱的相关装置。 据介绍,智慧灯柱的3个功能包括全景摄像机会协助环保署记录非法倾倒车辆、让运输署收集车牌号码、为运输署提供车速数据的蓝牙交通探测器功能,会停用直至取得共识后才重新启用,部门将在一至两个月内成立业界咨询委员会,并展开广泛咨询。 至于被指会读取智能身份证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黎振伟解释,该技术是一个可读标签,只能发放信号,不能接收,用作提供准确定位服务。 资科办和运输署正探讨以光学雷达(LiDAR),取代摄影机探测车辆速度和辨识部分车辆种类,并于今年第一季开始于科学园进行路面测试,并计划在现有两支分别位于观塘区和九龙城区(启德发展区)的智慧灯柱进行实地运作测试。 翻查资料,因应社会对智慧灯柱相关的私隐保障安排表达关注,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于2019年成立由业界专家、学者和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组成的「智慧灯柱技术咨询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视智慧灯柱应用的私隐保障技术和措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