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处举报热线一年接逾廿万条讯息警方感谢市民为国安作贡献
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去年11月5日开设「国安处举报热线」。今日(5日)踏入一周年,警方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过去1年,热线累计接获超过20万条讯息,感谢市民同心携手为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去年11月5日开设「国安处举报热线」。今日(5日)踏入一周年,警方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过去1年,热线累计接获超过20万条讯息,感谢市民同心携手为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全国青联近日出台针对性举措,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涵盖青年关心的学业、就业、创业、实习等各个方面。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讲会今日(16日)举行,全国青联综合协调部部长阚宝奎讲解了支持香港青年内地就业方面有关举措。他介绍,港青可由10月起,登录「易展翅」官网、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香港大学生招聘专区,浏览由各级青联组织募集,专门面向香港大学生招聘的岗位资讯。 中央举措提到,5年内将为香港青年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阚宝奎透露,截至9月10日,广东、上海、浙江、海南和福建等省市,已经为香港青年募集了1309个岗位信息,包括中国人保、保利集团等各行业知名企业。下半年,各地还将继续募集优质岗位,提供给香港青年。 read more
港府及贸发局合办的首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于今日(24日)假会展中心举行,并于线上同步直播。在「医疗卫生政策对话」环节,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本港的疫苗接种率昨晚(23日)达到70%,但8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仍少于20%,70至79岁长者的接种率亦只有40%,认为仍然需要继续鼓励市民打针。 陈肇始提及,政府善用科技应对疫情,例如构建中央数据库,了解爆疫地点,以及监测大厦污水等。她亦感谢医护人员及全社会,严格遵从感染控制措施。 陈肇始认为,本港需要加强科技数码设施,用作追踪确诊患者的接触者,以及建立健康码以推动与内地通关。 read more
康文署今日(30日)表示,冬季期间(即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在各区开放辖下共26个提供暖水游泳设施的游泳池 署方指,湾仔游泳池、观塘游泳池、维多利亚公园游泳池及深水埗公园游泳池将分别会在12月至明年4月,部分时间暂停开放,作保养维修。用作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的何文田游泳池则继续暂停开放,直至另行通知。 另外,康文署辖下4个泳滩,包括深水湾泳滩、清水湾第二湾泳滩、银线湾泳滩及黄金泳滩,会于今年11月至明年3月提供救生员服务,至于浅水湾泳滩、中湾泳滩、赤柱正滩泳滩、大浪湾泳滩及银矿湾泳滩,就会在11月及明年3月指定时段提供救生员服务,其余30个泳滩冬季期间会暂停救生员服务。 read more
内地优化入境防疫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晚(26日)发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立法会议员林哲玄今日(27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相信本港之后亦会取消隔离措施,虽然可能会对社会增加一定压力,但现时本港部分市民在未有申报确诊的情况下,本港亦未有明显加剧病毒传播的现象。 对于中央同意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通关,林哲玄表示,输入个案目前只占本港确诊病例4%至5%左右,在放宽入境限制后,输入个案未有明显增加,相信与内地通关后对本地疫情影响不大。 另外,林哲玄指出,现时本地医疗系统压力较大,不少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达到120%,当局应该研究在通关后如何应付增加的病床需求。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召开的对接会议,取得阶段性成果,内地专家认为已具备通关条件,香港何时能与内地通关,最终要看中央的决定。她指政府已为通关展开准备多项工作,相关政策局今日起会接触特定群组编制审批通关配额优先次序。 各政策局会协助有需要群组优先通关 林郑月娥今早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中央政府目前未决定香港与内地通关的确实日期,但政府会率先展开一系列筹备工作,包括制定通关的优先群组,会以工商界人士,商务公务为主,各政策局今日起会联系业界人士,政府亦会争取开放部分配额予其他有需要人士,但要视乎整体通关名额,以及工商界的需求。 通关初期暂不考虑高铁及直通车 此外,为配合通关,当局亦考虑加开口岸管制站,会以陆路口岸为主,暂不考虑高铁、直通车及港澳码头。林郑月娥称,“港康码”星期五起会开放予市民申请,由于通关初期实施配额制,呼吁市民不需急于申请,将名额留予真正有需要的人士。 外防输入有成效 4宗新变种病毒个案无进入社区 林郑月娥说,Omicron新变种病毒在外地扩散,暂时没有影响香港与内通关工作进度,但若Omicron进入社区将会有影响,而香港现时的外防输入措施有效,成功发现四宗Omicron输入个案,阻止了传入社区。她说,“疫苗气泡”现阶段不会实施,但政府亦不能完全放弃这项措施,一旦日后需要大幅度提高疫苗接种率,当局会考虑采用, 她指出,目前本港疫苗接种率是71%,如果不能继续提高,会对扩大通关有阻碍。 政府规定市民星期四起进入所有食肆都要扫“安心出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措施实施后,无必要再划分A类及B类食肆,为回应业界要求,当局会将B类食肆的营业时间延长1小时,并会进一步研究更多诱因,包括放宽营业空间,鼓励B类食肆改做C类及D类食肆。 林郑月娥称,除了三类豁免人士外,市民于星期四起在所有餐饮业务和表列处所均须使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在食肆类别方面,A和B类食肆不再分开,稍后将研究如何将B类食肆变为C和D类,亦会增加诱因让C类食肆成为D类。 她说,鉴于有240人的数目限制,很多大型宴会厅坐得疏落。随着疫情受控、严格执行“安心出行”及增加接种率,有机会让餐饮业增加营业空间。 吁长者打针应对Omicron威胁 问及有专家认为Omicron新变种病毒的死亡率较高,林郑月娥表示,若Omicron死亡率较高,市民就正正需要接种疫苗。本港风险最高群组、长者的接种率最低,呼吁长者趁疫情受控、外出比较方便,当局有各式各样的接种方法,包括流动车,一定要打针保护自己、家人和整个社区。 她说,如果再现疫情,付出的代价将非常大,目前经济已经复苏得非常好,如果突如其来出现很多社交距离措施,对经济打击将会很大。 另外,林郑月娥今早出席亚洲保险论坛致辞时表示,本港疫情控制情况良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本地个案出现,市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冀尽快公布通关好消息。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缓和,昨日(23日)新增190宗确诊,为疫情高峰以来首次低于200宗。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在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过去一周的疫情持续平稳,并呈下降趋势,市民不需太注重每日确诊数字,因难免会有波动。如果今日确诊数字升到200宗之上,不等于疫情有逆转。 林郑说,首先每日的确诊数字包括输入个案在内,会影响整体数字;其次全港几十万人需每日进行快测,而周末快测量则大为减少。疫情自4月中开始属下降轨迹,虽有群组感染,但目前仍然可控,复课情况亦令人放心。但为审慎起见,教育局早前已公布学生快测措施延至6月下旬。 read more
特区政府正积极考虑就《法律执业者条例》提出修订,强化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保障,香港国安委亦对此表示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建议,政府修例时,应一律禁止海外律师参与涉及香港国安法的案件,亦不须再作公众咨询。 谭耀宗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社会早前已经有很多讨论,很多意见都认为不应该容许海外律师参与国安案件,因此修例毋须咨询公众,又指如果做的事情对国家安全有好处,相信大家都会支持。 谭耀宗又强调,人大释法是合理选项,今次释法没有增加新的制度,也没有影响特区的高度自治权,留下国安委诠释议题的空间,解决海外律师的争议,也清楚表明国安法内已有机制,若日后再遇上同类问题,国安委都可以这样处理,不用再提请人大释法。 对于黎智英的法律团队要求与英国首相苏纳克会晤,谭耀宗说,如苏纳克就黎智英案出手,便是干预香港司法独立。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本月19日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环球时报》访问,表示投票率受很多因素影响,高低并不代表什么,亦无必要过分担心,举例有说法认为,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投票率反而会降低,因为民众没有强烈诉求要选择议员监督政府。她又回顾过去4年多任期,最大遗憾是不能将香港社会团结得更好。 林郑月娥又指,回归之后有关选举、民主方面的工作,不能称作「政改」,而是落实《基本法》有关内容,因为特区的政治体制已明确列明有关普选的安排。她又回顾过去4年多任期,最大遗憾是不能将香港社会团结得更好,她希望向打算移民的市民说,香港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未来是一个更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房屋及教育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read more
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本周来港,通过多场会议向各界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昨晚(23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十四五」规划字字珠玑,我们要为香港掌握机遇,就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规划中每一句每一个字的意义。 梁振英举例说,规划中「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一句中的「提升」是什么意思?「提升」后国际航运中心的业务是什么?是不是继续搬货?「如果葵涌多建十个泊位,算不算『提升』?」 read more
政府下周展开第3针新冠疫苗接种安排,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早(4日)出席活动时致词指,现时70岁以上的长者接种比例只得3成多,而他们属于高风险感染人士,接下来政府有各种方便长者接种疫苗的方法,包括在本月下旬推出疫苗接种车,希望到各区为长者接种疫苗。 聂指出,政府将在下周四(11日)起为特定组别人士接种第3剂疫苗,会分为两大组别,第一批包括免疫力较弱人士,而第二批属高风险的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长者、长期病患者、医护人员、口岸工作人士、跨境运输人士等。至于市民接种第3针疫苗时,可以因应自己情况选择接种那一种疫苗,而政府亦会安排推广接种第3针疫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