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总接获致林郑刀片恐吓信特首办严正谴责
香港政府总部人员昨早(13日)对接获的邮件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封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信件内附刀片,信件内容带有威吓性,相关人员已报警处理。
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对此予以严正谴责,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绝不容忍暴力及恐吓等违法行为。不论是行政长官或其他公职人员,若任何人以违法手段企图影响他们履行职责,特区政府必定会严肃跟进,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保障公职人员安全和社会安宁。
香港政府总部人员昨早(13日)对接获的邮件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封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信件内附刀片,信件内容带有威吓性,相关人员已报警处理。
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对此予以严正谴责,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绝不容忍暴力及恐吓等违法行为。不论是行政长官或其他公职人员,若任何人以违法手段企图影响他们履行职责,特区政府必定会严肃跟进,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保障公职人员安全和社会安宁。
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张业遂今日(4日)表示,「动态清零」方针并非追求零感染,而是把疫情控制住,去年中国内地疫情出现多点散发,部分城市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虽然对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但只是短期,波及范围有限,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生产生活。 张业遂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中国政府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达成平衡,他指出,「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又说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代价,但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相比,有关代价是值得的。 他认为「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是对的,效果也是好的,不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还是经济发展而言,中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张业遂认为,由于坚持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5时30分起限制在将军澳翠林村秀林楼(不包括位于该处的社会服务单位及地下商铺)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17日)上午约9时完成。 期间约980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9宗阳性检测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430户,当中45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深圳市政协昨日(17日)在前海组织开展「深聊会」,邀请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深化深港合作的意见建议。与会人士围绕「以前海和港澳软硬联通为抓手,促进市场要素高效便利流动」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王大平,市政协秘书长梁增昌,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深圳前海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卢伟国、简慧敏线上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专题发言。 香港立法会议员、招商局港口董事会副主席严刚在发言时表示,在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方面,深港双方近期可以启动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建立深港两地常设沟通管道,明确口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便于双方对接,启动共同规划建设。其次是加快口岸重建或改造升级,提高通关效率。再次是扩大和深化深港河套平台的合作。 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香港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助力推动深港合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同发力上建真言;要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协同发力上谋良策,推动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要在「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要节点」协同发力上出实招,同心谱写深港更紧密务实合作新篇章、「一国两制」新篇章。 据悉,2022年7月7日,严刚在香港立法会上提出「对接深圳,规划共建深港口岸经济带」议案,并获得一致通过。相关议案引起香港及深圳各界高度重视,香港特区政府就所提议内容将在9月底前提交回馈意见以及具体跟进方案,深圳市政府亦联系香港有关方面了解议案的推动落实情况。是次座谈会也将是推动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方面积极对接该议案的很好契机。 read more
本港新增五宗输入个案,三宗与机组人员有关,均带有变种病毒,包括新增一宗34岁外地到港机组人员,以及两宗昨晚公布的国泰货机机组人员。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指,当局正考虑是否要减少豁免人士在香港活动地点,以保障货物供应及确保公众安全。 徐乐坚表示,有关豁免安排政府于11月1日公布,12号起全面收紧,取消大部份豁免人士,馀下要维持香港运作,如货车司机、航机机组人员、船员等。在豁免安排上,政府及决策部门要考虑多项因素,包括要保障香港货物供应,也要考虑公共卫生及机组人员接种疫苗情况,以及航空业运作、对香港货物供应的需要等。 徐乐坚认为,机组人员在外地须有闭环式管理,航空公司要安排在外地有酒店自行隔离安排,点对点运输;在港要接受检测等。 对于是否要再收紧豁免检疫群组措施,徐乐坚认为,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要保障货物供应,亦要确保公众安全,强调现时已隔离所有密切接触者,并有超过20个地点须强制检测,亦会透过“安心出行”通知市民做检测。 徐乐坚强调,署方会与相关部门沟通,运房局可能要考虑限制豁免人士在港的行动地点、隔离地点,以平衡风险。 read more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日(6月30日)下午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 15时10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列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车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丈夫林兆波上前迎接。欢迎仪式上,香港警察乐队奏响热情的欢迎曲,充满精气神的舞狮欢腾跳跃,数百名香港青少年和各界群众代表挥动国旗、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鲜花,表达热烈的欢迎。习近平和彭丽媛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习近平这次赴港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外记者在现场等候。习近平走到采访区,向在场记者问好。他表示,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我再次来到香港,感到十分高兴。明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全国各族人民都将和香港同胞一道,庆祝这件喜事。在此,我向香港同胞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 习近平指出,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了。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香港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的福祉。“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 习近平强调,正可谓“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香港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等陪同人员一同抵达。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等前往车站迎接。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中央政府驻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彭京堂、政委赖如鑫等也到车站迎接。 read more
沙田大涌桥路今年6月接连发生2宗严重交通意外,运输署副署长邱国鼎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运输署检视后改善大涌桥路与多个连接道路交界设计,包括在路口加设道路标记,让驾驶人士可以清楚选定行车线;设混凝土安全岛,让驾驶人士转弯时选定行车线和减慢车速。 至于坊间关注俗称「孭仔灯」的附属灯号可能导致交通意外发生,邱国鼎指,已将大涌桥路部分路段交通灯「一拆二」,分别供直行和转弯的驾驶人士参考。 邱国鼎提到,运输署目前临时降低大涌桥路部分路段的车速限制至每小时50公里,明年起刊宪正式实施有关的新速度限制。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2日)出席一个「十四五」规划分享会,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团结社会互为因果,国家「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机遇,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说,以往本港产业单一化,年轻人学有所成但做不到学以致用,日后亦可通过配合国家发展而解决。 梁振英指,自己过去到访内地不同城市,体会到本港与内地对彼此所需所长和发展功能不够了解,强调研究、调查和学习工作要持续做,以方便双方对接和落实合作。 梁振英又指,香港和内地体制不同,本港每年施政报告属于行政长官和管治班子的施政目标和建议,需要社会尤其是立法会配合,虽然本港实施行政主导,但立法会把握财政权,等于有相当决定权,令施政报告变成愿望。反观内地五年规划是工作决定,非要做到不可,因此值得重视。 read more
为加强国际竞争力及融入国家发展,坊间早前建议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安排。有议员今日(6月1日)在立法会口头质询环节提到在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的做法,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表示,当局正在研究跟进中。 议员黎栋国指出,有声音认为香港国际机场应实施“一地两检”。另外,跨境直升机发展极不理想,当局有否研究开通商业直升机飞往内地邻近城市的可能性。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回应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地两检”是大方向,在香港机场落实也是其中一个可行方案,当局会继续跟进。而跨境直升机要求严格,深圳当局正就跨境直升机进行研究,将在今年内完成。 read more
香港昨日新冠病毒确诊个案超过4千宗,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22日)预计,疫情反弹态势会持续,变异病毒株BA.4或BA.5已开始在社区扩散,虽然现时相关病毒株确诊个案只有约120宗,但按目前新增个案增长速度来看,涉变异病毒株的确诊个案可能在未来5至10个星期内,追上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确诊数,届时每日确诊病例则有机会增至5位数。 梁子超在电台节目中强调,政府在应对疫情时,除了要做好医院病床等设施准备,亦要留意人手问题,包括医护人员的人手分配及社区人力资源动用等。 对于当局收紧院舍防疫要求,梁子超认为即使院舍员工加密核酸检测频率,亦不能取代每天快速抗原测试,访客即使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院舍前先进行快测会较为安全。 read more
为提升市民对保护儿童的意识,并提供渠道进一步提升儿童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共建和谐家庭,由香港警方举办的「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2022开幕礼今日(14日)举行,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律政司刑事检控专员杨美琪、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服务)郭志良、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黄翠玲、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叶云龙、助理处长(刑事)钟咏敏和总警司(刑事支援)余铠均作为主礼嘉宾出席活动。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致辞时表示,警方同律政司于今年初成立易受伤害证人及保护儿童专责小组,现时已经加快处理20多宗各类案件。有不少案件可以及早识别和介入,惟过往因身边人忽略和袖手旁观,酿成悲剧,有鉴于此,今年的保护儿童计划希望改变旁观者身份,以「旁观者Change」为主题,透过教育和宣传,提升市民及早识别、主动介入,提升保护儿童的意识,今年活动推出「一站式网络应用程式」,进行以旁观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问卷调查,以中小学生为对象。 保护儿童计划2022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面向全港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小小英雄」徽章设计比赛,亦有聊天机械人、各类教学动画片、社会实验、艺术工作坊和印有保护儿童信息的电车展览。 萧泽颐表示,香港电车有百几年历史,一直以来陪伴港人成长,见证香港的发展。两架印有保护儿童资讯的电车将在今日开幕礼后履行使命,继续穿梭在香港不同地区,将保护儿童的信息带给乘客和每一位市民。他续指,以后「叮叮」声不仅代表电车行驶,更是让大家想起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一种同舟共济的胸怀,呼吁大家关心身边人,尤其是小朋友。希望大家将心比心,在生活中增添一份人与人的关怀和关爱。 今日仪式上,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向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颁发证书,感谢她为保护儿童出一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