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联会:通关应拨一半以上非商务配额
工联会今日(17日)指,本港和内地恢复通关在即,希望政府不要只偏重商务人士,而要最少拨出一半配额作人道及恩恤需要,例如奔丧和探望病危亲属,以及四类非商务人士,包括跨境家庭和学童、跨境工作人士和有医疗需要人士。
工联会副理事长丘耀诚指,香港健康码上周五开放申请至今,已有52万人登记,反映市民对于免检疫回内地有庞大需要,认为政府不应「厚此薄彼」,除了恢复经济活动,亦需正视一般市民诉求。他又建议政府开设非网上渠道,帮助基层和长者申请港康码。
工联会今日(17日)指,本港和内地恢复通关在即,希望政府不要只偏重商务人士,而要最少拨出一半配额作人道及恩恤需要,例如奔丧和探望病危亲属,以及四类非商务人士,包括跨境家庭和学童、跨境工作人士和有医疗需要人士。
工联会副理事长丘耀诚指,香港健康码上周五开放申请至今,已有52万人登记,反映市民对于免检疫回内地有庞大需要,认为政府不应「厚此薄彼」,除了恢复经济活动,亦需正视一般市民诉求。他又建议政府开设非网上渠道,帮助基层和长者申请港康码。
第5波疫情令香港公共卫生面临史无前例的大挑战,多间公立医院急症室於今年2、3月份确诊高峰期均“爆煲”。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黄立己今早(2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近期每日确诊个案虽维持约2,000宗,但每日入院人数只有约60人,共约600人在医院留医,对公立医院的压力不大,各间医院会做到“床等人” 黄表示,医管局有需要会调整非紧急医疗服务,以腾出病床接收新冠病人,现时能立即动用500张病床,48小时内能动用2,000张,又指按港大数据推算,疫情会在7月迎来高峰,相信公立医院能应付。 他续指,现时医院隔离病房使用率约1成,医管局会审视大屿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病床使用情况,如病床使用率超过一半,会考虑重啟亚洲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又认为现时毋须要啟用指定医院,专收新冠病人。 read more
9月8日,「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签约仪式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通过视频会议举行,香港分会场设于会展中心,仪式上共有150余家(广东83家、香港53家、澳门15家)会计事务所及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签署了行业发展战略协议。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克庆,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澳门中联办副主任姚坚,以及国家财政部、广东省政府、港澳特区政府、三地会计行业等有关人士等出席了仪式。 林克庆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内容贯穿到科技、产业、基建、开放等各项重大任务中。这些都为粤港澳大湾区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的签订为三地会计师提供了新的平台,希望三地会计师行业充分利用、发挥优势、创新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协同效应,把港澳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同广东市场广阔、专业体系完整等优势结合起来,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陈茂波指出,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下,会计业扮演关键的桥梁角色,支撑大湾区在金融、科技、物流等不同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大湾区建设带动市场对会计专业服务的需求,为会计行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朝高端高增值的方向发展。他表示,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促进三地的同行在信息、人才、资源、业务以至技术各方面的交流,同时鼓励事务所发掘并且试验创新的合作模式。战略协议正好回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会计专业在未来更深更广的大局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先试」的作用。 李伟农也表示,通过巩固粤港澳大湾区专业服务联盟、凝聚三地专业合作共识,对于助力国家全面发展、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扩展区域发展空间,协助国内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谭铁牛表示,会计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语言和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中扮演了关键桥梁纽带角色。这一战略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创新举措,是大湾区会计行业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协作机制、共谋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希望大家用好「战略协议」新平台新机制;聚焦国家所需、发挥专业所长,促进三地会计行业合作共赢;抓住发展机遇、用好国家政策,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上,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的代表分别致辞。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宣讲了会计行业中央惠港澳政策,广东省税务局宣讲了涉港澳税收优惠政策,香港会计咨询专家作了「会计行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宣讲,并就与会事务所代表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另有近万名会计专业人士等观看网络直播。 read more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13日)为「初中历史科电子阅读奖励计划2021」颁奖礼主礼,颁发奖项予得奖学生,表扬他们的优秀表现,并勉励学生从阅读中发掘研习历史的乐趣,以及从中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杨润雄表示,教育局近年致力优化历史教育,包括落实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于初中推行中国历史科及历史科的修订课程、举办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培训活动、制作及推出多元化的学与教资源等,以支援教师推展历史科的学与教。他勉励学生透过阅读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探究历史事件的不同面貌,做到见贤思齐,学习前人良好的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优良的德行,并成为对国家有承担、爱护香港和放眼世界的新一代。 「初中历史科电子阅读奖励计划2021」今年已是连续第三年举行。本年度的计划于4月至7月举行,共有143所中学报名、超过13500名学生参与,人数为三届之最。本届共有67位学生表现优异,获颁「优异奖」,另有10队学生小组共28位学生获颁发「创意奖」,以作鼓励。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今(8日)出席《香港01》经济高峰论坛,表示《港区国安法》及新选制基本排除了香港和内地全面合作的政治障碍。他强调新形势下香港应加强在内地发展专业服务,与国家所需对接合作,更要有改革的决心。 梁振英形容,香港及内地的合作犹如将两种金属炼成“新合金”,认为可以创造新功能及新价值。 疫情下香港失内地市占率吁发展超越本地意识 梁振英表示,国家经济重心转移,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及深化,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机遇及挑战并存,必须有大格局思维、超越本地意识,并体现对国家的独特作用,正如《香港01》创办人于品海先生所言,要有改革的决心、整顿的勇气,并有计划、以可操作性作支撑。 他指疫情下,香港过去两年与内地间官商交往几乎停顿,过去使用香港服务的内地客户已逐渐适应使用内地的次选供应者。他表示,自己过去一年长时间在内地工作,见到内地在疫情下欣欣向荣,既要速度、亦要质量,香港要掌握机遇必须往前靠,落地、在地才可掌握新形势。 梁振英指落实《港区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与内地深入合作的政治障碍已基本扫除,未来应联手加强三方面合作:其一深入研究香港与内地合作课题;其二加强双向沟通宣传;其三落实双方所长,犹如将两种金属炼成“新合金”,认为可以创造新功能及新价值,让世界知道香港“超级联系人”再次上路。 拓航运高增值服务借专业优势助国家开放 梁振英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地改革开放40周年时发言,提出港澳须“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国家治理实践,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提出新的希望。梁强调,习主席是提醒香港要更加积极。 他称“十四五”规划有关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等中心地位,关键词正是“提升”,伦敦作为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产值及人均收入比葵青高,正是因为提升到高产值的航运服务。 梁振英提到,自己今年与几个香港商会到广州南沙保税区考察,而香港买货,由外地运至当地储货,每年货柜处理量,已较葵青货柜码头高17%,强调香港周边发展太快。他认为应在航运方面,拓展船舶管理、船舶融资、航运保险、海事法律与仲裁等高增值服务,借助香港在金融、法律和专业服务等传统优势,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香港有责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梁振英指香港金融业亦需要提升,“吃老本”只会“坐食山崩”。他指9年来香港相关门路增加,政府在金融、资产管理方面都有提升。他强调,香港金融中心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既有责任,亦有作用,提到“十四五”规划提出一系列有关金融管理水平的目标,香港都可以提供协助。 梁振英举例指,芯片研发是国家既存“卡脖子”问题,香港要研究金融方面会否也有“卡脖子”问题,例如金融和法律服务范畴过份依赖外国服务提供者,有多可靠?未来有机会“卡脖子”,香港都要为国家思考。 须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买全球、卖全球” 贸易方面,梁振英强调占香港GDP百分之17,工作在全球获得尊重及信任,而大部分买的产品非香港所需,出口的非香港所产,相信代表着未来贸易业务的前景,未来香港要全力“买全球、卖全球”,配合内地相关业务,积极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 他又提出,香港专业服务发展良好,今日已是内地最大服务提供者。他相信香港可发展航运相关的专业服务,正如伦敦作为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业务,而香港正好可满足内地需要,与深圳合作,打造成全国性航运服务业基地。 梁振英又指,自己正为香港制造业及零售业回内地拆墙松绑。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1日)发表网志提及通胀问题。他表示,即使外围主要市场受通胀高企的威胁,但本港情况仍大致稳定,上半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升1.5%。即使指数在五月及六月份的升幅稍为扩大,而预计七月份升势持续,但全年的通胀率预测仍维持在2.1%的大致温和水平。 陈茂波解释香港通胀率远低于欧美的8%-10%的原因是,能源项目在欧美消费开支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本港的消费物价指数中占比只有约3%;加上,在本港的消费物价指数中,占比40%的住屋开支部份近期持续录得跌幅;占比27%的食品价格方面,在中央坚实支持及关心下,来自内地的鲜活食品及菜蔬供应和物流配送保持稳定,相关物价的升幅亦已从三月时的高峰稍为缓和。 陈茂波继指,虽然美国和欧元区内许多先进经济体都有庞大加息压力以压制通胀,例如美国联储局今年来已经四度加息、合共加幅2.25厘,带动影响本港银行同业拆息隔夜息由三月中的0.06厘升至最新超过1厘水平,而普遍被用作按揭贷款参考基准的一个月期拆息,亦由0.28厘升到1.85厘,然而,本地市场资金充裕,港息升幅比美息少。 整体经济方面,陈茂波表示,虽然早前我们将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到负0.5%至0.5%,但考虑到上半年经济已收缩2.6%,意味在疫情大致受控下,下半年的经济活动可望有所恢复。他表示,香港的经济仍有相当韧力。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收紧社交距离的措施延长直到2月3日(年初三),所有这段时间的大型活动取消,包括配合农历新年的年宵花市等,花农苦无散货场地,生计大受影响。现有旅游业界人士为花农另谋出路,免费借用旺区商场场地,举办农产品年货市场。 位于尖沙咀汉口道、试业中的全新百货公司「More Mall」,化身「迷你年宵市场」,与失去展销场地的花农及小微企东主合作,免费借出2万方呎场地摆卖,并将安排免费接驳巴士,助花农及东主们紧急推销散货,与零售业界同步过冬,挨过疫情。 此外,本港有部分商场举办期间限定「年花市场」,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花农。 read more
“回归25年影响香港——杰出港人2022颁奖盛典”假嘉里酒店隆重举行,宾主大合照。由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联合全港各区工商联、大湾区时代杂志共同主办的“回归 25 年影响香港——杰出港人 2022 颁奖盛典”,昨日假香港嘉里酒店隆重举行。当晚星光熠熠,冠盖云集。香港工商元老蔡德河、孔教大儒汤恩佳、大紫荆勋贤杨孙西、爱国侨领卢文端、港区人大代表霍震寰5人获颁全场至高殊荣的终身成就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及前民政局局长蓝鸿震出席并主礼,数百位各界嘉宾友好聚首一堂,共同见证这隆重时刻。 陈百里颁发“杰出港人终身成就奖”予得奖者,主办方代表、大会联合主席、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黄正浩与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陪同。陈百里:打拼出一番天地 陈百里致辞道,海内外有作为的港人,面对命运中的磨练及挑战,始终不屈不挠,他们发扬狮子山精神,打拼出一番天地,撰写出一个个不平凡的人生传奇。我们为他们点赞、喝彩,以他们为标杆及前行的典范。他说,今天的盛典才俊齐聚,贤达明星一堂,是杰出的企业家、社团领袖和慈善家的大集结、大交流和大联谊。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亦是香港开启由乱向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新起点。让我们大家以此为契机,坚定爱国爱港,坚决践行“一国两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大湾区建设,为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作出杰出港人的历史贡献。 蓝鸿震:凝心聚力提振精神 蓝鸿震致辞时表示,获奖人士都是优秀卓著的杰出港人、华人杰出青年。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成长背景,有千差万别的奋斗经历,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的奋斗精神。他们经历无数挫折困苦,始终怀着心中的美丽梦想,始终自强不息,终于获得成功。他说,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全港各区工商联、大湾区时代杂志联合主办这样一场盛会,充满正能量,具有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主办方代表,大会联合主席,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黄正浩与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分别发表致辞此外,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慈善教育家边陈之娟等4人获颁“功勋人物奖”;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会长苏祖耀等5人获颁“领袖人物奖”;慈善艺术家徐美琪、洪子晴慈善基金会主席洪子晴等4人获颁“慈善人物奖”;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陈林、无纺布大王余敏等7人获颁“卓越人物奖”;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主席王锦辉、港产陀飞轮创业家沈慧林等 10 人获颁“菁英人物奖”,数百名各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场殿堂级的杰出港人颁奖盛会。 35 人获颁杰出港人殊荣,获奖人名单如下:终身成就奖:蔡德河、汤恩佳、杨孙西、卢文端、霍震寰 功勋人物奖:王钦贤、方黄吉雯、陈经纬、边陈之娟 领袖人物奖:卢锦钦、梁伟浩、萧晖荣、杨凯山、苏祖耀慈善人物奖:徐美琪、洪子晴、余彦庆、叶静娟 卓越人物奖:余敏、陈林、武燕玲、张广勇、吴锡有、曾惠珍、麦心睿 菁英人物奖:沈慧林、王锦辉、赵宝永、卢莉莉、高静、黎文心、赵雨彤、刘伟伦、何声日、萧芬琪9人获颁全球华人杰出青年奖项当晚,由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与全球杰出华人协会、中国文献出版社、亚太第一卫视联合举办的“第五、第六届全球华人杰出青年颁奖盛典”同台举行。“儿歌天后”李紫昕、“传媒新星”李殷杰、“财经作家”袁晓桐、“创科达人”禤彦勋 、 “香江神探”何国光、“逆袭港青”赵国杰、“励志港青”凌志灏、“仁爱大状”陈子迁、“生活馆长”陈韵明等9位港青获颁殊荣。 主礼嘉宾入场主礼嘉宾及部分“杰出港人”获奖者后台留念 02【城市追击传媒】为本次颁奖典礼协办单位主办单位之一【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黄正浩执行会长代表大会为本传媒创办人趙雨彤主席颁发感谢状。祝贺【杰出港人2022】暨【全球华人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圆满成功举办 read more
警方今日(24日)在Facebook公布,长洲警区引入小型巡逻车。 其中一张相片显示,小型巡逻车停泊在前往长洲东湾泳滩的小路上。新车是日产车厂铃木的Suzuki Hustler,车长约3米、阔约1.5米、高约1.7米,适合在窄街小巷行驶。 资料显示,警队早年曾引入同样车身娇小的三菱i-MiEV电动车,经改装后作小型巡逻车。这款车退疫后,便换上这款新一代的Suzuki Hustler。 4月时,山顶警署亦引入了这款小型巡逻车。 长洲首辆警车2000年登陆 说起警车,长洲要到2000年才有首辆警车登陆。当年警察公共关系科发出的新闻稿以「长洲喜迎首辆警车」为题,内文指:「十月二十六日上午,长洲跟平日一样风和日丽、景色怡人,但越接近十一时,就有越多期待的目光投向码头,大家均期望亲眼见证历史,迎接首部于长洲试用的五座位巡逻警车。 十一时零七分,运送这位「贵宾」的船只终于驶抵码头。在附近等待已久的地方人士,包括区议员、乡事委员会成员及居民纷纷走近。当警车被吊往岸上的一刻,各人争相与警车拍照,留住历史性的一刻。」当年的长洲分区指挥官李慧莲表示,引入警车在长洲巡逻,标志着该区的警务工作迈向新纪元。 read more
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的宣誓仪式,下星期一(元月3日)上午11时在立法会会议厅举行,由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监誓。宣誓仪式前,候任议员面向国旗及区旗肃立,同唱国歌,之后逐一宣誓。政府发出宣誓须知,包括议员必须准确、完整、庄重地宣读法定誓言;如果故意宣读内容不一致的誓言,或以任何不真诚、不庄重的方式宣誓,也属于拒绝宣誓,即时丧失议员资格。监誓人对不符合全国人大相关解释,及本港法律规定的宣誓,应确定为无效,并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宣誓次序按议员资历和姓名笔划排列,首五人为张宇人、林健锋、梁君彦、李慧琼、陈克勤。另外,新一届立法会主席选举会在下月10日中午前举行,当日上午会举行特别论坛,让候选人陈述竞选纲领,回答议员提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