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急症室昨录4463人次求诊 香港8间公立医院爆满
近月为公立医院冬季服务高峰期,昨日(18日)的急症室首次求诊人次达4,463,经急症室入内科人次有820,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高达100%,8间公立医院爆满,其中最严重的是基督教联合医院及明爱医院,分别达116%及110%。
除了上述两间医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及天水围医院亦严重爆满,住用率均达109%。其余的爆满医院包括伊利沙伯医院、屯门医院、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将军澳医院。
近月为公立医院冬季服务高峰期,昨日(18日)的急症室首次求诊人次达4,463,经急症室入内科人次有820,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高达100%,8间公立医院爆满,其中最严重的是基督教联合医院及明爱医院,分别达116%及110%。
除了上述两间医院,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及天水围医院亦严重爆满,住用率均达109%。其余的爆满医院包括伊利沙伯医院、屯门医院、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将军澳医院。
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今日(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在确诊个案的追踪调查发现,确诊的屯门男测量师男,曾与确诊空姐的母亲,在同一时间到过天后「陆田园」餐厅进食,怀疑受到感染,相信现时已厘清感染源头,但不代表无风险,认为社区仍有潜在传播链。 陈肇始表示,确诊患者到过多个地方,包括确诊外佣曾到过维园、外佣宿舍及教会等,政府已联络印尼驻港总领事馆协助,呼吁曾到过陆田园、维园等的市民尽快进行检测。 read more
政府宣布为合资格的特定组别人士免费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当中包括特定组别的免疫力弱人士。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今日(4日)在一个电视节目预计,在医管局覆诊的相关组别人士约有9万至10万,他们可向医生取得接种加强剂的证明书,在打完第二针新冠疫苗的4周后接种第三针。至于未能在短期内覆诊的病人,医管局会邮寄书面证明书。 刘家献指,会留意接种的人数会否增加,及是否需要增加更多地方替有需要人士接种。此外,他亦表示,医管局已有96%医护人员已接种首两剂疫苗,接种率理想,会陆续安排他们打第三针。 read more
英国东约克郡赫尔(Hull)1名63岁曾任香港皇家警察的男子涉强奸、性侵3名女子,法院周三(9月29日)裁定他多项罪名成立,入狱33年;同案另一女被告则判囚8年。 案情指,犯人肯.戚(Ken Chik,音译)于1990年代末由香港移居英国,于7年间有系统地性侵2名女童和1名女子,用暴力和情绪羞辱操纵受害人,警告她们不要揭发事件,他被控强奸、企图强奸、性侵等28项罪名。受害人心理严重创伤,其中一名女童在日记写道这些是痛苦、令人作呕的经历,更提到想自杀结束痛苦。受害人作证指,因被强奸而感到自己肮脏和不洁,因此患上抑郁症。 法官批评肯.戚是残忍、自私且擅长心理操纵的人,沉迷控制弱势女性和儿童,认为37岁女共犯翠丝.蔡(Tracy Choi,音译)是心理胁迫和欺凌才会涉事,其代表律师指当事人18岁时由香港到英国留学,之后非法居留至今,可能面临遣返。 read more
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于本月8日圆满举行,候选人李家超以1416票支持票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今日(27日)表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明日(28日)前往北京,下周二(31日)返港。 在京期间,李家超将接受中央关于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的任命。 陪同李家超赴京的官员包括候任行政长官私人秘书杜洁丽及新闻秘书陈元德。李家超夫人亦会同行。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上午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记者会表示,政府修订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检疫安排,相关人士透过机场检测待行及检疫酒店核酸检测阴性后,容许他们入住3日检疫酒店后,以4日居家医学观察替代酒店检疫。 卢宠茂解释说,居家医学观察除监测体温及健康状况外,亦需接受「黄码」限制,不可进入除口罩或聚集的疫苗通行证处所,同时需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及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医学观察期间,相关人士在确保戴口罩情况下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包括搭乘交通工具、上班、进入商场等。 经调整后,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在指定酒店检疫3晚,在第三日早上会收到核酸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可在当日获安排离开酒店,返屋企进行4日居家医学观察,直到第7日早上9时。在「3+4」期间,「黄码」生效,直到第7日「黄码」会自动取消。相关人士抵港首日及抵港后第2、4、6、9日进行核酸检测,包括在机场、检疫酒店及检测中心;抵港后10日需每日进行快速测试。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生效至今,已有10名与壹传媒有关的人士涉违该法,其中《苹果日报》5高层包括总编辑罗伟光等在6月17日被捕;主笔李平与芦峰亦先后被警方国家安全处人员以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拘捕,对警方公开公平的执法行动,香港社会亦出现4个谬论,影响市民对警方执法的认知与理解。 其一谬误是「文字狱」 众所周知,冯伟光是《苹果日报》英文版的负责人,过往一直配合壹传媒黎智英进行勾结外部势力的图谋,利用英文报道频频公开要求外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及对特区进行制裁等,其行为明显违反《香港国安法》,警方的行动是针对有组织及有计划的勾结行为,并非打压新闻自由。警方依法执法,所针对的是违反国安法的犯罪行径,并非一般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况且,新闻自由决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公然挑战国安法,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其二谬误是警方冻结1880万元导致苹果执笠 其实,早在2021年5月26日,壹传媒董事局便公告,集团截至当日尚拥有5.21亿港元营运资金,完全可支撑业务运作至少18个月至2022年年底,故因资金被冻结而未能向员工支薪、并导致报纸执笠的说法,根本就不能成立。 其三谬误是苹果员工不屈服并坚持抗争 本港个别传媒在警方采取执法行动后,罔顾事实,夸大《苹果》员工不屈服抗争,借以挑起巿民对执法行动的不满和质疑。黎智英惯以高薪挖角,故上述员工绝非他们包装的「为民主及新闻自由」而工作,反而是贪图高薪及福利。事实上,在黎被捕后,《苹果》内部早已掀起离职潮,有员工因为担心或需负上法律后果,而纷纷跳船,大批中层主管相继跳槽或辞职。据悉,在早前的内部大会上,员工更明确要求管理层提供保障,显示员工并非个个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其四谬误是保安局以解冻资产诱提供员工黑名单 消息指,有关报道内容纯粹是瞎编乱造,目的是营造政府打压壹传媒及新闻自由,施行秋后算账的乱象。这一谬误其实完全不明警方执法流程,其实警方本月17日搜查壹传媒大楼时,一早已获《壹传媒》全公司的员工名单;而且《国安法》第43条亦赋予律政司司长或警务人员权力,为协助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罪行,可向法庭申请批准要求有关人士回答问题或提供资料,根本就无需以「索取公司员工名单」作为解冻条件。 其五谬误是警方有意制造寒蝉效应威逼传媒人就范 苹果系据悉有多达逾700员工,警方今次执法行动前后经三次拘捕行动,也只有苹果日报十余人被拘捕,而且主要是直接推动实施违犯国安法行为的苹果日报高层,并没有一般员工被捕,这亦表明了警方执法的严谨严肃,只是针对主要犯事者,与被黎智英诱惑裹挟的一般员工并无直接关系,更加与全港从业的传媒人无直接关系,完全扯不上是威逼。若果传媒人奉公守法,何须惊半夜被敲门。 资料来源:点新闻,东网 read more
由于龙成花园第一座因住户怀疑感染Omicron,政府昨日(13日)晚上将该大厦围封强检,行动在今晨(14日)7时15分完成。 政府表示,该大厦约38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确诊个案。政府亦派员到访该大厦约120户,当中6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翻查资料,涉事的个案为一名21岁女兼职护士,于庄柏医疗集团多间诊所工作,上周曾于黄金海岸诊所协助医生为一名确诊者应诊,昨日初步确诊。她亦是浸会大学持续进修学院的护士学生 read more
本港新增五宗输入个案,三宗与机组人员有关,均带有变种病毒,包括新增一宗34岁外地到港机组人员,以及两宗昨晚公布的国泰货机机组人员。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指,当局正考虑是否要减少豁免人士在香港活动地点,以保障货物供应及确保公众安全。 徐乐坚表示,有关豁免安排政府于11月1日公布,12号起全面收紧,取消大部份豁免人士,馀下要维持香港运作,如货车司机、航机机组人员、船员等。在豁免安排上,政府及决策部门要考虑多项因素,包括要保障香港货物供应,也要考虑公共卫生及机组人员接种疫苗情况,以及航空业运作、对香港货物供应的需要等。 徐乐坚认为,机组人员在外地须有闭环式管理,航空公司要安排在外地有酒店自行隔离安排,点对点运输;在港要接受检测等。 对于是否要再收紧豁免检疫群组措施,徐乐坚认为,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要保障货物供应,亦要确保公众安全,强调现时已隔离所有密切接触者,并有超过20个地点须强制检测,亦会透过“安心出行”通知市民做检测。 徐乐坚强调,署方会与相关部门沟通,运房局可能要考虑限制豁免人士在港的行动地点、隔离地点,以平衡风险。 read more
因应Omicron变种病毒流入社区,政府上周收紧防疫措施,禁止食肆晚上堂食及关闭类处所。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表示,政府决定重启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协助受影响行业,补贴金额等详情希望在本周五公布。 林郑月娥称,第四轮防疫抗疫基金已结束一年,但由于近期疫情出现逆转,政府要再次收紧防疫措施,令很多商业处所受影响,政府决定重启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协助受影响行业。 她指出,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的补贴准则,以第四轮防疫抗疫基金作为蓝本,例如食肆以楼面面积计算;美容院以美容师数目计算。政府有钱可以即刻发放,详情希望本周五可以公布。 她又说,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会分两部分,一是针对帮助需要关闭的处所,以及食肆没有晚上堂食;另一部分是一直处于冰封状态,从来未复苏过的旅游业。 read more
「疫苗通行证」昨起实施,措施有否违反私隐的问题惹起争议。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钟丽玲今日(25日)表示,在保障公共健康及保护个人私隐之间取得合理平衡的同时,私隐权非绝对权利。她又指处所负责人使用「验证二维码扫瞄器」应用程式验证访客的「疫苗通行证」过程中不会显示任何个人资料,而通行证收集的到访纪录已被加密,处所人员无法查阅等,强调不违反《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任何规定。 钟丽玲表示,尽管「疫苗通行证」有助公共卫生官员进行接触者追踪工作,但鉴于通行证载有个人识别码、疫苗接种纪录或康复纪录等个人资料,使用者对私隐和资料保安方面有所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她强调疫情危机当前,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大前提下,必须作出取舍。为了保障公共健康,生存的权利有凌驾性。在《香港人权法案条例》第5条所述,在公共紧急情况下,私隐权与众多权利一样可在「绝对必要之限度内」受到限制,有关限制同反映在《私隐条例》条文中。 就有关公众忧虑的私隐问题,她指经审视「疫苗通行证」的设计及功能,通行证符合《私隐条例》的相关规定。她又指出,当访客使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扫描场所的安心出行二维码时,萤幕上不会显示任何个人资料。 她重申,只有在不幸有确诊病人曾到访某处所的情况下,该处所负责人才须按部门要求将相关到访记录上传至政府的私有云端。同时只有政府授权人员才可通过加密管道查阅和进一步处理该等记录,以进行接触追踪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保安风险已显著降低。至于到访记录只会在处所负责人的「验证二维码扫瞄器」应用程式中,暂存31天作防疫抗疫相关用途,及后将被自动删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