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湾蘅峰曦欣阁及屯门嘉悦半岛1座解封 揭1人无检测
愉景湾蘅峰曦欣阁及屯门恒贵街嘉悦半岛1座昨晚(28日)围封强检,至今晨(29日)约9时,政府宣布完成两区域内执法行动,检查约220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在嘉悦半岛发现一人未检测,已向他发出强制检测令。
截至今日凌晨约1时,愉景湾蘅峰曦欣阁约210名居民接受检测,嘉悦半岛1座约515名居民接受检测,均无发现确诊病例。
愉景湾蘅峰曦欣阁及屯门恒贵街嘉悦半岛1座昨晚(28日)围封强检,至今晨(29日)约9时,政府宣布完成两区域内执法行动,检查约220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在嘉悦半岛发现一人未检测,已向他发出强制检测令。
截至今日凌晨约1时,愉景湾蘅峰曦欣阁约210名居民接受检测,嘉悦半岛1座约515名居民接受检测,均无发现确诊病例。
香港教育局今日(5日)表示,教育局局长办公室一名职员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阳性。 该名职员为教育局局长政务助理黄奕衡,日常工作无需与公众人士接触和没有外游纪录,工作时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昨日。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每日均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教育局已按卫生防护中心指引,安排为有关楼层彻底清洁和消毒,以及所有在此楼层工作的职员接受检测。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缓和,每日新增确诊数字回落至三位数,政府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今日(5月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本港仍未算达致「动态清零」,放宽防疫措施及若出现传播力更强的变异病毒株,认为疫情一定会反弹。 高永文指,本港疫情已经稳定,单日确诊数字由高峰时的五位数降至三位数。但他认为,现时本港不应学习西方的做法,强调须维持口罩令等个人防护措施,已经落成的方舱医院仍有需要保留。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赤柱及荔枝角惩教所先后出现确诊个案,惩教署怀疑存在隐形传播链,为了阻止病毒继续蔓延,决定于今日起「锁仓」展开「全犯检测」。所有在惩教所约8000名的疑犯及囚犯进行全面快速测试,每人要完成三次快检,估计需时约一星期,涉及所有还柙惩教所犯人的案件一律要押后处理,估计影响正在审讯及提堂的案件逾百宗。 高等法院今日上午共有六宗涉及还柙被告的刑事案件押后再讯,两宗分别涉及串谋谋杀罪及贩运危险药物罪的陪审团案件,陪审员及被告均没有到庭,现时暂定押后至2月28日再讯。另外四宗涉及认罪及上诉的案件,则会重新排期处理,暂未有确实日期。 惩教署署长胡英明表示,已下达指令各院所从今天开始实施「锁仓运作模式」,除提供基本需要的工作组别,例如厨房、洗衣房等仍需继续运作外,其余在囚人士会留在囚室或囚仓等候深喉唾液样本检测及病毒快速检测,而参与工作的在囚人士亦必须通过病毒快速测试。整个检测预计最少维持一星期,期间安排数次的病毒检测。 胡英明解释,由于不同院所陆续出现惩教人员及在囚人士的确诊个案,怀疑监狱内存在隐形传播链,于是连日来部署为所有惩教人员及在囚人士进行病毒检测。为免为公共医疗系统造成压力,署方不停采购病毒快速测试剂,幸好亦得到社会上有心人士的帮忙捐赠快速测试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直至今天储备足够一星期的检测数量。 犯人完成检测才安排上庭 他说,各院所亦已准备隔离设施,再加上署方昨天完成腾空沙咀惩教所的工作,隔离管理相关个案。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将全面检测的工作落实于今天进行,希望尽早截断隐形传播链。署方会与法庭紧密联系,待有关在囚人士通过全面检测后,会尽快安排上庭事宜。 司法机构称,一直密切监察公共卫生情况,以适时推行措施,确保法庭在情况许可下能继续安全地维持运作。按现行机制,所有已排期的案件会于原定日期继续开庭聆讯。法官会因应个别案件的实际情况,包括因应惩教署就还柙人士的安排、被告人因病或其他理由不能出庭应讯,作出合适指示,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据了解警务处亦针对疫情,规定5个经常执行较高风险职务的部队,包括军装巡逻小队、特遣队、冲锋队、机动部队及新界北快速应变部队,即日起每日接受快速抗原测试,并取得阴性结果后,才可以当值。有关安排暂时维持两周。 read more
本港再次突袭封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昨日(19日)公布,1名自菲律宾抵港的31岁女外籍家庭佣工,上周六(13日)完成强制检疫后,返回雇主于跑马地山村道50至52号汇文楼的居所。她于昨日(18日)再次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证实中招,但病毒量低,Ct值大于30,并被验出带有L452R变种病毒株。由于个案带有变异病毒株,政府今晚将上述大厦纳入强检名单,同时,患者于潜伏期在港到访的地点同样须强检。 政府指自晚上7时半起,跑马地山村道50至52号汇文楼列为指明「受限区域」,该处人士需要留在其处所,并于昨晚11时前强制检测,直至区内所有已识别的受检人士完成检测,而相关检测结果亦已获大致确定,方可离开其处所。政府表示,目标是于今日(20日)约上午7时左右解封。 read more
因发现一宗曾在大窝口村富强楼居住的确诊个案涉及变种病毒株,香港政府昨日(23日)晚上将该大厦围封强检,行动在今日(24日)上午约7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及至上午约9时,再宣布执法行动完结。 政府表示,截至今日凌晨1时,富强楼约1,15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无发现确诊个案。此外,政府派员到访该厦约720户,当中约4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政府共检查了约335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发现有24人未进行强制检测,已向他们发出强制检测令,当中3人亦同时被处定额罚款港币5,000元。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7日)公布即日起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并于今日(8日)起要求抵港人士在酒店检疫期间,在第3日进行多一次核酸检测。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下午首次出席疫情简报会时表示,政策的改变,特别是暂缓熔断机制,并不表示放宽防疫措施,而是用更精准的抗疫、循证抗疫,做到外防输入。他强调,政府从没考虑过“躺平”。 卢宠茂表示,第五波疫情出现反弹至今,昨天已经上升至逾3000宗。如果再无改善,可能在两星期内确诊个案会再翻倍。他又说,现时由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中,确诊者约占2%。即每1万个入境人士中,有约200人确诊。他强调,现时的研究方向,是要如何更精准找出这200人,而减少其余9800人的检疫。 卢宠茂指出,熔断机制的社会成本相当高,由今年1月1日至6月底,机制已经影响100个航班,却仅楸出534宗个案。随着国际航班来港次数越来越多,熔断机制为来港乘客造成不确定性,令他们的行程受影响,尤其是暑假想回港与家人团聚的学生们。考虑各方因素后,数据显示隔离检疫及核酸检测已可有效找出个案,而不会变成社区传播源头,因此决定暂缓熔断机制。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8日)在疫情简报会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员: 今日是我第一次出席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在此向各位议员介绍政府最近就新冠疫情的抗疫措施,并回应议员的问题。我肯定要细心聆听大家的意见,亦要回应大家的疑问,因为这确实是全港市民,甚至国家和全世界都关心的议题。希望政府和立法会可以就抗疫的议题有更多沟通,交流意见,做到更好的抗疫成果。 抗疫策略 整体抗疫策略方面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平衡风险和需要。但很肯定地跟大家说,我们现阶段对新冠病毒不能“躺平”,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如果让确诊个案任意上升,后果会很严重。政府会继续对疫情趋势作出科学研判,希望用数据说话,采取一些有效、精准及循证抗疫的措施,以减低感染,遏止新冠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我们会尽量减少疫情,但亦要确保这些防疫措施不会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希望社会经济可以稳步复常,以及逐步恢复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联系。 就此,我们会继续检视香港的应急能力,在各环节方面的防控及应变措施,希望做到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并以“三减、三重、一优先”作为工作重点,遏制第五波余波并扭转上升趋势。 未来重点主要包括: (一)检测措施 其实,第五波期间,我们大部分(时候)是利用抗原检测,但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灵敏度高,核酸检测才是“金标准”。政府会尽快提高本港现在处理核酸检测的速度、数量和准确性,希望做到又多、又准、又快、又易、又平──“多、准、快、易、平”,强化、常态化核酸检测,配合灵敏度稍为没那么精准的快速抗原测试。 (二)分流和分层治疗 政府会继续加强实施对于确诊个案──即已经确定感染的病人──的现有居家隔离措施,以控制他们不会引致社区卫生风险和令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会继续推行“逆向隔离”,保护染疫院舍的非感染院友免受感染。 (三)扩大治疗能力 医院管理局已预留病床,并制订医院病床调动预案,但我们希望尽量不需要采用此预案。因为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非新冠病人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保护一些重点场所,不要有大规模爆发,包括医院、隔离设施和安老院舍。我们要严守这些重点场所,防止它们有大规模爆发。 (四)社交距离措施 虽然早前放宽了两个阶段的社交距离措施,但现时新增个案上升,入院人数亦增加,以及重症或死亡个案亦有少许上升迹象,目前情况不容许我们进一步放宽现行社交距离措施。 (五)新冠疫苗接种 现时超过九成的三岁或以上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接近九成亦已接种两剂。不过,某些年龄层(的疫苗接种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会继续提供多种的接种渠道,以鼓励市民继续接种,特别是我们必须针对高危人群──“一老一少”──要尽早接种。 (六)外防输入 我们要比较精准地进行防疫,希望不要加重外来人士的成本。我们认为如果能加强为抵港人士进行更频密的核酸检测,其实是可以有效堵截这些个案引发的社区传播,所以昨日决定暂缓个别航线“熔断机制”,希望更精准、有效地阻断输入个案,减低社会成本,达致最大抗疫效果的目标。 这就是我就新一届政府的防疫政策的简单介绍。我和其他同事都乐意回应委员的问题。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cd373cea173a40ab45c11092e0e40808.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3日)新增1,828确诊,包括147宗输入个案,昨日(2日)没有患者离世。过去两天有4间院舍出现感染个案,包括2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人士院舍,涉及1名员工及4名院友。早前爆疫的观塘食肆“为食火锅”再多3宗个案,群组累计14名食客中招,部分已证实为BA.4或BA.5个案。青山医院再多1名职员确诊,累计3名员工和1名病人染疫。 输入个案中,有80宗于机场检测样本发现,58宗在检疫设施中发现,9宗于检疫后发现的个案。另中心发现,机场停机坪地勤Jardine Aviation Services有两名员工确诊,连同家人共5人染疫。其中一名居于屯门的23岁男,6月22日出现轻微病征,6月24日核酸检测无事;同月29日快测确诊。他曾与另一同事在6月24日用餐,该29岁男同事6月29日发病且确诊。中心指,他二人工作时会登机及接触机舱服务员,中心考虑两人与输入个案相关。 本港新增23宗怀疑BA.2.12.1个案,其中20宗源头未明,有2宗与源头不明个案有病毒关连;一宗与先前个案有关连,两人均住安民邨健民楼,该住处早前已有其他单位发现确诊个案。另多28宗怀疑BA.4或5个案,包括25宗本地个案、3宗为输入个案,至少10宗源头不明,另有11宗与该10宗源头不明有病毒关连。 另今日无学校呈报个案,过去7日共1,073宗呈报个案,与对上一周的1,112相若;889宗为学生,占检测学生的0.13%;而先前曾公布的BA.4、BA.5的个案中,有两宗为元朗赵律修纪念中学5A班学生,该班需停课。第一名确诊的17岁男学生,已打2针,居于元朗Park Yoho 25A座。他上月25日发病,最后上课是6月24日,全家共5人亦确诊;同班另一名16岁男学生亦确诊,无打针,居于元朗采叶庭6座,发病且最后一日上班是6月28日。 欧家荣公布,“为食火锅”群组新增3宗确诊,其中2人与先前个案同枱,有患者涉及BA.4及BA.5,该群组目前累计14宗个案。 整体有108顾客,染疫率13%,有一人疑二次感染,为32岁打了1针的男人,3月5日曾快测确诊,于7月1日检测再验出病毒,已安排复检。欧表示,追查发现当晚确诊者分布于8张不同的餐枱,包括9男5女,发病时间介乎6月26日至7月1日。而餐厅环境样本均未发现病毒。 欧家荣交代,过去两日有4间院舍新增呈后个案,当中包括两间安老院舍、两间残疾人士院舍,共涉及4名院友、1名员工。而日前公布已有染疫个案的荃湾圆玄护理安老院,昨日(2日)再多1名职员及1名院友染疫,为稳阵起见,同层约30人会被送至检疫。 上周五(1日)新增个案包括屯门如意之家残疾人士院舍,一名院友当日发病且确诊,已打两针,6月29日曾外出。同院14人被列密切接触者;西贡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同日有1名院友确诊,已打一针,无病征,6月29日核酸检测确诊,6人被列密切接触者。 至于昨天呈报个案包括观塘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尚善家舍,一名居于5楼的院友当日发病且确诊,已打两针,6月28日曾外出;同院一名照顾员亦确诊,最后一日上班是7月1日,7月2日曾病发。中心调查发现他曾照顾确诊院员。同院7名院友、3名员工被列密切接触者。至于荃湾仁爱护老院第一分院有一名院友确诊,无打针,6月29日曾外出,6院友列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
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3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明日就是国庆节,全港多处都会有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和其他庆祝活动。国旗、国歌和区旗意义重大,各位同学又知道多少呢?香港教育局趁国庆日前夕,在“国民教育一站通”推出《我们国家及香港特区的象征:国旗、国歌和区旗》教育短片,鼓励学校教授学生有关国旗、国歌和区旗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国民素养。 杨润雄指出,教育局的教师培训活动深受学校同工欢迎。本月举办六场“通过升国旗仪式提升学生/幼儿的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网上研讨会,邀请香港升旗队总会和香港青少年军总会的代表担任嘉宾讲者,详尽讲解国旗相关知识,共有来自逾1500所学校的近1万名校长及教师参加,10月中将举办与国歌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立法会昨日三读通过《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草案》,杨润雄表示,待条例刊宪生效后,教育局会就将国旗及国徽纳入中小学教育,及学校每日升挂国旗及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的事宜,按现行机制向学校发出指引,适时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援,协助学校落实有关安排。 read more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8日)发表网志,指香港房屋问题令人揪心,觅地建屋是治本之道,经过政府多年努力,现时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够兴建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可满足未来十年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为了协助及纾缓居住在不适切居所家庭的生活负担,政府已推出「现金津贴试行计划」和「劏房租务管制」,纾缓他们的财政压力和保障劏房租户。 此外,政府一直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至今投入服务的单位已超过5200个,连同已动工、已招标、已启动前期工作的过渡性房屋及深入硏议中的项目,已有逾2万个单位。 read more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渐见缓和,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昨日(22日)公布,接获内地有关方面通知,下周日(24日)零时起,将调整澳门入境北京管控措施,自澳门赴京人士自周日起可免隔离入境,且毋须接种新冠疫苗,仅须持有登机前48小时内有效的检测无染疫证明。另外,协调中心于晚上再宣布,入境澳门前14天曾到访香港的人士,在完成14天隔离后的7天内,虽毋须进行家中检疫,但不得由澳门前往内地。 反观自香港入境澳门人士,则须持7天内鼻咽采样无染疫报告,并于酒店强制检疫14天,其后再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察,须经历重重难关。至于两地疫情方面,澳门早前接连录得多宗确诊病例,须即时预防及诠进行全民检测,而本港疫情则基本上清零,近日仅录得1宗源头不明个案,两地过关便利程度却差天共地,港人动弹不得,犹如二等公民。 澳门赴京免隔离的具体措施包括,自下周日起,澳门赴京人员需持登机前48小时内有效的检测无染疫证明;有关人士入境通道,将由目前T3-D处置专区调整至T2航站楼,不再实行入境检测、闭环转运、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健康监测。 惟澳门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红码区及黄码区人员,在解除隔离的7天内不能入境北京;而高风险人群执勤及完成执勤14天内亦未准赴京。至于自香港入境人员,若未于澳门逗留满21天,同样不得进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