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港澳办:支持外交部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
中国外交部网站9月24日发布了《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对此表示,外交部发布有关「事实清单」,是对美国一再污蔑抹黑中国政府对香港管治和悍然对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所谓制裁的有力回击。我们对此表示坚决支持。 发言人指出,从「事实清单」中,人们可以看到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是何等的卖力、何等的赤裸裸、何等的肆意妄为。透过这些确凿证据,人们更可以认清美国在民主、自由、人权、法治问题上奉行的虚伪「双标」、执迷于当教师爷颐指气使的霸权本质和企图通过搞乱香港来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发言人强调,美国的如意算盘终究是打不响的。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和香港选举制度的完善,已使香港由乱转治并由治及兴。任何外部干预都不可能动摇中国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都不可能阻挡「一国两制」航船继续劈波斩浪前进。 read more

私隐公署接49宗「填纸仔」投诉指用「安心」更保障私隐
为增加有利通关条件,港府昨(23日)宣布由下月9日起,市民进入全港食肆、美容院、健身中心及戏院等场所时,必须强制扫描安心出行,严禁再以「填纸仔」作替代。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今(24日)发稿表示,至今接49宗有关「填纸仔」的投诉,其中38宗已完成调查,其中有15宗个案投诉成立,全部皆与食肆「填纸仔」的资料保安情况有关。 公署表示,由去年11月16日政府推出「安心出行」至昨日,共接获49宗「填纸仔」投诉,涉及31间食肆及18间其他处所(包括商业大厦、诊所、私人会所、康乐场地等)。至于投诉成立的15宗个案,公署已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措施保障顾客资料。 此外,私隐公署同期亦接获2宗有关「安心出行」的投诉,涉及投诉者担心程式会泄露其出行纪录及担心程式的存取资料权限过多,经调查后2宗投诉均不成立,即无证据显示「安心出行」有任何位置追踪功能,其存取资料权限亦是按程式实际操作上所需要。 私隐专员钟丽玲表示,从保障个人资料私隐的角度来看,「安心出行」将资料储存在用户自己的手机,较「填纸仔」方式好。 read more

携气枪图访警察学院港台兼职记者被控两罪下周三提堂
警方今年4月15日在海洋公园站截停一名21岁男子,并在其背囊找到两支气枪及一部对讲机,该男子涉藏有仿制枪械及无牌藏有通讯器材被捕,其后获准保释候查。西区警区重案组第二队人员接手调查案件,经进一步调查及征询法律意见后,该名男子今日(20日)被控以一项「藏有仿制枪械」罪及一项「无牌管有无线电通讯器具」罪,案件将于8月25日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 事发于4月15日,黄竹坑香港警察学院就「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开放日接待市民参观,学院开放前,铁路警区人员在港铁海洋公园站巡逻,发现一名21岁姓洪青年形迹可疑,遂上前截查,在其背囊搜出两支并无弹药的气枪及一部无线对讲机。 该男子自称是港台兼职记者,于今年3月入职,正前往警察学院采访,他未能出示记者证,但提供港台临时聘用合约的相片,警员致电他的上司确认身份。被捕人又称,自己在知专设计学院,就读电影相关的高级文凭课程,气枪是前一晚拍摄时使用的道具。 read more

参与政府实习计划聂德权会见展亮学生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0日)与两名参加政府实习计划的职业训练局展亮技能发展中心(展亮)学生见面,了解他们在实习期间的体验和得着,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装备自己。 聂德权表示,公务员事务局自2016年起推出实习计划,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机会在政府实习,汲取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让政府同事有更多机会加深了解他们的潜能。由计划推出至今,已有共490名学生参与计划。 是次共有32名展亮学生参加实习计划,他们于10月获派到23个决策局和部门,进行为期约八星期的实习。当中在公务员事务局实习的赖文杰和陈浩霆,均认为实习计划提供了宝贵机会,让他们学习工作技能,令他们成长不少。 在物料供应事务室实习的赖文杰说,是次实习是他第一次的工作体验。他指能够顺利遵从指示并完成工作,为他带来很大满足感。他又感谢同事和导师循循善诱,令他有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实习经验。 在展亮修读商业及零售服务的陈浩霆在一般职系培训及发展组负责活动和课程的行政支援工作。他表示在实习期间获得同事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学会勇于面对挑战,令他日后到不同地方工作也能倍添信心。 聂德权欣悉除赖文杰和陈浩霆外,现正在不同部门实习的展亮同学同样表现积极,努力学习,他们的良好品行和工作表现亦获其部门同事及导师赞赏。 他指出,实习计划为学生们在投身职场前提供实际工作机会,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相信同学们都能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不少体会和锻炼,希望他们将来可以把这些经验学以致用。 read more

夏宝龙: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
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 ——在《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的视频致辞 (2021年12月6日) 夏 宝 龙 ... read more

香港施政报告提建议复常通关成焦点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他昨日(26日)邀请6名全国政协常委及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到特首办,参加施政报告咨询会。会议历时逾1小时,疫情下如何逐步推动社会复常成为焦点。有与会者建议特区政府提交免检疫通关的时间表,以免各地投资者转向其他已放宽检疫措施的国家及地区,有与会者则建议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定点旅游」等,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据了解,李家超下周将访问深圳,其间会与内地官员会面,相信会讨论与内地通关的议题。 卢瑞安:试行闭环式定点旅游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卢瑞安昨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自己在会上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点对点」闭环式往返酒店及旅游点的「定点旅游」,让业界「有团出、有工开」,又强调恢复正常通关对业界的帮助,会比单靠援助基金更为实在。 陈亨利:加快放宽步伐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表示,过去两年多,很多原于香港举办、与纺织时装相关的国际展览,都因疫情转移至检疫要求较少的国家或地区举行。这些大型展览如果想回流香港,至少要提前半年至一年时间筹备,希望特区政府可以尽快公布恢复正常通关的时间表,而放宽措施的步伐要加快,达至今年内「0+0」,让工商界提早筹备下年度的计划。 李应生:中药纳入公营体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应生指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在会面中提到将中药纳入公营体系,短期内则期望加快公私营合作,让更多市民即时受惠。他又提到,目前营商的环境比较差,虽然政府有不少基金资助中小企业,但申请手续比较繁复,希望政府能够多作宣传。 陈勇:试行「逆向隔离」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在会上提出「逆向隔离」的建议。他指出,以内地标准于香港接受隔离,可有效促进两地经济复苏。若香港需要与周边国家及城市地区竞争,应在安全情况下逐步、适当地放宽入境限制措施,增加及恢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陈晓峰:定「0+7」时间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建议,特区政府应制定及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即无须于检疫酒店接受隔离,7天居家医学监察,以便企业及家庭均可有所规划。 马豪辉:愿景蓝图应明细清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豪辉则提到,目前社会最关注增加房屋供应,解决住屋困难,以及何时才能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等议题,希望特首在施政报告内有关议题详列短、中及长期工作目标,让公众知道未来的愿景蓝图。 马逢国:建恒常沟通机制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则表示,自己在会上提出,希望特区政府建立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沟通联系的恒常机制。 (来源:香港文汇报) read more

圆满结束在港活动习近平离开香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圆满结束在香港的各项活动,今日(7月1日)中午乘专列离开香港。 在香港期间,习近平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分别会见了梁振英、林郑月娥、李家超,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香港各界代表人士,香港纪律部队代表;看望了中央驻港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视察了驻香港部队;考察了香港科学园,同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习近平还会见了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 高铁西九龙站内,香港各界代表和少年儿童挥动手中的国旗、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鲜花,热烈欢送习近平。大家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东方之珠》等歌曲,场面热烈温馨。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欢送队伍挥手道别。 丁薛祥、许其亮、沉跃跃、王毅、夏宝龙一同离开香港。 read more

无惧风雨坚守岗位 香港警方锦上路迅速移除塌树保障道路畅通
台风「暹芭」袭港,香港警方今日(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警队依旧紧守岗位,留意风暴最新形势及影响,迅速处理突发事件。 帖文指出,在风暴期间,八乡分区人员于锦上路巡逻时发现一棵直径约50厘米,约4米高的大树被强风吹倒,并倒塌在回旋处路中心,对路面交通造成危险。警员迅速用工具移除倒塌树木,令道路立即回复畅通。 警方强调,警队上下将继续无惧风雨,以心系社会的精神,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 read more

李家超参选第6届香港特首选举 提3大方向 冀与各界互动
国务院昨(8日)公布批准李家超辞职及免去其政务司司长一职,李家超今日(9日)下午2时半将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以“同为香港开新篇”为题,正式宣布参选第6届特首选举。李提出3大方向,希望做到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恢复香港的竞争力及奠定香港基石。他又希望促进政府变革,积极解决房屋、医疗及青年发展等香港的问题。 李家超表示,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批准自己的辞职,免去自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的职务。现在正式宣布参选第6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40多年来,自己跟随香港发展进程,一步步走到特区政府的管治班子,经常反思要怎么样做,香港才能变得更好? 李家超提到,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承前启后,意义重大,香港需要把握好机遇,迈上新发展的台阶。 李家超指出,过去两年多,看到香港由乱到治的变化,看到发展变革的契机,深深感到未来5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 经过深入的思考,自己决定出来参选,承担历史使命,同社会各界及香港广大市民一起推动香港向前,期盼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一个人人都要幸福的香港,一个高度开放的香港,一个广泛团结的香港,一个社会安宁的香港。 李家超强调,自己参选的决定,出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对市民的负责。自己有信心,在未来迎接公职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未来施政有三主要方向 李家超表示,未来施政有三大方向,第一是以结果为目标为解决问题,第二是加强香港竞争力,第三是奠定香港发展的稳固基石。 他称自己出身基层,明白政府要解决市民问题,未来政府理念及处事方式会有改变,建立共同解决问题的文化。他称若成功当选,会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积极与市民互动,制定能解决问题的政策,分享发展红利。 他指,香港把握好、善用自身优势和特长,提升在金融、航运、创科等方面的竞争力。他希望为香港开创新篇,创造安定稳定的环境,守住法治这核心价值。 李家超又指,未来5年香港要加快发展,稳固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令香港无后顾之忧大步出行,建立忠诚、担当政府,守住法治核心价值,确保“一国两制”下香港繁荣稳定。 若成功当选将走入社区倾听民意 他指自己在政府工作40多年,深知一个人能力再大都有限,要达至以上施政,必须依靠社会各界,若成功当选,会以诚恳态度走入社区听民意,积极延揽人才组建团队,委任各界人才专家出任政府、其他管治机构要职,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他形容这是新一曲交响乐,“我会当指挥,会当中每一位成员发挥其优势,尽展其所长,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香港奏出更辉煌新乐章”。他指世界大变,不进则退,“香港唔慢得、唔等得”,成功当选,会带政府高效施政,大力推进一国两制。 有记者问李家超参选前有否与中央官员接触,又说有指是中央钦点,问李怎样看。李家超回应指,作为特区官员与中央不同机构沟通,有利香港利益,又说自己过去的沟通都是本着香港实际情况解释,并以实际利益为依归,指中央非常考虑香港意见。 李家超说,自己是本着对国家忠诚、对香港热爱、对市民负责去参选,亦乐意见到其他人参选,乐意辩论施政理念。 李家超希望未来能给市民能够做事的政府、有担当的政府、能够决问题的政府,令市民能够有获得感。 李家超回应坊间质疑他在很多政策层面不熟悉,强调无人懂得所有事情,相信只有上帝才符合这种要求,“唔系要自己做晒所有嘢,系无可能㗎”。他反驳最重要是建立强大的团队,自己的班子会吸纳学者专家及有热诚的人,会邀请有有经验、愿景及学识的人士。 他说会令自己的团队各人都可以发挥所长,不会互相制肘,会做到“一加一大于二”。他说香港是国际城市,自己其中一个政策目标是保持竞争力,而且是与全球不同地方比较,会致力保持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吸引人才居住、工作及实现梦想的地方。政府会扮演领导角色,令社会关注应关注的议题,坚守法治,保护人权自由,维持香港的多元活力及包容。 被问到过往主要在警务处工作,范围较单一,对金融理解不深,李家超称,特首要有领导能力,令整个政府做到事,成为有承担、惠及市民的政府,若当选会充分考虑有不同强项的人士加入政府,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精神,整个团队做到事,为市民带来幸福。他又指,香港是一个国际都会,他将致力确保香港仍然可以吸引全球人才前来居住、学习、工作、营商。 对于有指他在政商界人脉不深,李家超称他做事没有任何包袱,确保政府公平公正处理事情。 在回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李家超表示,自己参选是出于对国家忠诚,对香港的热爱,对市民负责;忠诚是基本条件,行政长官一定需要是爱国的人,否则绝对无资格;忠诚是基本的,没有忠诚自然不合格。但作为行政长官,其他事情也要做好,他表示若成功当选,会为香港带来一个会做事、敢担当而且做出成绩的政府;会为香港带来一个让市民觉得有受惠措施的政府,让市民有获得感,觉得在香港生活是有希望的,是幸福的。 在回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李家超指出,变革的目的,是给未来带来更多好处,变革非“为变而变”,好的东西、好的措施、好的做法会保留。虽然自己已经离开现届政府,但是自己有参与北部都会区等计划,对北部都会区看法正面,若成功当选,上任后会与自己的团队、其他人士再讨论这个问题。 李家超强调,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就是只要是好的、为香港带来幸福的,自己都会考虑。土地及房屋问题,是香港长期积累的问题。北部都会区会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自己更希望从速度、做事成果方面,加快步伐处理土地房屋问题,让市民不再等待。社会上已经看到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不同的方案,问题是正面推动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数量。 李家超指,明白香港社会有分歧、有不同意见,强调是自由开放城市必然现象,须沟通走入社区,行动以外,真诚态度及出发点非常重要,是沟通之始,对任何政府都是挑战,而有些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但政府要尽力多沟通,解决不了都要了解原因,承诺如果当选,必定是团队要做的工作,不只行动、更要用心做。 他说年轻人当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外界以结果去审视他的工作,因为结果是最客观,所以以此为施政方针。他举了通关为例子,表示去年底已到通关龙门口,但可惜Omicron突然来袭令通关泡汤。他指通关商讨时,双方有很多差异,但最终都有共识,在差异下寻求对接方法。 在回应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特首在面对不同问题上,最重要的真诚,要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不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他强调,将来的施政团队是一个集思广益、多元化、会充分考虑全面因素而作出应对方案的政府,在未来5年的施政中会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并建立稳固的环境,让香港无后顾之忧向前迈进。 对于外界评价李家超在处理修例风波时表现坚决,认为将来管治或是属于强硬派,李家超则回应,修例风波明显涉及“港独”和政治利益,有外部势力推波助澜,肆意攻击政府,影响政权稳定,令市民担惊受怕,特区政府必须要有适当有效的方法处理,但在面对其他问题上,当然会用不同手段,会在确保对事情有正确判断和明确对象后,再落实用什么方法解决。 对于如何评价本届政府和特首林郑月娥在过去5年施政的问题,李家超表示,现阶段不应该评价现届政府的施政,也不希望因此影响特区政府的工作,但他指出,现届政府的施政重点是针对这5年所面对的情况,政府每一位成员都在努力工作,希望为市民解决问题,强调任何人都应该为特区政府工作“加力”。 read more

郑若骅:法律知识非律师专利培养青年正确法治观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19日)在香港律师会法律周30周年开幕礼上致辞,指法律知识并非律师的专利。律师会1991年起举办法律周,不遗余力地推广公益法律服务,不单让普罗大众有机会学习实用的法律知识,更启发了更多律师投身社区服务。 郑若骅说,30年来,法律周的活动内容越趋丰富,至今已经服务超5万多名市民。2012年法律周首度开设免费法律咨询专线,现已获得恒常化,促进各界人士寻求司法公正的权利。而小学生与律师义工的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律师会对于青年一代的关顾,向他们灌输奉公守法的重要性、正确的法治观。 法律执业者在促进司法公义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而法律周正反映了法律界实践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律政司「法治公义,普惠共享」的愿景相互呼应。感谢律师会多年来投放大量资源,以及各位律师献出宝贵时间及专业知识,通过业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携手推动香港法治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希望社会大众能够携手,一同遵守法律、尊重法治,保护司法独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