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掀接种热潮昨再多3.8万人打针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杀入社区,本港恐爆发第5波疫情。根据政府提供的疫苗接种数字,截至昨晚(5日)8时,全日有38368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18142人打第一针,17691人打第三针。
自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至今,全港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082146剂次,累计有494.5万人完成第一针接种,占合资格人口73.4%;累计约468万人完成两剂接种,占合资格人口69.5%;累计有45.5万人已打加强剂。
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杀入社区,本港恐爆发第5波疫情。根据政府提供的疫苗接种数字,截至昨晚(5日)8时,全日有38368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18142人打第一针,17691人打第三针。
自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至今,全港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082146剂次,累计有494.5万人完成第一针接种,占合资格人口73.4%;累计约468万人完成两剂接种,占合资格人口69.5%;累计有45.5万人已打加强剂。
香港海关有组织罪案特别调查科联同水警及警方反三合会行动组特别调查队,于前日(28日)采取联合行动打击走私,成功在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破获重3,560公斤、市值约1,700万港元的怀疑走私海味,行动中共6男1女被捕,海关及警方将于稍后交代行动细节。 read more
为促进学生全面认识宪法及基本法,建立国家观念及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由思考香港基金会主办的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与特区政府教育局合作,于全港中小学举办“国家宪法日”校本教育活动,反应热烈。 The China Current 教育频道与教育局合办的“《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培训计划—— ‘宪法日认识国家问答设计大行动’”,参加大使需要观看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的短片,并根据短片内容,自拟三至五道多项选择题,加强认识和了解宪法及基本法,并掌握国家的最新发展。活动日期为11月19日至12月3日,共设6个“学生最佳表现奖”,每位得奖者将获书券作为奖励。 另外,教育局举办的“2021‘国家宪法日’网上问答比赛”,采用The China Current教育频道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小知识》小学版及中学版影片为参考网页。比赛邀请全港中小学生参加,学生们须在The China... read more
香港入境事务处今日(14日)表示,因一名负责接听一般查询热线(2824 6111)的总入境事务助理员怀疑感染新冠病毒,该热线今日暂停服务,并于下一个工作天(15日)恢复公共服务。服务暂停期间,如有需要,市民可直接致电相关办事处查询。市民亦可以电子邮件传送至[email protected]或传真至2877 7711查询。 入境处指,已安排在相关办事处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及办事处职员进新冠病毒测试,亦会与卫生署辖下卫生防护中心保持紧密联络,采取适切跟进行动。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f5d156a126815d1c51fa602dfc89753b.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8日)新增3,436宗确诊个案,当中254宗属输入病例,其余3,182人均为本地感染;另多3名患者离世,涉及2男1女,年龄介乎58至101岁,他们均非院舍院友,其中2人已打3剂新冠疫苗,1人则打2针。 再有82人怀疑感染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其中44人源头不明;另多30宗BA.4或BA.5疑似个案,当中22宗无源头。昨日有4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个案。 张竹君表示,香港过去数天录得888宗学校呈报病例,涉及548间学校,当中751名学生及137名职员,其中仅202宗个案是今日采样。另有8间学校有班别出现多宗病例须停课一周,当中包括大埔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有2个班各出现3宗个案。 张竹君指出,在888宗个案中,有202宗采样日期为今日,另有287宗是昨日(17日),其余病例则属较早发现,故过去数天每日有约200宗学校呈报个案。至于个别班别须停课的学校,包括西营盘圣类斯中学1D级29名学生中有4人确诊;坪洲圣家学校1E班9人有3人中招;马头涌香港培道小学幼稚园30人的K2A班,有2名学生、2名教师确诊;北角苏浙小学K1H下午班有19名学生,同样有2名学生、2名教师确诊;湾仔玫瑰岗学校6A班,18名学生中有4人确诊;大埔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有2个班停课,4C班30人有3人染疫、6C班24人则有3人确诊;西贡中国基督教播道会茵怡幼儿学校N1班有32人,3人中招;西贡威灵顿教育机构张沛松纪念中学3A班,35名学生当中有4人确诊。 至于早前有校巴司机确诊的九龙塘国际英文幼稚园,该司机所驾驶的18号巴士已有学生、老师确诊。防护中心今日再发现,该巴士的早班再多4名学生染疫,其余学生需要检疫,截至目前该巴士群组累计13人染疫,其中上午班有4名学生,下午班则有9人确诊。 同校有1个班别早前有2名确诊学生曾乘搭同一巴士,2人同班另有1名学生同样确诊,故该班别需要停课;另一个班别早前有1名教师曾乘搭该巴士,同班亦有2名学生染疫。校方目前已停止涉事巴士的运作,并更换为巴士线,由于班级或有传播,防护中心已建议当中2班停课,但称「不希望贸贸然停全间学校的课」,亦不希望真的涉及传播。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北区医院内科男病房再有3名员工确诊,为2名护士及1名到房工作的抽血员,他们情况稳定,但该群组有1名病人反覆检测后没有确诊,属残余病毒,故累计总数是4名病人及6员工中招。而香港佛教医院纾缓治疗科病房亦新增3名女病人染疫,她们年龄介乎85至95岁,情况稳定,共有13名病人及5名员工确诊。 张竹君公布,再多3名新冠患者离世,第5波疫情共有9,227宗死亡个案。 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个案包括1男2女,年龄介乎58至101岁,均非来自院舍,2人已打3针疫苗、1人已打2针。 当中一名60岁女死者,本身患肾衰竭要“洗肚”本月11日在家晕倒,被送往仁济医院急症室,经抢救后恢复心跳并入院治疗,情况一直不稳,至前日(16日)出现持续脑痫,翌日(17日)凌晨离世,死者5日前快测确诊,因有明显心肌梗塞,故死亡与新冠没有直接关系。 另一名58岁男死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前晚到屯门医院急症室,当时有喉咙痛、气促、血压低及心肌梗塞,快测未确诊,当日同时做核酸核测确诊,CT值是27.8,相信感染来至社区。他入住病房后须打强心针及以心脏导管治疗,惟情况一直转差,曾休克需使用人工心肺,直至昨日凌晨离世。而101岁女死者,本身有高血压,本月12日到玛丽医院到急症室求医,当时气促、发烧、血含氧量下降及出现肺花,入院后情况一直转差,至昨日下午离世。 read more
今日(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安排一系列以“国家安全护我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项目,包括播放特备节目、推出国安教育图书、举办校园活动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发表网志,呼吁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和节目,提高国家安全意识,以更好地履行《香港国安法》所要求的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 邓炳强说,回想2019年6月起的“黑暴”,相信对很多香港人来说仍然历历在目,期间发生的社会动荡,暴力和破坏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是香港国家安全的转捩点,香港由乱变治,暴力威胁大幅减退,整体治安有所改善,市民生活回复正常,经济、民生得以重新出发,《香港国安法》对维护香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成效有目共睹。自《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保安局和警务处连同其他相关纪律部队积极依法采取多项执法行动,成功防范和制止不少危害国家和香港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邓炳强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方面取得具体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面对主要挑战: 截至目前,警方国家安全处共拘捕182人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当中114人已经被检控,另有5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被检控。被捕人士当中,包括危害国家安全领头人物——黎智英及相关同谋人。此外,多年来荼毒香港市民的洗脑机器《苹果日报》亦停止运作,而壹传媒集团亦已被法庭正式颁令清盘。在法庭审讯的另一宗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案件中,有受审人士更揭露一名前身是外国情报员的人与黎智英是反中乱港组织“揽炒团队”的幕后主脑和金主,该组织以往不断请求外国制裁本港及内地官员。上述的执法行动,有效制止有关人士继续滥用新闻自由,以图反中乱港、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 警方国安处已拘捕涉嫌串谋通过“35+”计划操控选举的多名涉案人士。有关人士意图通过该歹毒的计划,以取得香港特区立法会的大多数议席,从而瘫痪并严重干扰、阻挠、破坏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当中47人已被起诉“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这些人士包括前立法会议员、前教授、前区议员、大律师等等。假如他们歹毒的图谋得逞,社会、经济、民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就“支联会”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特区政府依法控告支联会及3名相关人士“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罪,并采取一系列的执法行动,包括:根据《香港国安法》下的《实施细则》要求“支联会”提交资料,并就“支联会”没有遵从有关提交资料要求,控告五名相关人士;根据《实施细则》冻结“支联会”的资产;并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建议行使《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下的相关权力,命令公司注册处处长将“支联会”从公司登记册中剔除,“支联会”已告解散。 着力应对本土恐怖主义的威胁。2019年的“黑暴”孕育了本土恐怖主义,种种迹象显示,犯案人有能力、有知识,更加有实际的行动去策划行动。面对不容忽视的本土恐怖主义潜藏威胁,保安局和相关纪律部队全力打击:截至2021年底,执法部门共侦破超过20宗涉及爆炸品、枪械或弹药的案件,当中涉及六支真枪,以及19宗涉及爆炸品,包括外国恐怖袭击常用的炸药TATP。警方亦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的激进港独组织“光城者”,该团伙企图于铁路、法庭等公众地方发动炸弹袭击以图达致政治目的,罔顾市民大众的生命安全。 部分“港独”分子仍然死心不息,继续利用媒体、文化艺术、刊物等不同的“软对抗”方式,进行鼓吹及渗透,灌输“港独”思想。为打击这类“软对抗”的行为,执法部门透过激活现有的《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及第10条,对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或发表煽动文字或刊物的人士采取行动。至今已拘捕34人,当中21人已被检控,一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相关罪行被检控。被起诉人士包括“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的成员,他们涉嫌透过发表“羊村系列”儿童漫画,美化暴徒和逃犯,以煽动儿童憎恨政府,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而职工会登记局亦已跟据《职工会条例》撤销该会的工会登记。 邓炳强指出,《香港国安法》及相关本地法例在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方面发挥成效。《香港国安法》同时发挥强大震慑力,外部势力已见减退,鼓吹“港独”的情况亦不断减少,众多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亦相继自行解散或停止运作,国家安全的风险已经大为减少。这些成效得来不易,我们不会掉以轻心,更需要居安思危,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死灰复燃。 邓炳强提到,近年,外部势力不断干扰和抹黑香港特区的事务,并通过属间谍性质的活动、“软对抗”等,继续试图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会密切留意并作出应对,更要防范本土恐怖主义活动,包括“孤狼式”袭击及本土恐怖主义团伙。执法部门会继续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的人士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要做到到位,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并行:除严正执法外,我们亦会继续循多方面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包括尽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加强国家安全和反恐情报系统以及各纪律部队之间的协作;订立网络安全法例,以及继续透过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邓炳强强调,保安局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市民国安意识的工作。为加深市民对《香港国安法》的立法背景、重要性及其意义的认识,保安局于2021年7月推出《香港国安法》网上虚拟展览,到访人次至今已超过20万。保安局亦正与教育局携手推展“2022年国家安全齐参与”计划,透过标语创作及海报设计和网上问答形式的比赛,推动全港中、小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让国家安全教育植根校园。此外,我们各纪律部队会继续透过其青少年团,协助我们的青少年培养良好品格、正向思维和守法意识,以及协助他们认识国家发展,从而提高对国家的了解,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read more
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的李家超司长今早公布候选人审查结果,当中153人成功“入闸”,医衞界刘子进因在政府部门兼职所以不符合参选资格。大律师丁煌在社交平台发表评论指,在完善的立法会选举制度之下,今年选举局势充满了积极的竞争性,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投票。 他指出,本次选举是贯彻“爱国者治港”维护“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下的第一场公开选举。根据全国人大2021年3月11日的《决定》成立的“资审会”,执行法定权力,对参选人是进行法定审查,彰显了改善后的选举制度,“第一把关人”责任的实践,“资审会”的工作,对将举行的选举,程序公义,候选人资格,整个选举的合法性都起了维护的作用。 丁煌称,本次选举的界别有明细的分组,而候选人更是来自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社会与专业团体,对参选人的包容性与代表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选举后的立法会议员组成将更富有社会代表性。 丁煌最后表示,在完善的立法会选举制度之下,今年呈现的选举局势,充满了积极的竞争性。第七届立法会选举153人竞逐90个议席,随着提名程序的圆满完成,将有激烈的竞选与投票程序,绝大多数市民都期待选举结果。他说,敬请广大市民,行使公民责任赋予的权力,积极投票。 医衞界其馀参选人包括陈永光、庞爱兰、林哲玄、何崇汉、陈子中。 read more
政府近年锐意发展金融科技,大力推动如「转数快」等的金融科技应用,以及培训相关人才。《香港01》联同「巨子ICON」于今日(11日)合办首届「金融科技前瞻研讨会」,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于会上指,本港金融拥有独特及稳固的优势,亦需与时并进,认为极具潜力成为领先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政府已于近年不断推出金融相关的科技,如现时大部分的政府帐单及牌照等,可用「转数快」付款。 薛永恒指,历时两年的疫情为市民大众的生活带来影响,当中在金融业界方面,已因应疫情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加强数码发展,协助中小企转型。而在疫情新常态下,更多市民接受于网上购物,令电子支付成为常用的支付模式。他根据一项研究指,已在手机安装手机银行的市民,由去年的77%升至今年的82%,而以手机银行作为理财方式同样升至82%。至于市民对电子支付的信心亦大增至61%。 薛续指,现时大部分的政府帐单及牌照等,可用「转数快」付款,「唔使好似于生所讲慨邮寄支票。」除此以外,政府亦与内地合作建立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以促进香港电子钱包,以二维码等方式实现跨境支付。他亦指,政府去年推出「智方便」,让市民设立数码身份,不足一年已有100万个登记用户。现时已有160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公、私营机构采用智方便提供服务。他期待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采用智方便。 薛又指,现时本港约有600家金融相关的科技公司,初创占八成,而数码港则汇聚当中约400家高科技公司。他又提到数码港第五期扩展计划已开始,预料4年内将增加四成总楼面面绩;而科技园亦于九龙塘建设金融科技中心,以推动创科与金融之间的应用。最后他认为,本港金融拥有独特及稳固的优势,亦需与时并进,极具潜力成为领先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read more
「金巴」将于下周一(12日)起将再加开班次。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今日(10日)公布,经研究,自2022年12月12日零时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香港往珠海方向再增开20:00班次。 新增加投放的车票将于今晚8时同步发售,旅客须先于微信公众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wechat ID:hzmbus)或登入网页预购车票,现场不设售票。 调整后班次安排如下: read more
“没有你们的援手,就没有我们的曙光”“谢谢中央及内地医护与香港同行抗疫”……连日来,香港多地立起大型广告牌,感谢中央及内地医护支援香港抗疫。还有不少人把广告牌的照片、视频发在社交平台,附上自己的感谢话语。这是香港民众的共同心声,也是内地与香港手足情深、血浓于水的生动写照。争分夺秒推进方舱医院、应急医院等援建项目建设,源源不断向香港供应各类医疗和生活物资,多批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集结香江……香港有求,国家必应,两个多月来,中央援港抗疫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最大覆盖度展开。一个个感人事迹,一项项抗疫行动,香港各界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防疫抗疫,让广大香港同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近段时间以来,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逐步受控,新增确诊案例连续回落。稳控疫情,绝非“自然而然”发生,更不是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带来的,而是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区政府负起主体责任、香港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同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结果。香港抗疫现实再次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才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香港疫情防控态势向好,但来不得半点大意。坚持“动态清零”,是当前抗击疫情最为科学、有效、经济,最为符合香港实际的策略选择。香港紫荆研究院此前电话随机访问了1063名香港市民,结果显示,67.9%的受访市民认为坚持“动态清零”更符合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忧虑香港一旦错误选择“与病毒共存”,疫情必然全面失控,700多万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时至今日,更要巩固好、维护好,坚定“动态清零”的决心和信心,谨防反弹、绝不松懈。对于香港来说,坚持“动态清零”是其和内地通关的必要条件。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全国疫情防控大局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香港抗疫不是一城一地之事。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期,病毒正在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快、受感染人群多。当此形势,香港特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物资发放到位、设施利用到位、防疫措施执行到位,以投身抗疫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不辜负中央援港抗疫的深切关怀,不辜负全体香港市民的殷切期盼。在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入口处,摆满了香港市民送来的感谢内地援港医疗队的鲜花和卡片。在这里,内地和香港医护团队默契合作。香港医生除了感激也受到感召,表示如果有一天内地有需要,自己同样有责任,也愿意奉献一份心力。内地医生则说,在疾病面前,内地和香港的医护人员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心愿是把疫情控制好。两番话语,一颗真心,同样真挚,同样动人。防控成果凝结着医护团队的辛勤付出,将心比心、心同此理,自当倍加珍惜,落实抓细、继续巩固。中央援港抗疫,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的骨肉亲情,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关怀,充分彰显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中央的关心,有内地的支持,有全体港人的共同努力,定能渡过难关。风雨过后见彩虹,期待香港早日迎来云开疫散!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称,完全了解市民希望通关的强烈诉求,但通关需要双方面都觉得适合、适时才可以。林郑月娥说,广东省与香港讨论通关问题上并没有任何承诺,通关事宜不只是香港与广东省的事,需要在中央指导下进行。 在立法会行政长官答问大会,实政圆桌议员田北辰关注,香港外防输入的政策相对广东省宽松,会否因而令广东省忧虑要承担香港宽松措施的风险,影响通关安排。 林郑月娥回应说,人员往来是中央的政策,特区政府亦有与广东省商讨,她亦有亲自与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讨论。她说,香港没有内地的制度优势,例如当有个案就可封锁小区不准离开。但香港有采取类似做法,当有个案就封小区进行强制检测,不让病毒扩散,中央亦肯定香港的作法。据她得到的讯息,并非要香港与内地完全一致作法,才能达到通关条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