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常客「王婆」再被捕涉2019年非法集结
经常出现在各类非法集结现场的65岁「王婆」王凤瑶,昨日(12日)在青衣被捕,涉嫌于2019年8月参与非法集结。警方经深入调查及征询律政司意见后,控以两项「参与非法集结」罪,案件将于今日(13日)上午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
「王婆」此前于2021年1月22日在将军澳唐明街附近叫喊示威口号并拒绝向警员出示身份证,警方多次警告无效后,以涉嫌「阻差办公」将她拘捕,于去年12月22日在观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判监7日,缓刑一年。
经常出现在各类非法集结现场的65岁「王婆」王凤瑶,昨日(12日)在青衣被捕,涉嫌于2019年8月参与非法集结。警方经深入调查及征询律政司意见后,控以两项「参与非法集结」罪,案件将于今日(13日)上午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
「王婆」此前于2021年1月22日在将军澳唐明街附近叫喊示威口号并拒绝向警员出示身份证,警方多次警告无效后,以涉嫌「阻差办公」将她拘捕,于去年12月22日在观塘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判监7日,缓刑一年。
香港政府今日(26日)公布,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明日(27日)至周五(30日)访问北京。 在北京期间,郑若骅将会与不同部委和机关的官员会面,亦会签署合作文件,加强内地与香港就法律、争议解决和促成交易方面的培训和交流。 郑若骅明日由深圳前往北京,并于7月31日由北京经深圳返港。 read more
湾仔湾景中心的西班牙餐厅1月3日晚举办逾百人聚餐,出席宾客中涉一宗确诊及一宗初步确诊个案,约170名宾客全部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检疫,包括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等13名政府官员。食环署发言人昨晚(7日)表示,正就湾仔一间食肆日前举行的宴会活动展开全面调查。 食环署表示,1月3日于湾仔一间食肆举行的宴会活动陆续出现新冠病毒确诊或初步确诊个案,多名出席人士需要接受隔离检疫,活动情况被广泛报道。由于初步资料显示可能有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卫生防护中心已经将个案和相关资料转介予食环署跟进,署方即时展开全面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食肆负责人、员工和出席该活动的人士,目的是确定是否有人违反法例规定,特别是根据防疫规例而发出的指示,例如有关扫描「安心出行」场所二维码、佩戴口罩等规定。 食环署指出,涉事食肆持有普通食肆临时牌照,登记以D类运作模式营运。 因应疫情,食环署已多次发信予所有餐饮业务处所负责人,提醒他们须严格遵从各项防疫规例及限制。发言人强烈呼吁这些处所负责人切勿松懈,市民亦须遵守餐饮处所内有关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定及指示。食环署会加强巡查及执法,对罔顾有关法例的人士采取严厉执法行动。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2f03b31f3456a6d2a81646132e28af43.mp4 香港新冠疫情愈趋严峻,确诊数逐步回升。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1日)新增4,375宗确诊,包括4076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99宗输入个案299宗输入个案,本地确诊个案当中,1496宗为核酸检测确诊,2580宗为快测阳性且核酸覆核阳性个案。昨日(20日)再多3名患者离世,分别是1男2女,年龄介乎93至99岁。再多一间院舍出现新个案,为博爱医院赛马会护理安老院,有两人确诊。今日有414宗学校呈报确诊,来自335间学校,涉及330名学生及84名教职员,有2间学校的涉疫班别被建议停课一周。 输入个案中,140宗在机场找到,113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46宗是完成检疫后发现。分别来自49个国家及地区,包括英国72宗、加拿大20宗、美国19宗、印度18宗、法国17宗、泰国17宗、新加坡14宗、德国12宗等。直至本月19日,有1,149宗本地疑BA.2.12.1变种病毒株个案,占总体确诊病例2%;而有403宗疑感染BA.4或5,占总体1%。张又指,暂看不到本港确诊个案有下降迹象,进入酒吧及俱乐部前的快测安排须维持。 张竹君表示,今日有逾4,000宗确诊,指本港确诊有上升趋势,担心会对公立医院医疗系统做成负荷。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亦在会上公布,九龙医院康复科病房再有3名病人确诊,目前已转至基督教联合医院隔离治疗,有关病房已累计有6名病人及1名员工确诊,已暂停接收新症及探访安排。 张竹君公布,今日(21日)学校呈报414宗确诊个案,涉335间学校,包括78间幼稚园,143间小学、108间中学,6间特殊学校,而过去7日共有193间学校录得2宗或以上个案。 张表示,再多2间学校个别班级需要停课一周,包括香港道教联合会云泉吴礼和纪念学校,5A班有学生确诊,而顺德联谊总会梁李秀娱沙田幼稚园K3B班,有3名学生确诊。 张竹君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3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9235人不治。 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包括1男2女,年龄介乎93至99岁,均打了两针新冠疫苗。 3名死者中,93岁男死者,生前患高血压、心房颤动及脑退化,亦患肺病,经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入院,当时精神状况较差,不太清醒及脚肿,7月2日自己做快测确诊,前日(19日)经入院筛查,CT值大于30,情况似中风,肺没有花,有心脏发大情况,其后呼吸愈来愈差,至前晚上11时45分死亡。另外,93岁女死者,生前曾做快测确诊,心肌梗塞方向处理,昨晨去世。而99岁女死者,经指定诊所转介入院,同样昨日死亡。 read more
本港经济仍受疫情反覆影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8日)在网志中表示,本年度的财政状况将较预期差,估计2022至23财政年度将会录得超过1000亿元赤字,远高于今年初预算案所估算的563亿元。如预测准确,这将会是历来第二高的财政赤字,仅次于前年2325亿元赤字的历史纪录,亦意味政府的财政储备或会进一步降至8000亿元的边缘。 陈茂波表示,今年以来,疫情打击经济的同时,环球央行大力收紧货币政策,严重削弱了外围经济动力,也影响本地经济状况。特区政府两度调低了对今年本港经济增长的预测,今个财政年度的利得税及薪俸税税收将较年初时的估算为低。另外,由于股票和楼市疲弱,或令今年的印花税收入比预期少约三分之一。而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开支却显著增大,计及年初预算案中总额逾1700亿元的逆周期措施,已令今个财政年度估计录得超过560亿元赤字,且其中并未包括其后推出、涉资430亿元的「2022保就业」计划,以及「防疫抗疫基金」第六轮措施。 陈茂波续指,展望未来数季的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将于10月1日发放的第二期消费券,将为消费市道注入超过150亿元的消费力,发挥提振作用及乘数效应。但经济改善的关键是疫情更大程度受控,跨境往还的便捷更是恢复经济动力的核心所在。他再次呼吁市民积极配合接种疫苗,让政府有更大空间争取经济活动和对外往还的复常。 read more
据今日(7日)发表的2020/21年度申诉专员年报,申诉专员公署于年度内接到近3万宗投诉,较上年度增加50.8%,打破历年记录,其中有25155宗为同类主题投诉的从属个案,亦创历来新高。 年度内,引致较多投诉的课题包括:政府被指没有就某个位于政府土地的坟墓采取行动、政府对新冠疫情的处理,以及在疫情中公共服务所受影响。若豁除同类主题投诉,则公署在年度内接到的「一般投诉」数目跟近年的相若。 本年度内,公署接到涉及公开资料的投诉共有110宗,数目亦是历来最高,反映市民对政府开明问责的期望与日俱增。在已终结的136宗涉及公开资料的个案中,公署发现当中58宗有不足之处。 另外,在接到的投诉中,有167宗是以全面调查方式终结,以调解方式终结的个案增至179宗,以查讯方式终结的个案则有2480宗。此外,公署在年度内完成了9项主动调查,提出合共194项建议。截至6月底,有共172项建议已获所涉部门及机构接纳并同意落实,其余22项则尚在考虑中。 申诉专员赵慧贤表示,疫情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深远影响,政府能清晰及时地发布有关公共服务变更的资讯,对管理公众期望及提升公众的信心极之重要。公共服务提供者须留意不断转变的客观环境,参考一路汲取的经验教训,因时制宜,灵活变通,调整服务。 read more
针对一小撮美英政客妄图干预香港法治,公然对特区正当司法程序说三道四,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20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其立即收回破坏香港法治的“黑手”,立即停止“乱港遏华”的卑劣行径! 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后,特区法治稳健前行。特别是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以来,“一法定香江”,香港重回海晏河清的正轨,法治正义得到伸张,广大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开启了良政善治新篇章。2019年“黑暴”期间,反中乱港分子打着“民主自由”幌子干犯颠覆国家政权的罪行,更加彰显了中央果断出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区有关审判程序确保了公平审讯,秉持了司法公义,任何外部势力无权置喙! 发言人指出,在一些受到审判的反中乱港分子自己已经认罪情况下,极少数美英议员却依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言不惭干预香港法治,插手香港事务,充分暴露其唯恐香港不乱的痴心妄想和蚍蜉撼树的不自量力,可怜、可笑、可耻!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不容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容阻挡。我们敦促个别美英政客摆正位置,认清形势,恪守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张目的卑劣把戏,不要再做欺世盗名、“以港遏华”的白日梦了! read more
本港疫情严峻,政府推出「疫苗通行证」并于本周四(24日)实施,进入商场及街市等处所须打针,除获医生签发「医学豁免证明书」人士获豁免。卫生署早前更新医生指引,收紧签发门槛。医学会副会长郑志文表示,新指引下医生执行会更加清晰,未来只会有非常少数病人可获签发证明书。他认为部分拒接种市民仍然对疫苗存有误解,「执着地唔想接受。」 郑志文今日(22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卫生署更新医生指引下,医生执行会更加清晰,未来只会有非常少数病人可获签发证明书。他说,更新指引实际上对于豁免的标准影响不算大,只是对医生来说,更清晰化,例如对于长期病患者的标准说得更清楚,也标明3至6个月的有效期,执行上难度不大,因为医生经常都要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接受某种治疗。 郑志文又指,真正有需要签发豁免证明的人士,是一些近期曾经中风、有心脏问题而又病情未稳定的人士,对医生来说最大的难处不是如何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接种,反而是部分市民仍然对疫苗存有误解。他认为,医生要尝试帮助市民接受疫苗。 郑志文坦言,新指引下能获签发豁免的人士非常少,医学界会继续尝试向市民解释,减低他们对疫苗的疑虑。 read more
近年疫情令愈来愈多人关注健康,以及重视中医保健。本地中药制造商培力农本方看准市场,研发浓缩中药配方颗粒,集团在港处方中药市场的市占率超过8成。而内地浓缩中药配方颗粒收入,更占公司总收入超过一半。 不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于11月,实施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控制配方颗粒的质量,让更多中药生产企业可以研发配方颗粒。培力农本方创办人兼主席陈宇龄指,届时医院不用只向培力农本方等6间自主研发颗粒的企业购药,公司垄断的情况不再,企业亦不能自主定价,改为以价低者得的原则卖给医院,长远对整个行业冲击,但由于市场已开放,令整个市场规模亦增加。 陈宇龄指,集团会因应情况作出策略性调整,未来的业务重心不会放在公营医院,而是转向私人诊所、私家医院等地方。他指,去年受疫情影响,内地市场头4个月基本上零收入,到去年底才恢复,随着疫情受控,未来发展重点亦会放在大湾区,预计将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设连锁店,运作方式和经营策略都会跟香港相若,料未来两年将有30至50间特许经营中医诊所,其后每年以50至100间的诊所逐步递增。他亦期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可在深圳开设首间样版诊所。 香港方面,陈宇龄指,由于旗下中医较灵活,延长开店时间,因此虽然生意减少,但上半年整体仍然有轻微增长。目前本港有27间农本方中医诊所,今年以来净增加3间诊所。陈宇龄说,不会在本港盲目开诊所,未来会维持约30间。 read more
香港政府将扩大「疫苗气泡」,据了解,有公务员收到内部电邮提及实施细节指由2月16日起,所有政府雇员至少须接种一剂疫苗,才获准进入政府大楼及工作处所。 唯一例外是出示有效的医生证明,列明不适宜打针,该类雇员届时会获签发「特别通行证」。若未能符合要求者将被拒进入工作场所,并将视之为「旷工」,面临纪律处分。 报道又指,有公务员透露,政府要求未打针的雇员在实施前一天交出办公室门卡,指若强行进入可被刑事检控。公务员事务局暂未有回应。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6c61946d6accf2d70c34ea33214e58b3.mp4 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毒链难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4日)新增7579宗确诊,包括161宗输入个案。昨日(13日)有8间院舍有新增个案,共11名院友及2名员工确诊个案,有80名院友要检疫。有785间学校呈报1,652宗个案,涉1414名学生及211名教职员,包括310间小学、269间中学、15间特殊学校。过去7日有542间学校呈报2宗或以上个案。有38间学校46个班级需要停面授课1周,即当中有8间学校有多于一班要停课。香港仔工业学校早前已有3班要停课,包括1A、2B、5C,今日2A班22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确诊,及1C班20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确诊,该5班学生均居于宿舍,两个宿舍共有20间房,当中15间房都有确诊,无发现有大型活动,但学生会共用设施,例如洗手间,中心怀疑当中有传播,故宿舍中的学生要撤离检疫。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郑荣之中学早前4D班已停课,中心其后发现再有学生陆续确诊,包括39名学生及14名教师,该校25班有16班都出现确诊,中心认为病毒在学校蔓延,故全校要停课。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14日)表示,过去一天有10名确诊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死者为8男2女,年龄介乎72至99岁;死者中,4人未打齐3针。死者年龄均较高,同时有多种慢性长期疾病,情况快速转差后离世。另外,明爱医院内科及老人科康复病房有一名90岁女病人,于上周五(9日)确诊,同房2名女病人同样确诊;另有13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现时3名确诊病人正接受隔离治疗,其中一人情况严重,另外2人稳定。截至今日(14日),共有2,834名确诊病人留医治疗,当中311人为新增确诊病人,需要入住隔离设施的病人中,471人在隔离病房,201人在二线隔离病房,550人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213人在亚博,当中共有193人是新增病人。昨日新增呈报9名危殆及9名严重病人,现时合共有51名危殆及55名严重病人,当中13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