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威涉非法集会囚九月其葵青区议员议席悬空
支联会前常委梁锦威丧失葵青区议员资格,相关议席由去年11月12日起悬空。
政府在宪报刊登公告指,葵青区议会葵涌村北选区梁锦威就一宗刑事案件承认控罪,并就该罪行被判处入狱九个月。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c)条,他的议员席位由2021年11月12日起悬空。
梁锦威早前就非法集结案,被判囚九个月,他其后因为拒绝应警方国安处要求交出资料,再被判监三个月,其中两个月与六四非法集结案刑期分期执行。
支联会前常委梁锦威丧失葵青区议员资格,相关议席由去年11月12日起悬空。
政府在宪报刊登公告指,葵青区议会葵涌村北选区梁锦威就一宗刑事案件承认控罪,并就该罪行被判处入狱九个月。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c)条,他的议员席位由2021年11月12日起悬空。
梁锦威早前就非法集结案,被判囚九个月,他其后因为拒绝应警方国安处要求交出资料,再被判监三个月,其中两个月与六四非法集结案刑期分期执行。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8d9e53087924e050becd9924cdadfec6.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复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27日)新增1,873宗确诊,包括154宗输入个案,昨日(26日)无患者离世。另多3间院舍出现新个案:新增464宗学校呈报个案,来自335间学校,当中有7间学校的班别疑出现传播,中心建议涉疫班别需要停课。另早前爆疫的沙田威尔斯医院临床肿瘤科病房,今日再多1名已出院病人确诊,他目前正家居隔离,群组累计5名病人、4职员染疫。 输入个案中,有70宗于机场检测样本发现,58宗于检疫酒店中发现,26宗于检疫后发现的个案,2大部分CT值高,料是二度感染(复阳)个案,当局会做基因分析了解。另外,本港新增15宗怀疑变种病毒株Omicron BA.2.12.1个案,当中有3宗源头不明; 而屯门卓尔广场海港酒家新增5宗个案,除了3名食客外,亦包括1名居于大兴村兴泰楼的患者,住在早前确诊者的楼下,经大厦强检找出;另外1名居于山景村景安楼的患者,亦是住早前确诊者的楼下,经强检找出。截至目前,该群组累计41人染疫,年龄介乎6岁至75岁之间,包括24名女性及17名男性,分别在6月17日至24日期间发病。欧家荣指,机电署发现该酒楼每小时空气换气量未达标准,有机会是造成今次爆疫的原因,中心会与食环署联络要求改善。另关于群组源头,最早发病的食客是本月17日,而患者们均于16日用膳,故当局未确认到源头,不过不排除当晚有超级传播者。 增9宗疑染BA.4或BA.5的个案,当中6宗是输入个案,3宗是本地感染。本地感染中,2宗没有源头,1人为没有打针的6岁女童,就读德望小学暨幼稚园K3,于21日发病,22日最后一日上课;她曾与家人于19日到黄埔新天地享膳坊龙阁用膳,其37岁父亲亦是一宗涉疫个案,在太子道东友邦九龙金融中心工作,24日发病。他曾于23日跟朋友去新蒲岗“Pistrol ”餐厅用膳,相关同事为紧密接触者,而另外2名家庭成员则未染疫。最后一宗本地感染的没有源头个案为一名15岁少女,居天水围海逸酒店2期,为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中学的中三学生,没有其他紧密接触者。欧又指,两宗没源头未能见到与先前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连,相信社区已出现传播链。 欧家荣公布,今日新增多3间院舍出现确诊个案,第1间是西贡通善坛安老院,一名护理员中招,已打3针,于本月25日有病征,同日确诊及最后一日上班,工作时会跟个别长者有“埋身”的接触,9名长者要受检。第2间为黄大仙紫云间沁怡护养院,1名护理员确诊,已打3针,在2楼工作,平日有穿戴防护衣物,本月24日快测确诊,同日最后一日上班,7名工作人员为紧密接触者。 第3间为元朗松龄雅苑,上周五已于3楼有3名院友中招,今日再多2名院友及2名员工中招,员工已打3针,且没有病征,当中一人为护理员,另一人负责送餐。涉事院舍累计已有5院友确诊,分布在4房间,院友亦已打3针,同层的9名院友及9名员工列为紧密接触者。 至于余下5宗疑属BA.2.12.1的个案,全涉及富泰护理安老院,为早前已公布的个案。该院舍累计有10名院友及5名员工中招,今日没新增确诊个案。该院昨公布有一名疑是2次感染,当局今日再发现多一宗疑是2次感染的个案,该院友于3月25日曾于快测中招,服用过抗病毒药物,没有入院;另于本月24日的核酸中招,CT值为约14,即病毒量高,且染BA.2.12.1。该院目前约100名院友需检疫。另外,院舍检疫设施方面,社署已于2间体育馆设检疫设施,轻症长者会送到体育馆或亚博的检疫设施隔离。 学校方面,今早收到464宗阳性个案呈报,涉及335间学院,包括66间幼稚园及幼儿中心、153间小学、110间中学及6间特殊学校。过去7日,共154间学校呈报2宗或以上个案。而今早收到的呈报中,110宗为今日样本呈阳性,其他个案则介乎6月24至26日采样。 有7间学校个别班别要停课: 汇基书院(东九龙):4A班共6名学生确诊 葵涌柏立基教育学院校友会卢光辉纪念学校:4B班3名学生确诊 红磡ABC Pathways School (黄埔分校Whampoa Campus):K2B班1名老师及1名学生确诊 中华基督教会元朗堂真光幼稚园二校:K3上午班4名学生确诊,下午班3名学生确诊,另有1名教授两班的老师确诊 香港培正中学:2F班3名学生确诊 ... read more
国际青年商会(JCI)香港总会今日(2日)公布今年十大杰出青年中7名获选人士,当中包括「微笑剑后」江旻憓。江旻憓致辞时表示,即使在东京奥运输了比赛,亦希望让小朋友看到运动员积极面对失败,以及不断追求进步。 江旻憓说,东京奥运前很想赢到比赛,亦相信团队及自己的进步。她感谢香港市民的鼓励及谅解,令运动员感动,希望大家可以全力支持及信任身边的人。 其他榜上有名的杰青得奖者,包括相达生物科技创办人暨行政总裁招彦焘、香港管弦乐团驻团指挥廖国敏、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助理教授张源津、金记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徐汶纬、港大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临床副教授林嘉安,以及简松年律师行顾问律师简汝谦。 read more
行政会议日前审议并通过重组特区政府架构的方案,政府架构将变为「三司十五局」,并会增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在今日(20日)立法会讨论方案的委员会上,有议员质疑,加开职位后,每年开支由3千万增至超过9千万,要求解释对施政有何具体增值,又建议在新政府上任后才审议开设副司长。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郑钟伟表示,反对分阶段通过重组方案,指方案对落实行政长官当选人的政纲不可或缺,形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有人员配置才能落实工作。他续说,3名副司长一定会有明确分工,副司长的职务除了是分担司长繁重的工作,亦可由司长指派副司长,推动执行特首当选人施政重点及公众关心的项目。 read more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今日(7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夏宝龙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定出台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与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势力及其背后的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都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不变。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一国两制」,捍卫法治、民主、人权、自由,捍卫全体港澳居民的福祉。任何人,任何时候,胆敢挑战「一国两制」底线,胆敢反中乱港、反中乱澳,必将受到严惩! 夏宝龙表示,25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坚信,在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广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同胞的共同奋斗,香港、澳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一国两制」实践必将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早前拘捕五名支联会常委并控以“没有遵从通知规定提供资料”罪,五人本月初提堂时否认控罪,案件押后至10月21日作审前覆核,全部均还押侯讯。其中两名常委梁锦威及陈多伟今日到高等法院申请保释,但被法官驳回。 法官杜丽冰昨早开庭听毕控辩双方陈辞后需时考虑,押后至下午三时半宣判。法官经考虑后拒绝梁锦威及陈多伟的保释申请,详细书面理由将择日颁布。 36岁邹幸彤、53岁邓岳君、36岁梁锦威、57岁陈多伟及72岁徐汉光,早前否认一项“没有遵从通知规定提供资料”罪;徐汉光早前亦已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庭裁决警方早前称有合理理由相信支联会为“外国代理人”而要求他们提交资料的信件属无效,另要求警务处处长宣布支联会并非“外国代理人”。 read more
为解决本港「医生荒」问题,港府倡进一步放宽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注册制度,包括容许持认可医学及专科资格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医生申请。医学会会长蔡坚今日(3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是否可吸引非本地专科医生来港,视乎香港的环境、医管局工作压力及薪酬。 至于日后会由特别注册委员会决定海外医学院是否符合资格,委员会内有医管局、两间大学及医专代表等,蔡坚说,一些南亚地区医生薪酬较低,他们专科条件亦要配合医专的评估,相信医专会小心谨慎处理。 社协干事彭鸿昌指,如只限懂得广东话才获聘用,一些职位可能未必会找到适当人选。面对医生人手不足,感觉到个别社会人士不想他们来港,这种抗拒心态或会令海外医生却步。 read more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昨日(12日)举行风险评估会议,建议容许为5至11岁儿童接种成人复必泰疫苗的三分之一剂量,同时建议政府应把有关资料交由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以进一步考虑是否降低复必泰年龄限制。 委员会指,现时仍未收到复必泰疫苗5至11岁儿童剂量封装的申请,审视相关资料后提出有关建议。政府发言人则表示,会继续与复星医药跟进扩展复必泰疫苗的适用年龄至涵盖5至11岁的儿童。 另外,委员会亦在检视所有与复必泰疫苗及科兴疫苗相关的最新临床及安全数据,认为现时无发现新的重要安全信号,会持续监察。委员会续指,两款疫苗的质素已通过认证和合适的质素控制测试,认为效益均大于风险,无需建议更改该两款疫苗的使用。 read more
内地再多85宗新冠病毒本地病例,而输入感染个案中,115宗来自香港。 广东、上海、北京及四川持续录得由香港输入的确诊及无症状感染个案。其中以广东占近七成、共79宗,集中在东莞及深圳;而上海有29宗、四川6宗及北京一宗。 广东省卫健委通报表示,2月23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深圳报告,通过纳入管控的密接排查或区域筛查发现。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4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坦桑尼亚和新西兰;佛山报告4例,2例来自马来西亚,其余2例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深圳报告20例,珠海报告9例,惠州报告4例,东莞报告2例,中山报告1例,江门报告2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9例,广州报告5例,分别来自英国、斐济、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刚果(金);佛山报告4例,2例来自澳大利亚,其余2例分别来自缅甸和马来西亚;深圳报告7例,惠州报告2例,东莞报告26例,中山报告1例,江门报告4例,均来自中国香港。新增出院11例,目前在院454例。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病例29宗,分别为22宗确诊、7宗无症状感染;各人分别于上周四(17日)至周一(21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关后被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其后确诊。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输7宗输入确诊病例,其中一人周二(22日)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四川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6宗香港输入无症状感染个案,6人均于22日乘飞机抵达当地后已接受隔离。 read more
昨日(22日),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中联办内会见来港出席「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的航天科学家访港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前排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前排右三)一行进行了交流。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参加会见。 负责「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科学家团队今日下午抵达香港,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科学家们将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6所中学举办讲座,并参加本周六(26日)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揭幕仪式。 read more
第十二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今日(28日)在广州开幕。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礼上透过视频致辞时表示,即将过去的一年对香港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项中央举措,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也让特区政府提升管治效能。她指出,香港经济亦经受考验,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达6.4%,又指只要本地疫情受控,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乐观,展望更长远未来,香港亦拥有多重有利条件,对香港经济更充满信心。 香港经济持续改善恢复通关将带来利好 林郑月娥表示,2021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中央的领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国家对来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也是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动经济加快复苏的机会。 2021年对于香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发展最大的动力,首先是来自中央的支持。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项中央举措,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也让香港可以提升管治效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香港8个「中心」定位,为香港经济的未来指明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近三年,令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 林郑月娥谈到,过去两年多的社会动乱和疫情影响,令香港经济受到考验。不过,自今年以来,香港各项经济指标得以持续改善。今年首三季,香港经济按年增长7%,复苏态势稳固,经济在第四季应可按年稳健增长,预计香港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达6.4%。她表示,只要本地疫情继续受控,加上内地与香港逐步恢复正常跨境人员往来,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是乐观的。而展望更长远的未来,对香港的经济更是充满信心。除了继续巩固和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香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来自国家拓展内需市场。 林郑月娥说:「过去几年,我们通过基金加码及平台合作等政策,持续帮助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香港贸易发展局今年推出的一站式『GoGBA』数码平台,以及在深圳设立大湾区服务中心,都在帮助港商以大湾区为切入点,抓住更多商机。」 创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她续指,香港的经济也有今年「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提及的「内生动力」,包括本届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科技发展。特区政府在过去四年多已投资了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而今年的施政报告进一步公布了多项措施,务求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全面覆盖科研、融资、生产,以及市场化。其中,报告提出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包括在香港北部建设新田科技城,额外增加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汇聚大量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人才。按规划,未来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将会有15万个创科职位。 另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会利用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香港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鼓励海内外与香港的专家合作进行研究。林郑月娥表示,注意到不少生命健康企业都看到香港在这方面的潜力,有兴趣在香港发展,特区政府会在土地和政策上作出配合,期望未来生命健康相关产业会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 林郑月娥表示,十二年来,「央视财经论坛·香港」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搭建平台、贡献智慧,在内地与香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为疫情原因,过去两届论坛我都是以视频形式参与。随着内地与香港逐步恢复正常跨境人员往来,我期待与大家在香港见面。很快就是2022年,也是特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刻,希望内地的朋友们能亲自来香港,与我们一起庆祝。」林郑月娥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