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惠珍楼强检 无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昨晚完成深水埗元州街24-26号惠珍楼的强制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40人,到访的约40户有约2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因应昨日发现一宗涉及变异病毒株的感染病例,政府昨晚起将惠珍楼列为「受限区域」。
政府昨晚完成深水埗元州街24-26号惠珍楼的强制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政府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40人,到访的约40户有约2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因应昨日发现一宗涉及变异病毒株的感染病例,政府昨晚起将惠珍楼列为「受限区域」。
为让市民更了解消防处的工作和人员的培训,消防处将于11月6日(星期日)在将军澳消防及救护学院举行开放日。有兴趣的市民可由今日(15日)起至10月26日前往网上系统申请入场券,每人最多可申请4张。结果将由电脑抽签决定,并于10月28日以电邮通知中签的申请人。 开放日节目丰富,包括消防及救护车辆巡游、灭火及救援示范、训练设施展览、装备和特别车辆展示、防火安全教育展览、摊位游戏、投考体验区和消防工作犬示范。届时消防及救护教育中心暨博物馆亦会开放予市民参观。 开放日的参观时间分为两节,分别为上午9时至中午12时,以及下午1时30分至下午4时30分。 处方提醒,学院将不设泊车设施,参观人士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read more
针对英方假借所谓“召回”香港特区终审法院英籍非常任法官,恶意诬蔑抹黑香港国安法,肆意诋毁香港法治,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昨日(30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国安立法是国际通例。中国政府制定出台香港国安法,有效堵塞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有力打击一小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充分保障最大多数香港市民的自由与权利。事实证明,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市民安宁,充分发挥了“一法安香江”的重大成效。 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普通法特色得以保持,香港法治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不断发展。英方无视“一国两制”和香港法治成功实践,持续进行政治操弄,妄图通过打“外籍法官”牌,恶意诋毁中国政府对港政策,抹黑香港法治发展,充分暴露其破坏“一国两制”、扰乱香港法治秩序的险恶用心。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法治的香港。任何外部干预都动摇不了香港的法治基础和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的信心,动摇不了中方坚定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安全的决心,也阻挡不了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我们敦促英方认清现实、摆正位置,立即停止荒唐错位的政治表演! read more
政府昨日(16日)刊宪修订职工会登记要求,由下周一(9月19日)开始,登记职工会须签署声明,确认职工会的所有目的及宗旨均为合法,并不会进行或从事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不利于国家安全,及违反香港法例的行为或活动。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17日)表示,在香港国安法下,政府部门就国家安全事宜对社会组织团体有监督、指导、宣传等责任,所以在这大方向下,政府检视了「职工会登记申请书」是否有地方可以更清晰说明,可让大家更明白这方面的需要。今次修订其中一点是写得更清楚,告诉大家职工会登记申请的所有发起人要申明须符合法例,包括不可危害国家安全。 他指出,职工会发起人须提交过去约半年内的受雇纪录;如安排代理人协助处理申请,代理人须呈交(由最少两名)发起人签署的授权书证明其为代理人。如果该职工会在今年9月19日当日尚未完成登记手续,也须填这张表,因为尚未完成;以后递交的新申请当然用新的表格。旧申请若已完成登记,则不牵涉新申请。 read more
香港疫情爆发未止,单日确诊及染疫数字屡创新高,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17日)新增6,116宗确诊,包括9宗输入个案,其余6,107宗为本地感染;另有初步确诊约6,300宗。 本地新增确诊个案中,张竹君指3,444个样本由卫生防护中心化验,当中3,366人涉及变种病毒Omicron;35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病毒,另有43个个案未知结果;其余2,672个样由医管局化验。初步确诊个案方面,截至昨日(16日),卫生防护中心已接收约3,800个样本,仍有待确诊,其余样本仍未送抵,呼吁私人化验所尽快提供。 轻症患者第7日检测阴性 可回家隔离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承认,本港疫情非常严峻,昨日录得接近4,300宗个案,本波疫情也录得逾万宗个案,比2020及2021年总和更多,令防疫更加困难。医管局正优先安排高风险人士入院,轻症则到社区隔离中心,故政府决定调整留院日数,如果确诊者家居情况许可,没有高风险人士同住,只要发病7日后检测阴性,就可以回家,直到14日做检测,无感染就可以离开,若第7日是有病毒,或同住人士有高风险人士,就要留在社区隔离设施直至14天。他又指,第5波疫情已出现逾万宗个案,医管局发现大部分年轻、健康的确诊者毋需太多医疗照顾,期望他们耐心留家等待送院。 徐表示,目前有很多症状轻微人士在家等待,政府正密切筹备更多支援,派发电子手环及检测包等,他们要留在家定期汇报身体情况,政府也会设立求助热线。如果他们等候已14天,又无验出病毒,就毋须送院,可以离开家居。徐又指,会持续提升长者接种率,并与教育界合作,提供幼童接种率,目前3至4岁可以接种科兴,5至11岁可接种复必泰,政府已于流动采样站设立派筹机,人龙情况有改善。 徐补充指,如果家居情况许可,只要验出病毒起计7天,没有验出病毒,就可以回家隔离,第14天没有验出病毒,就可以离开。有关措施也适用于滞留社区的病人,但强调有关措施不是家居治疗,而相关措施即时生效。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指,卫生防护中心昨今两日正跟进19间爆疫安老院舍;目前6,961名人士正接受家居检疫,涉及3163个家庭。 何又呼吁私营机构同业加入抗疫团队,因为目前不断扩张病床数目,所以需要更多人手,上午登记下午就可以开始工作,希望他们帮忙分担医疗站管理及营运的工作,把人手调回前线抗疫。如果大量病人户外等候的情况持续,光努力也难以解决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帮忙。 再多24名确诊者离世 何婉霞表示,目前有2866名病人留医,约2100人于竹篙湾隔离,214名病人康复出院,逾10人情况危殆。 何婉霞称,再多24名病人离世,年龄介乎36岁至98岁,涉14男10女,较为年轻的一位离世病人为长期病患,其中15名病人在过去1日离世,其余9名病人分别在2月11日至15日期间离世。因为个案数目太多,统计滞后,所以才延迟公布。现在一共有249名病人离世。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继续访问内地行程,结束四川及重庆考察后,她今日(26日)出发前往陕西西安,并会在下午3时,探访全运会运动员村。据了解,林郑届时将与香港田径运动员会面。 而明日傍晚,林郑会出席全运会闭幕礼。届时将有会旗交接仪式,由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办方陕西省交给第十五届全运会主办方,即粤港澳三地政府。 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亦会参与西安行程。 read more
铜锣湾本月1日晚上发生警察遇袭案,保安局局长定性为恐怖袭击,然而网上及社会上有人对凶徒如恐怖分子般自戕袭击的暴行歌功颂德,甚至称为「英雄」,此类言论受到各界广泛批评。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批评有本地传媒无聊,访问无知的台湾「学者」。 梁振英提到,「《众新闻》千里迢迢找来所谓『专门研究全球反恐的台湾学者侍建宇』,侍建宇『则认为指控无依据』,『恐怖主义有两个基础概念,一是有没有造成社会惊恐』」。 对于侍建宇说「不见老百姓惊慌」,梁振英反问,「侍建宇有千里读心术吗?人在台湾,竟然可以判断香港老百姓没有惊慌。」 梁振英又指,「当年伦敦金融中心区被爱尔兰共和军用炸弹袭击后,金领族和白领族不是如常上班吗?有没有惊慌?那用炸弹炸金融中心的办公大楼,也不是恐怖袭击了。」 read more
香港楼价贵绝全球,基层市民难以置业,而公屋轮候时间又屡创新高,平均需时6.1年才能上楼。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碧如今日(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建议,将公屋申请者3次配屋机会减至2次,以加快轮候时间。黄碧如表示,大部分公屋申请者会用尽3次机会,将耽误其他申请者的轮候时间,并指重新编配的单位不一定比上次好,配屋亦有公平的做法。她又认为,如果让申请者同一时间挑选3个单位,则会令其他申请者可挑选的单位减少,反而增加轮候时间。 房委会委员、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表示,2013年的数据反映,四成八的公屋申请者在首次配屋时就接受房署提供的单位,用尽3次配屋机会的申请者只占1成半,认为若缩减到2次配屋机会并非不可行,但同时需缩小配屋的区域范围,尽量符合申请者要求。他亦表示,减少配屋次数只是减省行政工作,并不会缩短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又认为可以探讨让不适切居所的住户优先上楼,但承认如何界定不适切居所比较困难。 read more
林郑月娥今日(30日)出席入境事务处学员结业会操暨六十周年大会操,检阅171位结业学员,包括45位入境事务主任及126位入境事务助理员。 入境处作为首支引入中式步操的纪律部队,这次六十周年大会操更以全中式升旗及步操进行。会操队伍以整齐的中式步操排列出该处成立年份「1961」、英文简称「IMMD」和中国数字「六十」,寓意该处服务香港市民六十载。此外,这次会操让青少年参与其中,由入境事务处青少年领袖团(青少年领袖团)手持国旗、区旗和部门旗以中式队列步操进场,其后护旗方队接过青少年领袖团所持的旗帜,进行中式升旗礼,其间入境事务处乐队现场演奏国歌,嘉宾肃立高唱。 林郑月娥致辞时说,入境处历年来面对重重挑战,仍然处变不惊,奋勇向前,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精神,顺利跨过各种考验。她又赞扬入境处过去六十年屡创佳绩,多次赢得市民及旅客的高度赞赏,例如「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在2021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赢得全年大奖。这奖项肯定了入境处在善用资讯科技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体验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她亦欣赏入境处于会操中加入青少年参与的元素,反映该处一直积极拓展青少年培训工作,致力培育富正能量和有志服务社会的生力军,确保薪火相传。 最后,林郑月娥勉励结业学员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尽心尽力服务香港和报效祖国。她期望入境处未来能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理念,持续拓展及优化现有服务,以配合国家和香港的持续发展。 read more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言人胡兆明5日宣布,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将于7月6日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政党和政治组织等领导人以及逾万名政党代表等将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100周年之际举办的重要多边外交活动,旨在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共同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带来的挑战,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和能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资料来源:新华社 read more
特首政策组去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行政长官李家超委任立法会议员黄元山出任特首政策组组长。据政府发言人早前回覆,特首政策组会有3名副组长及数名助理组长。最新资料显示,3名副组长已有人选。 根据政府电话簿,特首政策组有3名副组长,包括保安局前副秘书长林淑仪、已退休的贸发局前研究总监关家明、前中央政策组首席研究主任王春新。 特首政策组作为特首的「心战室」,平日要紧贴分析海内外形势,掌握香港民情,为行政长官出谋献策。香港回归以来,特首政策组的前身「中央政策组」经历3名特首,到前特首林郑月娥于2018年改组为创新办。李家超今年在施政报告提出「重设」特首政策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