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研恢复面授后要求学生进行频密快测
香港疫情有缓和趋势,教育局早前公布全港学校最快4月19日恢复面授课堂。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研究在恢复面授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较频密的快测,让学校更掌握校内的感染情况。会顾及清贫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快测套装。
有专家倡安排未打针的学生坐近班房窗边位置,不可在班房外活动,杨润雄指,会考虑相关意见,与政府的卫生专家研究。在可行情况下按照学校环境去安排是好事,希望学校尽量保持通风,但未必可硬性规定。
香港疫情有缓和趋势,教育局早前公布全港学校最快4月19日恢复面授课堂。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研究在恢复面授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较频密的快测,让学校更掌握校内的感染情况。会顾及清贫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快测套装。
有专家倡安排未打针的学生坐近班房窗边位置,不可在班房外活动,杨润雄指,会考虑相关意见,与政府的卫生专家研究。在可行情况下按照学校环境去安排是好事,希望学校尽量保持通风,但未必可硬性规定。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今日(24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近日单日新增逾4000宗确诊个案。预料确诊数字在可见将来将重上5位数水平。他指,中大医院在设计阶段已预留特别病房,随时可协助医院管理局接收新冠患者。 另外,陈家亮表示,确诊患者康复后出现「长新冠」症状的情况令人关注。他早前提醒,若市民在感染后康复逾一个月有持续症状出现,应及时求医,又指「长新冠」仍有很多未知,科学家仍在探索,形容「预防胜于治疗」,呼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减少感染病毒风险,以及降低得「长新冠」的机率。 陈家亮表示,中大有持续为怀疑有「长新冠」症状的康复者提供综合式服务,包括粪便分析,了解肠道微生态情况及收集数据,让政府更好规划医疗服务。他又指,婴儿由出生起至几岁的肠道健康,会影响长大后的健康及疾病风险,自然分娩及喂哺母乳等,均有利婴儿健康。 陈家亮称,过去一段时间曾经与政府就有关「长新冠」的问题商讨,对方不清楚严重性,医管局指已有足够医疗服务应付,卫生署则表示要向医管局查询,已涉及责任谁属的问题,他认为「长新冠」不单止涉及公营医疗架构,同时可推动私营中西医合作。 至于对于本港的医学人才培养及吸纳,陈家亮指出,本港两间医学院学额已增加,但「远水救不到近火」,硬件设施亦未能追上,吸引人才来港任教仍面对痛苦的挑战,引入非本地医生是其中一个方法,但要做好把关.对于有立法会议员质疑,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方面,在拣选认可医学院时只考虑用英语授课的课程,陈家亮指重点不单是教学语言,而是要确保海外的认可医学院,整体授课水平与本港两间医学院相若。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宣布,明起市民不需要再扫「安心出行」,并取消「黄码」。港大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表示,目前香港的防疫策略应是防重症、推动疫苗接种和复常,建议将「安心出行」程式改名为「通关复常」。 何柏良指出,目前市民进入表列处所和医院时仍要探测体温,认为可以取消,当局可透过医院和院舍的登记资料掌握到访者情况。 何柏良又表示,如果新冠疫情在内地和香港都成为「风土病」,港人前往内地的检疫安排料可按部就班取消,估计1个月后香港有条件与广东省或内地大城市免检疫通关,但相信实施初期仍会有配额限制和检测要求。 何柏良指,以香港过去1个月有4%人口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推算,广东省放宽防疫措施后,或有500万人受感染,当中2万人要住院接受氧气治疗。但他强调,内地在推动疫苗接种和药物准备方面,都比香港年初第五波疫情时做得好,相信疫情不会如香港般严峻。 read more
消息指,行政会议今(17日)通过下届政府架构重组方案,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将增设副司长职位。 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李家超早前称已将政府架构重组意见交给特首办,双方正融合方案,稍后提交行政会议讨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7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透露,争取今日向行会提交政府重组架构方案作审议,行会将讨论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人的政府架构重组建议。她又指,如果今日通过,稍后会发出立法会文件及新闻公报令公众知道详情,现时不宜透露更多内容。 林郑月娥表示,一般不会对外公布行会议程,可是社会各界对情况十分关心。她指时间很紧凑,相信行会同自己一样都乐意配合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人组织班子。她亦透露,第六任行政长官当选人多次表示支持政府早前提出的「三司十五局」方案,今天讨论内容亦以此为蓝本,包括其他建议,至于详细内容不合适再作更多透露,她有信心今早行会可以通过有关内容,呼吁各界耐心等候。 林郑月娥指出,现时政府架构重组进展时间紧凑,若讨论押后至下星期,难以争取在六月中前完成所需的程序,现时立法会已成立相关小组委员会,据她了解周五进行第一次会议,未来并在人事编制委员会及财务委员会中,通过议案涉及的人事编制批出及政府开支,并在立法会大会中通过政府决议案,政府将按步就班推展工作,争取在六月中完成组重方案落实。 现届政府早前提出建议重组政府架构,由目前3司13局,增至3司15局,包括设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分拆运输及房屋局等。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早表示,行政会议早上会讨论第6届行政长官当选人李家超,提出有关下届政府架构重组的建议,她相信行会会非常乐意配合,协助李组织下届的班子,如果建议获通过,将会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和发出新闻公报。 read more
运输署批准5间巴士公司缩减服务,明日(4日)起过百条巴士线暂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3日)表示,市民去上班或出行可能线路未必很直接,或会有些迂回,希望市民谅解。 本港疫情严峻,影响各专营巴士公司的人手安排,以及乘客量显著下跌,运输署近日批准5间巴士公司调整服务,由3月4日至3月16日期间,将有一共104条巴士线暂停服务,包括暂停共98条有其他替代公共交通服务的路线、5条只在假日提供服务的郊游路线及1条通宵路线。 九巴昨晚表示,九巴3月4日起有88条暂停服务的路线,包括1条深宵路线、2条新型长途巴士路线、5条周末及假日服务的旅游消闲路线、15条有替代巴士路线或与其他公共交通服务重叠的日间路线及65条特快/特别路线。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8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针对《立场新闻》有董事先后辞职一事提出质疑,指出《立场新闻》的钱从哪里来,现在有了国安法,太容易查了。 梁振英指出,《立场新闻》昨晚发公告宣布「母公司六位董事余家辉、周达智、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及练乙铮,接受建议,辞去董事职务。《立场新闻》团队感谢各位董事多年来的守护和支持。六位董事离职后,其余两位董事蔡东豪及钟沛权留任」。人是一方面,钱是另一方面,六名董事辞职前后,《立场新闻》的钱从哪里来,现在有了国安法,太容易查了。 梁振英又表示,《立场新闻》昨晚发的公告说「将会把今年五月份及之前刊出的博客文章、转载文章和读者投稿等评论文章,全部暂时下架,与作者确认继续刊出的意愿和风险后,再考虑合适安排及重新刊出」。请问《立场新闻》:如果有作者要求将他的文章重新上架,而这文章涉嫌违法,《立场新闻》会否拒绝? read more
律政司今日(17日)就落实《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的立法建议,展开公众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在2019年1月18日签订的《执行判决安排》,就双方相互认可和强制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建立更全面的机制,借此减少在两地就同一争议重复提出诉讼的需要,为当事人的利益提供更佳保障,以及提升香港作为区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竞争力。 拟定《执行判决安排》时,参考了当时《海牙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海牙判决公约》)的草稿,同时考虑了两地的实际需要及情况。就适用范围而言,《执行判决安排》比《海牙判决公约》更为广阔,前者明确涵盖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判决,而后者则明文排除有关判决。此重要突破令香港成为首个司法管辖区与内地就相互认可及强制执行判决签订适用范围如此广泛的安排,印证「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 拟议立法方案亦授权香港法院就香港民商事判决发出经核证文本和证明书,以利便在内地认可及强制执行该等香港判决。 咨询文件已上载至律政司网站(点此可查看)。公众人士可于2022年1月31日或之前,透过下列途径就咨询文件内的拟议《条例草案》和《规则》向律政司宪制及政策事务科政策事务组1提交意见: 电邮:[email protected] 传真:3918 4799 邮寄:香港中环下亚厘毕道18号律政中心东座5楼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fb44667b6b5c83bbbeb57fea075c2fe9.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2日)新增283宗确诊个案,当中120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63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有效个案。当中有11宗属输入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至1,192,162宗。另外,再多5名确诊患者离世,医院管理局宣布明日(3日)起恢复10间普通科门诊服务,至于23间指定诊所会继续维持服务。此外,明日会有逾1,900间幼稚园及中学复课,当局预料会再有个案出现。 今日的输入病例中,有6宗在机场发现,其中有2宗于上周六(4月30日)乘大韩航空KE607航班由南韩抵港、2宗分别乘新加坡航空SQ882及SQ884航班于昨日(5月1日)由新加坡抵港、1宗乘台湾中华航空CI909航班于昨日由台湾抵港、1宗乘马来西亚航空MH072航班于昨日由马来西亚抵港。 另有4宗输入个案在检疫酒店内确诊,包括1宗在抵港检疫第5天经核酸检测确诊、1宗分别在第3天经快测确诊、2宗于第4天经快测确诊,分别由印度、英国、加拿大及意大利输入;余下1名输入个案患者则在检疫第12天,即昨日于社区检测中心证实确诊,早前由泰国来港,暂列输入病例。欧家荣称,由于熔断机制已有放宽安排,暂未有航班要禁飞。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今日(2日)再多5名新冠患者离世,当中有3宗医管局死亡个案,涉2男1女,介乎74岁至98岁,所有人均不是来自院舍,均是65岁以上长者,当中2人没打针资料,1人打两针。另由于数据滞后,4月30日有2名病人离世,包括1男1女,年龄为78及92岁。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05名死者,病死率为0.76%。 李表示,现时共有1,294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新冠治疗设施留医。昨晚新增2名病人情况危殆,无新增情况严重,当中1人没打针,另1人打两针;另没人情况严重,但有6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此外,过去一日有92人康复,当中有55人出院;第5波疫情至今有48,198名病人康复。医管局累计共22,504名员工染疫,当中22,101人已康复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早前发布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下跌一级至全球第四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9日)发表网志指,全面审视客观环境和因素,香港仍是充满机遇、前景亮丽。陈茂波认为,香港要认清自身优势及不足,透过策略部署及高效执行,做好制度、政策和宣传推广方面所需要的工作以巩固优势、补足短板,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陈茂波谈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指香港总得分实际上增加了10分,比首两位的纽约和伦敦得分升幅为多,报告反映香港在银行、保险、专业服务及贸易等环节仍然拥有相当优势。他分析指,因疫情限制本港对外往还,也许影响了很多金融从业员对香港的总体印象,拖累了相关评分及整体排名。 有不少商界及金融界人士多拿新加坡与香港比较,陈茂波表示,香港一直在竞争中发展与成长,毋须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不足,只须实事求是、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对策,进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陈茂波指,香港最大、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是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并具有难以复制、难以取代的「一国两制」下超级联系人角色,这也是筹划香港长远发展的根本起点。他又指,香港的金融市场现时多项环节仍然表现突出、比较优势明显,加上新一届政府正采取更积极、更主动出击的发展模式,将为香港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和空间。 陈茂波相信,香港的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他指,环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市场竞争变得更尖锐激烈,逆全球化带来变数,为香港未来发展带来挑战。不过他亦指,国家的稳定繁荣发展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最坚实后盾,同时全球经济重心西向东移,预期区内经济将继续录得较快增长,未来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此外,香港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基本法保障香港资金自由进出,也保障了港元的法定地位,联系汇率机制是香港货币和金融稳定的支柱。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将于下月举行,陈茂波形容外界反映正面积极,期间不断有一些未收到邀请的国际金融机构主动查询。他表示,金管局将联同金融学院于峰会翌日,即11月3日,增办一场「国际投资对话」研讨会,主题为「投资于风云变幻时」,届时会邀请来自不同类型环球资产管理机构的多位重量级人物,让更多金融业界同仁及市民可以参与其中。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过去一日新增8579宗确诊个案,是5个月以来新高。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2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形容疫情走势不容乐观,预料下周内单日确诊将会突破1万宗,医疗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 梁子超指,政府社交距离措施只能起到引导作用,但更重要是市民减少跨家庭活动,减慢病毒在社区传播,争取时间让高危人士接种疫苗。他估算,如果二次感染比率维持在1至2%,单日病例就有机会维持在1万多宗后回落;但若二次感染比率逐步上升,有机会出现更多个案。 梁子超提及,目前有八成染疫住院的长者为80岁以上,当中有三成未接种疫苗,染疫住院的儿童中超过半数不到3岁,接种率不足一成。 read more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私隐公署)今日(18日)宣布,已出版《内地〈个人信息保护法〉简介》,让公众及企业加深对内地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 私隐专员钟丽玲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内地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而订立的法律。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下,香港与内地的民、商交往及数据流动将更加频繁,相信《简介》能加深公众及企业对内地个人信息保护主要规定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发挥所长。 《简介》共分三部分,首两部分分别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背景及主要规定,并加插了相关法规的规定以及案例,至于第三部分绍其他与保护个人信息相关的法规。《简介》亦附上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与内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比较,了解两套法例的相近及相异之处。 内地《个人信息保护法》于8月2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已于本月1日起实施。新法明确个人资料处理和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人资料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