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创科局两司机初确 薛永恒钟伟强快速测试阴性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今日(22日)表示,两名司机新冠病毒测试结果为初步阳性,其中一名司机负责为创科局局长薛永恒担任驾驶工作。他昨日在社区检测中心接受新冠病毒自费检测,今日接获初步阳性结果。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2月19日。 创科局发言人表示,另一名司机负责为创科局副局长钟伟强担任驾驶工作。他于2月18日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初步阳性。该名司机于2月19日已按卫生署指引交回深喉唾液样本作化验。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2月17日。两名司机无须与公众人士接触和没有外游记录,工作时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 薛永恒和钟伟强已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阴性。为谨慎起见,创科局局长办公室人员须接受鼻咽拭子采样作化验。 read more

谭铁牛:香港创科有美好发展前景港青须把握祖国广阔舞台
由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特区政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中国空间站系统建设座谈会今日(3日)在北京和香港两地成功举办。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在致辞时表示,这是中央送给香港青少年朋友,一份跨越天地的特殊礼物,充分体礼了中央对香港的无限关爱。 谭铁牛称,中央政府特意邀请国家的航天专家出席座谈会,并协调三名太空人与香港年轻人展开「天地对话」,这是中央送给香港同胞,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一份跨越天地的特殊礼物,充分体礼了中央对香港,香港青少年的无限关爱,他相信大家一定能深刻深受到,并力倍珍惜,这份关心与厚爱。 谭铁牛说,国家近年的航天发展迅速,成功排除西方的排挤及打压,展示「特别能吃苦、战斗、攻关、奉献」的航天精神。香港已经迈入由乱及治的新阶段,香港的发展需要创科,创科的未来在于青少年,而祖国有着广阔的事业舞台,香港创科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现时是一个香港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好时代,希望青少年加倍珍惜青春年华,不负时代。 read more

旧油麻地警署建成100周年举办开放日回顾历史
今年恰逢旧油麻地警署建成100周年。香港警队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暨旧油麻地警署建成100周年,拟订于8月6日至8月7日及8月13日至8月14日,于油麻地广东道627号旧油麻地警署举办为期四天的「旧油麻地警署100周年」开放日。 油麻地警署始建于1873年初,座落于上海街和众坊街交界。旧油麻地警署于1922年迁往广东道627号现址,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爱德华式建筑物,充满英式建筑特色;拱形天花板、木制地板、云石壁炉和铸铁楼梯扶手,昔日建筑特色活现眼前。长长的V型建筑物设有中庭,曾用作检阅广场。典型的羁留室予人简陋、黑暗和潮湿的感觉。该建筑物现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 访客可透过图片和展品,探索这个饶富历史底蕴地方的日常工作,以及其在社区所扮演的角色。展览区域主要分为三个部份,包括介绍油麻地警署历史、油麻地重大事件及油麻地历史发展。而地下羁留室更设有由油尖旺民政事务处和油尖旺区扑灭罪行委员会赞助的「型警解密」游戏予公众参与,考验各位观察及协作能力,其他主题区域活动包括户外立体拍照区及摊位游戏。 read more

林郑月娥:区议员宣誓在即依法处理追讨薪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0日)出席行会前见记者,她谈及区议员宣誓问题时表示,安排区议员宣誓的筹备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又表示本届政府没有足够空间时间举办补选。 林郑月娥说,安排区议员宣誓的筹备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目前有超过200名区议员决定辞职。对于追讨区议员薪酬时是否会以人性化方式处理,她表示如果有人被视为不符合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的准则,只能按法律处理薪津问题,只有法律化,法律如何规定就如何处理。 林郑月娥还表示,部分区议会只剩少量区议员,但未来九至十个月内,香港要举办选委会、立法会和特首选举,不认为今届政府有足够时间和空间举办区议会补选;至于七月政府换届后,区议会仍有18个月任期,会否举办补选,就到时再处理。 近来部分港人移民英国,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历史上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移民趋势。她说,很多人有个人考虑,特区政府只会坚持香港居民在基本法之下有出入境自由。 不过,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前景非常好,经过中央两大举措,即制定国安法和改革选举制度,香港在中央支持下,在「十四五」规划及大湾区中,有无限机遇。她说,这些是信心保证,而那些对香港有归属感,愿意打拼的人,现在是最好的时刻。 read more

袁国勇倡推疫苗护照 争取九成人完成接种后与外国通关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今日(2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推行「疫苗护照」是唯一方法令本港重开边境。他建议政府尽快推出措施「谷针」,要求市民在明年3月前完成接种两剂疫苗,争取在暑假通关,期望到明年圣诞社会可回复正常。 袁国勇建议政府推行「疫苗护照」,称若未打针不能上班上学,必定能推高接种率,待九成人已完成接种,就可以准备与低风险地区通关。他提及,到明年3月外国因Omicron病毒传播或可形成群体免疫,加上夏天病毒生存时间较短,相信就算有Omincron病毒流入社区,医管局都能够应付。 袁国勇又指,因为出现治疗新冠口服药而认为不用打针是错误想法,指新药理论上可以改变基因,会影响胎儿及和增加患癌风险,价钱亦贵过疫苗,强调长者和长期病患者有必要打针。他表示,市民若未明白或仍然相信疫苗的错误资讯,推行「疫苗护照」都会增加困难。 袁国勇早前连同同系名誉助理教授龙振邦及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发表文章,指市民抗疫已经疲态渐露,须尽快以疫苗建立抗疫韧性,预备重新对外开放。文章又指,疫苗通行证在较多地区采用,受广泛接纳及易于执行,推行同时要提供诱因,例如放宽或取消大多数社交距离措施,待本港接种率接近九成可向国际社会试行逐步开放,当达至99%免疫及完成3针接种,就具备条件迈向全面有序开放。 read more

失去妻子和4个孩子 巴勒斯坦男子哭着安慰唯一幸存的儿子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5VPa9LLYlx07MM1kl51C01041200pEqg0E010.mp4 法新社当地时间19日报道,巴以冲突还在继续。据巴勒斯坦卫生官员称,以色列的空袭至少造成超200人死亡。在巴勒斯坦的一家医院里,一名男子失去了4个儿子和妻子,唯一幸存的儿子腿部受伤。 资料来源:微天下 read more
本港接种剂次破800万大关 昨日4.27万人打疫苗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9日)已是第196日,计划下接种疫苗总剂次突破800万大关。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01.03万剂疫苗,其中429.83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72.12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4.27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45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95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8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98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75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14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61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何柏良倡设指定诊所处理免针纸申请
警方早前以涉嫌滥发「免针纸」拘捕7名私家医生,政府及后宣布涉案医生签发的两万多张「免针纸」下周三(12日)起失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建议,政府应设指定诊所处理市民免针纸申请。 何柏良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英国、澳洲及意大利等国仍实行疫苗通行证时,都是由指定诊所或医生发出免针纸,以避免不同医生专长不同产生判断不一致,认为香港可以参考。对于有病人以往可以在同一医生处取得免针纸,但近日却被拒绝,他认为可能是因为医生因应新的医学资讯出现不同判断。 何柏良又强调,社会对免针纸的讨论,应该集中在何时可以为暂时不适合接种人士打针,而不是如何取得免针纸。 read more

香港今再多4万人打疫苗近507万人已打首针
本港爆发第五波疫情,Omicron变种病毒更杀入社区。为应对疫情,全港掀起接种疫苗热潮,多处接种站大排长龙。本港今日(12日)再多40,430人接种疫苗,当中18,059人打第一针,2,222人打第二针,20,149人打第三针。 截至今晚8时,全港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36.28万剂次,当中506.92万人已接种第一针,首针疫苗接种率达75.3%;超过470.87万人已接种第二针,约占合资格人口的69.9%;另有58.49万人已接种第三针加强剂。 此外,为方便市民接种疫苗,下周五(21日)起,医管局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的普通科门诊诊所将由两间增至24间。另外,两间新增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教育局九龙塘教育服务中心和九龙湾体育馆)亦会于同日投入服务,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相关预约服务均由下周二(18日)上午9时开始。 read more

刘光源: 大湾区发展展现中国决心、中国机遇、香港优势
11月26日,外交部驻香港公署、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对接新机遇,助力新征程”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在港举行。刘光源特派员在欢迎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来,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大湾区面貌日新月异,国际社会高度瞩目。举办此次“云参访”大湾区活动,旨在满足外国在港商界朋友考察、投资大湾区的热切期待,为国际社会打开一扇窗,展示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成就、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的新探索。 看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决心”。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大湾区在对外开放这条道路上继续一往无前,从大湾区理财通等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到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推进,不断突破藩篱禁区,不断刷新外界的想象。大湾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机遇”。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大湾区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既有先发之利,又有地利之便,日益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全国五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在此诞生,数十家全球 500 强企业在此安营,国际优质资本在此汇集,越来越多优秀香港青年和国际人才在此逐梦,让“他乡”成“故乡”。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大湾区经济总量 2030 年将达到 4.6 万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投资圣地和掘金富矿。 看抢搭中国发展快车的“香港优势”。在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香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促成者的作用凸显。香港金融市场稳健、资本自由流动、法治环境和专业服务等显著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赋予的香港“三个中心”、“一个枢纽”定位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香港正迎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重要转折,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前,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香港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抢搭中国发展这趟高速列车,香港是不容错过的“车站”,打开大湾区这个大市场,香港是独一无二的“钥匙”。 刘特派员说,欢迎各国商会、企业代表在此次活动中随着镜头“眼见”“耳听”,探索前进中的湾区,丈量行进中的中国,“参”出新动力,“访”出新机遇。外交公署将继续秉持外交惠港理念,为特区服务,与港人同行,为香港发展繁荣提供助力。继续鼓励和支持商界朋友以香港为平台,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在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共享大湾区红利,共享中国发展的荣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