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林郑:责成选管会严肃处理点票工作料选委会界别结果最先出炉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19日进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已责成选管会及选举事务处,严肃处理立法会选举的点票相关工作,预料选委会界别的投票结果会最先出炉。 林郑提到,9月19日的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点票工作出现问题,她为此再次致歉,强调点算几千票需要花十几个小时是不能接受,过程中亦未能准确实时发放资讯。因此,她已责成选管会及选举事务处,严肃处理立法会选举的点票相关工作。 对于今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进行点票,林郑表示,今次投票分为三个板块,其中1448名选委将集中在会展中心的票站投票。她指,因为地方集中,票数较少,所以选委会界别的选票会先进行点算,估计到时该界别的投票结果亦会最先公布。 至于功能界别和地区直选,则会分布在全港600多个票站进行投票,包括设置于口岸管制站的3个票站。林郑解释,功能界别的选票会运回中央投票站集中点算,而有关地区直选的选票,则会由投票站变身点票站进行点算。她表示,暂时不能预测投票结果的公布时间,但根据以往经验,相信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 林郑又强调,已经调配许多人手到点票站处理相关工作,希望今次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达至公开公平、诚实、廉洁及高效,符合大众期望。她又再次呼吁选民投票,希望透过传媒报道,鼓励更多登记选民星期日到所属票站,投下宝贵一票。 read more
林卓廷涉乱爆廉署受查人身份案件押下月裁决
违法「35+初选」案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正被还柙的煽暴揽炒政棍、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因另涉前年至去年三度于立法会举行记者会,披露廉政公署调查元朗「7·21」事件中时任元朗警区助理指挥官游乃强被调查的消息,被廉署控告3项「披露受调查人身份」罪,案件昨日在东区裁判法院结案陈词,案件押后至明年1月26日裁决。 控方在结案陈词时指出,林卓廷披露资料无关公众利益,只妨碍廉署调查。控方提到,林卓廷在记者会已用「尖酸刻薄」言语、嘲讽等方式批评警方,清晰向公众表达警队涉包庇警员的讯息,林再提及游乃强受查,除影响廉署调查进度,对事件毫无帮助。 控方指出,条例立法原意是不希望调查被破坏,被告明知或怀疑有调查正在进行仍然作出披露,要证明有合理辩解才可脱罪。辩方认为应该考虑7.21事件的前因后果,被告当时希望公众施压阻止调职。 read more
美驻港总领事恶意攻击国安法外交部驻港公署严厉谴责
针对美国驻港总领事在美国智库举办的香港经济前景研讨会上借题发挥,大放厥词,公然诋毁香港法治和自由,恶意攻击香港国安法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释法,蓄意抹黑香港营商环境,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26日)表示强烈不满,予以严厉谴责。 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25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充分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与自由,「一国两制」香港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当前香港正处于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新一届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大力恢复经济活力,积极回应民众关切,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良性互动,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香港将大有可为,风光无限。 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针对的是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不设防」问题,打击的是极少数,保护的是广大香港居民。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到巩固,高度自由开放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得到提升,2022年香港再度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的法治优势坚如磐石,在全球法治排名中稳居世界前列。香港的新闻自由在安全、稳定、法治环境下获得更好保障,在港国际媒体和记者数量不降反升。事实雄辩地证明,香港国安法护国安、保家安、得民心,已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对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作出解释,厘清立法原意,进一步完善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执行机制,为特区解决香港国安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清晰规范了方式和路径,完全正当、必要、及时、合法,得到特区社会各界普遍欢迎和支持。 发言人强调,美国「民主灯塔」「人权卫士」的虚伪面目早已被世人看穿、遭世人唾弃,根本不配当什么「人权卫士」,更没资格充当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梅儒瑞作为美国政府派驻香港的高级外交官,干的却是「吃饭砸锅」的勾当,对当前香港海晏河清的大好局面视而不见,对香港安定团结的客观事实充耳不闻,对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肆意践踏,不断诋毁香港法治和自由,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唱衰香港发展前景,只能暴露其乱港遏华的险恶用心,必将会被铁一般的事实狠狠打脸,再次遭到可耻的失败。 发言人重申,香港作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理应成为中国与各国友好合作的「热土」,而不应成为实施「新冷战」的「阵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面前,任何阻挡香港由治及兴进程的言行都是螳臂当车。外交部驻港公署敦促美国相关官员,勿忘前事之鉴,勿做众矢之的,反中乱港只有死路一条。拿着糟糕透顶的剧本,无论再怎么演,都只会自曝其短,自取其辱。 read more
科创园2024年落成首要发展医疗科技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出席一个健康高峰论坛时表示,与深圳合作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将于2024年落成,首要目标是发展医疗科技。 林郑月娥称,「其中一个优先发展领域,将会是医疗科技。我们计划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这里会聚集16个生命与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其中8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read more
陈冬:反中乱港势力自称「民主派」是对民主的歪曲和亵渎
香港中联办于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作主旨发言。陈冬说,他来香港工作这五年,一个很大的不解是,香港部分人简单用「二分法」,划分所谓「民主派」和「建制派」,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更奇怪的是,反对政府、对抗国家、攻击中央倒成了「民主派」,这是细节中的魔鬼、话语里的骗术、处心积虑的谎言,是对民主的歪曲和亵渎。 陈冬指出,香港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宪制地位和实际情况,决定了其政治体制的基本属性是一种地方政治体制,其民主制度不应照搬任何其他地方的模式,必须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宪法和基本法,切合香港实际,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央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创造性地建立了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还制定了保障、规划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有关法律,并在具体实践中真心诚意地推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民主向前发展。历史事实证明,中央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和推进者。 陈冬强调,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新选制下立法会选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好的民主,应凝聚社会共识,而不是造成社会撕裂和冲突;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是导致社会阶层和利益固化;应保持社会稳定有序,而不是带来混乱和动荡;应让社会充满向美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而不是充斥假恶丑的负能量。陈冬说,这让我们更加坚定香港民主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再次确认香港特色民主这双「鞋子」是合脚的、舒适的,香港所走的民主之路是光明正道、康庄大道。 陈冬最后表示,再过几天,我们将跨入2022年。今天的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局势不断向好发展,正呈现出一幅全新的气象,昭示着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read more
被指抗疫工作「分配不公」 香港食环署:一直安排不同职系防疫抗疫
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昨日新增2071宗确诊个案,另约有4500宗初步确诊,染疫人数再创新高,形势十分险峻,亟须加急抗疫。正当大部份市民与前线人员上下一心,竭尽所能抗疫时,点新闻近日接获读者投诉,指政府主要抗疫部门之一的食环署,处理部分卫生督察、食环管工、小贩管理主任等职系人员工作时「安排不当」,令部分人手免于参与封区有关工作。 部分职系待在办公室部分须上前线参与「封区」 据悉,该份投诉指食环署「容许有丰富前线抗疫经验的卫生督察、食环管工、小贩管理主任等职系人员以提供重要及紧急服务为名,如常待在办公室」,免于与参与封区有关工作;部门另一方面则「力推」辖下其他后勤、部门秘书、一般职系及文书职系等人员﹐于一星期仅有一次的「在家工作」期间上前线,或有需要参与封区工作。综观投诉内容,除意指署方工作安排的分配不公,亦声称部分署方人员经验不足,要他们参与前线工作可能「增大传播风险」。 一名驻守九龙东的小贩管理主任阿华(化名)接受点新闻访问时,表示未曾收到相关内部文件,「事实上,上级向我们指令做任何抗疫工作,我们作为下属必须进行,但对于有关围封强检工作,并未有召过我们这职级的同事,加上围封工作,是卫生防护中心作为主导,他们通常会指令救护和警务处等协助,暂时我们还未收到行动指令」。 食环署:调派人员须顾及本身的防疫抗疫工作 食环署新闻及教育科发言人回覆点新闻,鉴于本港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近日非常严峻,食环署在不影响紧急和必须公共服务及继续执行署方防疫抗疫工作的情况下,会全力配合政府,并安排「在家工作」的雇员候命,在有需要时协助参与执行限制与检测宣告行动。此外,食环署也经常应要求提供流动厕所、垃圾收集及清洗公众地方等工作。 食环署指,作为政府主要抗疫部门之一,署方一直有安排不同职系(包括卫生督察、管工、小贩管理主任等)人员执行署方的防疫抗疫工作(包括就防疫规例进行巡查和执法、监管及提供紧急与防疫抗疫相关的洁净服务、处理餐饮处所换气量工作及防疫抗疫基金资助申请工作等)。食环署调派有关人员协助执行其他防疫抗疫工作时,须顾及不会对本身必须执行的防疫抗疫工作造成影响。食环署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和实际运作需要,作出适当安排。 公务员需随时应紧急情况调动执勤 关于今次投诉,涉及有政府部门「部分人」需要参与某类抗疫工作,「另一部分人」可能却不需要;而理论上,作为公务员,不论岗位,也要随时因应紧急情况调动执勤。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早前回应「有房屋署前线人员不愿执行抗疫工作」传闻时,就引述公务员规例(Civil Service Regulations)当中列明,公务员需随时应紧急情况调动执勤,假如有人不听从指令(disobey orders),绝对可以受到纪律处分。但从今次食环署的回应可见,署内人员并非「不用抗疫」,而是不同职系的人员,在不同岗位上抗疫;至于投诉内容的「调配」是否合理,或可以交由大众理性判断。 read more
林郑:煽动杯葛立会选举属违法吁市民积极投票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作日撰文点名批评许智峰等「走佬」外国的反中乱港分子公然煽动香港市民杯葛立法会选举,呼吁市民切勿参与不法呼吁或转载相关违法内容。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早(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强调,任何人不要试图煽动破坏选举公信力,否则执法机构会严肃处理。 林郑月娥指,目前《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规管有关行为,煽动他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属违法。她呼吁选民尽公民责任,在下月的立法会换届选举积极投票。 read more
卢新宁:《长津湖》体现香港电影人艺术造诣和家国情怀
电影《长津湖》今日(11日)即将在港上映,昨晚(10日)率先举行首映礼。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在首映礼致辞时表示,自己和大家一样对《长津湖》在港上映充满期待。她说,香港对这部影片有大贡献,三位导演中有两位来自香港,相信《长津湖》中的许多情节、场景、故事、细节,都体现了两位导演的手笔和心血,也体现了香港电影人的艺术造诣和家国情怀。 卢新宁表示,《长津湖》这部电影「名气太大了」,自9月30日在内地上映以来,已经打破票房、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等20多项中国电影史纪录,至今观影总人数已逾1.19亿人次,票房达56亿元,目前位居2021年度全球票房排行榜第一。她形容,《长津湖》可以说是「威震四海」,实在了不起,这些数字都说明了《长津湖》是一部不能错过的好片子。 卢新宁指出,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在极为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包括长津湖战役在内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惧强敌、敢战敢胜的钢铁意志,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我们的国家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虽然如今山河无恙,时势迥异,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意志历久弥坚,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热血和情怀始终没变。 卢新宁又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香港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机遇,也期待更多香港电影人、文艺家参与其中,创作更多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激扬家国情怀。 read more
李家超:海南自贸港及大湾区联动 琼粤港澳青年享更多机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8日)为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时装周三亚主题日发表视像致辞,他表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消博会时装周「三亚日」系列活动提供重要的平台,让香港设计师和品牌展示时尚精品。「三亚日」活动有助促进琼港两地合作,进一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两个重大战略,实现联动发展。 李家超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希望海南省和三亚市会继续推动琼港两地在旅游、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以至盛事和会展活动上,都有更多交流合作。未来在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入联动下,琼、粤、港、澳四地企业、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将有更多新机遇。 李家超指出,习近平主席在七月一日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多年以来,不少香港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走进内地城市发展,一展贡献国家的抱负。鼓励香港青年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包括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国家战略,努力探索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所长,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他续指,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刻,将继续把握好中央的全力支持,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善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格局,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read more
政府员工使用假「安心」被捕 消息指警方追捕程式发布者及制作者
5名政府员工前日(11月1日)涉嫌使用假冒「安心出行」程式进入湾仔入境事务大楼被捕,涉嫌「行使虚假文书」罪名。有消息指,警方已要求软件分享平台将假冒程式下架,并追捕程式发布者和制作者。 有网民昨日(2日)引述软件分享平台GitLab电邮指,平台收到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的信件,要求平台将其两个网页编程及其「分叉版」(fork version)下架。目前,GitLab已找不到该程式,但有关编程在另一平台GitHub可供下载。 警方称,会因应有关违法行为要求互联网服务平台作出跟进,把伪冒的网页或应用程式移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