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月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今日(4日)表示,本港新增1宗源头不明的初步阳性个案,患者是1名42岁的男测量师,与太太和女儿住在屯门翠宁花园2座,在北角上班,带过女儿出席活动。由于暂未发现该病人隶属任何群组,若他确诊后列为源头不明个案,恐令连续88日本地零确诊断缆。 顺德联谊总会屯门梁李秀娱幼稚园今日表示,下午3时30分接获上午低班学生家长初步确诊新冠肺炎病毒,卫生署建议学校停课3天及学生及教职员前往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会再次加强消毒,复课日期为下周一(10日)。功课将顺延,家长毋须到校领取。 read more
特区政府今日(2日)表示,已为应对猴痘输入个案和可能出现的本地爆发做好准备。香港至今未有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病毒确诊个案。世卫最近表示有迹象表明部分地区(例如欧洲)的猴痘疫情正在减缓。然而,政府不会掉以轻心。预防猴痘在本地传播的策略关键,是要尽早发现、隔离和治疗猴痘个案,以及识别个案的密切接触者以安排检疫。 政府发言人表示,政府正与疫苗药厂进行最后商讨,以期于本月内把首批疫苗入口至香港。另外,为预防猴痘于本地传播,政府已预留设施供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 发言人指出,猴痘疫情仍在发展中,所有人需保持警觉。呼吁市民,尤其是暴露风险较高的人士,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与怀疑感染猴痘的人或动物作密切身体接触。如出现皮疹、发烧、发冷、淋巴结肿大、疲乏、肌肉痛及剧烈头痛等猴痘症状,应尽快求医。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携发展局、保安局举行政府高层新闻发布会。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再次感谢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抗疫,支持建设对香港具极大意义的援建项目,感谢中联办的协调与推动,以及前线工作的香港和内地工友。 今个月内将陆续有6个大型社区隔离设施投入服务,黄伟纶指高峰期参与工程人数达15000人,当中香港与内地工友各占一半,用于建设方舱医院的打包箱均来自内地。相关工程于高峰期投入大型机械超过600台,货运每日510车次,海运每日6艘。 黄伟纶表示,香港将会全力配合和支援这些工程建设的需要,只要共同努力,团结一致,香港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抗疫保卫战。 read more
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对于世界龙舟锦标赛移师泰国举办,以及香港马拉松取消感到失望,认为政府应尽快放宽检疫安排,以免更多大型国际活动取消在香港举办。 林健锋表示,如果大型活动不能在香港举办,对本港的国际形象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特区政府应在数据支持下尽快取消入境隔离政策,相信对于11月举行的金融峰会,吸引世界各地管理人员来港有帮助。他说,过去几个月香港成功举办多个大型展览活动,没有出现大型群组爆发,可见市民和主办机构的抗疫行动做得好,特区政府要有信心。 林健锋指出,若确诊个案在中秋假期后一段时间无大幅上升,政府应尽快放宽检疫安排至「0+7」或「0+3」。他形容,检疫安排年尾至明年初再放宽为时已晚,担心再有其他大型国际活动取消。他又指,在外地做核酸检测不容易,建议特区政府取消上机前核酸检测的要求。 原定去年在本港举行的世界龙舟锦标赛因疫情延期,主办单位原拟明年8月再度在港举行,但国际龙舟联合会执委会早前通过将比赛移师泰国举行。该会昨日举行特别会员大会,正式通过将2023年世界龙舟锦标赛,改为在泰国举办。 对于香港渣马及龙舟赛事相继取消,不少声音要求检疫安排放宽至「0+7」。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回应指,疫情有回落的迹象,将积极考虑11月前将入境检疫措施调整至「0+7」,即零天强制酒店检疫,全程7天社区医学监察。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亦透露,特区政府会争取明年前全面正常通关,尤其是与内地正常通关更是民心所向。 read more
积极煽惑参与反中乱港活动的职工盟已启动解散程序,尚待召开会员大会决议。职工盟主席黄迺元今日(17日)接受媒体查询时,确认昨日已开会,但不便透露出席者,只是表示周日将召开记者会,交代职工盟去向。 与此同时,继续有职工盟属会解散,政府刊宪公布,2016年成立的香港辅助教研人员工会已经解散。 职工盟1990年成立,网站介绍有97个属会,会员人数有14.5万人。职工盟亦有经营培训中心开办课程,当中包括和雇员再培训局合作的职业培训课程,部分课程仍在招生。 read more
主题为“新机遇新格局:面向RCEP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湾区论坛将于下周二(11月30日)举行,论坛将会着重探讨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及专业服务等在内的不同行业,该如何共同合作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同时探讨可持续文化遗产的发展及开发大湾区旅游业的合作,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将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论坛由中国日报和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合办,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作为论坛媒体合作伙伴。据了解,论坛设有三场研讨会,将以英语进行,并设有同时传译服务。 首场专题研讨会将围绕“香港如何受惠于RCEP并连系大湾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主题,由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董事局主席陈坤耀教授主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香港数码港主席林家礼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等演讲嘉宾共同展开讨论。 第二场专题研讨会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与文化遗产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由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及讲座教授、陈泽富伉俪国际旅游教授宋海岩教授主持,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郑志刚、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山、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及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担任演讲嘉宾。 第三场行业对话,将以“香港- 作为大湾区国际商业枢纽的地位”为主题,由高风咨询公司创始人及行政总裁谢祖墀主持,邀请在大湾区不同城市投资的商界领袖包括全仁医务中心创始人刘仲恒、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桂洪集团董事凌俊杰及万希泉钟表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沉慧林四位演讲嘉宾共同分享投资大湾区的营商经验。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昨日透过视像发表2022年新春致辞,总结过去一年香港的新气象、新格局,全面回答了香港在前进道路上各界长期关心、市民普遍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对记者表示,骆主任致辞内容总结历史、寄望未来,非常振奋人心。未来香港应积极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切实把握国家机遇,推动香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过去一年,是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交汇的一年;过去一年,是香港开启‘一国两制’新局面的一年。”骆主任的致辞展现出中央对香港的全力支持和悉心牵挂,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带给香港各界人士的温暖,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鼓舞我们奋勇向前,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十四五”规划贡献更大力量,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 (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 卢锦钦谈到,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选举制度完善,两场重要选举成功举行,“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香港开启良政善治,塑造出新格局。骆主任在讲话中提到,那些唱衰“一国两制”的从未如愿、破坏“一国两制”的不得人心。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一国两制”方针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亦强化了我们对“一国两制”的历史自信、制度自信。“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拥有诸多特殊优势,并将继续发挥独特作用。 骆惠宁在致辞中指出,香港的机遇条件前所未有,但还要有乘势而上、稳中求进的历史主动。对此卢锦钦表示,新时代下国家更加重视香港的优势和作用,一系列战略规划中都有“香港角色”,为香港提供了多重角色。香港各界都应积极、主动、自觉,在民生、经济、创科等方面与国家共同成长,抓准定位、认清角色,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卢锦钦亦强调,国家帮助香港社会由乱及治,并为香港创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香港的前景将变得更加光明。未来,全港各区工商联将坚定带领广大香港企业家融入大湾区,努力帮助各个中小企业走出当下经济困局,令大家在国家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应有贡献。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愿新的一年香港更美好! read more
自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回复稳定,警队近年的招募情况,反应亦渐趋理想。警队将于今年6月19日,举行新一轮警察招募体验日,并新增了5位「警募大使」协助招募宣传工作,希望透过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故事,吸引市民投考警察。 其中,「警募大使」男警晓辉(25岁),在内地出生13岁时来港定居,其后修读毅进文凭(警察实务),曾是少年警讯及香港青年军成员,亦是一名前香港龙舟代表队成员。晓辉自2018年10月加入警队,现驻守新界南总区冲锋队,曾在一宗协助认知障碍症伯伯找回家人的案件,觉得警察的意义甚大,体会到只要愿意踏前一步,小角色亦能有大意义。 女警乐怡(24岁)在加入警队前是一名学生,毕业于暨南大学,现驻守秀茂坪分区军装巡逻小队。她认为女性亦能在警务工作上发挥重大意义,善于透过安抚受害者及处理法庭文件,同样可以伸张正义。她相信基于警务工作的多元化,不同性格及背景的人都可以在警队发挥所长。 另一名女警Sharon(29岁)本来则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同属秀茂坪分区军装巡逻小队。她于2021年成功获得居港7年资格后,透过志警成计划成功在今年3月加入警队。她亦希望借着自己的故事,证明即使家庭主妇亦可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以鼓励其他人投考警察。 除了警察招募体验日,警队还将于7月21至24日在职业博览进行招募,8月及12月会有流动警察招募号专车作招募宣传,另外9月及10月会进行大专院校招募快线活动。以上活动的具体时间需视乎疫情发展及政府最新防疫指引。 (来源:大公报) read more
美联储将于本周公布议息结果,料将进一步推高港元拆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7日)表示,香港将无可避免需要加息,但银行业流动性仍相对充足,香港毋须跟随美国的加息幅度及速度。他预计未来数月最优惠利率可能上调,将会是4年以来首次提高,上调时间取决于银行及存款流动而定。 陈茂波指出,部分人试图将现时情况与1998年对比,但他认为是错误比较,因为影响楼市的一系列因素不同。目前银行同业拆息拆钩按揭贷款利率2.2厘,远低于1998年时的9.5厘,即使稍为加息,两者并无可比性。他指,单靠加息不太可能导致楼价急跌,亦要考虑供求及整体经济形势等其他因素。 另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亦表示,香港是外向型经济,短期或会受美国加息影响,但本港整体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稳健,中长期的经济动力仍然存在。不过他亦提醒,随着美国加息,投资等相关活动的成本或会增加,要小心衡量风险。 另外,许正宇在一个电台节目透露,「ETF通」计划起步良好,目前「南向通」日均交易额超过2亿港元,「北向通」日均成交有约2000万至3000万元人民币。 「ETF通」计划北向初始名单有83只交易所买卖基金,南向名单则有4只。许正宇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铺路」,令「ETF通」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稳步开展,政府没有为交易设下目标。当局会继续检讨优化,包括研究扩大南向ETF数目等。 至于「债券通」目前日均交易量则有约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许正宇建议「北向通」投资者管控利率风险。他提及内地与香港早前推出「互换通」,通过利率交换安排照顾不同投资者的风险胃纳,同时巩固香港金融和风险管理中心服务。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8日)在2022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发表致辞时表示,推动科创投资合作,相信是港深最具协同效应的强强联手组合。 陈茂波表示,在香港,我们有一流的国际筹融资平台;在深圳有大量的成功科企和具前途的初创。在香港,我们有最扎实强大的基础科研;在深圳,我们有最齐备的科研初型生产支援。深港联手,连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整个高端制造业的支撑,86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作为试点,可以说从港深联手到大湾区潜力全释放,成功故事的要素齐备了。 香港过去比较多是透过基金的形式,向创科生态系统的不同范畴提供支援。截至今年十月初,多个基金已投资约7亿港元于76家初创企业,并吸引超过90亿港元私人投资,有些初创企业在大湾区也设有业务和进行研发。 陈茂波称,在今年初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成立一个新的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进一步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这个基金专注投资具战略价值、较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助力他们扩展规模,踏上更高的台阶。我们已邀请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物色投资机会。 此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提出拨出3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助力引进具战略价值的企业落户香港。创科企业自然是我们重点引进的企业类别,「共同投资基金」的设立将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创科产业的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