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贤:未来4年2.45万伙居屋落成 当中350间面积小于190呎

东京2020残疾人奥运会本月24日开幕,本港派出24名运动员角逐八个大项。特区政府今日(12日)在礼宾府举行残奥会中国香港代表团授旗仪式。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说,日前闭幕的东京奥运,港队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全港市民感到非常振奋,以香港运动员为傲,正好为即将参加残奥的运动员创造理想的氛围。她相信,在市民支持下,运动员一定会全力以赴、为港争光。她又赞扬残奥港队在疫情下,仍然锲而不舍,积极备战,展现坚韧的意志及拼搏精神,令人敬佩,相信所有运动员会以最高昂的士气,出战东京残奥运,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林郑月娥指,在残奥会举行期间,香港电台的电视频道每日都会直播不少于5小时赛事,亦会直播开幕及闭幕礼,并配以手语及少数族裔语言,令更多人欣赏到本港残疾运动员的风采。她又指,政府日前公布的多项体育措施,包括设立新基金、加快兴建体育学院大楼等,残疾运动员都会受惠。 read more
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昨日(3日)参观西九文化区,行会成员欣悉西九文化区各项工程进度良好,博物馆馆藏和策展风格各具特色。随着M+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相继启用,行会成员期待这两个世界级博物馆将成为香港的文化艺术和旅游新地标,亦为市民消闲娱乐的好去处。连同经扩建的香港艺术馆,这些新设施将会为本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揭开新一页,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文化艺术枢纽的地位。 行会成员到达西九文化区,先听取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署理行政总裁冯程淑仪介绍西九文化区的设施。他们随后在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冯程淑仪、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西九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谭兆民陪同下,参观M+博物馆,了解M+大楼的设计和建筑特色。M+博物馆是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大楼建筑工程已完成,现正进行内部装修和安装设备,包括安放布置M+藏品,预计今年年底开幕。 行会成员接着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工地视察,了解博物馆的施工进度。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乃西九管理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35亿元兴建,楼面面绩约3万平方米,计划明年年中对外开放。最后,行会成员参观戏曲中心,并于茶馆剧场欣赏简短的表演,亲身体验戏曲中心表演项目的特色。戏曲中心属世界级表演场地,设备完善,其中大剧院可容纳过千名观众,并设有演讲厅和多个排演室。 参与是次参观活动的行会非官守议员为召集人陈智思、李国章、周松岗、叶国谦、汤家骅和林正财医生。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金管局推出「转数快(FPS)」迈入3周年,登记账户接近1000万个。为进一步推广服务,金管局邀来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白只拍摄短片,联同杨伟伦(阿卵)和练美娟(娟姐),以另类生动有趣方式宣传推广转数快。 片中,白只化身时间管理大师,解释如何透过FPS悭时间。另外,片中杨伟伦解构坊间对FPS的误解,例如FPS本身非一个手机应用程式(App),每日转帐上限可以由客户自己设定等。 read more
港铁分阶段推出「关爱共乘」手机App。今(10日)起率先为长者设立「行程指南(简易版)」,及为视障人士设立「站内导航」。 港铁今起推出「关爱共乘」新手机App,率先于东铁线会展站试行的「站内导航」,用Wi-Fi定位技术协助视障人士掌握当前位置;另为长者特设简易版行程指南。港铁指,「站内导航」功能会扩展其他车站,初步每年在10个车站增设,该程式明年下半年会升级,新增预约轮椅活动折板服务,为听障人士提供非紧急求助服务,以及实时查阅车站升降机运作情况等。 港铁市务及客户体验总经理梁静雯介绍,新程式花近一年开发,期间邀请多个视障人士团体试用。她指,「站内导航」功能利用Wi-Fi指纹识别及传感器融合技术,透过收集车站内的Wi-Fi信号定位,协助视障人士了解身处位置,以及与车站设施、月台、出入口及商铺等之间的方位及距离,继而按声音提示,循建议路线前往站内目的地。她称,港铁早前于金钟、石硖尾站曾试行其他新科技,例如铺设二维码(QR Code)导向标签引路,相比下Wi-Fi定位更准确。 路德会石硖尾失明中心社区无障碍设施关注小组主席李启德表示,他试用过各类导航功能,指手机长期扫描QR Code,短短90米路程已损耗30%电量,而相同路程下,Wi-Fi定位的耗电量大幅缩减至仅3%,但定位时仍有数米距离误差。 请点击以下连结观赏教学影片,以了解应用程式功能 行程指南(简易版) 会展站的站内导航功能(供视障人士使用)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29日)表示,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一直就河南水灾与救援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得悉现时有数间机构正积极联络受灾地区的政府部门,了解灾情和救援工作的最新情况,以配合灾区需要,提供赈灾支援。有个别机构亦表示有意于短期内向赈灾基金申请拨款,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会即时处理收到的申请,务求令灾民早日得到适切援助。 赈灾基金于1993年12月1日根据《公共财政条例》设立,为特区政府提供有效的渠道,在香港以外地方发生灾祸时,对人道援助要求作出迅速回应。赈灾基金可就救援机构的每项申请批出最多800万元的拨款。 read more
约300名前日未能成功收取第一期电子消费券的市民,今日再有长者到旺角始创中心的消费券秘书处排队查询,令该处再度大排长龙。特区政府指,本月15日前可书面重新登记,呼吁长者勿再涌旺角排队。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为疏导前往旺角始创中心17楼重新登记消费券计划的人士,秘书处今日已在始创中心18楼设立等候区,让轮候人士在室内等候;同时,秘书处亦已进一步增加人手及接待柜位,以加快处理进度。 发言人又指,特区政府提醒市民递交书面表格前,须确保所提供的资料正确,及已钉附其身分证複本。秘书处除了在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下午6时办公外,亦会特别于未来两个星期六,即明日及下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6时提供服务。 发言人重申,须补交资料而重新登记消费券计划的合资格人士,可在9月15日或之前以书面表格重新登记一次,经核实资格后会于10月1日获发放第一期2000元消费券,呼吁市民毋须急于在这一、两天前往秘书处递交登记。 read more
本港过去一直未有就偷窥、偷拍等罪行订立针对性法例,立法会今早(30日)三读通过《2021年刑事罪行(修订)条例草案》,订立窥淫罪及未经同意下拍摄或发布私密影像等的新罪行。《2021年刑事罪行(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主席葛珮帆表示她多年争取将偷拍行为列为性罪行,批评政府一直拖拖拉拉,过去法律亦不具针对性。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则表示修例的原则是向公众发出清晰讯息,不应该作出偷拍等卑劣行为,否则会有严重后果。 葛珮帆表示,在过去10年妇女组织发现不少走光黑点,而受害者被偷拍的地方包括政府公共图书馆、育婴室、大型商场、港铁站等,举例指在尖沙咀星光大道近距离触碰手印装饰都容易被拍摄胸部露点相片。她指影片在互联网上流传后难以删除,部分影片甚至拍摄到事主样貌,对事主造成极大伤害。 她指不少人在网上群组分享及售卖照片,香港一早应将偷拍行为列为性罪行,惟政府一直拖拖拉拉。她指过去律政司只能以不诚实取用电脑罪,或以游荡罪和公众场所行为不检等罪行予以检控,但相关法例并非万能,罚则不重,也不具针对性。她又提到香港对性暴力受害人的支援非常不足及落后,促政府公营医院设立危机支援中心,一条龙解决司法、医疗、社会服务程序,不要让受害者受多次伤害。此外,她批评性纪录查册不足,举例指补习老师长期与小朋友独处令家长担心,政府要正视家长诉求。她又称立法后需要公众教育,皆因每隔一两日便有新闻报道非礼、偷拍罪案,证明市民对手机摄影的意识不强,希望留意不要干犯相关罪行。 议员邵家辉认为政府有责任保障妇女权益,妇女不应被拍摄其私密部位,又批评过去执法和对妇女的支援非常不足,相信是次修例会对不法分子起警惕作用。他提到有人可能会担心若不小心拍摄到他人的私密部位,会否触犯法例,他指法例中将加入免责辩护条文,让被控干犯拟议罪行者,因性目的而犯案者除外,借确立自己有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作为未有遵守有关法例的免责辩护,而警方亦会先审视案件,不会将所有案件都转交法庭。 邓炳强发言表示,现行法例并无针对窥淫的罪行,只会因应不同案件设不同刑罚。他指修例后的4个新罪行,最高监禁为5年,希望向公众表示偷拍的严重性,不应该作出偷拍等卑劣行为,否则会有严重后果,又指会赋权法庭处理偷窥影片,要求网络平台删除有关影片,保障受害人。 《2021年刑事罪行(修订)条例草案》订立4个新罪行,包括窥淫罪、未经同意下拍摄私密影像、发布源自窥淫和非法拍摄的影片,以及在未经同意下或威胁他人发布私密影像。政府同时提出多项修正案,涵盖移花接木的影像,即是透过改图,将某人的脸部移至色情照片的情况;又赋权法庭,可以要求网上平台和被告在指定时限内删除未经同意下拍摄的私密影像,减少对受害人的伤害。 平机会欢迎立法会通过修例,主席朱敏健认为经修订的法例对政府及平机会在社会上推广平等、消除骚扰和歧视的工作大有帮助,而且可以加强保障市民,防止发生性自主权遭侵犯,以至不同形式的性骚扰行为。 read more
澳门太阳城集团主席周焯华,涉嫌在内地非法开设赌场,日前被澳门司警拘捕。澳广视昨晚引述银娱发言人表示,太阳城集团在澳门银河与星际酒店内的贵宾厅,将在星期三零时起关闭,意味着太阳城在澳门的贵宾厅全线关闭。 太阳城同时澄清,没有推出停薪留职措施,由于贵宾厅停业,稍后将有相应架构调整。 read more
7.21元朗白衣人袭击事件两周年之际,7名认罪或裁定罪成的被告,今日(22日)分别被判入狱3年半至7年不等。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对港媒表示,判刑太重。他又提到,由于元朗事件并非一宗普通案件,是「颜色革命」中的一场事件,在法律上被告或可向行政长官要求「特赦」。 何君尧表示,同情因「7.21事件」被起诉暴动罪的白衣人,认为事件是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带黑衣人到元朗「假扮回家」向市民进行挑衅,指白衣人是「保家卫族」,反指现时正因「参与暴动」罪被起诉的林卓廷,应判囚十年以上。 何君尧认为,从法律角度,被告或可考虑申请上诉,甚至向特首提出「特赦」要求。不过他强调这并非「建议」被告如何做,只是提出一些「法律上的可能性」。 何君尧昨晚在fb直播中,对被起诉暴动罪的白衣人表示同情,指他们是「保家卫族」、「不是无差别打」,反指是林卓廷「带领黑衣人到元朗寻衅滋事,挑战原住民、居民,造成很大的打闹」。 read more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今日(3日)举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郝淳主任发表致辞,介绍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他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时代,中国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郝淳表示,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自1992年中央政府批准工程执行,工程全线攻坚克难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航天员天际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和交合对接。如今,工程按照中央批准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他说当前,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时代,中国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今年上半年已经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明年还将实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的发射,完成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郝淳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近三十年以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国上下一盘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奋斗结晶,展示了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郝淳强调,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香港同胞的关心和支持,来自香港科技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参与了多项技术研究和实验项目的研制,由香港青少年设计的科学实验项目,还在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期间进行了搭载实验。神舟五号飞行任务以后,中国载人航天代表团多次出访香港,期间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同胞对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热情和支持。未来希望香港同胞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香港科技界的力量更多参与载人航天的建设,让香港智慧闪耀太空。 最后,郝淳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香港青少年对祖国航天事业的了解,促进香港和祖国内地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