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泉澳村城泉楼完成围封强检 揭13宗确诊及7宗不确定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9日)上午完成沙田水泉澳村城泉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69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3宗阳性个案和7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10户,当中133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9日)上午完成沙田水泉澳村城泉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69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3宗阳性个案和7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10户,当中133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政府今日(22日)宣布,于3月1日起,所有来港工作的外籍家庭佣工(外佣)均可选择于指定检疫设施或指定检疫酒店接受强制检疫。 政府发言人表示:「现时所有海外地区均为A组指明地区,而所有由海外地区抵港的人士均须接受相同的检疫安排,包括于指定检疫酒店强制检疫14天。因此,由3月1日起,所有来港工作的外佣除可选择于指定检疫设施接受强制检疫,亦可与其他海外地区抵港人士一样,选择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强制检疫。此外,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政府因而推行社区隔离设施酒店计划,供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但征状轻微或无病征的人士入住隔离。」 雇主或职业介绍所可按此参阅各指定检疫酒店的资料。 为外佣预订指定检疫设施╱酒店房间时,订房人士须备妥外佣的护照副本、有效的工作签证及认可疫苗接种纪录。待设施或酒店发出订房确认通知书后,便完成预约房间程序。外佣入住时,须提供上述文件以供查核。 劳工处设立的外佣专题网站点击浏览提供有关外佣检疫安排的资讯和相关连结。 read more
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今日(11日)上午主办首届「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以「融入湾区战略建设香港国际创科中心」为主题,共同探讨香港未来的科技发展着力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具影响力、最高规格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探讨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前沿资讯,为大湾区发展出谋献策。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央对香港创科发展高度重视,特区政府必定不负所托,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为大湾区创科发展开创新篇章。他又说,会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发展创科、吸引人才的想法和措施。 李家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在去年成立,正值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奠定祖国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更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带来历史性的机遇。院士联盟凝聚大湾区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国家级科学家构建强大平台,贡献大湾区科创发展和交流合作,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并衷心感谢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一直以来对香港创科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的大力支持。 李家超续指,习近平主席在7月1日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香港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又在视察香港期间亲临香港科学园考察,反映中央对香港创科发展高度重视。特区政府必定不负所托,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为大湾区创科发展开创新篇章,一如习主席在重要讲话对特区政府提出的希望,为香港、为国家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今年10月,李家超将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近日正进行公众咨询。他提到,曾在线上咨询会上听到一些意见,认为应该趁着香港迈进由治及兴这个关键时刻,着力发展香港的创新和科技事业,而且也应该把握时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香港,要「抢」人才。李家超说,很认同这些意见,亦会在施政报告提出想法和措施。他又呼吁参与峰会的两院院士和科研人才,积极向特区政府发表真知灼见,助力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更有活力的社会。 read more
香港作为连接国家与国际的重要通道,双循环发展策略将为香港带来无限商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指,粤港澳大湾区是港商开拓内销市场的最佳切入点,企业可以好好利用在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的宝贵经验,进军庞大而正在高速发展的内地市场。 林郑月娥出席一个网上平台启动仪式致辞表示,见证香港特区在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一系列协助香港企业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的措施,今天也会为首个设于深圳的香港贸发局大湾区服务中心揭牌。 林郑月娥指,去年十一月初访问北京、广州和深圳,就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相关部委及省、市政府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获得非常正面积极的回应。其中,关于港企开拓内地市场方面,中央支持广东省联同贸发局及有关商会,为港企提供政策咨询、培训、企业对接等服务,以便港商拓展内销管道和对接电商平台。她随后在2020年《施政报告》中公布,贸发局将会推出一站式平台,涵盖大湾区的市场及政策资讯、培训推广、企业对接服务等。 今天线上平台正式投入服务,特区政府希望这个平台能成为香港企业开拓大湾区商机的「百宝袋」,帮助企业把握大湾区各地的市场资讯,建立更广阔的人脉和商业网络,为港商提供全方位支援。 她又指,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香港参与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并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香港企业如能把握好「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机遇,自然是商机无限。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30日)分别会见了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新华社今日刊发了专访李家超的文章,李家超说:“在已实现由乱到治、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我希望建立一个关爱共融,有发展、有希望、有活力的香港,既联结世界,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为香港开新篇”,是李家超反覆强调的愿景和信念。“第一是同,共同的意思。”他强调团队精神,政府要和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共同解决问题。第二,开新篇需要新态度,就是共同以结果为目标去解决问题。“问题很多,但每天解决一个,一年就有365个,积累下来就应该有成绩了。”“第三,香港的新篇就是希望在5年里创造一个有充分发展机会而且平稳、安全的香港,通过发展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 李家超的竞选政纲中含有四大纲要,包括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团结一致为民解困;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向上流动机会。这四大纲要是相互关联的。“我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坦言知道社会有不同诉求,但能把事情做好才最重要。“我上任之后会和团队讨论每个政策范畴内优先处理的事项。” 政府要做到有效施政最重要是做老百姓最希望政府做的事 在他的政治哲学中,“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施政方针和理念。“政府就应该处理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他坦言,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政府要做到有效施政,最重要的不单是做自己以为对的事,而是做老百姓最希望政府做的事。”他举例指,“比如市民对房屋有较大诉求,所以我将房屋问题作为主责,从‘提速、提效、提量’几方面加以解决”。针对土地房屋的供应,他表示:“我一上任就会研究设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这两个组都会由司长统筹带领。” “特别是对于‘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我要求其在上任100天后就交出第一份报告,提出加快房屋供应的意见建议。”他说,自己在政纲中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也要尽快确定哪些项目具备可能性。对有分歧的事情,他觉得要“一步一步来”。 “我希望用行动解决分歧,用结果争取信任,以成绩累积互信。”他认为,不管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还是发展问题,大家看法可以不一样,但有了互信,就可以把分歧减到最小,凝聚和团结社会的力量。 23条立法是宪制责任要提高香港的安全系数 他强调“对国家安全永远都要保持警惕,因为风险永远存在。”。他解释说:“尽管香港国安法基本上已经控制好最关键的一些风险,把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有关立法工作做好依然是我们的宪制责任。”他指,“我觉得要从方方面面做风险评估,评估之后做好预案,提高我们的安全系数。”对于美国此前对他实施的所谓制裁,他直言,“对这些无理制裁我嗤之以鼻”。他说,这其实更加明确说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会坚定不移地继续维护国家安全,确保我们国家的发展利益”。 他说:“信任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也是我的动力。”他指出,新选举制度下当选的行政长官有责任组建好一支爱国爱港的管治团队,带领香港社会共同努力,同开新篇。他认为,要释放“爱国者治港”的价值,就需要行政与立法在沟通和配合中,找出新的创造社会价值的方法。他说:“我和立法机构会用好‘爱国者治港’,创造有效的施政能力。” 他在专访中进一步指出,香港将用好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给的机遇,发挥香港的优势,作出更多贡献。他强调,用好香港“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是贡献国家的关键元素。“‘一国两制’下,香港既是国家的一个特区,又是接轨国际的大都会,是一个独立的关税区。”他说,“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大湾区建设可以巩固香港的固有优势,并增加一些新兴的优势,贡献国家。 他说“固有的优势如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把这方面的优势做好做大,帮助人民币的流通。同时利用我们的融资风险管理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做大做强,这肯定是一个方向。”。全面发挥新兴优势也空间无限。他举例说,把香港建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就是新兴的优势,对香港有利,也对国家有利。 希望5年后“爱国者治港”深植人心 今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25周年。他希望,5年后,香港成为一个大家都觉得有活力、有发展机会、有希望和关爱共融的社会,有着深厚的国家情怀,“爱国者治港”深植人心。他说,“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性都会,一座可爱的城市,所有人都可以拥抱香港的优势。”香港居民将会健康生活,在学业上有发展,有创业的机会,少有所期、老有所依。对内地人而言,“香港是可以经常来看、还可以创业就业的地方,是‘一国两制’下有活力、多姿多彩和有很多发展空间的香港。” 对自己人生中十分重要的5年,他:“我准备好了!”他说“我相信经过共同努力,可以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再放异彩。”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葵涌村逸葵楼更出现「超级传播链」,疫情有大爆发风险。昨日增超过20宗初步确诊个案,其中10宗与逸葵楼相关,包括一名住映葵楼人士,他于逸葵楼工作,负责清洁及倒垃圾,他所居住的葵涌村映葵楼今日(22日)凌晨4时起被围封强检,居民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预计今日下午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前日(20日)发现一宗曾在逸葵楼居住的阳性检测个案,昨日(21日)亦发现2宗曾在逸葵楼居住的初步阳性个案,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安排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下午1时前接受检测。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大爆发,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22日)新增6,211宗确诊,其中3宗为输入病例,其余6,208人属本地感染。个案中有31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病毒,另有3,621宗疑染Omicron,余下213宗未完成及76宗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也有2,270个案由医管局直接确诊。昨日(21日)亦录得8,031宗本地呈报个案。张指确诊个案平均每3日以几何式上升,而截至昨晚,本港录得9,369宗初步个案。 另外,截至昨日已有逾300院舍出院确诊个案,涉及逾820院友及多于230员工中招,当中包括经快速测试验出病毒的患者。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至今有873名公院职员染疫,今日有约5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或检测时确诊,有近30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而现时公立医院的隔离病床使用量为92%,他续称,圣保禄医院同意拨出20张病床,接收港岛东联网的非新冠病人。 就最近有人上载影片,恶意污蔑医护人员,刘又表示,医管局强烈谴责任何恶意挑拨社会不满及污蔑医护人员的言论和行为,重申有关影片描述的内容及作出的评论并非事实,呼吁市民切勿受误导及挑拨,又呼吁市民停止转发失实内容的影片。近日疫情严峻,求诊病人急增,医护人员已尽全力救治病人,社会各界现时应同心抗疫,让医护人员专心可治疗病人。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已非常高企,隔离病床的使用率亦超过九成。 他指出,医管局一直增设隔离病床以应付需求,包括增设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竹篙湾及其他室内场地的社区隔离设施等。医管局现正与政府合作,增设社区隔离设施,以接收更多病人。医管局已调动不少人手往前线抗疫,包括儿科、骨科、外科等临床部门的医护人员都一同参与治疗确诊病人,部分其他临床部门的病床亦都已经临时转作相关抗疫用途。 read more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今日(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贸发局主席林建岳致辞时表示今年的高峰论坛尤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5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林建岳表示,现在世界上面对着很多不同的挑战,如战争、气候变化及其他危险。他指出,在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携手合作,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今年的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创新篇章」的原因。 林建岳指出,「一带一路」把不同的国家带在一起,不仅仅是通过基础建设,而且也通过即时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来达到最终目的。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今日(7月1日)上午宣誓典礼礼成后,中午在礼宾府会见了就职后的第一批客人——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及其同事。 作为中央代表团成员来港出席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和行政长官就职庆典的慎海雄,此次率央视总台近400人的庞大直播团队,完美完成相关直播报道等工作。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CGTN纪录频道及大湾区之声电台频道今日正式在香港落地开播,通过香港电台的电视、电台频道和网上平台,促进市民了解国家最新发展,凝聚家国情怀,推动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李家超欢迎慎海雄来港,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包括其亚太总站一直以来对特区政府工作的支持。他对央视总台的敬业精神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谢,希望在未来香港开新局中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面深入合作,助力香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向世界讲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表示,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直就香港各方面的发展作出全面报道,让内地同胞更了解香港特区。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特区政府将与总台深化合作,更好利用总台的国际网络,发挥好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传扬中华优良文化。 慎海雄感谢行政长官李家超拨冗会见,表示将以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推动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续写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中发挥更大作为。 特首办主任叶文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委李挺、邢博,总台亚太总站站长李毅等参加会见。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今日(12日)举行首场会议暨行政长官答问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答问会时表示,2021年是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成果丰硕的一年,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会议厅悬挂的国徽和区徽,亦标志着特区政治体系的里程碑。她承诺在任内带领管治团队,和各位议员衷诚合作。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今日亦在facebook上表示,会议厅的国徽及区徽已顺利悬挂。建筑署及秘书处日以继夜,并克服技术困难,于短短数天内将直径达1米、重近50磅的国徽,连同区徽稳妥地挂在会议厅,第七届立法会焕然一新。深信每一位议员都会尽心尽力,合力为香港创出一番新气象。 read more
政府今日(24日)在宪报刊登公告,宣布湾仔、东区和南区区议会有8个民选议员议席出缺。 8名民选议员根据《宣誓及声明条例》(第11章)第21条必须离任,分别是杨雪盈(湾仔区议会大坑选区)、梁柏坚(湾仔区议会大佛口选区)、韦少力(东区区议会鲤景湾选区)、苏逸恒(东区区议会爱秩序湾选区)、陈荣泰(东区区议会小西湾选区)、黎梓欣(东区区议会佳晓选区)、彭卓棋(南区区议会赤柱及石澳选区),及蔡志强(东区区议会翠德选区)。 其中蔡志强因缺席本月10日的首场区议员宣誓,即日被DQ(取消资格),而其余7人虽有出席宣誓,但政府事后对7人所作宣誓有效性存有疑问,及后宣布宣誓无效,全数被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