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与内地商通关未停条件成熟会续放宽检疫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多名官员,今日(17日)出席第二场立法会前厅交流会。被问到有关与内地通关问题,陈国基在会后表示,一直无停止与内地讨论通关问题,适时会公布详情。
陈国基指出,政府早前将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检疫期改为「3+4」,效果相当不错,当局计算过风险,认为并不高,会继续检视疫情发展。因为对香港经济及各行各业有帮助,如条件成熟许可,一定会继续放宽。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多名官员,今日(17日)出席第二场立法会前厅交流会。被问到有关与内地通关问题,陈国基在会后表示,一直无停止与内地讨论通关问题,适时会公布详情。
陈国基指出,政府早前将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检疫期改为「3+4」,效果相当不错,当局计算过风险,认为并不高,会继续检视疫情发展。因为对香港经济及各行各业有帮助,如条件成熟许可,一定会继续放宽。
被警方国家安全处拘捕的区家麟,扣查约17小时后,昨(11日)晚上获准保释,7月中再向警方报到。 警方国安处昨日早上约6时到区家麟葵涌的住所,上门拘捕他,指他涉嫌违反《刑事罪行条例》中的「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read more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9日)在社交平台撰文表示,由元旦日起,全港学校均会升挂国旗,为新一年揭开序幕,也为校园带来新气象,他祝愿各位校长、老师和同学新年进步。杨润雄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港绝大部分学校已设有固定旗杆,但先前仍有少数学校尚未装设旗杆或设有旗杆但位置并不理想,有待改善。为此,教育局自8月起已专事专办,陆续为20多所公营学校加装旗杆,以照顾有关学校的需要。 杨润雄说,全港中小学将于每个上课日,以及在几个重要日子(包括元旦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和国庆日)升挂国旗;亦会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以及于上述重要日子或前后的上课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同时奏唱国歌。而幼稚园会考虑校舍空间和环境等因素而作出安排。专上院校亦会参照教育局给中小学的指示处理有关事宜。 杨润雄表示:圣公会李兆强小学是受惠学校之一,已完成装设三支旗杆。他和政治助理施俊辉(Jeff)专程到校拜访陈小燕校长,她向他们介绍了学校的最新情况,包括同学以练习旗为升旗仪式进行排练。由学校悉心安排,到同学们认真练习,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升旗仪式的重视,并且已经准备就绪。 杨润雄强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当中包括国民身份认同、责任感、承担精神等。而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的学习内容一直蕴含于本地中小学课程的不同科目,例如小学常识科、音乐科、中国历史科、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以及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等,相信升挂国旗及奏唱国歌的新安排将有助把有关学习融入校园生活之中。 他又说,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身份和品格的过程。升国旗仪式的意义在于通过情境薰陶,提升学生的国家观念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很多校长都会趁此机会向全体学生发表国旗下讲话,主题环绕国家成就和发展,以至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等。为协助学校准备有关升挂国旗安排,教育局早前已协同相关机构,包括香港升旗队总会及香港青少年军总会,为校长及教师举办了多场研讨会。教育局亦为学校提供指引和学与教资源,包括设立“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主题网页,详列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的简介、升旗仪式和奏唱国歌示例、有关礼仪及须注意的事项、相关资料和参考网址。 杨润雄称,他衷心感谢各位校长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与他们携手培养学生成为有识见、负责任,并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read more
劳工处将于端午节假期及紧接的周末(6月3日至5日),联同香港警务处等多部门,在山顶、南区泳滩、中环爱丁堡广场、遮打道行人专用区及皇后像广场、金钟添马公园、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北角海滨花园、鲗鱼涌公园、尖沙咀天星码头、荃湾路德围等地方,以多种语言进行流动广播并进行联合行动,呼吁外佣遵守政府宣布的社交距离措施。相关部门亦会对不遵守规例的人士采取执法行动。 发言人提醒外佣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呼吁他们为保障个人健康及减低病毒感染风险,避免在休息日及假日聚集(包括在住宿设施聚会)、分享食物及进行其他社交活动,尽量留在家中休息,并鼓励雇主与外佣商讨休息日的安排时,应解释当前的特殊情况,互相体谅。发言人指出,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聚集)规例》(第599G章)和《预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规例》(第599I章),在公众地方进行4人以上受禁群组聚集的人士,或未有按规定佩戴口罩的人士,可被定额罚款5000元。 read more
社署收紧院舍防疫安排,下周三起要求所有院舍员工须每7天就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探访人士下月1日起,必须持有探访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安老事务委员会委员李辉今日(22日)表示,近日院舍持续出现确诊个案,支持政府要求院舍员工下周起,核酸检测加密至每周一检,是为了院舍防疫不容有失,但她关注员工用核酸检测套装自行采样,或会影响准确度,建议政府安排专人上门采样,便利院舍运作。 李辉指出,院舍访客大多为院友的伴侣,一般较年长,若要求他们频密到社区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以符合探访要求,有一定困难,或会造成不便。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实施已满一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前处长邓竟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所谓香港国安法影响到言论自由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完全是歪理。 邓竟成指,大部分港人非常认同国安法,国安法的实施保障了市民应有的言论自由和生活自由。他强调,「黑暴」期间,暴徒如何在街道上破坏公共、交通设施,袭击无辜市民和维护法纪的警察,这些情况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西方的政客似乎只是选择性地去看到一些他们想看到的情况。很多时候,他们所看到的这些情况也都只是片段式地去展露出来,去迎合、支持他们一些绝对没有根据的说法。 邓竟成说,香港国安法极具针对性地处理了香港当前面对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订立香港基本法第23条是有急切性的,可令香港的国家安全法更加全面保障到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让香港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有效的一环。 read more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早(24日)出席电台节目回应《财政预算案》措施,其中消费券是主持及听众相当关注议题。陈茂波具体回应几个市民相当关注的议题,包括首期5,000元不得“转会”的情况下,如果去年收取消费券的八达通已遗失或取消,应如何处理。 1、消费券使用期如何?四月份疫情未止怎办? 陈茂波指,明白到社会上不同市民的状况分别很大,一些人遭受的打击较小,一些人比较困难,因此他预告稍后公布的使用期会“颇长”,大约6至7个月,一到四月份疫情仍未完全遏止,还有很多时间在后期使用,也可以网上购物,灵活使用。 2、是否会再开阔使用范围? 陈茂波表示本身范围已经很广阔,连公共交通都包含在内,主要是一些政府收费不接受,因此计划沿用去年的做法。 3、第二轮消费券是否 会再分期? 陈茂波指,考虑到今一轮消费券派发要“快”,所以藉由去年已收集的资料发放,仍然是最好的方法,初步预计第2轮消费券的5,000元,即暑假发放的一轮,会再分期处理,稍后会再交代。 4、第一期不能“转会”,但如果旧平台已删怎办? 有听众反映,去年使用Tap & Go期间遇上混乱,非常不满之下已经删除平台,如果不能“转会”可能会有麻烦。陈茂波回应指,个别营运商的表现可能确实有所不同,“有部分是要‘打手板’的,但其他都用得很顺利”,具体的处理手法容后公布。 5、由于八达通遗失、已改用乐悠卡怎么办? 有听众提到,去年收消费券用的八达通卡已取消,已转换成乐悠卡,亦可能有一些原卡已遗失的情况。陈茂波表示推出第一轮消费券前,市民有机会补办手续,详情容后公布。 6、行政成本如何? 陈茂波表示,去年第一次派发消费券时,预计会用6亿元行政费,但最后不足3亿元,节省了不少,和前年的一万元现金分享计划相比相差不远。他指,今年有了去年的经验和基本资料,会尽量再“悭住使”。 7、为何不直接派现金? 这是节目上最多人问到的问题。陈茂波表示,派现金及消费券的分别,是由于想尽快派到市民手上,重用去年的资料可以于4月派出第一期,做法最快。他预计,消费券对经济的提振作用约为1.2%。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在会议前见记者,对于23条立法问题,他表示,有宪制责任去进行23条所要求的本地立法工作,香港国安法亦要求尽早立法。会尽早进行23条立法,但是要先考虑立法是否可真正处理估计到的最严重的国家安全风险。 李家超指出,希望在进行23条立法的时候,可以处理到预计到的所有问题,不希望再有任何修改。认真、谨慎的态度要求政府进行全面的法律研究,近期不同国家都有一些新的措施保障国家安全,非常值得参考,将审视不同国家及按照实际情况,针对香港面对的实际国家安全风险,包括考虑国家处在整体的国际形势之下需要面对何种风险,去做一个完善的立法工作。 李家超强调,有信心在23条立法方面的工作可以做到「到位」,会很认真的讨论有关的立法需要。 read more
新一届立法会今日举行首次大会,当局安排外展队为议员、议员助理及职员接种第三剂科兴疫苗。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称,希望借立法会的快闪打针活动,鼓励市民接种第三针,保护自己及家人,令本港尽快走出第五波疫情。 部分议员手持「全城起动,快打疫苗」、「护己及人,齐打疫苗」、「打多一针,更加安心」等标语进行大合照。梁君彦表示,Omicron变种病毒肆虐,议员们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进行「快闪」合照,呼吁市民不要再犹疑,尽快打第三针。 立法会会议今日上午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于11时至12时30分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回应议员的有关问题。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5日)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时表示,看不到和平守法的示威有任何问题,只要没有疫情并符合《公安条例》要求,市民可进行示威游行,当局会为示威游行申请进行风险评估,作出相应措施保障公众安全。 称须平衡国家安全及公众秩序 邓炳强指,香港集会游行自由受《基本法》及《港区国安法》保障,但权力并非必然,需要平衡国家安全及公众秩序,「和平守法的人示威我睇唔到有问题。」他说,香港过往亦有十万人以上的和平示威,只是前年起有人「搞事」,当局会做好风险评估。 他续指,希望尽快进行《基本法》23条立法,又否认2003年立法建议的部分修订「唔算数」,只是要因时制宜,2003年与现时社会分别很大,「如果03年同香港市民讲有国家安全风险大家唔会信,所以先导致有大型群众活动」,至近年看到有清晰的国家安全风险,强调特区政府并非完成立法责任便可以,而是要回应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研究每个场景。 邓炳强又批评,有人利用文化渗透,诱导年轻人反政府,采用暴力,甚至引发「孤狼式袭击」,点名举例指言语治疗师总工会早前发布「羊村」系列绘本,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一事。 民建联创党主席、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认为,下任特首需要符合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五个善于,又指出按过去一年立法会辩论情况,议员发言有不同意见,不存在意见一致的问题,不可能是「清一色」。 read more
武汉去年初爆发新冠疫情,封城76日,严重冲击经济活动。湖北省香港商会秘书长、香港贸发局华中代表梁君豪日前接受媒体专访,谈及港商这两年在武汉的情况。他指疫情前,香港是湖北省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及第三大贸易伙伴等,疫情爆发初期,的确有不同行业的港商,敌不过封城要撤出武汉或者生意倒闭。「疫情刚开始时情况严峻,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应对。一些零售行业,例如美容业、服装、酒店和餐饮业等,特别需要人流支撑,营运资金是一大挑战,在封城期间严重受创,部分未能抵受冲击,是不争事实。」 如今两年快将过去,当地疫情缓和。梁君豪表示,港商目前看好湖北省及武汉的市场,认为武汉在去年4月解封后,经济恢复速度比想像快,去年5-6月,市民生活已回复正常的8、9成,更有不少来自各行业的港商,决定在疫后到武汉营商或者投资,主要是认为武汉在建立疫情常态化的机制更有经验,做得更好,增加营商信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率团到访武汉,双方高层正式确立鄂港合作机制。梁君豪称,港方贸发局和湖北省商务厅,亦签了合作协议,令港企同湖北省企业有官方平台协助,落户对方市场,不用自行摸索,又认为湖北省和大湾区发展可互相配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