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日华:婴幼儿接种率仅18% 未能建立保护屏障
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名誉临床副教授关日华今日(10日)表示,幼儿版复必泰疫苗已经开放接种,但预约率低,6个月至3岁大婴幼儿接种率不理想,只有约18%,未能建立保护屏障。
关日华指出,不少儿童未接种或未曾受感染,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以免感染后出现重症、并发症及后遗症。他提醒家长如要带儿童外游,就一定要接种疫苗,又呼吁外游时要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名誉临床副教授关日华今日(10日)表示,幼儿版复必泰疫苗已经开放接种,但预约率低,6个月至3岁大婴幼儿接种率不理想,只有约18%,未能建立保护屏障。
关日华指出,不少儿童未接种或未曾受感染,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以免感染后出现重症、并发症及后遗症。他提醒家长如要带儿童外游,就一定要接种疫苗,又呼吁外游时要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接受传媒专访时表示,期望政府团队能同心同德,强调自己身为政务司司长,愿意面对难题时作出协调统筹工作,直言「我不是唯唯诺诺的人」、「我不是畏畏缩缩的人」。 李家超接受媒体专访时形容,上任一个月来工作顺畅,对施政和香港未来发展感到乐观,「大家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决定之后,就同心同德去做,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我作为政务司司长可以调停、协调、统筹、推动,你可以提出要求,我会尽量发挥功能。」 他续指,在涉及不同部门、范畴的时候,要有统筹,要有领导去决定、去指挥,「我不是唯唯诺诺的人,是愿意做决定的……我做了很多年公务工作,特别是处理了一些执法工作,在面对难题时,我不是畏畏缩缩的人。」 他在访问特别提到,中央实施「组合拳」,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他说,中央将管治香港这么大的责任,信赖于特区政府,他必须尽力去落实组合拳在香港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组合拳亦成功扫除部分的施政障碍,确保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再危害到香港。 选委会提名期今日结束,被问及担任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的工作时,李家超坦言有关工作所佔时间比较多,但目前进度理想。他指出,会从其言、行、文章、著作等综合考虑,判断候选人是「真诚爱国者」还是假意。 被问及选举会否沦为「清一色」,李家超则表示可容纳相反意见批评:「政治立场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只要不违反香港基本法,不伤害香港利益,对政府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都听。」 read more
针对英国外交部伙同“媒体自由联盟”部分成员发表所谓声明,大肆诋毁香港新闻自由,抹黑特区政府依法执法,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8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指出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任何以“新闻自由”之名行干预施压之实的图谋都是不自量力,注定失败。 发言人表示,香港基本法和国安法明确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社会恢复安定,发展重回正轨,新闻自由在安全、稳定、法治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在港国际媒体和记者数量不降反升。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任何人不得将新闻自由作为从事反中乱港勾当、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挡箭牌。包括“媒体自由联盟”在内的一些外部势力对当前特区海晏河清的大好局面视而不见,对香港传媒发达、信息畅通的客观事实充耳不闻,反而拉帮结伙、倒打一耙,无端诋毁香港新闻自由,公然干预特区法治,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充分暴露其唯恐香港不乱的险恶用心。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搞破坏的图谋终究是痴心妄想,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发言人指出,所谓“媒体自由联盟”成员自身不是新闻自由的优等生,强行关闭新闻网站的有之,粗暴打压别国媒体和记者的有之,频繁阻挠记者参加政府公开活动的有之。仅以美国为例,2020年有至少117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仅在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便发生了148起逮捕或袭击记者事件。如此斑斑劣迹,又有何资格摆着“教师爷”嘴脸对中国香港指手画脚、大放厥词? 发言人重申,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和组织认清事实、尊重大势,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以任何借口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read more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在政府高层记者会表示,至今未收到通知,如何处理政务司司长悬空的位置,以及署理政务司司长的安排。林郑月娥表示市民毋须担心,所有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工作都在进行中,包括抗疫工作。 林郑月娥继续重申,不评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指唯一要处理关于特首选举的事项,就是确保这届特首选举会在完善选举制度下进行“爱国者治港”的选举,由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候选人资格,确保选举公平、公正、依法、有效进行。 read more
针对英国政府2月24日宣布扩大BNO签证适用范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英方公然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中英双方交换的备忘录有关约定,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和严正反制,以香港国安法为借口反复操弄BNO问题,堂而皇之为反中乱港分子提供庇护所,再次暴露其伪善面目和唯恐香港不乱的卑鄙企图。英方自己违反承诺,却贼喊捉贼、倒打一耙,何以取信于人,何以取信于公理和国际社会? 发言人表示,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护佑下,香港正进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历史新阶段。有强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发展前景无限光明。不少媒体报道,一些港人赴英后遭受歧视、生计窘迫,落入“移民陷阱”。众目昭彰,英方拙劣的政治操弄蒙骗不了广大香港市民,破坏不了特区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也根本阻挡不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的铿锵步伐。我们敦促英方认清历史大势,放弃在港延续殖民影响的幻想,立即纠正错误,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否则必将自取其辱、自食恶果! read more
“香港健康码”今早(10日)9时正式开通,届时“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亦会更新至3.0版本。市民可于“港康码”网站实名登记申请注册帐户,成功开通帐户后,并透过“安心出行”3.0版本,上传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再从“港康码”网站登入系统获取“港康码”。只有取得“港康码”绿码人士,才可进一步申请将“港康码”转为适用于广东省的“粤康码”或适用于澳门的“澳康码”,而且转码时必须上传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纪录,换言之通关后市民到内地及澳门必须打针。 据了解,本港或于本月24日与内地通关。港府早前曾指,通关初期会设配额制,市民必须提交申请,但配额会优先发放予公务及商务人士优先,更传每日名额由1,000增至1万个。 由于“港康码”系统采取实名登记,申请人需填写个人资料如姓名、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和签发日期、联络电话号码、居住地址等,并上载在港住址证明供核实之用。 至于居于房屋委员会辖下公屋的申请人毋须提交住址证明,政府指该系统会与房委会的公屋住户数据库直接核实。政府续指,会优先处理已经上载在港住址证明的申请,及公屋的申请。当申请人的住址被确认后,系统会以短讯向申请人发出个人识别码以启动帐户。申请人如非香港身份证持有人,则需携同信件及身份证明文件到指定邮局核实身份及住址。核实后,系统会以短讯向申请人发出个人识别码以启动帐户。 若用户成功启动帐户后,可透过“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3.0版本内的新增功能,上传手机程式内过去31天的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港康码”分为红码、黄码及绿码三种,确诊者、疑似确诊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家居接触者、确诊康复但出院未满14天的人士、正接受强制检疫人士,以及申报过去14天曾带有病征的人士会获发红码;过去21天曾到访或居于高风险地点(包括申报住址及“安心出行”上传的出行纪录),或抵港后未满21天的入境人士,包括已完成强制检疫或获豁免强制检疫的入境人士(经“回港易”或“来港易”从内地或澳门入境除外)会获发黄码;其余人士则会获发绿码。所有“港康码”有效期均为申请当天,到当晚11时59分为止。 政府提醒,申请注册“港康码”帐户的先后次序与日后通关配额完全无关,呼吁市民毋须急于申请。市民申请到“港康码”绿码后,仍需转码才能过关。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早前接受访问时曾表示,转码过程需上传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纪录,代表打针会是通关条件,但未知会否如扩大安心出行适用范围般设有豁免安排。 read more
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教育部港澳台办和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紫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今日(10日)上午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在论坛上致辞表示,教育局重视推广中华文化,未来会作为爱国教育的重点。文化是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根基;文化强盛,可加强我们的国民身份、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下为杨润雄致辞全文: 尊敬的姜在忠董事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社长)、杨勇社长(紫荆杂志社社长)、黄均瑜会长(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校长: 早上好。我很高兴出席今年的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向各位介绍教育局在学校推展国民教育的工作。 世界各地的教育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并视之为学校应有之责。香港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教育局在学校推动国民教育,实在是责无旁贷,希望年轻一代明白他们既是香港公民,更是国家的一员,与国内十四亿同胞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百年,曾经历外强入侵的伤痛,对那些有切身经历的先辈,曾饱受国土被侵占的屈辱,无论生活有多困苦,他们也知道要爱国,愿意为国作出贡献,期望国家统一,更会为国家今日的成就而骄傲。年轻一代没有这些经历,所以不论内地或香港特区,推动「爱国教育」变得十分重要。 在香港,我们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学习宗旨之一,二○一二年政府曾经计划将国民教育独立成科,但最后不成功。虽然如此,政府继续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推行国民教育,从未放松。本届政府在上任后,立刻加强力度支援学校推行有关工作,让学生在课程内外认识国家历史、中华文化、经济、科技、政治体制等各方面的国情和发展,增进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青年人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是我们的教育愿景。 课程设置 我现在先讲一讲在学校课程推动国民教育的安排。历史及文化教育是推动国民教育的重点工作,并应从小开始培育。我们的幼稚园教育课程从小开始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及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小学方面,中国语文教育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同时建立文化自信。常识科设有「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学习范畴,让学生认识《基本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培养欣赏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情怀。中学的课程重点包括加强价值观教育,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宪法》及《基本法》教育,强化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学习。 政府在二○一八年九月落实了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并修订课程内容,古今并重,增加近代中国历史比重,中三主要是学习清末变法至香港回归的百年历史,让学生整全有系统地认识国史国情,培养国民身分认同,新课程已经在二○二○年九月在中一级开始逐级推行。课程发展议会于去年十月成立的「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 ,正就如何优化价值观教育,包括更新现行相关的课程架构,加强国民教育、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等元素及建议推行策略等,与教育界作深入讨论,并向教育局提出建议。 「一国两制」是香港的宪制基础。教育局过去几年,大力推动《宪法》与《基本法》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香港的宪制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因应《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我们今年陆续公布了《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及十五科相关科目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阐述现存于中小学课程内有关国家安全的课题、教学重点和学习元素,让学校自然连系、有机结合科目内容及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清楚明白香港特区与国家的关系,学生自己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有责任守法守纪、爱护国家、共同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也于今年成功改革高中通识教育科,将该科重新命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并定于今年九月开始在中四级推行。公民科的「『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课题,对于学生认识「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实践,以及国家的发展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明显的裨益。公民科更会提供内地考察机会,让学生透过亲身经历,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培养国民身份认同。教育局会加强教师培训及教材支援,安排视学及课程探访,并为教科书把关,协助学校管理层履行监察教学的责任,使新科目顺行推行,并符合订定的课程宗旨及目标。 学与教资源 我们已经为中、小学制作了多元化的教材和学习材料;增润初中「宪法与《基本法》」独立单元以涵盖国家安全教育;也派发了三套有关「回归事件簿」、「人权与法治」和「《宪法》和《基本法》」 的海报资源套。我们也在网上提供与《宪法》和《基本法》及中国历史相关的自学课程、线上游戏等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局亦正制作公民科的学与教资源,并逐步推出,供教师参考。 教师培训 教师质素毫无疑问影响课程教授的成效,而价值教育更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作为学生楷模。教育局正与师资培训大学商讨如何加强职前师资培训,包括有关教师品德和操守、历史教育、《宪法》及《基本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并持续就这些内容为现职校长和教师安排培训课程;严肃跟进不称职教师,取消严重失德教师的资格。由本学年开始,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及拟晋升教师必须参与核心培训课程,当中已加入与《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有关的内容。自去年十一月起,已经有约一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网上研讨会。 教育局也为不同科目教师举办各类型的内地专业交流活动,加深他们对内地最新发展,如「一带一路」、大湾区的认识。我们更为新入职教师提供内地学习团,作为核心培训课程的一部分。 学生活动及学生内地交流计划 除了课程的知识,学生的亲身经历及体验,更能培养他们对国家的情感,所以我们组织大量多元化的学生活动和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包括《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国家宪法日网上问答比赛、全港小学中国历史文化常识问答比赛、中华经典名句推广活动等,这些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反应踊跃。「《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培训计划」在今年推出,透过专题讲座、国情电影欣赏、参观、内地学习团等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推广《基本法》的领袖。 在内地交流活动方面,教育局每年提供约十万个交流名额,行程遍及内地各省市,内容涵盖文化、历史、经济等不同主题,以及国家的发展策略,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国家的发展和与香港的紧密关系,建立国家观念。此外,有超过七百三十所香港学校已与内地学校缔结成一千九百多对姊妹学校,促进两地学校交流。我们相信由学生亲身体会令他们反思更为深刻,有利慎思明辨,减少偏见。 工作展望 各位嘉宾,除了以上所说的各项工作,我们也重视推广中华文化,作为爱国教育的重点,文化是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根基;文化强盛,可加强我们的国民身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中小学的学习宗旨已涵盖中华文化的元素,而教育局会在不同层面加强推广,在学校及社会建构珍视中华文化的氛围。此外,我们会从初小加强文学经典的学习、在课程内增加经典篇章。 学校应该继续安排让学生多认识国家历史、发展、国情的全方位学习活动,并让学生多从「国家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慎思明辨,孕育爱国心。最近航天科学家团队访港到中学的进校园讲座,便是极佳的爱国教育活动。我曾出席中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分享其个人宝贵经历的一场讲座。戚院士传递航天精神背后的坚毅不拔、艰苦奋斗,以及团队尽力成就中华民族伟大使命的感人故事,最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国民教育需要全校参与,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与学校并肩携手持续推动国民教育,营造爱国的社会氛围,这是未来教育青少年工作重中之重,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同心合力,我相信我们必定可以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和爱国爱港的情怀,以及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我借用国务院在二○一九年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文件中的两句话「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为总结教育局推动国民教育的愿景。我期盼我们的社会能够在经历动荡后,回归平静,成为杏园芳圃,成风化人;我们的学生发自内心爱护自己的国家民族,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为祖国的昌盛,为香港的繁荣,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多谢各位。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社区先后出现Omicron及Delta两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0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公布,截至今日零时,本港新增14宗确诊,其中包括10宗本地感染;另有逾20宗初确多宗无源头。 政府晚上公布,由于今日发现一宗曾在天水围天靖街3号天盛苑盛谦阁(H座)居住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今晚7时起围封天水围天盛苑盛谦阁H座进行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早约7时完成强检行动。 政府已经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明日凌晨零时30分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不便的人士和长者安排上门采样。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1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引述资深传媒人阮纪宏先生昨日文章,呼吁“新特首须关注长居内地的港人”。梁振英指出,长居内地的香港人,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先行者、实践者和促进者,但他们遇到有待解决的难题,特区政府责无旁贷,要全面大力支持内地港人。 梁振英指出,过去反对派和他们的支持者要和内地割裂,百般阻挠特区政府促进和内地的融合工作,高铁站一地两检就是一例。现在时移势易,确实需要行动起来了。香港人在内地工作生活面对的问题实在不少,其中一个最突出的就是子女在教育制度和课程上的衔接问题和学费高昂问题。 梁振英称,内地是香港人在香港以外最大的经济和生活平台,上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有多达37万香港人(即约20个香港人就有一个)长期在内地生活。今天在内地工作的香港人的职位一般比较高,换句话说,内地为相当多的香港人提供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向上流动阶梯。同时,内地的产业结构较香港齐全,可以为香港修读理工科的青年人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避免毕业后在香港出现学历和就业的错配问题。 梁振英认为,有人说,在内地长期工作的香港人不交香港税,为什么要特区政府提供服务?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香港人在内地工作,是香港综合价值的体现,而且是促进香港产业的境外发展,对香港对国家,意义都远大于交税。也有人说,如果向长期居住在内地的香港人提供服务,那生活在外国的香港人又如何?我认为长期在外国生活的香港人,大多数已经取得当地国籍,严格来说,也已经放弃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因此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梁振英表示,香港要在全国继续受重视,用习主席的话说,就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至“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要达到这些要求,香港人在内地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得到特区政府全面和大力的支持。这事有迫切性,因为内地发展一日千里,“苏州过后冇艇搭”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到泰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确诊,他今日(2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今天的快速测试结果已呈现「一条线」。目前除了偶尔咳嗽,身体并无大碍。他又呼吁市民尽快打针,加强保护,减轻重症风险。 李家超说,过去几天收到很多有关他确诊的慰问,包括不同政府代表和各界人士,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和祝福。 read more
香港航运业逐渐倒退 蒋志伟(左2)指出,短期租约对行业发展影响大,形容是“致命伤” 易志明批评政府对行业欠缺长远规划 香港曾是世界第一港口,不过如今“港口一哥”地位已被上海取代,更被后起之秀的深圳抛离。尽管特区政府仍视航运物流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事实上香港航运业有如日落西山。有业界人士认为,香港航运业倒退,除受疫情影响外,与政府“口号式”处理问题,没有长远政策扶持业界,而短期租约制度削弱业界竞争力有关。更有议员批评政府任由业界自生自灭。 现时政府普遍以短期租约形式,向航运业界提供货仓储存用地,有关租约最多为期7年,在租约期满后将以价高者得的形式重新投标。业界人士批评短期租约制度,令行业的不确定性很大,万一不能重新续标等同结业。 落马洲中港货运联会主席蒋志伟批评,有关制度对行业长远发展有影响,形容是“致命伤”。他以新加坡为例,指当地在提供有关租约年期为30年,比香港的7年长得多,这令业界能放心作长远投资。而且由于重新投标以价高者得进行,拖高业界经营成本,业界无奈下“必须转嫁成本予客户”,变相削弱香港竞争力,等同将生意让给新加坡和盐田等港口。 蒋认为,即使政府将运输及房屋局分拆成房屋局与运输及物流局,但却没有专责部门处理航运业界事宜,反映政府对业界支援不足,“停留在口号式,无全面计划支援”,没有完善的配套。他又以车位为例,指现时用作运输的车辆数目与车位数目,为100比66,即100架车只有66个车位,这令业界经常要违例泊车。 航运交通界议员易志明认为,短期租约令业界不能以长时间去分薄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又指政府对行业欠缺长远规划,运房局改组是“换汤不换药”,建议政府成立专责部门处理长远规划;议员李镇强直言,政府对业界“爱理不理,口讲扶持净系讲”,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没有完整规划,指内地及新加坡都有提供大量补贴协助业界,反观香港就没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