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均消耗150万快测包 何柏良倡打齐针学生返学前无需快测
本港日均消耗150万个快测包,弃置量约为60公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4日)表示,在高疫苗接种率下,可以针对特定群组精准快测,以减少耗用。
全港学校每日用约80万个快测包,何柏良建议,除非学生上学前有病征,或同校有群组感染,否则可容许已经接种3针疫苗的中学生,以及已经接种2针复必泰或3针科兴的小学生,上学前不用做快测。
本港日均消耗150万个快测包,弃置量约为60公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4日)表示,在高疫苗接种率下,可以针对特定群组精准快测,以减少耗用。
全港学校每日用约80万个快测包,何柏良建议,除非学生上学前有病征,或同校有群组感染,否则可容许已经接种3针疫苗的中学生,以及已经接种2针复必泰或3针科兴的小学生,上学前不用做快测。
一名由南非抵港的36岁男子初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并检出带有N501Y变异病毒株,他在港期间所居住的青衣蓝澄湾5座纳入强制检测公告。 该名患者上月23日离开香港前往南非,出发前一日在香港进行的检测呈阴性,上周四(11月11日)乘搭QR818返抵香港,在机场的检测呈阴性,其后在指定检疫酒店检疫期间的样本结果呈阳性,并带有N501Y变异病毒株。他已经完成接种两剂复必泰新冠疫苗,没有出现病征。 卫生防护中心列作输入个案,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read more
医管局计划推「大湾区医生交流计划」,引入大湾区三甲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来港,与本地医护合作为市民提供服务。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今日(25日)表示,该计划属「三赢」方案,对两地医护及本港市民都有很大得益。他指,局方会视乎一年计划期内双方交流经验、配合情况等,再作检视。 对于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提到,最想吸纳曾到港抗疫医生。刘家献指出,在第五波疫情下,内地援港医疗队「落手落脚」协助照顾病人,亦会看英文医疗记录及开药,与本港医护可于短时间内磨合,彼此交流经验。 此外,本港确诊个案连日上升,刘家献指目前大部分入院患者病情较轻微,重症个案没有大增,而医管局亦已提升应变能力,若短时间内入院人数增加,亦有足够病床应对。他举例指,假设医院有五成病人都是新冠患者,就会考虑将有关医院转为定点医院,但强调这并非「硬指标」,亦要视乎联网病床运用情况。 read more
特区政府争取最早在星期日(8日)与内地首阶段通关,惟迟迟未正式公布详情,坊间对于通关安排众说纷纭。有传媒引述最新消息指,暂定1月8日起每日会有5万个通关配额,初步会分配予落马洲口岸(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及文锦渡口岸,其中落马洲口岸有3.5万个配额,深圳湾有1万个,余下5000个分予文锦渡口岸。 另有消息指,1月15日会再开放多两个口岸,分别是皇岗及莲塘/香园围口岸。 read more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1日)新增851宗确诊个案,分别为491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有360宗经快速检测呈报个案,确诊病例包括74宗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205,730宗,无新增死亡个案。 74宗输入个案中,30宗是机场个案,当中25宗为6月10日抵港人士,涉及12个航班;5宗6月9日抵港,涉及3个航班。31宗是在检疫酒店确诊;另有13宗是检疫7日后发现,大部分CT值高,怀疑是复阳;2至3宗CT值较低,大机会属本地个案。 张竹君表示,今日再多两间酒吧爆疫,其中1间为上环的同志酒吧“FLM”,累计13宗个案,涉及12男1女顾客,他们年龄介乎22至44岁,确诊者中有人去过之前爆疫的酒吧“LINQ”,初步属为本地感染。 另一爆疫的酒吧是中环云咸街云明行的酒吧Racks City,涉及9男9女顾客,年龄22至35岁,他们在上周六(4日)晚上9时至翌日凌晨2时到访,当中有5人怀疑属本地感染。至于中环酒吧SHUFFLE亦新增5宗个案,共有112个顾客及6个工作人员受影响。 张表示,有关酒吧环境,顾客进入后绝大部分亦没有戴口罩饮酒、倾偈,或看人打球,故容易有传播。张亦知道,食环曾有到该处所作提醒,譬如提醒要按最新指示下营运,包括跟随有关空气流通指引,希望酒吧可以改善通风情况,减低传播。 张竹君表示,学校个案方面,学校今日放假,但仍有学校呈报更新,其中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4B班已停课班别再增1宗病例,累计4宗个案,6A班共有6宗个案,其中有教6A班老师亦有教小五数学班,该班再多2宗个案,该班13名学生已建议停小组活动,老师本月6日最后一日上班,加上1名紧密接触者曾与数学班学生食饭,故该群组累计14宗确诊。 张表示,学校个案方面与社区比例相近,大约为0.01百分比。至于学校个案近日可能较多个案出现,解释由于每名师生返校前需要进行检测,故变相能揪出个案,不过仍有70多万学生加10、20万老师回校,总数近100万名,所以若出现数十宗,甚至一百宗个案,比例上与社区揪出的个案相似,而社区个案多,学校个案亦会相对多。 她续指,留意到个别学校个案中疑有聚集性,例如先有3名学生同一班,再有师生相继发病,可能是大家接触方面较多,但相信大部分学校只有1、2宗个案,没有聚集性,故大机会来自社区。 另外,今日新增2宗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本地个案,包括1名57岁女子,居于大埔广福道,在国泰机场贵宾室厨房从事洗碗工作,当局不排除出入机场时受输入病例感染,亦不排除在社区感染;另1人为61岁女子居于禾輋村。 read more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周二(9月28日)举行「如何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圆桌会议,表示接到多宗有关子女受校园欺凌的家长求助个案。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在会议上强调,教育局一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并对行为「零容忍」。香港校园欺凌问题一直相当严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年公布的《跨国评估学生能力计划》,香港学生在学校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为29.3%,远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然而,在校园欺凌问题上,政府多年来的态度永远是口号多于实际行动,在预防、处理、通报及问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两大盲点致「零容忍」变「宁容忍」 校园欺凌背后往往是复杂成因,许多欺凌者或许未曾预料到个人一时兴起行为会对他人造成难以预计的伤害,部分欺凌者甚至曾经也是受害者,因曾经欺凌事件未得到妥善处理而留下心理阴影,转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不同个案的结果更是迥异,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受害者不堪重负而自杀。特区政府最早于2005年由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的李国章提出「对校园欺凌事件零容忍」的取态,但细看政府所作所为,「零容忍」更像是敷衍公众的口号。 首先,特区政府往往认为,只要增加一定经费、聘请足够驻校社工,而无须强制校方通报欺凌个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价值观教育,从而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然而,这反而促使学校对欺凌事件「诸多容忍」,因为它们大多会为了校誉而淡化事件,尽量避免外力介入。 其次,特区政府常常强调,教育局发布的《学校行政手册》及学校通告已经为处理及预防欺凌事件提供清晰指引,例如《学校行政手册》提到学校须以「教育、辅导和保护学生」角度处理欺凌事件,亦列出「学校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图」,订明学校应该按照程序介入及跟进云云;然而,有关指引并无法律约束力,即使教师与校方处理方法未必适切,但也无须问责。 政府被动,校方保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陈季康2019年初曾发表研究报告,当中涉及探讨香港欺凌问题,以及事件对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影响。同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提到仍没有确切原因解释香港校园欺凌事件高比例的现象。但他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受到香港学校态度相对较被动且保守,不少学校拒绝接受调查,或不信任学者。究其原因,不过是香港学校竞争激烈,校方担忧欺凌事件曝光后,影响来年收生表现和学校声誉。而教育局十分强调校本管理原则,将责任推卸给学校,如此一来,欺凌现象更难以防止或解决。 陈季康的研究发现,台湾针对校园欺凌有一套更加完善的通报机制。学生如遭遇校园暴力,则可拨通24小时反霸凌通报专线,社工通报学校,并成立调查小组。根据台湾当局制定的《校园霸凌防制准则》(《准则》),校方接获通报后必须立即组成「霸凌因应小组」并在三日内召开会议,成员包括曾参加社会公众或辅导培训的教师代表、学务人员、辅导人员、家长代表及学者,有时学生代表亦会参与处理。而一旦确认属于欺凌事件,便会启动辅导机制;若性质严重,学校需立刻向警方、社政机构或检察机关寻求协助,并依法处理。 《准则》又规定调查期限为三个月,亦订明校园欺凌的定义及类别、处理欺凌事件流程建议,接报后的调查程序必须透明清晰,学校更不能以「校本自主」为由拒绝外间机构介入事件。相比之下,香港教育局几乎将处理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及非政府机构,而作为最直接接触欺凌事件当事人的学校,则因诸多顾虑难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学生有谁可以依靠? 根据立法会文件,在审核2021至22年度开支预算管制人员对财务委员会委员初步书面问题答覆中,教育局局长回覆立法会议员郑泳舜的查询时提及,在2020/21学年,当局采用旧有资助模式及新资助模式学生辅导服务的预算总开支为4.92亿元,超过八成公营小学已聘用驻校注册学位社工;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署由2019/20学年起于全港460多间中学实行「一校两社工」的安排,并相应增加督导支援,相关服务涉及修订预算为7.55亿元。 「这个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能单单只靠社工,社工虽然可以提供情绪支援,但最终如何处理个案,老师和校方的做法也很关键。」香港救助儿童会倡议助理经理吴淦濠表示,驻校社工往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去了解学生情况。 香港救助儿童会早前发布「Young Voices」报告,发现近1/4学生担心被欺凌或曾遭受其他儿童或青少年暴力对待。吴淦濠曾经就此撰写《青少年如何看待校园欺凌?》一文,提到尽管教育局已经透过不同方式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教师在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等,但从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见,有关措施似乎未能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例如,有学生反映老师和社工都无法有效处理欺凌问题,因为「开玩笑」和「欺凌」之间的差异往往难以区分,校方可能爱莫能助。 吴淦濠建议,政府和学校在检讨和完善防范校园欺凌的政策之前,「不妨先聆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例如可以定期透过问卷调查了解校内情况,以及让学生参与制订和建立校内的欺凌举报机制及处理投诉程序,确保相关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私隐和信任程度上都能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 read more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昨日(12日)举行风险评估会议,建议容许为5至11岁儿童接种成人复必泰疫苗的三分之一剂量,同时建议政府应把有关资料交由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以进一步考虑是否降低复必泰年龄限制。 委员会指,现时仍未收到复必泰疫苗5至11岁儿童剂量封装的申请,审视相关资料后提出有关建议。政府发言人则表示,会继续与复星医药跟进扩展复必泰疫苗的适用年龄至涵盖5至11岁的儿童。 另外,委员会亦在检视所有与复必泰疫苗及科兴疫苗相关的最新临床及安全数据,认为现时无发现新的重要安全信号,会持续监察。委员会续指,两款疫苗的质素已通过认证和合适的质素控制测试,认为效益均大于风险,无需建议更改该两款疫苗的使用。 read more
讲述抗美援朝故事的主题影片《长津湖》,今日(11日)在港隆重公映,昨晚(10日)率先举行首映礼。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出席首映礼并致辞。 卢新宁在致辞时表示,香港对这部影片有大贡献,三位导演中有两位来自香港,相信《长津湖》中的许多情节、场景、故事、细节,都体现了两位导演的手笔和心血,也体现了香港电影人的艺术造诣和家国情怀。卢新宁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香港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机遇,也期待更多香港电影人、文艺家参与其中,创作更多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激扬家国情怀。 陈茂波在致辞时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持续稳步发展,孕育和造就了香港今天的繁荣。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过去、望今天,思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包含的意义,我们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当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鼓励我们,特别是青年人,积极投身及贡献力量,「因为在中国梦里面,也有着我们的香港梦。」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香港中联办警务联络部部长陈枫,《长津湖》监制及导演林超贤、制片人梁凤英,以及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博士、英皇集团执行董事杨政龙等出席首映礼,其他演艺界人士包括卫诗雅、泳儿、周励淇、马思惠、曾乐彤、许靖韵等亦出席首映礼。卢新宁及陈茂波致辞后,导演林超贤接受司仪访问分享拍摄感受,最后众嘉宾一起上台大合照兼举杯庆祝,预祝《长津湖》电影在港取得成功。 英皇电影及双喜电影联合发行的电影《长津湖》,由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破天荒携手执导,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李晨、韩东君、胡军、张涵予等主演,票房突破56亿元人民币大关(折约港币68亿元),荣登今年全球卖座冠军,强势挑战内地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影片以1950年11月发生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此外,《长津湖》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已正式官宣,影片保持了原班阵容。 read more
银联国际与八达通公司今日(20日)公布,在八达通App内加入银联二维码付款功能。今后八达通银包用户不仅可在本港支援银联二维码的商户付款,使用范围更拓展至内地以至全球。 为配合新服务的推出,银联及本地各大商户推出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八达通银包用户在佳节气氛下尽享各项购物优惠。八达通银包用户只需点击银包页面上的银联标志,便可即时轻松使用银联二维码功能消费。透过是次合作,八达通银包用户可于全球超过3000万家支援银联二维码的零售点轻松付款,其中包括超过600万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零售点。 银联国际香港分公司总经理邵敏表示,这次合作亦见证了本地储值支付行业及银联香港业务的新里程碑。银联国际希望充分发挥在支付市场上的技术和网路优势,与业界伙伴广泛合作,为更多香港市民提供创新支付体验。 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李俊明表示,与银联国际的合作是八达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透过引入银联二维码功能将扩展八达通银包成为一个更全面、商户网络覆盖更广泛的支付工具,满足八达通用户无论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内地以至全球消费可享无远弗届的电子支付新优势。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昨日(24日)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透过视像会议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她表示,在对抗新冠病毒的路途上,国际合作对于结束这场席卷全球近一年多的疫情至为重要。即使日后疫情逐渐消退,国际社会亦必须共同努力为后疫情作好准备,例如管理恢复出行及国际经济活动的风险,以及制定有效的策略,以防止下一次的疫情。 她补充说,今天很高兴能够从成员国的顶尖专家的讨论和交流中,获得很多有关新冠病毒疫情及其他公共卫生议题的资讯。特区政府将继续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会员国的卫生部门在各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与时俱进,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受新冠影响,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自今日起至6月1日,以视像会议形式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是结束当前的大流行疫情并建设一个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公平的世界,为下一次大流行作好防范,并聚焦应对新冠疫情,以及确保所有人能够在疫情下享有平等的医疗服务。会议亦涵盖其他与公共卫生有关的议题,包括精神健康、抗生素抗药性及非传染性疾病等。 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卫生)陈松青、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及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林文健同为中国代表团成员。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财政部香港会计咨询专家受聘仪式」暨「香港会计咨询专家协会首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昨日(3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致辞时表示,香港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会计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期望受聘专家为国家会计改革发展和两地会计交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谭铁牛指出,多年来,以受聘专家为代表的香港会计界人士,善用香港自身独特优势,融合国际先进经验,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形成了一支严守职业操守、通晓国际标准、精益求精的高素质会计师队伍,努力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水准、国际化的专业服务,品质享誉全球,竞争力长盛不衰。 谭铁牛表示,会计在两地经济融合发展中扮演了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内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开启后,香港的会计师和会计服务紧随香港资金和技术北上支持内地建设,是港商投资内地的先行者、先进会计理念的传播者、两地会计交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他续称,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内地与香港的会计行业交流合作更是不断深入深化,越来越多香港会计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国家资本市场改革、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人才培养等,不仅为两地会计行业协同快速发展、内地会计服务水准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国家经济高品质发展、香港经济稳健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谭铁牛提出了4点希望:一是希望各受聘专家倍加珍惜荣誉,进一步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民族的自豪感,为国家会计改革发展与交流,建言献策,共享智慧;二是希望各专家认真履职尽责,履行好新选举制度赋予的神圣职责,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三是团结业界同仁,持续凝心聚力,不断壮大会计界爱国爱港力量,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扎实做事,发声出力;四是全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领业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海阔凭鱼跃、风好正扬帆。」谭铁牛最后指出,香港会计界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特区政府的积极作为,有两地业界的共同努力奋斗,香港会计行业一定能够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中做出更大贡献、取得更大成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