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思宣布不竞逐连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将于12月15日举行,11月23日至11月30日接受参选人登记。已担任15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前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今日(27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会竞逐连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智思指,过去15年担任人大代表的工作对他意义重大,让他更多认识国家,尤其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他认为15年对他来讲已经足够,希望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透过这个平台去认识国家,代表香港发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将于12月15日举行,11月23日至11月30日接受参选人登记。已担任15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前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今日(27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不会竞逐连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智思指,过去15年担任人大代表的工作对他意义重大,让他更多认识国家,尤其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他认为15年对他来讲已经足够,希望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透过这个平台去认识国家,代表香港发声。
新一届立法会11月12日举行首次大会,国徽区徽同时亮相,熠熠生辉,这是香港特区立法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会议厅同时挂上国徽和区徽。新一届立法会由70席变成90席,自然会有新座位表。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在社交平台上载影片分享议会「冷知识」,首集就是介绍会议厅的90个座位到底是如何编配的。他提到,议员编排座位方式,随时代变迁而几番改变。首先,回归前的立法局议员都是「论资排辈」,资深议员会安排坐较前的位置;到回归后的立法会基本上靠议员协商形式安排座位,建制派多数坐在会议厅中间位置,而反对派坐在主席左方,因为每次特首到立法会进行答问大会或宣读《施政报告》时,都会从正门经过中间通道步往主席台,如果议会斗争激烈而反对派议员坐中间时,特首进入议事厅都会变得非常难。 他说,现在完善选举制度后,选委会界别议员即使有不同政党背景都会坐在一起;直选与功能界别议员,就继续以协商方式分配座位。其中民建联继续留在上届议会的位置,并由资深议员夹一个新议员坐,希望新旧议员之间有所照应。 到影片最后,陈克勤又曝出,原本有两个议员并不想坐在一起,且两人都是来自同一个政党。不过,陈克勤没公开两人身份,亦没有再细说两人不想同坐的原因。 read more
港府日前推出「香港健康码」(港康码)为粤港澳三地免检疫通关作准备,AlipayHK及支付宝今日(16日)公布在电子钱包内新增「香港健康码」服务,即日起市民可透过AlipayHK及内地支付宝App内直接开通及使用「港康码」,为日后出行作准备。 有别于现时需要用手机或电脑输入「港康码」网站地址,再提交申请和登入系统,AlipayHK特意为「港康码」增设「香港健康码」小程式,在首页点击「香港健康码」图标即跳转进入政府的「港康码」网站注册账户,并于政府网站内自行填写相关资料进行登记;成功开通账户后,用户亦可进入「香港健康码」小程式登入「港康码」系统。 而内地支付宝用户则可在内地支付宝App内点击「全国健康码」图标,选择「中国香港」地区进行申请,日后内地居民往返香港,可直接在App内切换相关健康码,方便通关后的商务往来。首阶段将率先开放予身在深圳及广州地区的内地支付宝用户,其后再逐步拓展至其他地区用户。 蚂蚁集团支付宝港澳台地区总经理李咏诗表示:「两地钱包增设『港康码』有助通关后,为两地居民往来生活、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届时AlipayHK和支付宝用户无论是通关检疫,抑或是商贸、旅游,都能使用一App无缝穿梭两地。」 read more
现已宣布解散的民间人权阵线(民阵),于2020年申请在7月1日游行。警方发出反对通知书后,前民阵召集人陈皓桓、曾健成、梁国雄等8人被指举行记者会,煽惑他人无视警方反对继续出席游行。其中7人去年认罪,判囚6至12个月。余下的前区议员陈荣泰,则否认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在区院经审讯后,今早(12日)被裁定罪成,法官郑念慈将于今天下午判刑。 被告陈荣泰被控于2020年6月30日,在终审法院外非法煽惑其他身份不详的人,在无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的情况下,明知而参与一个属未经批准的集结的公众游行。法官裁决时指,被告曾任职多间传媒机构,之后亦从事地区工作成为区议员,是历练丰富而非不闻不问、盲目附和的人。被告虽然辩称,当日只是“撑场”及支持民阵就警方的决定提上诉,但他在记者会开始之初,已与其他被告一同手持“反对国安法,七一齐上街”的标语,更一同叫喊不同口号或作出呼应。且当其他被告发言表明不论上诉是否成功,仍会于7月1日游行期间,被告亦一直在场。直至被告发言,内容更涉及分配他人衣着等。被告明知警方已就有关游行的申请发出反对通知书,其他被告的发言乃不妥当,但他并未有澄清自己的立场,亦未有提及上诉事宜,法庭遂不接纳他是以婉转方式来澄清立场。 法官直指被告的辩解全属虚构,并是砌词猝辩,认为被告相信受煽惑者会明知而参与非法集结,及与其他同案被告怀有共同目的参与记者会,且互相支持,透过记者会来呼吁他人参与非法集结,因此最后裁定被告罪成。 read more
明日是除夕,运输署提醒市民留意除夕夜为配合节日庆祝活动而实施的特别交通及运输安排,其中港铁不设通宵服务,但八条铁路线下午会加强班次,连同轻铁,会延长服务一小时;而中环兰桂坊一带明日下午二时起至翌日上午五时实施封路安排。 就公共运输方面,明日将实施以下服务调整: (i) 港铁八条铁路线(迪士尼线及机场快线除外)明日下午会加强班次,并延长服务一小时。轻铁所有路线明日亦会延长服务时间一小时; (ii) 部分巴士及专线小巴路线会调整、加强服务或延长服务时间。特别巴士路线亦会于明日及元旦日提供服务; (iii) 电车服务会延长服务时间至翌日凌晨2时30分; (iv)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会延长服务时间至翌日凌晨三时;及 (v) 往来中环及尖沙咀的渡轮亦会延长服务时间至翌日凌晨一时,而往来中环及坪洲的渡轮则会于元旦凌晨一时及凌晨1时45分别加开一班往中环及一班往坪洲的班次。 运输署呼吁市民尽量使用公共运输服务,避免驾车前往繁忙地区。如有必要驾车,请小心及忍让,以及留意路旁泊车位会因封路而临时取消。行人请在行人道上行走,注意道路安全和保持忍让,并遵守交通灯讯号及现场警员的劝喻及指示。市民请留意各相关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的乘客通告。 由于预料在假期期间有大量乘客使用公共运输服务,等候时间可能较长。运输署提醒乘客应预早计划行程,并遵守秩序,及遵从现场警员及相关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职员的指示候车。 运输署及警方会密切留意交通情况,并在有需要时实施适当措施。驾驶人士及市民请留意电台、电视台广播、运输署网页或「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的最新交通消息。有关特别交通及运输安排的详情已上载运输署网页及「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 read more
长沙湾发生「离奇」交通意外。今日(3日)凌晨1时14分,姓陈(68岁)的士司机载客沿葵涌道往荃湾方向前进,及至美孚新村4期对开,突有两名男子攀上行车天桥桥面,横越往长沙湾方向的3条行车线,继而跨上约1米高石壆跳出马路。 的哥疑收掣不及,2男子被的士撞飞抛上车头,继而堕地倒卧壆边,二人头部重创,其中姓蔡(37岁)男子昏迷吐血,姓李(54岁)男子则仍有知觉,状甚痛苦。救护员接报到场,将两人送往玛嘉烈医院抢救,警方亦封锁现场行车线调查意外原因。 据了解,意外现场附近有道路维修工程,未知两名男伤者是否工程相关人员,惟有人疑于意外后「断片」,未能解释为何事发时会在行车天桥上出现。而意外后的士车头挡风玻璃爆裂停在路中,的哥则留在现场协助警方调查。警员其后在石壆上检走6支樽装水,不排除为两名伤者遗下。 事发后约30分钟,距离现场约100米外路面亦发生一宗交通意外,一辆私家车遭客货车追撞车尾,私家车车尾损毁,车上司机及一名乘客报称颈部痛楚,须由救护车送院治理。客货车车头毁烂,车上司机及乘客无受伤,正协助警方调查意外经过。 (来源:东网)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下午2时半将举行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他早上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希望透过与市民交流,了解大家最关心和切身的问题,让施政报告内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他说,欢迎市民收看直播,亦可以在他的社交平台留言发表意见。 李家超又说,7月底展开施政报告公众咨询至今,他和团队已在线上线下出席了约十次咨询,听取大家对不同议题的意见。 read more
第七届立法会换届选举顺利结束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全面回顾香港民主产生及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九龙社团联会昨日(24日)举办「从立法会选举看香港民主实践——『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解读」专题讲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出席活动并作深度讲解。她表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要在4年内尽力解决香港深层次问题,令人信服这次选制的改变是成功,而港人亦要对新选制充满自信。 谭惠珠表示,这次完善选举制度引起国际社会讨论,「五眼联盟」的外长近日更发表不实声明,抹黑立法会选举。她解释,白皮书旨在说明英国殖民时期香港没民主,是中国其后一路推动,直至2014年提出「831」普选方案但被否决,而白皮书说明香港未来发展不会排除普选,强调现时只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惟基本法第45条和68条普选立法会议员和特首的目标不变。 谭惠珠指出,现在新一届立法会应致力解决房屋土地等问题,需要一批「专才议员」的持续努力,相信经过综合治理,4年后香港会有更大的发展,令人信服这次选制的改变是成功。她强调,香港需要走自己的民主道路,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须要合宪、符合国际标准、符合香港需要、符合国策、符合国家及港人利益,希望港人坚定信心,令这次改革获得成功。 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在致辞时表示,2021年9月19日的选委会选举成功举行,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首场选举,亦是香港局势实现由乱转治、迈进由治及兴的重要里程碑。而12月19日第七届立法会换届选举圆满成功,充分彰显出新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及公平竞争性。90位新当选议员将全面履行基本法要求的宪制职能,担负起立法、审核及监察政府的职能,在爱国爱港最大同心圆内,展现出香港民主实践的新气象、新希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2c8bfce9ae28995490d691cdc44fefec.mp4 香港新冠肺炎确诊数重回高水平,已连续8天突破4,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28日)新增4,886宗确诊,包括248宗输入个案。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表示,下周一(8月1日)起,公立医院所有特别探访人士及康复者,须提供48小时内有效、非自采的鼻腔及咽喉合并拭子核酸检测无染疫证明。 有1名22个月大女婴住离岛,昨晚7时许抽搐,飞行服务队晚上9时半送到东区医院,现时处危殆,要ICU呼吸机,令人担心是由新冠病毒引发脑病变,脑水肿亦严重。 政府专家顾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该女婴出现神智呆滞,令人担心是否脑病变。他续指,今早向医管局跟进女婴情况,得知现时危殆,需要插喉及强心药来维持生命,而并脑水肿亦好严重。 他续指,女婴有1名姐姐,每日有做快测,姐姐昨日(27日)快测确诊,故有可能姐姐传染到女婴亦不出奇。他强调脑病变可以是由新冠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脑炎,由于女婴入院不足24小时,暂时未知她感染哪一种病毒株,其病毒量高,稍后将进行病毒分析。他又指,本港于2、3月时曾有儿童确诊后有脑炎,其后失救。 关慧敏公布,昨日(27日)再新增5宗新冠患者死亡个案,分别为3男2女,介乎56岁至100岁,其中2人来自院舍。 死者涉及68岁男子,曾打3针,本身因肝硬化在家中晕倒,送深切治疗部治疗后过世;另有一名死者为88岁女子,本身有糙尿血压中风,跌倒后入院确诊,有心脏病发,肺水肿,昨日离世。1名56岁男子亦不幸病逝,因有长期疾病,本身无自理能力。本月初因发烧入院,及后因肺部恶化于昨日离世。死者亦涉及100岁婆婆,有糖尿血压柏金逊,发烧精神不振不院,昨日离世,严重慢性阻塞肺病,昨日家人发现晕倒,到急症室时已没有心跳。患者入院后证实确诊,已转介死因庭跟进。 关慧敏表示,现时共有1,384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留医,当中155人为新增确诊。昨晚5名病人列作情况危殆,另有2人情况严重,现时留医的确诊病人中,共有10名危殆病人、11名严重,其中3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另外,关慧敏表示为减少病毒进入医院的风险,医管局更新公院探访人士检测要求,要求所有探访人士均须提供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新冠康复者。探访人士可选择受认可的机构进行检测,须采用非自行采集的鼻、咽合并检测,有需要人士可免费于社区检测中心检测。 探访人士亦可提供24小时快速抗原测试阴性证明,不过探访后2日内需补返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如果情况危急,探访人士可于探访后尽快补返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以及2日内提交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另外,所有探访人士须遵守“疫苗通行证”要求及进入场所需扫描“安心出行”。至于危急及临终病人的恩恤探访安排则维持不变。 read more
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一直是政府关心议题。《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今日(11日)发布,显示上海以82.79的总得分继续排名第三,与新加坡和伦敦的差距为12.09和0.25,较2021年的15.02和0.38继续收窄。 第四至第十为香港(79.15)、迪拜(75.74)、鹿特丹(73.85)、汉堡(73.07)、纽约-新泽西(72.58)、雅典-比雷埃夫斯(68.67)、宁波舟山(66.12)。 read more
香港赛马会于本月2日发出通告,指已终止14名人士的会籍,即时生效。名单包括壹传媒黎智英、民主党李柱铭及何俊仁。有马会知情人士透露,马会过往曾对涉及刑事案件人士作出终止会籍决定,是基于事件有损香港赛马会形象。 正在赤柱监狱服刑的黎智英,先后因为3宗非法游行合共判囚20个月,包括因前年8月18日和8月31日非法游行,于今年4月16日已被判监14个月;其后他因前年10.1非法游行一案,于今年5月28日再被判14个月,而当中6个月刑期与另外两宗非法游行案的刑期分期执行,即3案合共判囚20个月。 至于何俊仁因前年8.18、10.1、10.20,以及去年6.4等4宗非法集结案,被控明知而参与及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共判囚18个月。而李柱铭则于今年4月因于前年8.18非法集结,被裁定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被判入狱11个月,缓刑2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