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国:修例风波显出市民守法意识不足法治教育须「入屋」
2019年,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触发修例风波,继而演变成社会动荡。黑暴分子在多区堵路破坏,更对普通市民随意动用「私刑」。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今日(6日)指,事件源于市民守法意识不充分。 多人被捕并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暴动罪等。林定国表示,很多市民不了解法律制度,没有尝试很耐心或认真看,而是凭感觉理解法律条文。政府须做好法治教育,以「入得屋」、「不赶客」方法让市民理解。他相信大部分客观理性持平的人会安心。 施政报告提出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林定国表示,目标是要让市民对法律有基础认识,不受错误资讯影响。政府会透过实际生活例子作教育。他强调,「说好香港故事」是要讲真事,并非「洗脑」。
陈茂波:金融峰会展示开放复常与会者亲身体会香港发展机遇
香港金管局主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如期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6日)发表网志,形容这次峰会向世界展示香港的开放和复常,表示明年将继续举行投资峰会,汇聚各方翘楚,继续强化这个高端金融交流平台在全球金融界所发挥的作用。 陈茂波指,不少与会者向他坦言,在香港的亲身体会,跟透过某些海外媒体看到的状况并不一样,他们感受到香港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陈茂波说,与会者不仅从峰会的不同环节掌握到更多环球金融市场状况及发展的一手资讯,亦从内地金融监管机构领导的答问环节中直接了解到他们的观点与内地政策思路,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的现况。有与会者向他表示,峰会里的讨论和同行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更切实感受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陈茂波表示,在应对各种风险之际,全球若能继续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将让全球各地更有韧力应对经济起伏,相信只要疫情持续受控,对外活动进一步恢复,可望支持未来经济复苏动力逐步增强。他认为,目前香港最迫切的是增加投资和经济驱动力,而吸引企业、招揽人才正是全力推进的工作方向;同时亦要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扩大香港的发展容量和承载力,让香港在经济复苏时,能更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把经济发展推上更高的台阶。
梁振英吁港人勿怕「7+3」隔离主动北上寻机遇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6日)在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国家的重要指示,除了贡献国家外,亦是年轻人在人生及事业上的更大舞台。 梁振英表示,国家对香港期望高,希望港人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发展,虽然现时到内地仍要「7+3」隔离,但都值得亲身去寻求发展和合作机会。他形容等通关是「守株待兔」,呼吁各行各业的企业、商会、专业团体负责人,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成员等人「主动去找那只兔子」。就算付出了「7+3」的时间成本,但之后的得益会更大,「如果哪个公职人员能付出这个时间成本,为香港做事,我会公开表扬他。」 梁振英说,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指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点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因西方部分国家在现代化后,就利用自己的力量侵略他人。他又提到,建设法治中国是国家的目标,香港可以帮手,虽然两地的司法和法律制度不同,但香港的律师有经验,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和长处,可贡献国家。 对于有西方国家认为与中国进入「战略竞争」,亦有部分西方传媒报道偏颇,称中国「走开放回头路」。梁振英直指有些文章论点荒谬,认为有关说法并不正确。他强调,应该要看国家的实际行动,例如最近国家举办进博会,就是要将外国的货品引进来;而大湾区内的南沙,6月时国务院宣布的总体方案是要面向世界,都显示中国的市场明显是越来越开放。
林定国:23条立法研究工作无死线要确保法例「管用」
施政报告提出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2019年反修例事件反映出许多市民的守法意识不充分,对法律制度不了解,亦反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目标是让市民对本港基本宪制秩序性法律有基本认识,不受错误资讯所影响,会以实际生活例子,将法律知识传递给港人。 他又称,港区国安法对人权有保障,但外界甚至本港内部都有不全面,甚至故意的错误理解,有必要展开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等,协助推广法治,明年稍后会推展「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不过对「领袖」人选则未有定案。他指出,很多人没有耐心或认真去看清楚法律条文,只凭自己感觉,这样并不理想。应用浅白的方法去鼓励人多了解法律的重要,至于如何吸引人理解,要用「入得屋」的方法,用不赶客方法令他们理解。 至于《基本法》第23条立法,林定国称正在研究,将参考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类似条例,确保法例「管用」能达至目的,现阶段不会就研究工作定下死线,强调会在适合的时间立法。23条立法属于宪制责任,在国际形势复杂下,这条关键的法例要做得好,不希望朝令夕改。
林正财倡香港安老院舍仿效「团进团出」 容许院友闭环外出
新冠疫情以来,安老院舍出现多次爆发或需送检疫中心,令长者身心疲劳,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今日(5日)出席活动后表示,已建议社署放宽院舍探访及外出安排,他引述社署表示会考虑建议。现时旅游业界正建议「团进团出」方法接待旅客,林认为,安老院舍可仿效做法,在闭环安排下,让院友外出活动,接触大自然,有助身心健康,感染风险亦低。 对于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表示,研究要求医护人员做够一定年期才能离开公营系统,以应付医护人手紧张,林表示,以往讨论医生人手时有提及这项建议,认为值得探讨,亦相信卢宠茂会与相关专业团体讨论。他说,有别于以往,现时很多40岁以下的公立医院医生都已转做私家医生,对公营医疗系统确实打击很大,因此要检视服务时间需否长些。至于是否限制了自由,他认为,在知情的情况下,培训配套亦做得好,相信没有问题。 另外,《施政报告》建议实施先导计划,将现时每年2000港元的医疗券增至2500港元,对于有长者反映,期望可加至3000港元,林正财表示,《施政报告》公布的健康蓝图十分可取,医疗券实际亦有预防作用,包括做筛查和检验身体,如果用1000港元做好预防,当局再给予500港元作为鼓励,可以相得益彰,如果效果好,相信政府乐意再给予资源。
梁振英:不可仅从字面理解「政治中立」 如解决需向公务员作好解释说明
《公务员守则》更新草拟版本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发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日前指,新的《公务员守则》将不会再用「政治中立」这个名词。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5日)就「政治中立」在社交平台发帖文指,如放弃「公务员政治中立」,同时又无新的、可以很好避免「演绎」的说法,只会引起「混乱」。而这是反对派最喜欢的。 梁振英表示,「公务员政治中立」不可只看字面意思去理解。他以「爱护动物协会」名称中并未特意强调「动物并不是人」为例,表示即使不改名,没有将其作为问题进行演绎,也不会有人将虐儿个案向动物协会举报。「公务员政治中立」指的中立也不能光看字面意思,「中立」更不表示公务员在政治上不必效忠国家。梁振英指,哪个国家的公务员都必须效忠自己国家。形容是「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要求。」他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与效忠国家两者并行不悖。 梁振英在帖文中续指,过去几年有公务员以自己政治立场或政治关系拒绝执行上级交待的工作。如要解决此问题,不是将现在的「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字眼改为其他的同样可引起「演绎」的字眼便可,而是要向全体公务员做好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