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华人庆香港回归25周年 驻伦敦经贸办鼓励融入国家发展

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罗莘桉在当地时间6月28日于英国伯明翰出席由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举办的宴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这次活动共有超过250名在英华人出席。 罗莘桉表示,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下,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展蓝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港将积极响应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际大循环的“促成者”,为经济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 罗莘桉强调“一国两制”是香港特区繁荣稳定的根基,鼓励在英华人把握善用香港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回归25载 陈帆:香港定可迎来更辉煌岁月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8日)发表网志,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陈帆指出,过去数年香港经历多个史无前例的挑战,2019年下半年经历「黑暴」,反中乱港分子破坏公共秩序的冲击等,在中央落实香港国安法,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迎来由乱到治的局面。而疫情期间亦充分感受到国家对香港的关爱,他形容,香港只要有求、祖国必定有应,相信只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定必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迎来更辉煌的岁月。 陈帆指出,回归25年来,政府不断扩展香港内部交通网络,为市民通达出行努力,包括港铁屯马线及东铁线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力求加强与内地的运输接驳,落成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以及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而香港国际机场三跑启用后,每年可以处理1.2亿人次旅客和1000万公吨货物。 陈帆又表示,市民对土地不足带来的民生问题有切肤之痛,约20万人住在劏房。展望未来10年,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并正透过利用新进建筑技术及科技,增量提速,加快建筑步伐。政府亦积极推动过渡性房屋及「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为基层市民减轻负担。

新华社播发长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香港发展纪实

新华社昨日(27日)发表题为《紫荆花开正烂漫踔厉奋发启新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香港发展纪实》的文章,全文如下: 丽日晴空下,金紫荆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隆重热烈的喜庆氛围洋溢在维港两岸。 2022年7月1日,香港将迎来又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这个消息振奋了香港各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始终关心着香港发展和香港同胞福祉,始终牵挂着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引领香港书写出同祖国一道走向伟大复兴的宏阔篇章。 (一) 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上潮落潮起,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激荡—— 180多年前,中国近代史在这里屈辱开端。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香港被迫离开了祖国怀抱。 25年前,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香江。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在祖国的怀抱中迎来发展新纪元。 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这里开通。 这是港珠澳大桥(2020年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来,亲自宣布大桥开通。总书记驱车沿桥巡览,登岛远眺,感慨万千:“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这一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国之重器”,把香港和内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新时代,如何让香港发展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思考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论断。 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用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指明香港与祖国发展命运与共的奋斗逻辑—— “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相信,广大香港同胞对此也是念兹在兹的。我也相信,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8年11月12日,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都亲自谋划和推动了大量内地同香港、澳门的合作项目。2007年到中央工作后,我分管港澳工作,全面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港澳朋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 人们清晰记得,5年前,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香港视察。当时,港珠澳大桥还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总书记来到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考察了工程进展情况。随后,他还考察了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情况。 总书记同前来出席庆祝活动的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会面时,关心地问道:“是坐船过来的吗?”崔世安回答:“是的,坐船要一个多小时。”总书记说:“等港珠澳大桥修好了,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了。”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大工程给予肯定: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中央支持香港机场建设第三跑道,就是为了支持香港巩固国际航空交通枢纽地位,保持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正是那一次莅临香港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描绘出宏伟蓝图。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审议。 从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到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再到强调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香港更好融入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殷切希望。 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到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从逐步放宽香港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投资及执业限制到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按下“快进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极大催生着香港发展新动能。 翻看国家“十三五”至“十四五”规划纲要港澳专章,中央对于香港的清晰定位和科学规划跃然纸上。 十年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等出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相继落地;香港成功举办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市民从香港中环一家银行的沪港通广告牌前走过(2015年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乘着国家发展的浩荡东风,风华正茂的香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写着更多“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精彩故事。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特别行政区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情嘱托、殷殷寄语。 (二) “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以充满深情的话语开启他为期3天的香港之行。 “此行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表达祝福;二是体现支持;三是谋划未来。”在机场面对记者时,习近平总书记真切地表达了他对香港发展的高度关注。 在香港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见证重要合作协议签署、考察重要基础设施、会见各界人士代表,亲身感受着狮子山下新的发展变化,也不断思考着“东方明珠”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他勉励大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深刻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迎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1997年至202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2.7%,人均GDP翻了一倍。 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有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文化艺术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莫说关山多障碍,一枝一叶总关情。”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香港同胞的民生冷暖放在心上,不遗余力地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香港市民。 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香港考察,在繁忙的行程安排中,专门抽出时间深入普通社区、居屋,了解香港普通市民生活、听取同胞心声。他说“我们都很关心香港居民的生活,所以到你家里来看看”。 5年前,10岁的利文喆与11岁的搭档陆瑞徽一起,为在香港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演唱了粤剧经典《紫钗记》的选段。总书记称赞他们年纪虽小,但演唱很到位,并握着孩子的小手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看到孩子们就看到了希望。” 如今,利文喆长高了、长大了。他拿出当年给习爷爷表演时穿的戏服,一件粉色底上绣有红蓝色团花的披风叠得整整齐齐。他说,虽然这件戏服小了,穿不进去了,但是习爷爷当年的鼓励,一直陪伴着他成长,见证着他在粤剧表演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进步。 “少年希望快乐成长,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壮年希望事业有成,长者希望安度晚年,这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要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注重教育、加强引导,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 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惦念700多万香港同胞的民生福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推出一项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措施,为香港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全面取消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需办理许可的要求;在内地就业的港澳人士可缴存住房公积金,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在内地居住并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申请领取居住证,在内地的居住地依法享有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及九项便利,涵盖就业、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范畴…… 在上海市闵行区证照办理中心,民警在解答有关为香港居民办理居住证的手续问题(2018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来自祖国的支持,坚定有力。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香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多次明确指示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抗击疫情。 “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给人温暖和力量,指引着香港坚定方向,排除各种纷扰,聚焦发展这个“立身之本”。 (三) 香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制度还需完善,对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有待加强,社会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传统优势相对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香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沟沟坎坎。 如何爬坡过坎,推动香港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2017年7月视察香港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负责人时,一番叮嘱语重心长—— “‘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无论是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还是务实解决经济民生方面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困难,无论是加强对青少年国家历史文化教育,还是依法打击和遏制‘港独’活动、维护香港社会大局稳定,都需要大家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解决好香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根本是要厘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展现出为香港同胞谋发展、创未来的切切深情。 2019年,受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香港长期存在的问题、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修例风波”中集中暴露出来。香港面临回归祖国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当年11月4日,在上海会见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依法制止和惩治暴力活动就是维护香港广大民众的福祉,要坚定不移。” 在关乎香港前途命运、关乎“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能否全面准确贯彻的重大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政治胆略,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为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领航定向,一锤定音。 “近几个月来,香港局势牵动着大家的心。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举措出台,为香港克服眼前困难、实现长治久安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2020年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实现“一法安香江”,到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为香港各界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造了基础条件。 202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举行。这是工作人员开始点票(2021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香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22年5月3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天朗气清。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亲切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 “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相信,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一定会展现新气象,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四)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搭载于着陆器外层平台的“火星相机”由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在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里,香港科研人员与内地专家共同研制了“相机指向系统”…… 中国人星辰大海的梦想里,有香港同胞重要的一笔。 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相关部门迅速作出部署,出台针对性举措、解决实际性问题,助力扩大和深化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投身香港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在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广大香港同胞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考察。在“前海石”边,他见到了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郭玮强。 “当时我有点紧张,普通话也不是很好,磕磕巴巴地介绍了自己。总书记亲切地握着我的手,询问了我的详细情况。总书记的鼓励让我非常振奋,更加坚定自己在内地创业的决心。”回忆起当时场景,郭玮强记忆犹新。 如今,郭玮强的创业团队已申请了20多项专利,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出了4款不同产品,2021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公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不仅是香港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1年9月8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香港“少年警讯”成员郭宏晞,珍藏着一段难忘的记忆。 2017年6月30日,在香港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界元朗区的香港少年警讯永久活动中心,看望正在参加训练的香港青少年。第二年,郭宏晞和小伙伴们亲手制作了新春贺卡,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福,“没想到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会亲自给我们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里写道:“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锤炼本领,早日成才,以实际行动服务香港、报效国家。” 放眼神州,香港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机遇纷至而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各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央惠港青年八条、特区青年公务员获送至联合国机构担任初级专业人员…… 这是在深圳市福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拍摄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2020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青年一代正陆续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每个城市都留下香港青年逐梦的脚步,他们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与祖国、与香港同奋斗、共成长。 “自信好要紧,应该放开胸襟,愿望定会一切都变真。”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首香港歌曲寄语香港市民,祝愿美好前景。 紫荆花开正烂漫,踔厉奋发启新程。今日之中国,已经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清晰擘画出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新时代“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香港金紫荆广场(2022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香港,掀开新的历史篇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香港同胞团结齐心、共同奋斗,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将取得更大成功!

郑若骅:任司长感荣幸 冀律政司续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将于月底卸任,她今日(25日)发表网志,表示很荣幸过去4年多担任律政司司长一职,亦很高兴与律政司团队合作,以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之心服务社会。她指出过去4年,亲身感受到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使香港成功与内地签署多项突破性的安排,以及与各地的法律部门和国际组织达成协定。她亦提到2019年在伦敦遇袭后,中央对她的关怀以及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让她深深体会到有国家作为强大后盾,一定能战胜任何困境,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郑若骅指出,香港特区在国家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国际工作,先后与多个国际组织达成协作等。而自回归后,香港特区按照中央和《基本法》赋予的权力,与内地和其他司法管辖区签订了600多项双边协定及安排,涵盖自由贸易、课税、促进和保护投资、民用航空、司法互助等,巩固了香港的国际地位,亦有助业界成功拓展业务。 郑若骅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拥有独特的地位,加上国家的全力支持及信任,让香港在回归后各方面的发展都稳步上扬。今年适逢回归祖国25周年,律政司亦特别安排了电视节目特辑:法律之旅(26日晚10时于香港开电视播出),让市民可回顾本港在法律、促成交易和争议解决服务方面达成的丰硕成果。她又祝愿新一任的律政司司长和副司长工作顺利,与法律界携手维护法治,继续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为国家、为香港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 迈向良政善治香港开启新篇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雨后,云开日出。香港会展中心旁的金紫荆广场上,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5年前的7月1日零点,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香港。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冉冉升起、高高飘扬,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 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25年来,中央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创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制度,并在实践中支持其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应对和化解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正是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的过程。 2021年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听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述职报告时指出,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冲云破雾,正本清源。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 回归祖国:开启香港民主新纪元 1997年7月1日零点,正在香港街头执勤的警察以最快速度除下带有殖民色彩的旧徽号徽章,换上制服口袋里备好的带紫荆花图案和中文“香港警察”字样的新徽号徽章,迎接新的时代。 回归后的首个清晨,时任警务处助理处长、政权交接仪式保安任务总指挥李明逵,忙碌一整夜后依然没有倦意,他佩戴上新警徽,站到高处,静静凝望着周围的一切。 “从香港皇家警察到中国香港警察,表面上看只是改了名字、换了徽章,但大家心底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现在是中国人在管香港。”李明逵回忆道。 香港回归之前,当家作主曾是香港同胞遥不可及的愿望。 “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的性质决定了香港不可能有民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表示,回归以来,在新的宪制秩序下,香港社会朝着新的民主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年来,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民主成分持续增加,香港全体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充分保障。 ——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不仅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还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全国人大确定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香港选出36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香港现有5600多位人士担任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其中超过200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徐泽表示,事实充分说明,没有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香港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一国两制”初心使命的坚守,就没有香港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就没有香港民主的实践。 香港国安法: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 2022年6月的香港,街头遍布庆回归的彩旗与海报,商场里人潮涌动,食肆门前又排起长龙…… 一切如常,又不寻常。 家住新界粉岭的青年白领姚思欣白天和丈夫各自去上班,婆婆在家中帮忙照看4岁的女儿和1岁半的儿子,傍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这样的日子看起来有点平淡。但是经历过2019年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她对这样的平淡视若珍宝。 安居乐业,吃餐安乐茶饭,是多数香港人朴实的心愿,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香港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同时,一个时期,受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反中乱港”活动猖獗,香港陷入严峻的局面。 利剑高悬,雷霆万钧。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实施香港国安法的效果立竿见影,扭转了香港社会过去严重的暴力乱局,破坏秩序和社会安宁的行为大大减少。”香港特区政府时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21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在新界坑口体育馆,上百名市民展开一面长30米、宽20米的巨型国旗,全场齐唱《歌唱祖国》,爱国热情令人动容。 “像这样的场景和气氛,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是难以想象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以前香港市民不要说挥舞国旗参加活动,就是站出来反对违法行为,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市民不再压抑自己的爱国情感,大家终于可以意气风发、堂堂正正地讲法治、讲爱国。”陈勇说。 2022年5月28日,恰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通过两周年,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举办“兴邦定国”香港国安法法律论坛。“祖国永远是香港特区最坚强的后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无疑是“定海神针”,有力惩治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让香港实现了由乱转治的重大转折。 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的核心要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反中乱港分子之所以能在香港兴风作浪、坐大成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2021年2月22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专题研讨会上指出,“一国两制”方针从形成之初就包含了“爱国者治港”这一重要思想内涵,要实行“港人治港”,就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 在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中成功连任的梁美芬回忆,“修例风波”期间,部分议员滥用程序和权力,肆意“拉布”、瘫痪立法会。“这些乱象严重破坏立法会的正常运作,导致多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立法及拨款审议被‘拖死’,损害市民福祉,民怨极大。” 2021年3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采用“决定+修法”的方式,通过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改,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出一次系统修订,明确规定了选举委员会的构成和产生办法,新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以及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的运作机制等。 重新构建的选举委员会由1200人增加到1500人,由原来的四大界别增至五大界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表示,新选举制度明确了选举委员会五大界别共40个界别分组的划分、名额分配以及产生方式,调整优化了有关界别分组,实现选举委员会规模和界别分组数量双增加,“从而既体现选举的广泛代表性,又符合均衡参与原则”。 “中央实际上是把香港整个民主发展过程,拉入正确的起点和轨道上。”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刘兆佳指出,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考虑了香港原有选举制度存在的种种漏洞,并作出了各种有针对性的调整,“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显著改善。 瑞士籍商人安德龙4年前来到香港,便爱上了这里。“修例风波”期间,他多次站出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挺警、揭露谣言。“说真的,我本来都想离开香港了,是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使我留了下来,让我对香港的法治重拾信心。”安德龙表示,他很高兴听到关于完善选举制度的消息,“爱国者”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很普遍,任何地方都不可能让不爱国的人进入管治团队,“这是常识”。 政治新气象:同为香港开新篇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这也是新选制下的首场行政长官选举。李家超最终以99.16%的得票率当选为行政长官人选。 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新选举制度对于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香港市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动形成社会各阶层各界别齐心协力建设香港的良好局面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套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令香港社会各界受到极大鼓舞。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颜宝铃激动地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及对李家超的谆谆嘱托,体现了中央对新特首的充分肯定及信任,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关心、用心、信心。”颜宝铃表示,新选举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有目共睹,为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香港开启良政善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选制下,香港居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所有符合“爱国者治港”要求的合资格人士都有机会参选及成功当选。 从选举委员会选举到立法会选举再到行政长官选举,完善选举制度后的一年内,香港先后成功举行三场重要选举,体现了新选制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呈现出崭新的政治气象。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的153名参选人,有约一半系首次参加公职选举,他们中既有商界、学界、专业界的精英翘楚,又有来自社会基层的劳工、职员、中小企业经营者代表。候选人来自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派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谱,持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抱负,体现了新选举制度的开放包容。 ——新选制下,选举重回理性建设、重回经济民生。 参选行政长官期间,李家超走访不同政团、组织以及基层家庭,甚至一日“连跑十场”,解释施政理念的同时充分聆听各界意见。他开设了网上平台“超哥听你讲”,广泛听取社会不同阶层对社会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意见及建议,竞选办几乎每天都接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施政建言书。 “李家超参选政纲形成和宣介过程就是香港社会民主咨询、民主协商的过程。”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表示,李家超的竞选政纲公布后引起香港社会的共鸣,得到大家广泛支持,缘于这份政纲的智慧来自民间,如“公屋提前上楼”等其实是香港市民的贡献。 ——新选制下,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长期对立、立法会内长期对抗的困局得到破解。 2022年1月12日,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举行任期后的首次会议——行政长官答问会。原定一个半小时的答问会持续了逾两个小时,17位议员提问更创下答问会质询数量新高。 “新选制好就好在有利于维护行政主导,提升管治效能。”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阎小骏认为,在新选制下,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行政长官人选和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使得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具有共同的选民基础,在立法会形成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稳定力量,从而有效破解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长期对立、立法会内长期对抗的困局,使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香港竞争优势。 “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新一届特区政府会跟香港特区立法会加强良性互动,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当选当天,李家超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会以行动争取信心,以成绩凝聚互信,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更宜居、更开放、更和谐,同时也充满希望、机遇和活力的香港。 6月19日,国务院任命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当天,李家超率领第六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集体亮相。“未来5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我与管治团队会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带领香港全面发挥‘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同为香港开新篇。”李家超语气坚定。 新团队,新气象,新篇章。今日之香港正开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梁爱诗:社会对中央释法有疑虑源于不了解基本法

前律政司司长、基本法委员会前副主任梁爱诗今日(2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社会起初对基本法理解并不清晰,但经过25年的落实过程,已经更加清楚基本法条文如何适用,并丰富「一国两制」内容。她说,部分人对回归后中央几次释法有疑虑,是源于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认识不够充分。 梁爱诗指出,虽然普通法下只有法庭有权解释法律,但根据国家制度,法律解释权属于人大常委会,亦在基本法当中列明,人大常委会有权是无可置疑,而释法是作为补充,并不会离开法律原意。她又强调,国家在1982年修改宪法,列明有必要时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到1990年通过基本法,落实有关「一国两制」的规定,两者均有法律基础。 梁爱诗说,因为香港国安法和修改选举制度而移民的港人,是不了解国安法和新选制的实际情况,她强调选举只是手段,以选出廉洁和能够令人民幸福的政府,指若立法会持续拉布,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她又指近年不断看到有外国势力渗透香港,「占中」、「占旺」和2019年反修例事件,都有「颜色革命」的影子,形容部分人太过分,而国安法只是将香港拉回正轨。 梁爱诗认为,香港刚刚恢复秩序,社会上仍存在分裂,新一届特区政府上场,最重要是团结社会各界,解决迫切民生问题,应先让市民有幸福感,然后再处理政制发展议题。

梁君彦:坚守“一国”根本 为香港市民谋幸福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日前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国”为根,“一国”为本,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香港特区立法会,会和特区行政机关良性互动,为香港市民谋幸福。 以前:“反对派‘拉布’,把你拉到什么也做不了”立法会作为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在特区治理体系中地位重要、职责重大。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反中乱港势力通过立法会议事平台等,阻挠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梁君彦说:“以前反对派‘拉布’(通过冗长辩论阻挠议事),把你拉到什么都做不了。反对派就是用所有不同的方法拖‘一国两制’的后腿。” 现在:新的立法会议员都是爱国者,为香港市民做事 中央审时度势,果断采取了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动香港发展重回正轨。 梁君彦表示,中央出手,香港特区立法会恢复正常,通过了很多对民生和经济有利的立法。新的立法会议员人数由70人增加到90人,都有能力代表不同界别、代表不同专业,都是爱国者。 梁君彦说:“我们就是为香港市民做事,不是拖特区政府的后腿,也不是为外国势力做事。我相信下一届特区政府和立法会也有好的、良性的互动,帮香港市民谋幸福。” 2020至2021年度,立法会有效处理了积压多时的大量议案,破纪录地通过46项法案。而过去几届,每个立法年度平均通过只有大约20项。 未来:“一定要记住‘一国’为根,‘一国’为本” 展望未来,梁君彦表示,房屋、青年向上流动、养老、医疗等都是香港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区立法会有能力、有信心,为香港市民服务。“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国’为根,‘一国’为本,‘爱国者治港’,立法会议员一定要对这两方面,坚定不移去落实、履行他们的职能。” 梁君彦强调,“一国两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思,也是一个很伟大、跨时代的构思,所以一定对香港有利,对中国有利,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支持“一国两制”良好地、完美地在香港生根。

李家超:完善教师专业培训 提高学生国家意识

励进教育中心及教育局合办“巩固法治”教师培训计划,课程涵盖香港回归的历史简介及回归前后的法律制度、宪法及基本法教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解释法律、香港特区巩固法治社会及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等。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2日)出席“巩固法治”计划致辞时表示,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他说,香港要优化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充实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 李家超称,要加强下一代的国家观念、价值观和公民责任心,更应加强教师对宪法、基本法、“一国两制”、国家安全及法治精神等概念的认识和正确理解,透过教师的春风化雨,向下一代灌输正面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茁壮成长。 李家超指,观乎现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随时突如其来产生变化。无论是特区政府或是社会各阶层都要有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作最好的准备,作最坏的打算。要自觉建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并以守护国家为一个国民的应有责任。他续指,希望各位老师能学以致用,在回到学校工作时,善用专业,好好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觉维护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的意识,以及遵守香港法律和巩固法治的精神。

李家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全力以赴让香港明天更好

“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会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好,努力建设一个关爱共融、多元发展的香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港接受记者采访,就未来施政重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话题谈了思考。 管控风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30日在北京会见李家超时说,你爱国爱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不同岗位上都履职尽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中央对你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 “非常感谢习主席对我的信任和肯定,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是一个很大的责任。因为中央的信任、主席的信任,我更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李家超说。 在今年5月8日举行的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7月1日就职。 他表示,未来五年,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要居安思危,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总而言之,新一届特区政府会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努力解决多年来累积的问题。 他表示,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要用好这五年,建成一个稳固的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向上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 对香港住房问题,李家超表示,会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即缩短整体供应时间,压缩土地开发、房屋供应方面的程序,增加供应量。 关于就业,李家超说,会开展教育和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提升竞争力;鼓励年轻人放宽视野,扩大就业范围,尤其是抓住机遇前往内地,按照自身兴趣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家超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他说,香港当前既面临住房、就业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要充分分析、科学论证,弄清其关键点,并针对关键点去想办法。 他强调,要确保香港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可能威胁香港的各种危机。未来五年将确保香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竭尽所能谋求香港的整体利益。 “在我看来,香港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家超说,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发展,让市民受益,令长期困扰香港社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过去25年,香港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国家作为最坚强的后盾,是香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李家超说,香港能够突破困境,并且进一步向上提升,既有自身人才、制度以及市民团结等优势的支撑,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李家超表示,香港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他说,香港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一条有效桥梁和通道,应尽可能利用好独特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李家超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香港有四个传统中心和四个新兴中心的定位。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依循这个方向,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分析,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既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作用,又可使香港受益,机遇无限。因此,特区政府一定要把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特区的定位“做好做大,发挥出来”,这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步伐”。 回顾“一国两制”香港实践,李家超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初心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过去的25年,“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 “虽然也经过一些风风雨雨,但是香港在经历每一次挑战后都变得更有韧性和活力。”他说,“我们要把香港搞得更成功,在整体发展和国际声誉上迈上更高的台阶,这是推进‘一国两制’最关键的一个目标。” 李家超特别强调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他说,做好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有关立法工作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我们会做充分的法律研究,确保本地立法可以处理好未来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风险。” “只有筑牢底线,香港才能全面向前发展。”李家超说,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为香港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环境,让特区政府可以全心全意地做好施政工作,对此要倍加珍惜、长期守护。 大湾区为香港青少年带来更多机会 “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向上流动机会”是李家超竞选政纲中的重要内容。他提出,要制订整体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设定不同政策目标,协力帮助青年向上流动。 李家超十分重视香港年轻人的就业。 “年轻人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接受培训,不管在工程方面做技工,还是对体育方面有兴趣,抑或想做厨师,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培训,经过基本教育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他说。 李家超鼓励香港青年扩大就业范围,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发展路径。他说,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机遇很多,香港青年在这些城市可以获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不少实习机会。 李家超真诚希望香港青少年既对香港感到骄傲,也对国家感到骄傲。既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也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海外听。 “年轻人要更了解国家经历的困难和艰苦,这会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李家超说,这样他们就会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李家超表示,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达到这个目的,也可以通过电影、媒体等方式来增进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年轻人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进步。 “当国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香港年轻人也会有自豪感。”他举例说,前不久国家航天员执行探索太空任务,香港人都为这一成就感到自豪,因为香港也有大学为国家的太空任务作出贡献。这会让更多香港年轻人有参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来源:新华社)

林郑月娥:香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稳固 特区官员应有志气和底气谋划未来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近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过去5年,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现时的香港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稳固,有了“爱国者治港”,特区官员应该更有志气、更有底气为香港谋划未来。 谈到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5年来的感受,林郑表示,自己满怀感激之情。感激中央政府的绝对支持和充分信任,感激特区管治团队兢兢业业克服挑战,也感激全体香港市民。她又说,过去5年,香港确实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让大家更理解“一国两制”精神,让香港能重新回到“一国两制”正确轨道,完全符合当时构想“一国两制”的初心,即是要以“一国”为本,坚持、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9年发生的修例风波,让很多人看到香港面临的复杂形势。林郑指出,如果香港不设防,让外部势力利用香港作为平台,危害国家安全,后果非常严重。过去两年,中央果断出手,特区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为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她形容学校教育应“正本清源”,学生必须要有国民教育,必须要加强对于国家的历史的学习,包括国安法的宣传教育。这些制度建立起来,对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很有关键的作用。  

陈弘毅: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未来抱有希望及信心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表示,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未来抱有希望及信心。 陈弘毅在会上简要回顾“一国两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以及对“一国两制”实施至今的思考。他说,基本法乃根据两个基本原则起草——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的原则,以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基本法规定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延续以普通法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以保障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与此同时,基本法亦规定了中央政府对香港行使管治权,例如行政长官由香港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由中央任命的权力、将全国性法律适用于香港自治范围之外事宜的权力,以及解释及修订基本法的权力等。 此外,陈弘毅提到,一些香港及海外舆论批评中央对港政策,指责中央政府违背“一国两制”及民主化的承诺。此观点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中央对港采取的新举措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断恶化的情况的回应。他相信不论是在起草基本法时,抑或是实施基本法的过程中,中央均是出于善意。2003年,香港特区政府引入国家安全法案,乃为履行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香港宪制义务。有关法案已获得英国知名人权法律专家彭力克勋爵的认同,认为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国际人权标准。然而,“泛民派”将法案妖魔化并煽动公众反对,最终导致法案被撤回。尽管如此,中央并未要求之后的行政长官恢复第23条立法工作。相反,2007年,中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就第23条立法履行宪制义务之前,已同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普选制定时间表。 陈弘毅又说,中央制定颁布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旨在引领“一国两制”的实践重回正轨。事实上,香港2019年的情况清楚地反映,“一国两制”的实施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倘若缺乏中央坚决果断的行动,“一国两制”将难以继续发展。有些人可能怀疑迄今为止采取的补救措施与“一国两制”遭遇的实际威胁是否相称。陈弘毅认为大多数通情达理的人均会同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之际,香港的情况比2019年更好,期望香港恢复的社会及政治稳定能够持续,并在疫情过后,经济繁荣将得以恢复。他强调,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未来仍抱有希望及信心。  

江乐士:香港司法制度独立公平 检控工作从未受过中央压力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香港资深大律师、香港特区政府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自1997年以来,香港的司法机构地位显著提升,已在全球备受认可。基本法第85条规定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这种保障在司法独立依赖于公约的港英殖民统治时期是不存在的。 江乐士表示,1997年终审法院成立后,香港获得终审权,在本地常任法官和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非常任法官的共同努力下,正义得到最高级别的伸张。尽管有些人认为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颁布后很难融入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但法院提供了无可挑剔的指导,毫不夸张地说,法院已经形成一套真正卓越的判例法,其判决在其他司法管辖区经常被引用,而且总是得到核准。 2019年修例风波后,法官以各种方式追究不法分子的责任,包括惩罚违法者、发布禁令以打击在Facebook上对公职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和煽动暴力,以及冻结犯罪资产。江乐士表示,正是因为法官为维护法治所做的努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目标,本地不法分子和外国势力都试图干涉他们的工作。暴力分子甚至对法院发动纵火袭击、对司法机关采用死亡威胁,但法官们不屈不挠,不顾危险,坚守法治,最终许多罪魁祸首受到正义的制裁。 江乐士提到个别终审法院的海外法官离职,形容只是“小插曲”。事实不是海外法官一蹶不振地离开香港,而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明确表示信守其对香港和香港市民的承诺,决心继续在这里伸张正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10名海外法官可在需要时出任终审法院的第5名成员,连同首席大法官和3名常任法官,应绰绰有余。而倘若需要更多的海外法官,招聘应该也没有困难。除了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传统司法管辖区之外,亦可考虑来自印度、牙买加或新加坡等地的其他地方法官。 江乐士续指,在社会动荡期间,香港的检察官承受着巨大压力。有人尽其所能妖魔化起诉决定,并试图给外界一种印象,即检查官们不是自由人,而是“北京的傀儡”。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中央一直严格遵守基本法的规定,包括检察独立。江乐士指,自己在1997年之后担任了12年多的刑事检控专员,但从未受到来自北京或地方官员的任何形式的压力。相反,他受到的批判,总是来自所谓的“泛民主派”,这是他曾面临的唯一一种政治压力。 展望未来,江乐士认为,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宣传目的抨击香港的法律制度之际,律政司应提高其在国际检察官协会(IAP)中的形象,并充分利用其成员提供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听到,香港的起诉一如既往地公平,除非现有证据有合理的定罪预期,否则任何人都不会被起诉,并且法治一如既往地安全。  

刘兆佳:“一国两制”在港成功有赖中央审慎行使宪法权力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刘兆佳发表演讲,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有赖于北京如实且完美地履行“一国两制”下的责任,以及审慎地行使其宪法权力。 刘兆佳表示,“一国两制”是北京(中央)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及维护香港在回归祖国以后的繁荣稳定而制定的主要、实用及明智的政策。尽管北京拥有香港的主权,并享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但香港仍被赋予广泛的权力,从而能够行使高度自治权。合情合理地,北京仍然保留包含来自宪法及基本法的宪制权力,以确保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一国两制”在香港获得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的政治体制得以符合“一国两制”的需要及目的,以及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对中央政府能够完全负责。 刘兆佳说,回顾过去,“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有赖于北京如实且完美地履行“一国两制”下的责任,以及审慎地行使其宪法权力。但香港的极端政治的发展在过去十年间愈趋恶化,非法“占中”及2019至2020年的暴动乃香港及“一国两制”濒临崩溃的最明显例子。抗议人士在措辞表达及策略运用上均愈加激进,抗议人士鼓吹各种形式的分裂主义及地方主义,其中最为恶劣的是要求香港“独立”。显然,由宪法及基本法共同构成的宪制秩序遭到拒绝、蔑视及践踏。暴力盛行,违法行为比比皆是。社会严重分裂兼愈趋政治化。政治秩序的瓦解令日常管治极为困难。最具威胁的,是外部势力,尤其是西方及台湾势力,深深卷入香港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这一切均发生于香港国安法律存在漏洞、美国加紧全面遏制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之中。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不仅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国两制”的实施及未来亦岌岌可危。 刘兆佳续说,香港特区政府绝非内外敌对势力联盟的对手,北京因而迅速采取果断行动,通过香港国安法,并彻底改革了香港的选举制度。暴动迅速被遏止,反中乱港势力亦被消灭。尽管香港的反中乱港势力已遭到无情地击退,惟预计美国与西方等外部势力将维持其对中国及香港特区的敌对立场和遏制态势,国家安全及香港稳定还会受到严重威胁。北京积极且审慎地行使对香港的宪制权力,对于保护“一国两制”及防止香港成为颠覆基地而言实属必要。不可避免的是,北京对香港事务的合法且不可或缺的参与被别有用心的批评者“谴责”为破坏香港自治。然而,在未来的日子,显然只有北京的宪制权力与其赋予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力相互配合,才能充分保障“一国两制”的成功。  

李家超:香港未来继续加强与国际联系 提升国际城市地位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并致辞。他表示,“一国两制”在过去25年来得以成功贯彻落实,未来香港在国家的支持下,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的联系,提升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 李家超提到,无其他事情比香港在2019年经历的骚乱及暴力,加上外国势力的干预所造成的伤害更痛苦。不过,他引述早前到北京接受任命时,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番话,指“一国两制”在过去25年即使面对挑战,但在香港仍然成功落实,而“一国两制”是受宪法及基本法保障,确保港人的自由及长期繁荣稳定,而香港已经由乱及治,正处于繁荣的关键阶段。

林郑月娥:香港未来政治将更稳定经济更稳固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并致辞。她回顾其任内的成就,指香港已进入稳定、繁荣及充满机遇的新时代。林郑月娥表示,自己即将卸任,相信香港未来在政治上将更稳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经济未来将更稳固。 林郑月娥指,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经得起时间考验,亦克服了重重挑战,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她提到其任内,特区政府曾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终在中央及时干预下,在宪制层面采取行动,挽救当时的局面。她强调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及完善选举制度下,为「一国两制」得以持续实施,奠下坚实的基础。

刘光源:中央坚定贯彻“一国两制” 增强香港繁荣发展信心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出席并致辞。他表示,再过半个月,我们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25年来,重回祖国怀抱的香港,走过非凡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自信开放包容和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向世人昭示,“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刘光源指出,“一国两制”让香港走上优质民主之路、筑牢强劲发展之基、尽享开放包容之利。当前,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会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更加优质、法治更加完备、人民更加幸福的璀璨明珠。 刘光源表示,信心来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今日中国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这是香港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最大依靠。国家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稳定的产业链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持续向世界释放红利,也将为香港发展注入强劲势能。“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为香港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对国际商界来说,选择香港,就是选择机遇;投资香港,就是投资未来。 刘光源续指,信心来源于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习近平主席日前会见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再次强调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深刻领会习主席的指示精神,对于香港重回正轨再出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既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管理好、建设好,也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管理好、建设好。 刘光源还提到,信心来源于香港各界的同声共气。今天的香港,国安才能家好的共识持续凝聚,社会正气上扬,人心思稳思进,“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社会各界别各阶层广泛、均衡参与的政治格局得到确立,已开启良政善治的新篇章。欢迎国际社会有识之士和在港外国朋友起而行之,共同参与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香港。 刘光源最后强调,外交部驻港公署与特区政府同一天诞生,与特区同进步、共成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交公署将继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特区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继续秉持外交惠港理念,为香港对外交往合作搭建便利桥梁;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切实维护好海外香港同胞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与特区同行,共同续写“一国两制”香港实践新的辉煌篇章。  

黄柳权:25年丰富实践足证“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和国务院港澳办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25年的丰富实践足以证明,“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它不仅是处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持“一国两制”不仅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而且符合外国投资者和世界各国的利益。 黄柳权表示,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法治指数排名上升,毫无疑问,“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他续说,25年的丰富实践足以证明,“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它不仅是处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持“一国两制”不仅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而且符合外国投资者和世界各国的利益。 黄柳权特别指出,过去两年多来,中央政府因应香港出现的复杂局势,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弥补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落实“爱国者治港”方面存在的漏洞,巩固了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这些举措不仅没有损害或改变“一国两制”,反而有利于维护、捍卫“一国两制”,有利于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另外,他提到,当前,香港的发展具备积极条件,拥有突出优势,面临大好机遇,更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祖国内地的强大依托,香港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灿烂的。  

毛超峰:“一国两制”蕴含中国智慧、力量及贡献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毛超峰出席并致欢迎词,他表示,25年来,香港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根基更加牢固,“一国两制”事业前景更加光明,特别是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新选举制度落地,“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落实,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迈向“由治及兴”的崭新阶段。 毛超峰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独特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很高兴看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一国两制”,越来越多的媒体舆论关注“一国两制”,越来越多的商界人士看好“一国两制”。他指出,加拿大菲沙研究所连续多年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世界银行将香港营商便利程度列全球第三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报告明确肯定香港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1年报告将香港年度吸纳直接外来投资列全球第三位;香港法治指标自2003年起一直维持在90分以上;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香港的新股募集资金额超过6500亿港元。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对香港投下的信任票。诚如许多国际友人所言,“一国两制”蕴含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不仅取得成功,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毛超峰续说,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香港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迎来了难得机遇。 毛超峰又引述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示,“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他认为,这是中央关心支持香港的最强音,也为香港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坚定信心。    

香港竞争力跃居全球第五 商业法规排第一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排名从去年全球第7位上升至第5位。丹麦排名首位,随后为瑞士、新加坡和瑞典。 在《2022年报》的四个竞争力因素中,香港继续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取得良好的排名,在“经济表现”和“基础建设”的排名亦有所上升。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商业法规”继续排名在全球第一位,在“公共财政”、“税务政策”以及“国际投资”亦位于全球前三名。 政府发言人今日(15日)表示,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2年报》肯定香港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竞争力有赖于我们在“一国两制”下的制度优势,包括法治及司法独立、资金自由进出、自由的贸易和投资制度、简单低税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率的政府。 发言人补充指,面对环球激烈竞争,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致力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在巩固自身制度和竞争优势的同时,特区政府会积极加强在基础建设、创新科技、人才培育和增加土地供应等方面的投资,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展望未来,亚洲各经济体,特别是内地,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下,香港将继续发挥好门户、跳板和中介人的独特角色,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好国家“一国两制”和重大发展战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我们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充满信心。

林郑:冀下届政府有大局观及不畏斗争精神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2日)在电台节目表示,中央从无改变对「一国两制」的看法,所谓的「一国两制」已经「走样」和「变形」是部分别有用心人士的错误理解。她说,在任期间体会到香港的确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缺口,寄语下届政府要有大局观及不畏斗争的精神。 林郑指,绝大部分香港人都爱护国家、忠于国家,以自己作为中国人而自豪。在一些不涉及政治、不会被视为「削弱港人自由或限制港人活动的事件上,例如国家运动员访港、太空船升空等,大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未来要做好教育,强调「一国两制」基础,提升青年对国家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等。 林郑认为,如何拿捏行政长官向中央和香港特区的「双负责」特色,是一个大挑战。惟她任内向中央反映并争取到中央支持的看法,大部分大家都看不到、听不到,例如香港国安法的草拟过程中,她和律政司司长、保安局局长向中央反映很多意见,中央亦接受了绝大部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