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刊宪列类鼻疽为法定呈报传染病
截至9日,本港今年共录得35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政府今日(11日)将类鼻疽列为法定呈报传染病。 政府刊宪,将类鼻疽列入《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表列传染病名单,医生如有理由怀疑属类鼻疽个案,需要立即通知卫生署署长。
截至9日,本港今年共录得35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政府今日(11日)将类鼻疽列为法定呈报传染病。 政府刊宪,将类鼻疽列入《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表列传染病名单,医生如有理由怀疑属类鼻疽个案,需要立即通知卫生署署长。
本港上周出现首宗输入性猴痘病例,政府预留西贡户外康乐中心供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以预防猴痘于本地传播。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早上出席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政府对任何传染病都会高度警惕。尽管猴痘多通过身体接触直接传播,但政府不会掉以轻心。 李家超指,政府已储备足够药物和疫苗,并设置隔离地方应对相关传染病,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一般市民不需要太过担心。他提到,香港整个医疗体系对传染病的管控,从「沙士」到新冠疫情,都有不断强化,强调有信心控制猴痘传播。
为应对猴痘对本港构成的潜在风险,政府今日(10日)刊宪,将猴痘订为法定须呈报传染病,以加强本港监测和应对此疾病的能力。按照相关规定,医生如有理由怀疑有病人感染猴痘,便须向卫生署呈报个案。此外,卫生防护中心亦同时公布猴痘准备及应变计划,阐述一旦猴痘对本港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影响时的应变安排和跟进行动。 政府表示,香港至今未有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病毒确诊个案。然而,最近在一些猴痘流行和非流行的国家都出现人类感染猴痘确诊个案,世卫组织亦呼吁各地政府做好准备。政府表示,及早呈报是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蔓延的重要一环。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指,应变计划划分「戒备」、「严重」和「紧急」三个应变级别,并会因应风险评估和猴痘对本地社区造成的健康影响而启动。若猴痘在本港出现甚或爆发时,应变计划会立即启动,以减低猴痘在本港的患病和死亡人数。至于紧急应变级别,代表有证据显示猴痘在医疗机构中蔓延,或社区出现持续传播的迫切风险,或于社区发现与人类个案或输入动物个案没有流行病学关连的受感染动物。紧急应变级别启动后,督导委员会便会升格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核心成员包括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等主要官员。处于紧急应变级别时,卫生署、教育局及康文署会评估是否需要停课、关闭公众场所、停止公众集会,以及减少非必要的活动和服务。食环署亦会就6个火葬场全日24小时运作做好准备。 发言人亦呼吁市民如出现猴痘症状,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及皮疹,应尽快求医。
港大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爆发的两年期间,具呼吸道传播潜力的包膜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病,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均下降,认为戴口罩有助降低抗药性细菌的流行,建议巿民于冬季应继续戴口罩。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今日(7日)在电台节目指出,现时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例如肺结核、水痘等的数字有下降,相信与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有关,惟担心年纪较小的儿童,抵抗力有所降低。 叶柏强续指,现时进入6至7月的夏天期间,疫情比较稳定,但预料到冬天很大机会爆发新一波新冠疫情,加上流感高峰期等,或会令儿童及长者危险度增加,呼吁巿民冬天在公众地方需要戴口罩,而长者及幼儿尽快接种疫苗。他表示,如果新冠疫苗接种率在不同年龄层能够推高至95%,防疫措施就可以放宽,例如夏天不用戴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