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徐丽泰:“香港从不是殖民地”进课本,是对西方长期渗透的拨乱反正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昨日(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从来不是殖民地”,这不是一个新提法,而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也是1972年联合国决议的有关内容。一些西方媒体最近大肆炒作“新版香港教科书称香港不曾是殖民地”,其潜在意图是推动他们“香港曾是殖民地,有自决权并可寻求独立”的政治叙事,在香港埋下动荡的种子。 据媒体报道,香港四本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课本全部明确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有课文解释称,虽然英国曾按类似“殖民地”的模式管治香港,但清朝以后的中国政府均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也从未放弃香港主权。部分课本以补充资料说明“殖民地与殖民统治”的分别,指如果一个国家宣布一地区为该国的殖民地,该国家就享有该地区的主权和治权,但如果若国家对一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国家“只拥有该地区的治权,并不拥有主权”。 BBC等一些媒体声称,新版教课书中有关香港是否是殖民地的论述是特区政府不断尝试淡化英国在香港管治历史的又一举措,而《纽约时报》则再次借此事攻击中国收紧对香港的舆论和文化管控。 范徐丽泰谈及近日发生的“教科书称香港从不是殖民地”话题。她表示,1972年,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提出,香港和澳门不是殖民地,要求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两地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这一提议以99票对5票大比数通过,强调香港不具殖民地地位。“所以,香港从不是殖民地,并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联合国决议的内容。” “很可惜没有外媒来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有外媒就此事采访我,我会让他翻查一下1972年联合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还要对他说,你们的国家在投票中输了,现在请不要造谣。”她强调。 范徐丽泰表示,香港是否是殖民地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有“殖民地”地位的地区人民有“自决权”,并可建立独立国家。因此,一些英美媒体大肆炒作香港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实质上还是在试图推动“港独”“自决公投”等长年以来渗透香港的错误概念。 “中国从未放弃对香港的主权,也没有承认过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合法性”,范徐丽泰表示,“我们始终用的表述都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她表示,特区政府现在在做的,只是逐渐阐明并纠正这些西方长年来希望香港人接受的错误概念,“只有香港的教师和学生们都能正确认识历史,才能避免类似‘要求香港自决公投’的事件再次发生。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对被西方扭曲了的历史叙事的一次拨乱反正。”

出版社违规发放公民科样本书 香港教育局勒令回收待覆检完成

教育局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其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取代原有的通识教育科(通识科),于本学年中四推行,但相关科目暂未有已送审的教科书。有传媒近日报道,有出版社向学校发放公民科样本书,但最后收到紧急通知需要收回书本。教育局昨日(24日)表示,上述情况乃是个别出版社违反要求,对此事深感遗憾,已经要求相关出版社立即收回样本书,并会严肃跟进,要求有关出版社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教育局表示,早前已通知出版社有关公民科教科书评审结果,出版社须跟进课本评审报告中的建议作出修订,然后交予课本评审小组作覆检,此外,当局早已向有关出版社清楚说明现阶段严禁以任何形式向外展示教科书的内容,直至覆检工作完成。 对于有人指出当局押后公布「适用书目表」内公民科教科书的资料,教育局澄清,从无计划于5月23日公布相关资料,并不存在所谓「押后公布」的说法。另外,局方表示,已经压缩教科书的评审时间,会配合公民科课程的推行时间,预计6月会将通过评审的公民科教科书的资料,上载至「适用书目表」,供学校为下学年选书时参考。

林郑:作为特首今届“特别苦” 但解决问题感满足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5日)在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师培训课程主讲,题目为“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林郑月娥表示,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不难理解当香港有人鼓吹国家分裂、“民族自决”、“港独”时,会引来全国人民有强烈反弹。 林郑月娥说,中央落实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与当年推行“一国两制”是同出一辙,反映中央关心香港。她强调,只要香港保持繁荣稳定、不变形不走样,“一国两制”可能不需要再改变,但仍有地方需要完善。 林郑月娥指,行政长官是整个特区的首长,地位高于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但各方会互相配合及制约。她说,近年很多所谓追求民主的人士称行政长官不是由一人一票产生,是“中央政府亏欠港人”,有关概念是错误的。根据基本法第45条,行政长官是在本港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以行政长官为首的行政主导体制非新创,香港回归前的首长一直都是港督,但亦从来没有选举或咨询过港人。 在问答环节回应教师提问时,林郑月娥提到,作为行政长官今届好像特别苦,在“黑暴”期间特别焦虑、开心时间不多,担心不知会发生何事、会有人命伤亡等。但她提到任内开心时间都不少,以重置教大运动中心为例,协助解决问题有满足感。 林郑月娥指出,新设的公民科是要让学生更掌握三个核心元素,包括国家近代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及国际形势,否则学生未来的竞争力会受损。她说,受社交媒体等因素影响,新一代慢慢不重视一些中国人的家教及美德,但“做人要有一些底线”,期望教师可以多加着重培育学生。 此外,对于有意见认为官员离地,林郑月娥说,部分批评正确,官员应该多接触机构及市民。对于有教师问及行政长官连任的任期应否增加,林郑月娥回应指,暂时未有一位行政长官能担任10年任期,看不到有需要改变现时的连任机制。

林郑为公民科教师授课指新课程让学生掌握三元素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下午向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师授课,主题是“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副秘书长康陈翠华等人都有出席课堂;课堂同时经网上及电视直播。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因为三条不平等条约而成为殖民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世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就提出将香港及澳门由殖民地的名单剔除,获联合国大比数通过。 林郑月娥又指,事件反映国家在50年前对主权问题已是非常坚定,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当有人鼓吹国家分裂、民族自决、香港独立时,会引来全国人民反弹。 回归以来已三次推动政改 林郑月娥批评,近年很多所谓追求民主的人士指,行政长官不是由一人一票产生,是中央政府亏欠港人,她认为有关概念是错误,因为根据基本法第45条,行政长官是在本港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而且特区政府在回归以来,经已三次推动政改;她又指2014年讨论政改时,有人提出以“公民提名”产生行政长官候选人,是违反基本法第45条规定。 林郑月娥说,以行政长官为首的行政主导体制,不是新创,香港回归前的首长一直都是港督,但亦从来没有选举或谘询过港人。她又表示,不想特别批评过去的通识教育科,强调新设的公民科是要让学生更掌握三个核心元素,包括国家近代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以及国际形势,否则学生未来的竞争力会受损。 林郑月娥又说,受到社交媒体等因素影响,新一代慢慢不重视一些中国人的家教及美德,令她感到忧虑,认为“做人要有一些底线”,因此期望教师可以多加着重培育学生。 林郑月娥早前在立法会宣读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时曾表示,为了让公民科教师掌握行政长官在“一国两制”下的宪制地位和职权,她会亲自为有兴趣的老师上一堂课。

林郑明日「线上教学」 为公民科教师讲解特首宪制地位

施政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教育,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明日(25日)下午3时在教育局举办的一场讲座中主讲,主题为「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让教授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师更好掌握行政长官在「一国两制」下的宪制地位和职权。 该课由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主办,属于「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知识增益系列」,主题为「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林郑月娥将主讲45分钟,其后有半小时问答环节,活动旨在帮助中学教师了解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关系、特区行政长官的宪制地位、权力和职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课程透过网上形式进行,最多可安排1,500名教师参加,每所学校限8名教师参与,先到先得。 讲座将会在港台电视32直播,香港电台并会向本地电视台提供现场讯号,政府新闻处亦会作网上直播。

杨润雄与教育部官员举行会议简介公民科发展及国安教育落实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17日)下午在深圳与国家教育部官员举行定期会商机制会议。杨润雄向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永吉及其他官员,简介施政报告中有关教育的政策措施,以及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及国家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 双方亦就彼此关心的教育议题交换意见,并跟进各个合作项目的进展,包括深化香港师生的内地交流活动,特别是内地考察及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方面,以及本港大学及办学团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学的计划等。 杨润雄表示,近年各项教育新措施顺利推行,有助香港发展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能够发挥本港教育的优势,培育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帮助他们开创更广阔的空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林郑本月25日为公民科教师授课 报名上限1500人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表示为让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老师更好掌握行政长官在“一国两制”下宪制地位和职权,会为有兴趣的老师亲自上一堂课,她“找数”了。教育局将于本月25日举办网上课程,主题为“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由林郑亲身主讲,时长1.5小时,所有中学校长、副校长、科主任及教师均是对象,参加人数上限为1,500人。 林郑网上授课45分钟再设半小时问答环节 教育局公布将于11月25日下午举办由林郑月娥主讲、时长1.5小时的网上课程,属公社科知识增益系列,主题是「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 目标:助教师了解国家与香港宪制关系、行政长官宪制地位权力和职能 活动内容性质介定为「课程发展及推行(与工作有关)」,课程目标列明是「帮助教师了解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关系、行政长官的宪制地位、权力和职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据活动流程,林郑月娥将主讲45分钟,最后设30分钟问答环节。 名额1500人对象包括中学校长、副校长、科主任及教师 课程对象是所有中学校长、副校长、科主任及教师,可以在网上报名,或由每所学校或每个组别提名8人,上限为1,500人。如报名人数超过限额,在学校提名名单中被列为第一次序的教师将获优先考虑。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发表施政报告表示,她已向教育局提议,由她「现身说法」为公社科老师亲自上一堂课,让他们「更好掌握行政长官在『一国两制』下的宪制地位和职权。」

体验公民科课堂林郑冀学生成为具国家观念的新一代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到访位于将军澳的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了解该校推动STEM教育的情况,并参与公民科课堂。林郑月娥表示,今年开始成为高中核心科目的公民科能让学生透过学习香港、国家及当代世界的议题,配合其他高中学科,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和正面的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此外,林郑月娥昨日还与学生座谈,聆听他们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在历时约1小时的座谈中,有十多名同学发言,关注的议题包括教育、青年发展和环保等政策范畴,还有学生亦就历史建筑保育和艺术文化发展等提出意见。 林郑月娥感谢同学踊跃提出意见,表示会以长远目光规划香港未来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会就市民十分关注的土地房屋等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呼吁同学留意她10月6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

杨润雄:教育应与「一国两制」相适应培养爱国爱港人才

教育改革后,新推出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率先于新学年的中四级教授,并逐步取代原有推行逾10年的通识科。自公民科开课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校方与学生都反应正面。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8日)表示,公民科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很多香港跟国家相关联的知识,期望学生能透过学习该科目,树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国家,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学会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问题,这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改革从来都只为培养下一代 杨润雄坦言,回顾过去这两年,香港的教育界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香港教育在1997年回归祖国以后,曾经都做过一次很大的改革,时间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候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变动亦是越来越大。特区政府当时主张教育改革,正是希望下一代有能力去应对这些社会大变化,这种几乎每天都在变动发展的情况。所以当时改革的出发点是从学生出发,培养加强他们的个人能力,使之成为终生学习者、能明辨是非、可以综合不同的能力解决困难、具备创新性思维等,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一个思考方向。 他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竟然有这么多的学生参与违法暴乱,让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教育问题所在,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体系存在不足,这次推行公民科是政府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思考和改革。他强调,推行公民科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进行的重大改革,而且未来在其他方面也会不断有适当的变动,尤其是认识到2000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回归后的社会情况,没有将「一国两制」的内涵放进教育体系里面,所以才会产生很多香港学生被卷入「修例风波」的恶果。 香港的教育应与「一国两制」相适应 杨润雄表示,未来的教育改革将继续推动香港的教育回归到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了极大机遇,希望香港青年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在大湾区甚至是国家大局中有一个好的发展。 杨润雄把「以德施教、以教育才、以才庄区、以区献国」这16个字作为政府未来对教育的期望和目标。他解释称,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德为目标,培养才德兼备的人才;同是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要求,希望教师也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出才德兼备、爱国爱港的人才,也为香港特区和大湾区发展提供人才动力,更是尽一份心力服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