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推动科创投资合作是港深最具协同效应的强强联手组合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8日)在2022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发表致辞时表示,推动科创投资合作,相信是港深最具协同效应的强强联手组合。 陈茂波表示,在香港,我们有一流的国际筹融资平台;在深圳有大量的成功科企和具前途的初创。在香港,我们有最扎实强大的基础科研;在深圳,我们有最齐备的科研初型生产支援。深港联手,连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整个高端制造业的支撑,86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作为试点,可以说从港深联手到大湾区潜力全释放,成功故事的要素齐备了。 香港过去比较多是透过基金的形式,向创科生态系统的不同范畴提供支援。截至今年十月初,多个基金已投资约7亿港元于76家初创企业,并吸引超过90亿港元私人投资,有些初创企业在大湾区也设有业务和进行研发。 陈茂波称,在今年初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成立一个新的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进一步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这个基金专注投资具战略价值、较具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助力他们扩展规模,踏上更高的台阶。我们已邀请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物色投资机会。 此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提出拨出3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助力引进具战略价值的企业落户香港。创科企业自然是我们重点引进的企业类别,「共同投资基金」的设立将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创科产业的支持。

国家在港选拔载荷专家 孙东:港人有机会入围

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特区政府初选程序招募期为10月6日起至27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今次选拔竞争激烈,但只要本港推荐足够数量候选人,仍有机会入围。 孙东介绍说,载荷专家主要在太空从事与科学探索相关工作,要在太空中使用各种设备,专业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学等。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麦德伟表示,会透过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科研企业招募科研人员,其后将安排合乎基本资格人士做身体检查等,医管局会提供协助。麦德伟形容航天任务艰巨,需要上太空,因此对航天员身心都有很高要求。 孙东指,多年来香港在创科方面取得不错成绩,亦有一批从事科学研究的顶尖人才,相信国家看到香港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他希望,借今次机会促进香港STEM教育及相关科研发展,并将香港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与香港再工业化及建立国际创科中心结合。他预计,当香港的科技及航天产业更成熟,日后有可能在香港选拔航天工程师。

孙东:完善本港创科生态圈 加大力度培养及挽留人才

孙东表示,特区政府正為创科发展制定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层层推进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28日)出席博鰲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基因工程与生物医药」分论坛并致辞。孙东表示,特区政府正为未来香港创科发展制定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会秉持「以结果为目标」理念,按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层层推进。包括完善创科生态圈、丰富创科人才库、加速智慧城市发展以及深化与内地创科合作等。孙东指出,首先要完善创科生态圈,协调上中下游相互发展。在上游方面,除了支持基础科研外,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科学原始创新,进一步强化本地大学的基础科研优势,巩固在上游的竞争力。中游方面,加强鼓励大学重视技术服务、应用研究及创新创业,加大力度支持大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至于下游方面,支持香港的优势科技产业发展,培育本地科技公司,并吸引海内外企业落户香港。同时,帮助传统行业转向高增值生产,实现「再工业化」,带动经济新增长点。其次,要丰富创科人才库,驱动创科发展和实践科技产业化。未来要加大力度培养并挽留人才,并善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积极延揽海内外科研人才及科企高管来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另外,孙东续指,本港亦要加速香港智慧城市发展的进程,以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孙东还提到,国家一直是香港特区最坚实的后盾,中央近年推出了多项惠港的科技措施,支持香港的创科发展。香港亦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携手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其中,深港两地政府共同建设由深圳科创园区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组成的合作区,实现「一区两园」,预计科学园深圳分园将于今年年底左右落成。

陈茂波:拟半年内公布创科发展5至10年长远计划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3日)在一个论坛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正规划本港未来5至10年的创科发展计划,预计将于半年内公布,当中包括将建立一个综合创科生态系统,配合北部都会区及大湾区发展规划,预期将整合区内资源,联通上中下游市场。 陈茂波指,创科对香港十分重要,亦是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令经济更多元化,创造就业机会。本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正致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投入资源加强基建及吸引人才。特区政府过去五年已投入逾1500亿元用于创科发展,带动本港初创公司数量由2014年的约千家增长至目前的逾4000家,风险投资总额增长至420亿元。 陈茂波表示,在北部都会区发展下,新田创科城结合深圳创科区域将成为世界级创科枢纽,又强调香港要成为区域性创科中心,必须要掌握力量及善用自身优势,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有很多机会可以互相协作,加强协同效应。 本届政府正就首份施政报告进行公众咨询,陈茂波说,近月已收到各界对于资源整合投入及人才需求的回应,相信在国家支持下香港的创科发展步入正轨。

孙东:本港缺乏完整创科生态圈须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相配合

今日(20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接受电视台节目访问时表示,本港创科发展面对的问题,是缺乏完整的创科生态圈,要改变目前的局面,必须跟大湾区其他城市互相配合,同时亦要推出措施吸纳人才。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在创新科技上,投放资源,但暂时未见有显著「回报」,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指,在整个创科生态圈而言,除了上游的基础研究,还有中游的成果转化以及下游的产业发展。而香港以往在科创方面一直强调基础研究,却忽略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以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科生态圈。 在孙东看来,香港地少人多,劳动力相对较贵,这就决定了香港不可能什么都做,而是只能选择那些真正适合香港发展的产业去做。而其他的产业,香港可以跟大湾区其他城市相互配合,做到产业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 过去数年,香港竞争力相对周边地区没有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加上经济结构单一,难以吸纳人才,孙东认为,短期内香港需要推措施「抢人才」:「我们需不需要拓展一下创科实习计划,我们现在要加强一些海外大学的学生来香港实习,比如科学园、数码港、生产力促进局,应科院等等,每年都要加大从海外来香港实习的人数,特别是我们本地香港的孩子、在海外读书的人能否尽量让他们多点回流。」 孙东又表示正与创新科技署商讨简化申请创新及科技基金的程序及通过奖学金,将本地毕业人才引入到中小企。

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将公布发展创科和吸引人才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今日(11日)上午主办首届「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以「融入湾区战略建设香港国际创科中心」为主题,共同探讨香港未来的科技发展着力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具影响力、最高规格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探讨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前沿资讯,为大湾区发展出谋献策。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央对香港创科发展高度重视,特区政府必定不负所托,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为大湾区创科发展开创新篇章。他又说,会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发展创科、吸引人才的想法和措施。 李家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在去年成立,正值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奠定祖国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更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带来历史性的机遇。院士联盟凝聚大湾区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国家级科学家构建强大平台,贡献大湾区科创发展和交流合作,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并衷心感谢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一直以来对香港创科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的大力支持。 李家超续指,习近平主席在7月1日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香港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又在视察香港期间亲临香港科学园考察,反映中央对香港创科发展高度重视。特区政府必定不负所托,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为大湾区创科发展开创新篇章,一如习主席在重要讲话对特区政府提出的希望,为香港、为国家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今年10月,李家超将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近日正进行公众咨询。他提到,曾在线上咨询会上听到一些意见,认为应该趁着香港迈进由治及兴这个关键时刻,着力发展香港的创新和科技事业,而且也应该把握时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香港,要「抢」人才。李家超说,很认同这些意见,亦会在施政报告提出想法和措施。他又呼吁参与峰会的两院院士和科研人才,积极向特区政府发表真知灼见,助力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更有活力的社会。

李家超:本港创科在国家支持下将获更多突破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在「人、机器、艺术、创意——国际研讨会」上,透过视像致辞时表示,在国家坚定不移的支持及创新科技业界的努力下,相信香港创科未来会取得更多突破,为业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李家超指出,人类赋予机械生命,可以将它们打造成合作伙伴,从而取得更大发展。他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应有之义,特区政府的政策目标之一是推动本港艺术文化及创新科技的发展,同时抓紧「十四五」规划重大机遇,让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孙东: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深化与内地合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6日)出席理大创科活动致辞时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推动创科生态圈发展、加速再工业化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他指出,未来几年香港会进入「由治及兴」阶段,对创科发展尤其重要,希望学术研究界可以在香港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指,一直为创科业界培养人才,未来会与政府合作,推动创科发展及培养科研人才,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上任15日三次出席创科活动 李家超:政府将全速推进香港创科发展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启动仪式」今日(15日)在中银大厦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仪式并致辞时表示,「我上任15日,今日是第三次出席和创科主题有关的活动,我非常重视香港的创科发展,因此会身体力行支持创科」。他指出,香港创科发展得到中央的明确支持和肯定,特区政府会全力全速推进香港创科发展,推进香港和大湾区城市产业链结合与优势互补,建设更蓬勃的创科生态圈,加快智慧城市发展,更好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构建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李家超表示,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今日成立,正好反映香港创科界上下一心,对香港未来的坚定信心。联盟的顾问委员和理事会成员都是知名学者、科研界和产业界的翘楚,汇聚了本港的大学、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的协同力量。他相信联盟一定能够强化产业、学术、科研之间的交流合作,对香港创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李家超还说,今次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与中国银行(香港)携手创立「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嘉许在不同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和团队。相信奖项的设立将会鼓励创科业界,特别是年轻一代,积极将科研成果推上更高台阶,为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作出贡献。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由一众香港产学研的科创界代表发起,希望进一步增进香港的科研平台、机构、组织、社团及创新科技企业的相互联系,促进交流与合作,为香港的科创发展出谋献策。联盟并获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赞助设立「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为香港首个针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的科研奖项。 每个领域每年产生1个奖项,每名获奖者或团队将获得200万元港币奖金。首届评奖提名期由7月至9月,将于12月公布结果。

李家超:吸引创科“龙头”来港和世界抢人才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首次出席立法会特首答问会。立法会议员谢伟铨指本港人口持续老化、人才不断流失,关注如何提升香港竞争力,新一届政府有何政策令人才保得住。李家超表示,自己上任只6日,已致力在此方面着手做工作。 李家超指出,因为本港的检疫限制,导致影响人才进入香港。香港本身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包括本港制度完善、法治清晰等,香港要精益求精,如扩大香港市场,包括大湾区发展,特别是创科方面,如果能吸引更多“龙头”来港,对香港发展更佳。 李家超强调,已和当局研究中,希望在一至两个月内有方案出台,目的是和世界抢人才。

习近平视察科学园盼香港贡献国家科技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30日)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视察香港科学园,听取相关官员和香港科技园公司汇报香港近年的创科发展和前景,参观一家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重点实验室并鼓励出席的香港科研人员和创科企业代表加倍努力。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向主席简介香港的科研实力和整体创科发展,以及本届政府在五年间投放超过1,500亿元所取得推动创科的丰硕成果。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其后简介在场展示的七项科研成果,涵盖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工程应用范畴等。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感谢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将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助力创科发展和深化港深创科合作。薛永恒和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分别向主席介绍新田科技城和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这两大平台,对接深圳科创园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使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习近平主席继而参观香港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的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介绍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致力推动神经退化性疾病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以准确诊断阿尔兹海默症,从而实现早期筛查和治疗,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结束视察前,习近平主席向30多名香港科研人员和青年创业者代表发表讲话,勉励科研人员、业界及青年,特别是对香港青年的关心,体现对香港创科的重视和肯定,对香港贡献国家科技发展的期盼。出席者包括在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年科学家和研发人员及创科企业代表等。

薛永恒:香港创科进入黄金时期大湾区是最佳合作伙伴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任职至今两年时间,他今日(25日)出席电视节目回顾过去2年工作时,形容任内是一个神奇之旅,亦充满挑战。他指出,上任时疫情开始猖獗,局方积极推动科技抗疫,包括向市民派发铜芯抗疫口罩,推出“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等,而现时“安心出行”的下载量更已达到八百多万,迟些可能突破一千万,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亦是政府其他应用程式未曾做到的。 对于香港创科发展方面,薛永恒表示,因应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清楚说明创科是香港的未来,有信心新一届政府会全力推动创科,并指香港创科已进入黄金时期,而大湾区将是最佳合作伙伴。他指出,本港在地方或者人手方面都可能不足够做到大量生产,但大湾区这个平台可以补短板。他表示香港强在基础科研,而深圳强在应用科研、广州和东莞则强在大量生产的能力,因而大湾区是香港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能做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效果。他又期望卸任后能继续与香港市民一同推动创科,让香港更美好。

《人民日报》发文:习近平一直心系香港

6月的维港,天高海阔。从太平山顶看去,林立的高楼勾勒出香港壮美的天际。 “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2017年6月2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香港,面对等候在机场的160多名中外记者,深情流露。 任职福建、浙江期间,多次率团赴港洽谈交流; 到中央工作后,负责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工作,2008年7月,赴港检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筹办工作并在香港考察,给香港民众留下深刻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到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并再次考察香港,多次就香港事务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对这块土地饱含深情,对香港情况十分熟悉,始终关心香港繁荣稳定,始终心系香港同胞利益福祉。 聚焦发展第一要务: “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保持香港发展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题中之义。 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发展牵挂在心。 2010年至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连续三年参加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审议,年年关注香港发展。 2017年,习近平主席时隔9年再度踏上香港土地,表达祝福,体现支持,谋划未来,“期待着亲身感受香港这些年的新变化”。 49个小时、20场活动,足迹遍及港岛、九龙、新界。 习近平主席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深入交流,为建设好、发展好香港,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行稳致远指引航向。 面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主席开出药方。 “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指出。 “当前,发展的任务更应聚焦。” 少年希望快乐成长,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壮年希望事业有成,长者希望安度晚年,这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苏州过后无艇搭”,习近平主席特别引用了这句香港俗语,叮嘱香港“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5年前,1997年7月1日,国歌雄壮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特别是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 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和支持一如既往—— 从“十二五”规划港澳部分首次单独成章到“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新的定位,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到“CEPA服务贸易协议”,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抗击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国家战略带给香港的机遇前所未有—— “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2017年7月1日上午,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描绘出美好蓝图。 2017年12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香港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 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 祖国好,香港一定好;祖国好,香港会更好! 由乱到治由治及兴: “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 “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 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仅如此,香港同胞一直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指出:“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所处的地位是独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贡献是重大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香港同胞不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能够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 “满足香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继续推动香港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习近平主席指出。 当前,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 “我相信,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一定会展现新气象,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 今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强调。 聚焦“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香港必将开启新一轮发展进程。 有伟大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有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回归25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夯实的发展基础,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奋斗,“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一定能够再谱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香港特区政府5年投放1500亿元发展创科 薛永恒:史无前例促成经济新动力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创科发展对香港十分重要,今届政府投放了1500亿元推动创科发展,属于“史无前例”,现时成果渐现,本港的初创公司数目由2014年约1000间,增加到现时的4000间,吸引投放的资金由12亿元增长至416亿元。 薛永恒又指,香港把创科发展成经济新动力,为年轻人提供机会,亦相信新一届政府会继续推动创科。另外,创科发展亦有助应对疫情,例如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证、污水监察系统等,均需要资讯科技的配合。

薛永恒:推动智慧乡郊透过科技改善居民生活

为提高新界居民对智能科技认识,新界乡议局及环保协进会今日(4日)联合办展,展出管理数据系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护老院舍长者的排便时间、粪便形状和大小用手机软件记录,并进行分类辨别。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他指出,推动创科不单可以为香港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动力,亦可透过科技令民生得到改善。 薛永恒指,创科局推动智慧城市,早前《蓝图1.0》版本有六大方向;到2.0版本,已加入「防疫抗疫」及「智慧乡郊」这两个主题。他充分感受到现时乡郊居民因为交通原因,看医生并不方便,承诺政府一定会牵头推动智慧乡郊,透过科技改善乡郊居民,特别是长者的生活。

香港快测阳性呈报数字增非指数式上升 林郑月娥︰全民快测行动有成效

香港特区政府暂缓全民强检之后,改向全港逾300万个住户派发“防疫服务包”,并要求市民自昨日(8日)起一连3日“撩鼻”做快速抗原测试,但昨天首日快测未见市民热烈响应,不少市民都指无病征不会检测。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早(9日)在记者会中表示,今日是政府推行连续三日全民快测的第二天,呼吁全港市民继续支持此项行动。 料今日快测阳性数字反弹 林郑︰有充分能力跟进 林郑月娥又指今日下午四点半的疫情新闻发布会,卫生防护中心会交代透过快测自我呈报的个案数字。个案数字较前一天要高,但非指数式上升。无论是提供家居支援还是在进入社区隔离设施,完全属政府可以处理的范围。 林郑月娥称,如果确诊数字只是现在这种增长幅度,加上大型快测,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说明社区没有很多隐形传播链,这和政府其他检测指标也都是相吻合的,例如污水监测、围封强检阳性个案数字、市民愿检尽检的结果,近日确诊百份比下降至1%。 林郑月娥提到,大家不要因看到全民快测找不到很多阳性个案而感到失望,应该感到开心。如果一连三日的全民快测结果是确诊数字上升、但非大幅升高,政府将更有信心在复活节假期之后,分三个阶段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学校亦可逐步恢复面授。 林郑强调,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处理疫情,好过用“一个数字”。政府要考虑社会接受程度,永远不断在平衡工作。 对于她昨日(8日)根据港大研究,指即本月6日的感染时点患病率是0.56%,即有约4万人,假设当中已有4分之1人已感染并等待康复,其余4分之3人,即3万人是已感染而未被发现。但她今日又有新说法,称据港大研究,前日(7日)市民即时患病率已下降至0.26%,扣除已受感染个案,新感染个案可能少于1万人。 落马洲应急医院影响科技园建设说法不属实 河套区医院方面,林郑指是应急医院,早前与中央谈及人手紧张,希望内地支援,目前未去到营运阶段,发展局、食物及卫生局都有做对接。对于何时启用,指有需要的时候就会用。至于应急医院会否影响河套区科技创新园区,林郑指科技园在西边而应急医院在东边,所以不会影响。 现时社区隔离设施分4类 屋村及过渡屋将交还居民 林郑月娥表示,现时社区隔离设施分为4类,当中包括中央援建、设于6个地方的社区隔离设施;竹篙湾检疫中心及鲤鱼门检疫中心;早前租用的酒店;早前征用的屋村及2个过渡性房屋项目。 她又指出,竹篙湾已经腾空,为紧密接触或者确诊学生作特别DSE应考场地;酒店都陆续腾空作检疫隔离酒店、闭环酒店;早前征用的屋村及过渡性房屋,已经与运房局商量,如果全民快测没有很多人需要隔离,就会交回居民,不会长时间占用房屋资源,希望下礼拜初可以决定何时交换。 若确诊数字降至三位数将结束每日记者会 林郑月娥还表示,每日记者会已经做足1个月时间,如果每日确诊数字下降至三位数,打算结束每日的新闻发布会,她仍然乐见大家谈论关于疫情的问题,但相信大家会觉得很闷,亦没有太多关于抗疫的问题问。她希望每日抗疫记者会可以早点消失,代表香港的疫情受到控制。  

陈茂波:商汤上市别具意义冀可成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30日)出席本港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的上市仪式,表示商汤是首个由科学园孕育的科技初创「独角兽」,于本港上市具有特别意义。 陈茂波说,即使商汤上市前夕遭外国政府无理干扰,企图阻挠上市进程,但对强者而言,困难与挑战都只是成功故事的点缀。期望商汤能为香港及国家创科发展作贡献,成为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 陈茂波提到,政府在过去4年已投入逾1300亿港元,循多个方面推动创科发展。商汤在港上市,说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优势,能为创科企业创造茁壮成长的生态圈。展望未来,有信心香港可孕育出更多优秀的创科「独角兽」。 商汤行政总裁徐立表示,商汤在7年内成为亚洲领军企业,做到多个行业第一,但亦面对很多困难,如疫情下致全球化的暂停、地缘政治因素屡受美国无端打压,但相信AI的颠覆性力量,可推动公平的智能发展,期望能为大众带来普惠价值。

林郑月娥:中央支持是香港发展最大动力

第十二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今日(28日)在广州开幕。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礼上透过视频致辞时表示,即将过去的一年对香港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项中央举措,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也让特区政府提升管治效能。她指出,香港经济亦经受考验,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达6.4%,又指只要本地疫情受控,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乐观,展望更长远未来,香港亦拥有多重有利条件,对香港经济更充满信心。 香港经济持续改善恢复通关将带来利好 林郑月娥表示,2021年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中央的领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是国家对来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也是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动经济加快复苏的机会。 2021年对于香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发展最大的动力,首先是来自中央的支持。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项中央举措,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也让香港可以提升管治效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香港8个「中心」定位,为香港经济的未来指明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近三年,令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加速融合发展。 林郑月娥谈到,过去两年多的社会动乱和疫情影响,令香港经济受到考验。不过,自今年以来,香港各项经济指标得以持续改善。今年首三季,香港经济按年增长7%,复苏态势稳固,经济在第四季应可按年稳健增长,预计香港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达6.4%。她表示,只要本地疫情继续受控,加上内地与香港逐步恢复正常跨境人员往来,香港明年的经济前景是乐观的。而展望更长远的未来,对香港的经济更是充满信心。除了继续巩固和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香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来自国家拓展内需市场。 林郑月娥说:「过去几年,我们通过基金加码及平台合作等政策,持续帮助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香港贸易发展局今年推出的一站式『GoGBA』数码平台,以及在深圳设立大湾区服务中心,都在帮助港商以大湾区为切入点,抓住更多商机。」 创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她续指,香港的经济也有今年「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提及的「内生动力」,包括本届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科技发展。特区政府在过去四年多已投资了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而今年的施政报告进一步公布了多项措施,务求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全面覆盖科研、融资、生产,以及市场化。其中,报告提出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包括在香港北部建设新田科技城,额外增加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汇聚大量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人才。按规划,未来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将会有15万个创科职位。 另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会利用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香港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包括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鼓励海内外与香港的专家合作进行研究。林郑月娥表示,注意到不少生命健康企业都看到香港在这方面的潜力,有兴趣在香港发展,特区政府会在土地和政策上作出配合,期望未来生命健康相关产业会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 林郑月娥表示,十二年来,「央视财经论坛·香港」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搭建平台、贡献智慧,在内地与香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为疫情原因,过去两届论坛我都是以视频形式参与。随着内地与香港逐步恢复正常跨境人员往来,我期待与大家在香港见面。很快就是2022年,也是特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刻,希望内地的朋友们能亲自来香港,与我们一起庆祝。」林郑月娥说。

梁振英:港院校落户大湾区为粤港澳科研合作开辟新天地

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全体大会今日(1日)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透过视像致辞表示,众多院士专家汇集于粤港澳院士峰会,说明大湾区有着一流的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说明了在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决策的正确性。他表示,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大湾区的建设,专门组织港澳地区委员为大湾区的建设、为粤港澳的合作建言献策。 梁振英指出,香港、澳门以人才、创科为驱动力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建成粤港澳三地协同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重要举措之一。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主办的粤港澳院士峰会在院士专家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海内外院士走进大湾区、认识大湾区、建设大湾区搭建了平台,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及海外院士专家的合作交流,推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一流湾区贡献创科力量。 梁振英又表示,对粤港澳在科技领域上的合作充满信心。他说:「香港的各类院校纷纷落户大湾区的广东城市,将为粤港澳在科技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开辟新天地,为港澳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林郑月娥:香港将以全新思维全力全速发展创科

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全体大会今日(1日)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本届峰会以「数智驱动、芯创未来」为主题,共话大湾区科技创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透过视像致辞表示,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下,会以全新思维,全力全速发展创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去4年,特区政府投放了超过1,300亿元推动创科的发展,用于发展基建、推动科研、培养人才、支援业界等,取得理想的成效。她指出,香港将会保持良好的势头,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 林郑月娥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疫情无阻两院院士来港全程支持的慷慨和热情。其中,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和龙乐豪院士,今年6月就率领航天科学家团队走进香港校园,向香港青少年讲述中国航天故事。同时,香港的科学家也一直积极为国家创科发展做出贡献,在最近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两项由香港的大学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香港也有4位科学家入围本届两院院士增选,这是国家对于香港创科人才的高度肯定。 「今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超过150公顷的创科用地,并会加强与深圳的协作。我也提出设立『InnoLife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善用香港的优势推动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林郑月娥还透露,香港科技园公司会在深圳成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和大湾区创科快线,以分别培育人才和初创(企业),并在本港的大学的大湾区分校建立孵化的中心网络等。她有信心香港未来的创科发展会成就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大湾区的发展相辅相成,贡献国家所需。 「创科发展需要各位院士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林郑月娥续指,有赖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鼎力支持,以及香港中联办的积极协调,由6名在香港院士共同担任发起人的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今年4月在香港正式成立,院士联盟凝聚大湾区内两院院士的力量,致力探讨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相关的政策,并协同大湾区内的相关部门和业界,推动科创合作与发展。她表示:「我相信院士联盟和广东院士联合会今后在推动大湾区内的创新要素流动及人才围聚方面,一定会有更多、更广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