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年轻人参与编修香港志增国民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于今日(6日)在香港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的出版,为香港在祖国改革开放中担当的角色留下了珍贵记录。她乐见香港地方志中心编修团队中有许多年轻的研究员,认为让年轻一辈参与修志工作,除了给予他们机会深入探讨香港历史以外,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认识香港和国家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林郑指出,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与国家同发展、共繁荣。香港既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受益于内地的高速发展,成功转型成为内地连结世界市场的重要桥梁,建立和巩固了香港今天作为国际商贸、物流、航运、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她强调,香港人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不缺位,现在透过修志,可将事实全方位呈现出来,让下一代和内地同胞,不会忘记香港这个小地方对国家的大贡献,从而明白香港与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另外,香港地方志中心今日连同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澳门基金会代表,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林郑表示,粤港澳共同编修《粤港澳大湾区志》可即时记录大湾区11个城市之间的紧密交流合作,有利于未来大湾区发展的总结和展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特区政府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为香港带来的机遇深感鼓舞,将继续坚守“一国两制”方针,善用香港高度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优势,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最后提到,修志是浩大工程,历时多年,需要相当的经费支持。她承诺在每年的行政长官社会资助计划中拨出相当的款项,并呼吁更多社会贤达及机构热心赞助。林郑说,相信《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和《粤港澳大湾区志》一定可以说好香港自身的故事,香港与湾区的故事,以及香港与国家的故事。

夏宝龙: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

以史为鉴谱写香港民主新篇章 ——在《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的视频致辞 (2021年12月6日) 夏 宝 龙 林郑月娥行政长官, 各位香港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以视频方式出席今天的活动。首先,我谨向《香港志》第二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的出版和《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表示热烈祝贺! 在习近平主席亲切关怀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董建华副主席牵头创建的团结香港基金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汇集众多社会贤达和专家学者,合力编纂《香港志》。从此,中华民族地方志的文化大宝库中,就有了一部以香港命名的地方志书。它不仅记载着香港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而且具有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有助于人们弄明白香港从哪里来、走过哪些路、将向哪里去,从而进一步增强香港同胞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香港更加灿烂的明天。 打开《香港志》,我们可以看到,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悠久灿烂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远古年代,华夏先民便已经在香港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自秦朝设岭南三郡开始,香港就纳入中央政权的统辖之下。中华文化在香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通过文字、风俗、戏曲、建筑等不断传承发展。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香港始终被中华文化润育滋养。 打开《香港志》,我们可以看到,180年前香港被迫与祖国分离,香港同胞为救亡图存、国家统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割占,从那时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是中华儿女始终没有屈服。无论是被占领初期“新界”乡民的浴血抵抗,还是参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斗争,香港同胞都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前赴后继,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打开《香港志》,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香港同胞始终与祖国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香港从此有了最坚强的后盾。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香港同胞严重缺水和基本生活物资问题,中央在内地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投资兴建东江水供港工程、开通“三趟快车”。广大香港同胞心系祖国,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踊跃在祖国内地投资兴业,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为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打开《香港志》,我们可以看到,百年游子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香江两岸,浪奔浪流;狮子山下,红旗招展。香港的命运从此掌握在当家作主的香港同胞手中。任凭国际金融危机一次次冲击,任凭“非典”“新冠”等疫情灾害来袭,任凭各种反华势力兴风作浪,香港总能战胜挑战,化险为夷,保持繁荣稳定。大量事实雄辩证明,“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回顾香港走过的历程,我们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无论香港经受过什么劫难和挫折,香港同胞都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香港都与祖国密不可分。香港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斗争过程中,爱国爱港信念就已经牢牢树立。今天,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早已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情况下,在“一国两制”实践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我们更应当理直气壮地高高举起爱国爱港旗帜。特别是这两年香港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充分证明,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只有真正把“爱国者治港”落到实处,香港才能实现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香港同胞才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今年2月22日和7月16日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的两次专题研讨会上,我曾经比较系统地讲过“爱国者治港”的内涵、标准、要求等问题。今天我们再谈论这个问题,时空环境又有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香港国安法顺利实施,一些触犯法律的反中乱港分子正在受到应有的制裁;新的选举制度正在一步步付诸实施,一个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的全新的选举委员会已经顺利诞生。12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依照基本法修定的新选举制度举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这对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塑造香港良政善治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我想再谈一些看法。 首先强调说明的是,“爱国者治港”的参与面是很宽的、舞台是很大的。我们讲“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强调的是“港独”分子、反中乱港分子绝对不能进入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除此以外,在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遵守宪法和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大前提下,只要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善于履职尽责,都可以成为治港者。也就是说,“爱国者治港”是搞“五光十色”,是具有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体现在身份的多样,无论是什么阶层、什么界别、什么职业、什么族裔,都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多样性,体现在价值理念的多元,无论持何种思想观念、何种政治取态、何种宗教信仰、何种利益诉求,都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多样性,还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包容,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你信奉哪种制度、喜欢哪种生活方式,都有参与的机会。总之,我们就是要在爱国爱港旗帜下,最大限度拉长包容多样性的半径,画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同胞奔向美好生活这个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最近,我在香港新闻媒体中看到,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参选报名很踊跃,共有153名候选人竞选90个席位,有关竞选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开展。有的走访选民、有的摆设街站、有的参加竞选论坛,候选人通过比专长、比政纲、比理念、比承担、比贡献等方式,积极争取选民支持。各团体和香港市民纷纷响应,支持者甚众。我为这样的画面和气氛喝彩、点赞!从香港社会各界的反应来看,这充分彰显出新选举制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和特点: 一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立法会是民意代表机关,其组成必须具有广泛代表性。新选举制度吸引了更多人参选,其中大部分人是新面孔,呈现出新气象。从候选人的背景情况看,既有商界、学界、专业界精英翘楚,又有来自社会基层的劳工、职员、中小企业经营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又有讲普通话的“港漂”、台湾出生的人士、加入中国籍的“老外”;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参政者,又有充满冲劲和创新力的新一代年轻人。总体而言,参选者多元化的背景可谓前所未有。居住公屋和“劏房”的人士、巴士车长、注册电工等成为立法会选举候选人,这在香港过去是没有的。 二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政治包容性。这次选举不是“单声道”,候选人来自不同的政治团体、政治派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谱,持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多名持有不同政见和主张的人士,都成功获得了提名。他们中有政团支持的参选人士,也有自行参选的独立人士,他们和所有立法会选举候选人一样,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体现了新选举制度的最大开放包容程度。 三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均衡参与性。新的选举制度将立法会议席分为三大板块,组成结构得到优化,使各阶层、各界别、各方面均有代表参与立法机关,从而确保了政治参与的均衡度,也确保了利益兼顾。香港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许多矛盾,客观上需要立法会兼顾香港社会各阶层和各界别的不同利益,特别是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平衡香港的整体利益、界别利益和地区利益。新选举制度切合这一需要,更能反映民意,也更符合香港实际。 四是充分彰显了新选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性。这次立法会选举,全部90个席位都有竞争,没有可以自动当选的。这是香港回归以来从未有过的。可以说,“区区有竞争,个个界别有得选”。更重要的是,新选举制度使得竞选活动更加理性、公平、有序,更加注重民生和发展议题,更加注重参选人的能力和素质展示。正如一些香港市民所说,香港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但实际上带给香港社会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社会分化、恶斗,导致社会失序、经济失衡、管治失效的危机,香港“黑暴”带来的惨状历历在目,是我们心中的痛,香港居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民主。新选举制度,使选举回归良性竞争,为我们香港人谋实惠、谋福祉。 按照新选举制度,以公平竞争的方式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需要,也是香港发展民主、实现良政善治的需要。香港的民主发展,要靠广大港人积极参与去推动;香港的良政善治,要靠广大港人共担责任去创造。我们坚信,凡是拥护“一国两制”、希望香港越来越好的香港居民,都一定会以主人翁的姿态,依法行使好民主权利,郑重投出手中神圣的一票,选出大家心目中的立法会议员。大家投下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选票,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对国家富强昌盛的美好希望、对香港繁荣稳定的共同心愿。 在这里,我还要郑重申明一点,香港实行什么样的选举制度是中国内政,香港的选举制度好不好,要看是否符合香港实际、是否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对此,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国际上有一些人罔顾事实,大肆抹黑、污蔑香港的选举制度,只能暴露出他们的无知、傲慢和偏见。大量事实证明,他们不是民主课堂里的“优等生”,更没有资格当“教师爷”。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充满自信,对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充满自信。至于那些数典忘祖、勾结外部势力的反中乱港分子,不论逃到哪里,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历史照亮未来,奋斗未有穷期。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习近平主席说:“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重温习主席这段重要讲话,这是给我们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大底气和信心。我们坚信,有包括750万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比辉煌! 谢谢大家。

林郑冀《香港志》第二册年内出版助了解国家及香港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在礼宾府主持政府与香港地方志中心举行的年度会议,听取该中心汇报有关编修《香港志》的工作进展和最新计划。林郑月娥说,期待以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为主题的《香港志》第二册能于今年稍后出版,让社会各界以至内地同胞了解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林郑月娥表示,编纂《香港志》是浩瀚的文化工程,对于历史传承,以及下一代对香港和国家的了解十分重要。她表示,感谢由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领导的团结香港基金肩负起修志重任,亦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在财政方面提供持续的支持,自己和特区政府全力支持有关工作,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会全面配合。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志》首册——《香港志·总述大事记》去年出版,大获好评,不但登上出版社年度好书第一位,更荣获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巿场策划奖」和「社会科学类别出版奖」,反映修志工作备受各界认同。她说,知道编修团队中有不少年轻研究员,相信他们透过参与修志工作,在对国家的认识和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均有所增进。

我国将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面积大幅扩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今日(6日)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案明确,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方案指出,到2035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与港澳产业协同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改革创新经验得到广泛推广。 根据方案,在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方面,前海合作区将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在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面,前海合作区将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 开发建设前海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黄柳权:中央支持香港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今日(24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表示,香港发展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中央政府三条基本政策不变。 首先,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不变。改革开放至今已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步伐从未停止,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越来越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国策,中国扩大开放决心从未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地位独特、贡献重大、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十四五」时期,中央继续支持香港发挥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成者的角色,欢迎全球企业在港澳或通过港澳到内地投资,共享中国发展市场和发展机遇。 其次,中央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不会变。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佳方案,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最佳制度。虽然这几年「一国两制」在香港遇到新问题和挑战,但中央始终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积极采取有效举措,确保「一国两制」不变形、不走样。制定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就是为了堵住法律和制度漏洞,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国安法让香港营商环境更加稳定,中央支持香港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巩固提升竞争优势、保护在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政策不变。 最后,中央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变。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一定可以在金融、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实现优势互补。 黄柳权强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随着「一国两制」在港澳实践不断发展、随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推进,香港这块投资者的宝地将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希望工商界人士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抓住香港发展机遇,用行动书写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