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发展高增值航运业集群是业界未来出路

为期7天的香港海运周2022昨日(26日)闭幕,其重点活动之一「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吸引逾1.4万名世界各地的海运、航空、供应链及物流业界人士参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7日)发表网志,指虽然香港一直保持世界十大港口的地位,但吞吐量在过去十年却呈缓慢下降趋势,他认为推动高增值航运业集群的发展是香港航运业未来的出路。 陈茂波指,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地,货运物流的需求庞大的同时,对整个航运业服务的需求亦持续增加。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中,香港的高增值海运服务可发挥联通内地和国际的作用,也有助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服务国际市场。当本港朝着更高增值的方向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仲裁服务,正支持着本港航运业朝更高增值的海运业集群模式转型;创新科技的应用以及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更为整个产业群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陈茂波续指,除了高增值航运产业群的发展,在空运物流方面,香港在全球也有领先的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协作,香港海陆空联运的优势便更为明显。年初财政预算案曾提及机管局将在东莞设立上游「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及在香港机场设立「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据悉机管局已实行先导计划,正在不断测试和建立最有效的操作流程。此外,当局也会加快推动大湾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多式联运」,并发展包括冷链货物及药物处理在内的高端高增值物流服务,鼓励业界进一步应用科技,提高生产力。

陈茂波:认清自身优势及不足香港与新加坡比较毋须妄自菲薄

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早前发布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下跌一级至全球第四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9日)发表网志指,全面审视客观环境和因素,香港仍是充满机遇、前景亮丽。陈茂波认为,香港要认清自身优势及不足,透过策略部署及高效执行,做好制度、政策和宣传推广方面所需要的工作以巩固优势、补足短板,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陈茂波谈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指香港总得分实际上增加了10分,比首两位的纽约和伦敦得分升幅为多,报告反映香港在银行、保险、专业服务及贸易等环节仍然拥有相当优势。他分析指,因疫情限制本港对外往还,也许影响了很多金融从业员对香港的总体印象,拖累了相关评分及整体排名。 有不少商界及金融界人士多拿新加坡与香港比较,陈茂波表示,香港一直在竞争中发展与成长,毋须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不足,只须实事求是、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对策,进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陈茂波指,香港最大、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是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并具有难以复制、难以取代的「一国两制」下超级联系人角色,这也是筹划香港长远发展的根本起点。他又指,香港的金融市场现时多项环节仍然表现突出、比较优势明显,加上新一届政府正采取更积极、更主动出击的发展模式,将为香港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和空间。 陈茂波相信,香港的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他指,环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市场竞争变得更尖锐激烈,逆全球化带来变数,为香港未来发展带来挑战。不过他亦指,国家的稳定繁荣发展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最坚实后盾,同时全球经济重心西向东移,预期区内经济将继续录得较快增长,未来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此外,香港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基本法保障香港资金自由进出,也保障了港元的法定地位,联系汇率机制是香港货币和金融稳定的支柱。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将于下月举行,陈茂波形容外界反映正面积极,期间不断有一些未收到邀请的国际金融机构主动查询。他表示,金管局将联同金融学院于峰会翌日,即11月3日,增办一场「国际投资对话」研讨会,主题为「投资于风云变幻时」,届时会邀请来自不同类型环球资产管理机构的多位重量级人物,让更多金融业界同仁及市民可以参与其中。

许正宇:凭「赢在起跑线」优势擦金融科技新火花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7日)在网志中表示,金融与科技配合可以擦出火花,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增长动力。香港拥有培育金融科技的绝佳元素,凭借越趋成熟的生态圈、先进的基础设施、有利业界发展和具前瞻性的监管环境,加上本地金融市场的庞大规模,有条件孵化多元的创新科技方案,推动行业向前。凭着「赢在起跑线」的优势,财库局期望进一步充分发挥潜力,与业界携手发掘更多金融科技机遇,丰富金融科技人才资源。 许正宇指出,他早前公布新一轮「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和金融科技从业员培训资助先导计划。对于「拍住上」资助计划,当局为了更切合业界需要,吸收第一轮的经验,从3方面优化新一轮计划,包括扩大合资格申请者范围、允许更灵活的合作模式,以及提升合资格项目最高资助金额至少50%,持续鼓励更多不同类型机构投入促进香港金融业创新。 在金融科技从业员培训资助方面,许正宇表示,当局将联同金管局及香港银行学会推出金融科技从业员培训资助先导计划,银行从业员成功取得在银行专业资历架构下的金融科技专业资格后,将获八成学费资助,上限为2.5万元,名额约1500个。 许正宇表示,以上两项计划将于9月正式推出,目标是为金融科技生态圈带来最新的技术和专业人才。稍后数码港及香港银行学会将分别于其网页公布申请详情。

陈茂波:第二季GDP难言理想料资金外流情况缓和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4日)发表网志,指本周将公布的本港最新出口数字并不乐观,下月初将发表的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预估数字虽可望稍有改善,但情况亦难言理想。对于近期金管局多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陈茂波表示,本港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维护联汇制度有坚实底气,令港元最终稳定于7.75至7.85的区间内,所谓的「资金外流」情况便会缓和。 全文如下↓ 过去一个多月本港疫情反弹,但在精准防疫的大原则下,大部分社会及经济活动仍谨慎有序地进行。上星期刚开幕的书展,吸引不少市民入场,我也特意出席了两场新书分享会,并在书展摊档买了些书籍。有些参展书商说,今年书展整体上人流仍然不错,对生意额持审慎乐观看法 其实,当整体经济表现疲弱,各行业都承受着较大压力的时候,这类主题式的大型展会,总能刺激额外的消费需求和带来短期的就业机会。而即将发放的第二阶段消费券,相信亦会发挥刺激市道,振兴经济的作用。 本港就业市场近期稍有改善,4至6月份失业率为4.7%,比2至4月份的今年高位低了0.7个百分点。整体通胀情况仍大致温和,6月份基本综合消费物价通胀率为1.8%。不过,环球以至内地经济疲弱,本周将公布的本港最新出口数字并不乐观。整体经济而言,年初受疫情影响,第一季经济按年负增长4%。下月初发表的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预估数字,即使可望稍有改善,但情况亦难言理想。 展望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步伐和力度仍存在相当挑战。其中一个主要负面因素是预期美国联储局以至多家主要央行将大幅加息,忧虑其对全球经济和资金流造成的影响。以美国为例,今年来通胀持续加剧,6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升幅达到9.1%,创41年来新高。为了压抑通胀,联储局今年来已三度加息,累计幅度1.5厘,市场目前普遍预期本周的议息会议将再加息0.75厘。如此今年来的累积加息幅度将达到2.25厘,这势将进一步掀动资金流向及资产价格变化,亦可能造成金融市场波动。持续加息不利于经济恢复,美国如何一方面压抑通胀,另一方面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值得关注。 美国进一步加息,亦无可避免会影响到香港市场的资金流和资产价格变化。最显而易见的是在联系汇率机制下,美息上升、港息仍相对低而所触发的套息活动,再加上近月本地市场对港元需求偏弱,港汇自5月以来多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机制买入港元卖出美元。随着弱方兑换保证被触发,资金流出港元体系,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所谓「资金外流」。单看字面,资金外流也许是对一个市场没信心的现象,但由于市场一般只会选择就汇率相对稳定的货币进行套息活动,以赚取息差,因此换个角度说,有关活动也可被视为是对联系汇率机制有信心的表现。 回看自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后,美国一直实行巨额的量化宽松,导致全球资金泛滥,由于当时港息持续高于美息,汇率又有联汇制度保证,因而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本港,导致本港银行体系资金异常充裕。这些资金部分被金管局透过发行外汇基金票据所吸收。在2015至2018年间,即美国对上一个加息周期时,亦曾出现资金流出港元体系,当时香港利率亦随美国息率稍为往上调节。但到2020年美国减息量宽后,资金又再次流入港元,至今存留在香港的资金量仍非常庞大。今年6月底,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结余近12,000亿元,是2008年12月底时的七倍半。因此,资金进出港元体系而引致银行总结余增加或减少,是联汇制度设计下的必然调整过程。 美国今年来连番加息,再次出现资金持有人「沽港元、买美元」以赚取持有美元的较高息回报。截至7月22日,金管局共承接了逾1700亿港元沽盘、释出等值美元,银行体系结余相应下降至约1650亿港元。根据联汇制度有关操作,随着弱方兑换保证被触发,资金流出港元体系,利率自动调节机制会发挥作用,港元拆息会逐步上升,抵销套息交易的诱因,减低资金从港元市场流出,最终令港元稳定于7.75至7.85的区间内,所谓的「资金外流」情况便会缓和。 息率,是「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最有力的市场调节力量;高透明度、稳定及前后一致地贯切执行机制的设计,成为了港元及联汇制度的最有力维护。本港公共财政稳健强韧、金融风险监测机制适切有力,并多年来在金融及银行体系建立了强大的缓冲和抗震能力,香港外汇储备规模庞大(高达4,400多亿美元),相当于港元货币基础约1.7倍,金融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素优良,这些都是我们维护联系汇率制度的坚实底气所在。 楼市方面,过去几个月本港楼价虽有轻微回调,但仍大致保持平稳。虽然本港私人住宅物业过半数已没有按揭贷款,但当香港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供楼人士的按揭还款负担难免增加,市民在置业或作其他投资决定时,还是以审慎策略为上。

林定国指香港法治备受推崇 张国钧称致力消除社会误解

新上任的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及副司长张国钧今日(3日)分别发表任内第一篇网志,指出法治是香港一直以来赖以成功的基石,维护及促进这一个核心价值,对香港的未来极为关键。 林定国指出,客观事实印证香港的法治备受推崇,但同时社会上亦有一些人对法治抱有疑问,甚至意见相左,他强调将会耐心仔细聆听不同的声音,亦会简明清晰向市民诉说立场,希望可以互相理解。 林定国表示,法治并非也不应是艰涩难明、深不可测、曲高和寡的概念。法治为社会提供一个公平及安定的环境,让市民放心生活、各展所长。建构法治社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市民大众拥有社群意识,互相尊重、包容、愿意妥协,自动自觉遵守适用于所有人的一套规则。日常生活和一举一动,都是法治的实践,维护法治有赖每一位市民肩负责任,冀望整个社会一同努力,将香港这一个家变得更美好。 张国钧指出,香港特区成立以来,《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市民的权利和自由,也确保了香港特区的司法独立和终审权。事实胜于雄辩,香港的法治水平在世界继续名列前位排名第19,比不少欧美国家更胜一筹。对于社会上仍然有一些人对香港法治抱有疑问,甚至质疑,他表示将会全力协助司长以简明清晰的方法做好解说,让本地和国际社会准确理解香港法治的实际情况,消除误解。  

林世雄首篇网志称将致力提升香港运输基建

新任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2日)发表首篇网志,称将致力进一步提升香港运输物流的软硬件水平,发展好香港运输基建。 林世雄在网志中表示,运输及物流局是由上届政府的运输及房屋局分拆出来,日后会专注推动和统筹有关运输及物流两大范畴的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基建是息息相关,而当局的工作是确保香港的交通运输能配合香港的发展,人流和货运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畅通无阻。同时亦要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亦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支持香港发展的其中两个“中心”角色,还需要维持香港的地区物流枢纽地位。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航运设施,包括国际机场和港口,拥有效率高、联系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未来如何用好这些设施和利用这些优势,配合政策来支持物流业的发展,是运输及物流局的其中一个工作方向。 林世雄又指,非常荣幸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下就任,他会和同事定必携手同心,将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把握新机遇,和运输物流业界以至广大市民,做到习主席要求的“务实有为,不负人民”。

卢宠茂履新首篇网志:首要任务是抗疫及通关

今早(7月1日),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监誓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宣誓就职。今日履新的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发表上任后的首篇网志,指“如何循证抗疫,以科学精准防控措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为香港连接国际连通内地”是他的首要任务。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网志全文↓↓↓今早我与一众问责官员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下,宣誓就任第六届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这是我人生中最光荣使命。我再次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和行政长官的信任。习主席在宣誓仪式上的重要讲话,道出了对管治班子的期望和对我们为香港经济和民生注入新动力的热切期盼。这令我更深深感受到在此时此刻出任特区问责官员确是任重道远。新冠疫情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健康,重创民生经济,香港亦不能幸免。如何循证抗疫,以科学精准防控措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为香港连接国际连通内地,是我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虽然香港一直以来拥有高标准的医疗水平和高效率的医疗卫生体系,多项医疗指标领先世界,属全球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但面对科技进步、人口老化、医护人手不足、以及新发疾病带来的种种挑战,我们的医疗系统必须与时并进,继续变革求新,以保障香港市民健康和提升市民幸福生活指标,才能共建“健康香港”。与此同时,医护界要充分发挥香港在医疗卫生技术及管理、专业培训和生物医药科研各方面的优势,以及香港作为国家国际窗口的重要角色,推动大湾区的医疗创新及合作,并融入国家“健康中国”规划。变幻原是永恒,管治班子适时更替,正是以变革应对变幻。面对百年一遇世纪疫症,上一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过去两年多带领抗疫摸着石头过激流,鞠躬尽瘁。未来抗疫之路仍然充满挑战,我作为医务卫生局局长,必定会继续竭尽所能克服疫情,打胜这场疫战。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我会与行政长官领导的管治团队、香港市民和医护同仁齐心协力,让香港全面发挥“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同为香港开新篇!

香港国安法实施两周年 邓炳强:积极作为维护国家及香港安全

今天(30日)是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发表网志表示,香港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是国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两大举措。香港在“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中央全力支持下,将会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开创无限机遇,建设更辉煌的未来。 邓炳强指出,要达致长治久安,除了本着“有法必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依法向危害国家安全分子采取执法行动外,提高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識亦非常重要。作为新一届特区政府团队一员,邓炳强强调,必定坚持初心,继续积极作为,务实进取,带领好保安局及辖下部门,维护国家安全及香港的安全和稳定,为香港市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郑若骅:法律人才须兼具国际视野、国家观念 贡献法治中国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9日)在网志表示,将会加强培育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家观念深厚的法律人才,为建设法治中国,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贡献。 以下郑若铧网志全文↓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充分配合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这亦是律政司的重点工作。在5月底,律政司达成了三个里程碑,突显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枢纽的领导地位,也让我们以中国香港的身分在国际社会发挥所长。 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 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亚非法协)去年11月底在香港主办第59届年会,并正式宣布成立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反映了国家的支持和亚非法协对香港仲裁服务的信任。我们只用了半年时间筹备,便成功安排区域仲裁中心在5月25日正式开幕,这全赖国家的协调和律政司的同事群策群力。 亚非法协是亚洲和非洲唯一的跨政府法律咨询组织,先后在马来西亚、埃及、尼日利亚、伊朗和肯尼亚设立区域仲裁中心,在亚非地区发展机构仲裁并促进国际商事仲裁。我衷心感谢中央人民政府和亚非法协同意将第六个区域仲裁中心设于中国香港,这既是香港的荣幸,更有助推动及发展香港及区内的其他替代争议解决服务(尤其是网上争议解决服务),扩大香港法律枢纽的范围。这亦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 紧接着在5月26日举行的「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邀得国际法院法官薛捍勤,以及亚洲和平与和解理事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沙田泰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演讲,还有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讲者就法治进行讨论交流。透过这些讨论,让我们对法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更广泛传扬为区内外可持续发展建立和保持更平等共容的社会的信息。 论坛的压轴项目是《「愿景2030—聚焦法治」专责小组报告》的发布仪式。「愿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计划于2020年正式启动,致力建设并维护一个公平和以规则为本的法治社会,以促进各方可持续发展。这份报告详述律政司和专责小组的自计划启动后至今的成果,包括评估法治实践的基本要素,报告建议成立七项指标,作为定立客观评估的起点,包括:(1)司法独立;(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保护不受歧视的权利;(3)法律的可及性;(4)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和争议解决系统的有效性;(5) 预防贪污;(6)防止滥用公权;及(7) 基本人权。 律政司会致力跟进专责小组报告,收集相关数据,以期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务求客观地评估法治的实践情况。我们会考虑将所得的客观数据和使用的评估方法与其他司法管辖区分享,期望能够携手促进法治。 我衷心感谢专责小组过去两年就如何在区域及国际层面推广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不遗余力为我们提供宝贵建议和指导。 私法协会的合作安排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私法协会)主席Maria Chiara Malaguti教授和我在5月27日,透过网上平台就有关国际私法及国际商法合作的行政安排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在国际私法领域的合作,包括今年11月于香港合办首届亚太国际私法高峰会议,作为香港法律周2022的其中一项旗舰活动。 这已是律政司与私法协会的第二份谅解备忘录。去年5月我们为落实借调本地法律专业人员至私法协会秘书处的安排签订首份谅解备忘录, Malaguti教授高度赞扬两位借调至私法协会的人员表现出色,向国际展示香港拥有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 律政司会加强培育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家观念深厚的法律人才,为建设法治中国,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又强调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以及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 在国际法律层面上,香港特区在过去25年来一直发挥着「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展望将来,律政司会继续以中国香港的身分,积极参与国际法发展,以配合国家政策,助力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同时亦可巩固香港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领导位置。

陈茂波:自回归以来香港稳定向好发展的方向从没改变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2日)发表网志,指香港新冠病毒疫情缓和,香港特区政府在上周按计划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包括延长食肆晚市时间至午夜;放宽宴会人数上限;重开酒吧、卡拉OK、派对房间处所等。也许大家亦感受到,这几天市面气氛热闹了,餐厅和商场人流进一步增加,生意亦渐有好转。我外出用膳时,不少食肆的员工也说生意好多了。也有食肆和商店因在疫情期间流失了人员,现在较迫切的是补充人手以应付回升的生意和人流。 上周公布的二月至四月失业率进一步上升0.4个百分点至5.4%,是自去年四至六月以来的新高,总失业人数增至逾20万。然而,这些数据有些滞后,未能即时反映市况的改善,亦正如我上周指出,我们毋须对前景太悲观,否则反为容易错过经济正在改善的势头或新出现的机遇。就以失业率为例,虽然数字未见改善,但从茶餐厅所感受到的气氛,就业市场正逐步好转。 通胀方面,本港今年首季的基本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1.6%,整体上仍然温和,主要是因为在指数中占比较重的租金开支继续下跌。但是,细看当中的分项,「衣、食、出行」这三大范畴的物价升幅都高于整体数字,这些都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感受到的环节。就以三月份的食品价格为例,升幅达4.6%,当中基本食品价格升幅更达到7.6%,估计是与疫情打乱了运输物流,影响到新鲜蔬菜以至其他食品的供应有关。不过,按现时的趋势来看,食品价格的上升势头有望放缓。 当然,在经济刚开始回稳之际,不能掉以轻心,在这关键阶段,必须同心合力继续全方位管控好疫情。在接种疫苗方面,最新安排是未曾受新冠病毒感染的18至59岁人士,若因个人需要,或是在医疗机构、安老或残疾人士院舍等处所工作而有较高受感染风险,不论之前接种科兴或复必泰疫苗,均可选择接种第四剂疫苗。希望大家都踊跃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只要疫情受控,日常生活渐渐回复正常,今年余下时间的本港经济料会逐步恢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最近指出,虽然第五波疫情严重影响本港首季的经济表现,但相信本港能处理好相关的情况,政府的财政状况亦不会明显恶化,故维持本港的信贷评级,展望稳定。 过去两年半以来,疫情对经济和社会都造成打击。不过,疫情总会过去,我们在全力管控疫情之际,也要全力筹划推动香港未来的发展。我们不能因经济而无视严控疫情的重要性,也不能因疫情而忽略为未来发展的筹划。我期待在今年十一月举行的金融峰会,能让我们加强与外国和内地顶尖金融业人士和机构联系之余,亦可以向他们展示香港在经历两年多的挑战后,如何继续保持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国际金融及商业中心。 回望过去25年,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一直有长足的发展。即使发展历程中几经波折,但不管是金融飓风、经济波涛,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稳定向好发展的方向从没改变。在踏入回归25年之际、昂首阔步迈入新的一页,我们对香港的未来有着坚定而无比的信心,只要一起努力打拼,未来必定可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陈肇始:增加医疗人手下月或公布第二批认可医学资格名单

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今日(1日)发表网志,提出无论是应对人口老化、与生活模式相关疾病与日俱增,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或应对新冠疫情,充足的医疗人手不可或缺。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增加医疗人手,以确保公营医疗系统可持续发展。 陈肇始表示,去年10月刊宪生效的《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通过特别注册在香港执业,有助增加本港整体医生人手,以应付未来人口老化而为医疗系统带来的挑战,以及有效维持医疗体系的高水平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于去年11月根据经修订的《医生注册条例》(《条例》)成立设于医委会辖下的特别注册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检视与香港两所大学医学院课程质素相若的非本地医学院课程,从而订定认可医学资格名单,交由医生注册主任以法律公告形式公布。 为尽早订定认可医学资格名单,委员会委聘了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就其相关工作作出支援。经仔细审议后,委员会早前交付建议承认的首批合共27项医学资格的名单,并由医生注册主任于4月27日公布。首批认可医学资格的名单已于刚过去的星期五(4月29日)刊宪,同日生效,并将于下星期三(5月4日)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委员会正积极推进就其他非本地医学课程的评审工作,会分批公布名单。委员会争取在今年6月内公布第二批名单,以便利有意在下学年入读非本地医学课程的学生作出升学选择。 陈肇始在网志中表示,现时公营医疗系统医生不足,此刻公布首批认可医学资格名单正好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可尽早循特别注册途径来港于公营医疗机构服务,有意到香港以外地方就读医科的学生亦可参考有关名单以作出升学选择。政府会继续透过各经济贸易办事处加强宣传《条例》下各注册途径,包括由食物及卫生局、医管局及卫生署与当地港人医生及医科生作视像会面,以鼓励更多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在本港执业行医。而医管局亦会在特别注册制度下,招聘更多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加入本港公营医疗体系,以助应对服务需求增长。

陈茂波:电子支付应用日渐广泛冀发展更广更快更深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日)发表以「深化电子支付的发展」为题的网志,指自去年推出消费券计划以来,在日常生活层面,见证电子支付的应用日渐广泛。从过去必须时常带备现金,到现在即使身上没有现金,也可以买餸和购买其他日常用品,认为是很实在的变化,现时市民日常出行及购物有更多便捷的支付选择。 陈茂波表示,不少市民和商户都关心第二阶段的消费券何时发放,他指正积极推进相关的筹备工作,预期将在暑假期间开始分期发放第二阶段、总额5000元的消费券。为了方便大家有更多选择,参与发放消费券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会增加至六家,包括中银香港的BoC Pay及汇丰银行的PayMe,连同原有的四家包括支付宝香港、八达通、Tap & Go「拍住赏」及WeChat Pay HK,现时正与营办商商讨具体细节安排,目标是在今年中开始接受登记,市民届时可以选择是否转换电子支付工具收取第二阶段消费券。 他希望整个计划安排能做到各适其适,同时透过增加参与计划的营办商数目,借助市场力量扩阔应用的层面和范围,并让市民和商户享受更多新的优惠,使电子支付的发展可以更广、更快、更深。

陈茂波:重启发行零售绿债最快 本月底前可认购

香港特区政府原定今年3月初推出首批绿色零售债券,但受第五波疫情影响而押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0日)发表网志,指本港疫情已逐步改善,政府将在短期内重启零售绿债的发行。 陈茂波指,这批零售绿债发行额是150亿元,并可按认购情况加码至最多200亿元,最低年息率将由2厘上调到2.5厘,债券年期维持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与本地通胀挂钩,预计在本月底或之前接受认购申请。 香港特区政府向630万合资格市民发放新一期消费券,陈茂波财指市面的消费气氛有所改善,期待着疫情进一步受控及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后,市民可以更尽情的消费,加速经济复苏的力度。 陈茂波指,消费券的好处是在保持使用灵活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将资金锁定在本地的经济体系中流转,并巩固和进一步深化电子支付的使用和应用。他提及上周四消费券发放的首日有约100万名市民透过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来收取消费券,比率较去年高出三成七,反映港人已更熟习以便捷的电子方法取得服务。

严防本土恐怖主义 邓炳强:坚定护航确保选举顺利有序进行

9月19日是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日子。当日,除参选人自动当选的界别分组外,412名候选人将竞逐13个其余界别分组的席位。这次选举意义重大,是重新构建并被充分赋权的选举委员会首次选举,所产生的选委将为今年12月及明年3月分别举行的立法会及行政长官选举奠定重要的提名和选民基础。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4日)发表网志表示,本土恐怖主义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市民要警惕可能出现「孤狼式」袭击和非理性恐怖行为,保安局及辖下的纪律部队定将坚定护航,确保这场完善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场选举能顺利有序地进行。 邓炳强说,自6月底以来,警方先后对涉及恐怖活动的人士和组织采取行动,这些人士和组织涉嫌管有枪械及弹药,煽动他人谋杀、纵火或伤人,以及计划用炸药攻击公共设施。被警方瓦解的一连串与恐袭相关的事件,突显香港潜藏本土恐怖主义危机。犯案人有能力、有知识,更在暗中策划实际行动,一旦得逞可能对社会造成极严重伤亡,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觉。他表示,现时香港的恐袭风险评估仍维持中度,巿民若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应在安全情况下尽快通知警方。 邓炳强还指出,有一小撮死心不息的极端分子,透过「软对抗」方式荼毒大众思想。他们透过媒体、影片、刊物、文化艺术甚至网络游戏等,刻意灌输错误观念或恶毒思想,煽动及鼓吹暴力,挑起对国家和特区政府的憎恨,甚至鼓吹使用暴力及违法行为达致政治目的,意图以潜移默化的「软对抗」手段达到阻扰特区政府施政和破坏社会安宁的目的,市民对此亦要高度提防。 邓炳强强调,保安局及辖下的纪律部队会竭尽所能为香港护航,防止和打击本土恐怖主义,以及一些外部势力利用香港代理人作出危害国家和香港特区的行为,确保香港市民能够安居乐业。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网络巡逻,务求预早识别及阻止破坏分子作出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同时会加强截查,严防管有非法物品者进入选举现场和其他重要公共场所。警方亦会与来自其他纪律部队精英的特务警察携手,在人流聚集的地方和重要建筑物等高姿态巡逻和驻守,一旦出现危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必会果断执法。他说,自己对纪律部队应对大型活动的保安行动有绝对信心,任何妄想搞乱香港和破坏选举的极端分子,执法部门一定会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