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康码”下周五开放申请“安心出行”同步更新

  港人热切期待恢复与内地免检疫通关,与亲友团聚,而首要是必须持有可与内地健康码对接的“港康码”。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日)下午公布“港康码”的详情,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港康码”下周五(12月10日)开放申请,届时“安心出行”将同布更新至3.0版本。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称,恢复免检疫通关属头等大事,市民都热切期待早日通关,香港与内地已举行两次对接会议,进展良好,取得阶段性成果,内地专家团亦表示基本具备通关条件,而推出港康码是其中一个条件。 他说,“港康码”有2个重要功能,一是确认使用者是否属于有风险人士,二是使用者是否居住过或去过有风险的地方。做到这两个功能,则需要实名登记,提供居住地址和出行记录。居住地址须使用者自行上传,出行记录则透过上传“安心出行”中的出行记录。 网上申请当日安心出行同步更新至3.0版本 薛永恒表示,香港政府将于12月10日上午9时,开放网上系统,让市民申请“香港健康码”帐户;将在全港18区的屋邨、港铁站等多个地点,协助市民申请及使用。当局亦会同步更新“安心出行”应用程式至3.0版本。 申请港康码的先后次序薛︰唔洗急住申请 他说,申请“港康码”帐户的先后次序,与日后通关的配额完全无关,呼吁市民无须急于申请,强调开放系统是希望让市民及早熟习,方便日后本港与内地恢复免检疫通关时,可以用港康码转换成“粤康码”或“澳康码”。 研与电讯业界、慈善机构派发手机及数据卡 他表示,明白部份市民在网上申请港康码有困难,当局会派外展队在全港设置街站,或在港铁站等协助有需要人士。政府同时会主动接触电讯业界及慈善机构,向有需要社群送赠智能手机及数据卡,方便他们使用“安心出行”,并会向处所派发凸字胶套,协助视障人士识别场所“安心出行”二维码的位置。 不过,他强调,对于有通关需要的人士,始终需要用好智能手机,同时积极配合内地各项防疫措施。政府鼓励及支持,并承诺将帮助长者等相关人士用好手机,甚至提供手机以做好防疫抗疫工作。 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表示,首次申请港康码时,需要实名登记、身份证明文件、住址证明,同时连接“安心出行”上传21日行程纪录,以及提供开通户口的个人识别码。同时,帐户要输入手机号码,其后每次登入需要手机电话短讯作一次性核实。系统有约45分钟时间登记。 他表示,系统是24小时开放市民登记,无须急于在开放初期便登记,登记输入身份证、签发日期,资料会与入境处身份证数据库比对,确定申请人身份。申请人可上载资料多于一部手机。 薛永恒称,若申请人上传虚假资料,将要负上刑责。 绿码有效日期仅一日 而港康码按不同情况改变颜色作出判定,黄志光表示,港康码分为红、黄、绿三色。 红色代表用户为确诊者、疑似确诊者、密切接触者、密切紧触者的家居接触者、确诊者出院后未满14天、正接受强制检疫人士、申请过往14天身体曾带有症状人士。 黄码则代表,过去21日曾到访或居住于高风险地点(包括曾被定为强检区域)、抵港后未满21日(包括已完成强检的入境人士)、抵港后未满21日的豁免强检入境人士(经来回易、回港易返港人士除外)。 至于绿码则代表可通关,但仅在当日有效,可申请转码至“粤康码”及“澳康码”。市民若有任何问题,可致电3142 2330查询。 私隐不受影响上传资料由市民自行决定 薛永恒亦重申,在筹备港康码时,已充份咨询保安专家,确保私隐不会在过程中受影响。他强调市民上传资料由个人决定,“有关出行纪录,由拥有安心出行,或健康码的市民自行进行,由大家自行决定上传个人记录。”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林伟乔也表示,上传的个人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与内地共享,除非市民到内地之后变为高风险人士或确诊者,才会分享信息,以便做到预防工作。 薛永恒呼吁,在防疫抗疫工作的过程中,希望香港市民齐心多行一步。当大家清楚知道自己有无风险,与防疫抗疫团队分享,对于整体香港防疫至关重要。他也表示,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因此提早提供“港康码”给大家使用,也将透过社区不同团体协助大家使用“港康码”,希望为通关作好准备。 不少媒体近日报道指12月有机会达至小范围免隔离通关,而“港康码”将于12月10日正式开放注册试用,被问及是否有望在今年底前投入实际应用,达至小规模通关,薛永恒表示,未知何时达至正常通关或正式转码,政府正在着手最后准备工作,包括同内地各个政府部门积极讨论。

创科局下周公布健康码详情 须提供姓名等资料

本港有机会与内地通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昨日举行的内地与香港专家对接会议是重要里程碑,并且很有建设性,特区政府已非常努力去实现与内地免检疫通关,并取得良好进展。下一阶段须做两项准备工作,其中一项为健康码,相信创新及科技局下星期可以公布详情。 林郑月娥表示,内地专家已确认本港现已具备通关的条件,但通关要逐步有序进行,下一阶段将要做两项准备工作,其中之一是健康码,相信创新及科技局下星期可以公布详情。另外亦要拟定通关初期每日配额、港人到内地要符合的条件,以及使用哪个口岸等。林郑月娥说,会尽快完成准备工作,及早公布通关日期。 创新及科技局长薛永恒指,香港健康码开发工作已经完成,进入上架前最后测试阶段,下周会介绍详情。薛永恒指,香港健康码会是实名制,市民下载程式时要提供姓名等资料,用作确保将来过关时不是属于高风险人群,令防疫工作在可控下进行。

薛永恒:港康码已开发完成 下月初可供市民用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率团到深圳,出席第二次内地与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返港后称,香港健康码已开发完成,下月初可以上架,予市民使用,下星期会公布细节。 薛永恒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与内地专家紧密合作,未来亦会组织专责小组,为两地健康码对接做好准备。 李家超说,初步构思香港健康码会配合安心出行一同使用,香港健康码将会使用实名制,以得悉相关人士在过去一段时间曾到达哪些处所。他又指两地有共识,将会有可操作、清晰标准的熔断机制,但细节仍在商讨中。 李家超称,与内地专家进行第二次对接会议后,内地专家认为香港已基本具备通关条件,本港进入全面落实准备有序通关的阶段,包括推出香港的健康码。

薛永恒冀做好技术配套配合防疫抗疫需要早日恢复通关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8日)出席一个活动后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市民努力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希望未来继续坚持,从而让本港可以尽快与内地通关。他续说,这亦是特区政府与内地专家讨论的重要方向,当局会全力以赴做好技术配套,期望以相关技术方案配合防疫抗疫需要,早日达致通关。

薛永恒:严密审视通关安排免加重两地防疫压力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5日)在数码港出席公开活动后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和内地一直在一起努力,希望推动尽快通关。 薛永恒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与香港及内地防疫抗疫专家一起共同努力,希望推动尽快通关。但在过程中必定严密审视安排,令防疫抗疫可以一同做得更好,避免为香港或内地的防疫抗疫工作加重不必要压力。创新及科技局会联同其他政府部门的同事一同做好相关工作,亦会听取防疫抗疫专家的意见,做好相关技术方案。

薛永恒打科兴第三针「智方便」登记人数直迫百万

第3针新冠肺炎疫苗前日开打,继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等人接种后,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3日)早上亦前往沙田源禾路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第三剂科兴新冠疫苗,并与接种疫苗的市民倾谈,随后探访长驻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的「智方便」流动登记队,了解他们如何协助市民登记成为「智方便」用户,并且透过「智方便」下载电子针卡。 创新及科技局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前往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打针的市民,若未登记为「智方便」用户,可在接种疫苗后,向「智方便」流动登记队寻求协助。若成功登记,可透过单一数码身份登入网上户口,简单安全在网上处理日常事务。帖文续指,「智方便」推出不足一年,登记人数直迫100万,可接达的常用服务超过160项,参与机构不限于政府部门,更包括公用事业、银行同保险公司在内的公私营机构。

薛永恒指市民接受电子支付网购智方便不足一年有100万用户登记

政府近年锐意发展金融科技,大力推动如「转数快」等的金融科技应用,以及培训相关人才。《香港01》联同「巨子ICON」于今日(11日)合办首届「金融科技前瞻研讨会」,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于会上指,本港金融拥有独特及稳固的优势,亦需与时并进,认为极具潜力成为领先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政府已于近年不断推出金融相关的科技,如现时大部分的政府帐单及牌照等,可用「转数快」付款。 薛永恒指,历时两年的疫情为市民大众的生活带来影响,当中在金融业界方面,已因应疫情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加强数码发展,协助中小企转型。而在疫情新常态下,更多市民接受于网上购物,令电子支付成为常用的支付模式。他根据一项研究指,已在手机安装手机银行的市民,由去年的77%升至今年的82%,而以手机银行作为理财方式同样升至82%。至于市民对电子支付的信心亦大增至61%。 薛续指,现时大部分的政府帐单及牌照等,可用「转数快」付款,「唔使好似于生所讲慨邮寄支票。」除此以外,政府亦与内地合作建立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以促进香港电子钱包,以二维码等方式实现跨境支付。他亦指,政府去年推出「智方便」,让市民设立数码身份,不足一年已有100万个登记用户。现时已有160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公、私营机构采用智方便提供服务。他期待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采用智方便。 薛又指,现时本港约有600家金融相关的科技公司,初创占八成,而数码港则汇聚当中约400家高科技公司。他又提到数码港第五期扩展计划已开始,预料4年内将增加四成总楼面面绩;而科技园亦于九龙塘建设金融科技中心,以推动创科与金融之间的应用。最后他认为,本港金融拥有独特及稳固的优势,亦需与时并进,极具潜力成为领先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安心出行下载次数达600万 薛永恒称会咨询内地专家提升本港健康码 冀早日通关

香港政府宣布,下月1日起进入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时,除12岁以下、65岁或以上等获豁免人士外,所有政府员工和市民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扫描场所二维码,才会获准进入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薜永恒今(27日)表示,政府一直致力透过科技协助防疫抗疫工作,他称很高兴可向市民宣布,「安心出行」的下载人次已达到六百万。 薜永恒表示,当局将继续检视「香港健康码」,为未来通关工作做好准备;将征询相关业界、防疫抗疫专家意见,包括内地专家,从而适当提升「健康码」,借以希望尽快早日通关。立法会选举将于十二月举行,被问到市民是否须使用「安心出行」才能进入票站,他未有回应便离开。  

薛永恒:是时候准备与内地通关将全面检视健康码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市民热切期盼能够尽快实现香港与内地通关。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3日)表示,本港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本地新冠病毒确诊个案,是时候准备与粤澳重新通关,政府会检视抗疫工作,包括全面检视“香港健康码”系统,令联防联控工作做得更好。 薛永恒又表示,用好科技是防疫抗疫重要的环节,当局会不断探索新科技协助抗疫。 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今日透露,创新及科技局正研发「过关码」系统,让需要过关回内地的市民使用,预计将成为其中一项通关条件,当中会包括市民的核酸检测报告、疫苗接种记录,及到内地前3星期内的行踪等,并需要实名制登记。许树昌说,内地要求本港的防疫措施尽量贴近内地的标准,包括收紧机组人员、海员及外交人员的豁免检疫政策;医护、检疫酒店及机场员工要隔日接受核酸检测;确诊的住院患者出院后,要在指定地方再隔离14日。

薛永恒:本港科研可与大湾区业界互补

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今日(24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论坛表示,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下,例如借助深圳应用科研和制造业能力,弥补香港不足,推动整个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薛永恒指,本港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本地亦有5间大学位列世界100强,令本港科研基础良好,吸引世界尖端的科研机构来港落户,现时已有27间著名机构进驻科学园,与本地大学合作,进行医疗科学和人工智能研发。过去几年已有3亿4000万元内地资金,投入香港市场支持科研发展,他希望日后透过区内人才和资金流通,能够发挥好大湾区创科业界互通互补。  

薛永恒参观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冀科研带动纺织业「再工业化」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昨日(13日)参观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并与研发中心主席杨敏贤及管理团队会面,加深了解研发中心的最新工作进展及发展方向。研发中心行政总裁葛仪文向薛永恒介绍中心多个推动纺织业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纺织物循环再造和高性能纺织技术。 薛永恒表示,香港纺织及成衣业是全球市场的重要持份者,喜见研发中心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以科研提升竞争力,为业界开发崭新物料和先进生产技术,透过研发及技术转移,使纺织及成衣业迈向高增值生产及服务。薛永恒鼓励研发中心继续与业界同行共创,促进研发成果商品化,令业界可以应用更多新技术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带动香港纺织业的「再工业化」。

薛永恒: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与大湾区优势互补

政府资助基金博览昨日(11日)起在生产力大楼举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12日)出席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十四五」规划,为本港创科带来重大机遇。他表示,凭香港雄厚科研实力、自由经济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世界级科研人才,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人才、资金、物资及信息等创新要素流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优势互补。 去年7月政府推出再工业化资助计划,截至上月已收到21宗申请。薛永恒指,评审委员会原则上同意支持16宗申请,总资助额约1.08亿元,涉及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建造、印刷、医疗器材及纳米纤维材料等行业。他认为,本港工业有坚固基础,创新科技可带领工业再创高峰。 至于与内地通关,薛永恒指,现时政府正面对「3人拔河」的局面,要同时考虑保障市民建康、维持经济动力以及市民所需。他表示,期望本港达到七、八成接种率,建立群体免疫后,会有通关条件,但亦要有社会共识。

薛永恒:理大成就证港科研实力雄厚可为国作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跨学科专家贡献国家首个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布会今日(21日)举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薛永恒表示,理工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天任务,在国家首项火星探测任务中,利用顶尖的科学知识及前沿技术,为「天问一号」选取着陆点,并研制专为拍摄火星环境的「火星相机」,再次印证理大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更说明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卧虎藏龙,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为国家级的「大科学」项目作出贡献。 薛永恒指出,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国家创新科技发展大潮当中,香港既可以作出贡献,亦可以受惠。部分内地科研经费亦已经可以跨境拨付到香港。本地大学亦可借着与内地机构的科研协作,发挥协同效应,优势互补,做到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薛永恒表示,今次理大的经验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再次展示香港是有坚实的创科实力,可以参与国家重要的创科任务,亦可以作出重大贡献。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香港也会加大力度推动科研发展,深化香港与内地创科合作关系,为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重大的机遇。 他又指,理大在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超精密加工技术、铁路科技及钢结构工程技术的开发,所涉及的科研技术全部都达世界级水平。理大不单先后多次获邀参与国家航天任务,亦有参与内地高铁系统、智慧城市发展等等,足见理大的科研成果涉及不同、非常广阔的领域。在刚公布的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理大参研项目在不同的新技术领域亦有重大的突破,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