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宇: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优势独特 可助力连通两地市场

回归25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趋巩固,金融市场得到多方面的长足发展。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17日)在财库局网上专栏“财库论”撰文,谈及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在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担当的独特角色,他表示,在港中资金融机构是“连通者”、“联动者”及“守护者”,他们对内地市场及文化较为熟悉,在融通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方面贡献良多。 许正宇网址全文↓↓↓ 回归二十五年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趋巩固,金融市场得到多方面的长足发展,例如银行存款总额在期间增加超过四倍,股票市场总市值更增长了不止十倍。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依靠的是与内地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所带来的庞大机遇;而协助抓紧这些机遇的,除了中央对香港坚定不移的支持,以及特区政府致力创造的有利营商环境外,亦有赖于业界同人的共同努力。当中,中资金融机构担当的角色不可或缺。 财库局于上周四举办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发展策略”座谈会,在中联办经济部部长孙湘一及各金融监管机构代表参与下,邀请了二十多位来自在港中资金融行业协会、银行、券商、投资银行、基金及保险业翘楚济济一堂,就未来市场发展,特别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出政策建议。各代表分享了不少真知灼见,将会成为财库局日后政策及发展策略的重要参考。 我从座谈会中得到不少对香港金融业发展—特别是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于当中的独有地位—的感悟与期许。让我从三个角度分享一下: 第一,可靠的“连通者”,香港是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发挥着连通国内外资本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作用。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对内地市场有深厚的了解,在连通方面拥有相当优势。例如,他们向来为内地企业到国际市场融资挺身领航,协助企业了解监管及市场环境,提供高效的融资及定价服务。在去年在港上市集资当中,约四分之三有中资券商担任保荐人,可见其重要地位。随着越来越多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有意回流上市,中资券商的作用亦越见重要。当然,特区政府亦透过不同政策助力“中概股”回流。其中,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于今年一月优化和简化大中华发行人回流本港上市的制度,当中包括修订对有关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和创新产业条件。截至今年五月,已有22家“中概股”发行人透过第二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其总市值占所有于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超过七成。 香港亦是海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门户。为此,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为互联互通计划拓宽、扩容,“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及“跨境理财通”等各项目相继推出并优化,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互联互通更即将启动,进一步深化两地资本市场的互动和融合。为了让外界了解及参与香港及内地的未来发展和机遇,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渠道在国际间推广香港的良好形象,包括外访、参加国际会议等。我相信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亦能以其独有视野,透过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合力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可靠的“联动者”,香港一直透过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各种需要。例如,为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自特区政府去年推出“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至今,香港已两次发行保险相连证券,包括日前发行金额达1.5亿美元、为日本台风造成的行业损失提供保障的巨灾债券。值得注意的是,两次保险相连证券都是由中资的再保险公司发行,可见中资走在金融服务创新的前沿。 另外,特区政府不遗余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香港需要提供更多元化及更到位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及服务。早前港交所推出A股指数期货合约,迎来了全球首只离岸A股环境、社会及管治(ESG)ETF,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都扩大和深化香港金融产品清单。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就容许“港股通”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开展筹备工作,并与内地监管当局和相关机构协商。同时,我们继续与内地监管当局及各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探讨优化“跨境理财通”措施。中资金融机构在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占有先天优势,亦于座谈会中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发展策略意见,例如推动香港点心债市场发展,以及增加人民币的外汇和利率产品,以激活香港的人民币生态圈。特区政府会继续与业界合力推进有关发展。 第三,坚毅的“守护者”,国际政经大环境复杂多变,香港作为全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容易受外来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全力维护香港的金融安全,以“底线思维”做好各种风险防御的准备和预案。特区政府已建立了全天候、跨市场、联动式的监测系统,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实时监察、实时预警;并不时对业界进行实地审查以及压力测试,确保每个环节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港中资金融机构是香港金融系统的重要支柱。据市场人士统计,中资银行的资产占香港整体银行业超过三分之一,风险管理向来稳妥。另外,中资保险公司占去年全港有效长期业务保费收入约五分之一。我们希望中资金融机构能继续平衡稳定与发展,发挥金融系统“压舱石”的作用。 以上谈及的成就及目标,都离不开本港金融服务业界人士的齐心协力。中资金融机构对内地市场及文化较为熟悉,在融通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方面贡献良多。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年,踏入新阶段,拥抱新机遇。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中资与港资、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并驾齐驱,利用好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联手把我们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推上新台阶。  

李家超:尽快落实“ETF通” 深化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周日(8日)举行。行政长官候选人李家超今日(5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有必要深化并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尽快落实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ETF通”,更好利用香港作为海外资金进入内地投资市场的“桥头堡”。他亦表示,要抓紧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与湾区各城市合力通过互联互通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 李家超指,收到不少市民留言担心近年香港整体经济几乎停滞不前。他提及政纲,提出发挥“十四五”规划纲要给予香港的独有功能定位,包括巩固并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业务;同时要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和工具,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研究企业财资跨境资金池的可行性,进一步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李家超认为,香港要吸引全球优质的企业到香港交易所上市,包括拥有先进技术及具规模的科技企业,以丰富投资者的选择;在发展金融科技方面,则要结合实体经济的数码化发展,推动金融机构与初创企业合作,开发更多便利市民的金融科技方案。

陈茂波:确保金融市场如常零售银行仍可满足市民需要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6日)发表网志表示,疫情影响社会各个方面,包括经济。他表示,在金融市场方面,政府早已为不同情境做好应变预案,并在早前再次检视和更新,以确保无论因疫情或抗疫部署而出现的任何变化,金融市场的主要基建系统的交易、运作、交收结算等服务,都能如常畅顺且有效地运作。 当中的情境包括一旦社会出现出行受阻或受限,为确保业务能持续运作,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基建、主要系统及平台、重点金融机构等)可以随时转为备用混合模式,在维持系统正常运作的同时,需要回到工作间的人手只需相等于正常水平的一至两成。如此,即使因任何原因导致出行受阻受限,香港金融市场必定会继续保持开放,股票、衍生工具、债券、货币、外汇等市场会如常交易运作。 陈茂波表示,香港是很多国际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管理整个区域的业务,做好业务持续计划,做好极端情况的预案,有助巩固及稳住国际机构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信心。事实上,很多机构已因应防疫抗疫措施而做好预案,即使是收紧社交距离措施甚至出行受限等,香港的金融市场也必定会如常运作。 至于零售银行服务方面,部分银行分行近期因疫情而需要暂时关闭,相关服务受到影响,但整体而言仍可满足市民需要。此外,去年的消费券计划推动了更多市民和商户使用电子支付,减少了现钞找续亦有利于防疫的工作。各金融机构均积极鼓励员工接种疫苗及加强剂,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也积极投入支持防疫控疫的工作,在香港这个关键时刻,贡献力量。

「南向通」开通林郑:香港债券市场发展一日千里

债券通「南向通」今日(24日)正式开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启动仪式上视像致辞时表示,「南向通」启动是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的另外一个重要里程碑,可再次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地位,助国家完善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和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制度。 林郑月娥说,「南向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在国际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选项,同时提升香港联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枢纽功能。香港债券市场发展一日千里,港府一直积极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期待在中央政府继续大力支持下,香港与内地能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内地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作出贡献为目标,一起建设国家金融事业。 此外,渣打银行表示会全面参与「南向通」的首日交易。渣打亚洲区行政总裁洪丕正表示,「北向通」成功运作四年,「南向通」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资产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