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港青赴联合国系统任职 李家超冀说好香港故事

为祝贺第二批香港特区青年赴联合国系统担任初级专业人员(JPO),彰显中央对香港特区青年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和特区政府今日(16日)举办「火热青春书写精彩人生,踔厉奋发共创复兴伟业——香港特区青年赴联合国系统任职发布仪式」。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按照基本法,推展对外事务,通过不同渠道,全力加深政府公务员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政策的认识,支持国家对外说好中国故事。李家超指出,此次赴联合国相关机构任职的青年同事共有12位,人数是第一批的两倍多,他们每一位都是凭着自身能力、才干、经验和出色表现获得机会,将陆续启程,分别到不同机构任职。他向青年提出3点期望:在国际舞台发挥所长,当前全球发展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家要抱着贡献世界的热忱,在联合国机构工作,充分发挥专长和经验,为世界发展出一分力;担任国家和世界的桥梁,国家正全面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香港也致力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希望青年善用任职这一难能可贵的机会,促进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掌握国家在全球大局的定位,贡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工作;肩负起说好香港故事的责任,香港正处于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期,有说不完的好故事,希望青年能一一告诉给新朋友和工作伙伴,让他们正确了解香港,让世界看到东方之珠的光芒。李家超还鼓励青年同事把握在外工作生活的机会,好好交流学习,装备自己,拓宽国际视野,加强交流合作,还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国家与香港特区的代表,期待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来,为香港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卓永兴:青年属推动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引擎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17日)出席一个活动致辞时表示,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更是推动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引擎。 卓永兴提到,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本月将公布首份《青年发展蓝图》,勾划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理念、目标和行动。为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互信,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亦会推出「青年参与倡议计划」,进一步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鼓励他们尤其就地区工程、青年发展和公民教育等议题发表意见。 卓永兴强调,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政府的愿景是培育香港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

李家超:凝聚各方力量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机会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年轻人是香港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他会努力凝聚各方力量,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他亦希望香港年轻一代努力装备自己,为国家和香港的福祉而努力、贡献。 李家超昨天出席「全港中小学生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知识竞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他感谢主办机构透过比赛增长一众年轻人对宪法、基本法、国家安全的认识,成为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他重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增强年轻一代的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是现届政府的重要工作。

麦美娟:政府致力助青年解决「四业」 让年轻一代看到曙光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6日)出席大湾区青年专才协会成立两周年庆典论坛,她致辞时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及栋梁。特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发展,致力协助青年解决「四业」,即学业、就业、创业及置业方面的困难,让年轻一代看到曙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麦美娟表示,特区政府为协助青年人抓紧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了大量工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会持续优化及扩展各项青年实习计划,包括透过「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举办青年在内地的实习活动,让香港青年亲身体验内地的职场实况,从而加深认识内地的工作文化和发展机遇。此外,民青局亦分别与内地的科研文化单位和本港的大型企业合作,举办「内地专题实习计划」及「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提供实习岗位予不同背景、专长和兴趣的香港青年。 麦美娟重申,青年发展是本届特区政府的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她期望社会各界,包括大湾区青年专才协会,能与特区政府携手合作,培育香港的青年人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和专业技能,积极终身学习,并具有正向思维的新一代。

李家超:与内地通关难一步到位 减少不便为第一目标

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的执政班子上任已满一个月,李家超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最大的期望就是为香港多做事,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从上任到现在动力越来越大,自己的团队很实干,希望把问题解决,为老百姓做实事。 李家超上任之后直面「通关」难题,提出「中途方案」,惟近期香港疫情呈现反弹趋势。李家超指,香港尽快和内地正常往来非常重要,香港居民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很大。但是要务实,香港现在疫势还在上升,内地也有管控疫情的压力,要一步到位「通关」可能有难度,所以把减少往来两地的不方便作为第一个目标,之后慢慢达到正常往来。香港也要做好自己的疫情管控,把确诊的个案压下来。 李家超上任后首创「前厅交流会」,以促进行政立法机关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李家超对此指出,「前厅交流会」是系统上的设计,把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搞好,就有更好的基础做好良政善治,不同的官员都有信心跟立法会议员沟通,是开了一个门。已要求司局长积极在这方面主动作为,听到的立法会议员的反应都是非常正面的。 对于如何做好青年的工作,李家超指,青年是未来,「我也希望我老的时候青年可以照顾好我,今后我也依赖我们新一代去照顾香港」。就学方面要尽量给他们更多机会,就业方面要尽量帮助他们,创业方面要开拓空间,置业方面要纳入土地房屋供应。 对于重视舆论公关问题,李家超说,以前政府做了很多事,但是老百姓可能看不到、听不到,所以要提高透明度、多开放,希望要多用社交媒体让老百姓知道政府的工作。此外,希望老百姓感觉在香港生活有幸福感,要把做的事情、做的成绩让大家都知道。说好「香港故事」不单单是在香港说,在内地要说,在国际上也要说,让内地同胞及外国人更了解香港现在的情况,是对香港好,也是对人民好。

李家超:海南自贸港及大湾区联动 琼粤港澳青年享更多机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8日)为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时装周三亚主题日发表视像致辞,他表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消博会时装周「三亚日」系列活动提供重要的平台,让香港设计师和品牌展示时尚精品。「三亚日」活动有助促进琼港两地合作,进一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两个重大战略,实现联动发展。 李家超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希望海南省和三亚市会继续推动琼港两地在旅游、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以至盛事和会展活动上,都有更多交流合作。未来在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入联动下,琼、粤、港、澳四地企业、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将有更多新机遇。 李家超指出,习近平主席在七月一日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多年以来,不少香港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走进内地城市发展,一展贡献国家的抱负。鼓励香港青年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包括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国家战略,努力探索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所长,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他续指,今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时刻,将继续把握好中央的全力支持,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善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格局,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家超:完善教师专业培训 提高学生国家意识

励进教育中心及教育局合办“巩固法治”教师培训计划,课程涵盖香港回归的历史简介及回归前后的法律制度、宪法及基本法教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解释法律、香港特区巩固法治社会及维护国家安全责任等。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2日)出席“巩固法治”计划致辞时表示,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他说,香港要优化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充实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 李家超称,要加强下一代的国家观念、价值观和公民责任心,更应加强教师对宪法、基本法、“一国两制”、国家安全及法治精神等概念的认识和正确理解,透过教师的春风化雨,向下一代灌输正面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茁壮成长。 李家超指,观乎现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随时突如其来产生变化。无论是特区政府或是社会各阶层都要有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作最好的准备,作最坏的打算。要自觉建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并以守护国家为一个国民的应有责任。他续指,希望各位老师能学以致用,在回到学校工作时,善用专业,好好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觉维护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的意识,以及遵守香港法律和巩固法治的精神。

「瑰丽同行」启动礼李家超:新设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专注推动青年发展

“瑰丽同行”今日(14日)透过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备忘录,展开公私营合作,为青年学徒提供环球实习机会。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出席“瑰丽同行”启动礼致辞时表示,“瑰丽同行”推动香港青年发展和职业专才教育,这和他的政纲里所强调“同建关爱香港共融社会,增加青年上流机会”是一致的。 李家超认为,培育多方面人才,让青年在传统教育以外能够装备自己,实现梦想,是加强香港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李家超表示,第六届特区政府将会在7月1日履新。在政府架构重组下,会设立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专注推动青年发展,制订整体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设定政策目标,创造青年上流机遇,强调协助青年就业、创业和发展。 李家超指,今次瑰丽酒店集团与职业训练局合作,参加的学员会得到在职实习和培训机会,学员会透过真实的工作环境,累积实战经验,提升就业能力。他续指,部分职业训练局学员将会在酒店集团的海外和内地公司得到全数资助的实习机会,他希望各学员建立国际视野,为香港酒店及旅游业造就新的人才库,提升职专教育人才质素,提升香港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口碑。

香港特首和3名局长与「自荐计划」青年委员分别会面交流为政策制订注入新思维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以及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今日(21日)分别在礼宾府、数码港、政府总部和青年广场举行聚会,与共70位通过「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获委任至政府咨询委员会的青年委员会面交流,了解他们参与委员会工作的体会。 林郑月娥表示,青年人是社会上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和对推动社会发展最具潜力的一群。她和各位局长十分高兴今日能与数十位「自荐计划」下获委任至政府咨询委员会的青年委员倾谈,感受到这群来自不同背景和界别的青年人,为政府在政策制订过程中注入新思维的热诚,以及对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承担。她寄语「自荐计划」继续发挥招贤纳士的功能,通过定期开放涉及青年人较有兴趣及关注的政策范畴的不同委员会,让更多有志服务社会的青年人自荐参与,一展所长。 为增加青年议政机会,本届政府致力委任更多青年加入政府咨询委员会。政府先在2017年10月底推出「自荐计划」,让18至35岁有志服务社会的青年自荐加入政府咨询及法定组织,其后在2018年将计划常规化,并扩展至更多委员会。 「自荐计划」每次招募的反应都十分热烈,至今先后推出了5期,共收到超过8200份申请。最新的第五期「自荐计划」已在今年3月中截止申请,评审工作正在进行。「自荐计划」推行至今,直接或间接通过该计划获委任至政府咨询及法定组织的青年担任约480个职位。在各司局长的共同努力下,咨询及法定组织内青年成员的比例已由2017年底「自荐计划」推出时的7.8%增加至2021年底的15.4%,成功达至本届政府订立的15%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计划陆续推出青年创业项目 为青年初创提供资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不但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亦是香港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机遇所在。政府「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凡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2019年至2021年获颁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均可参加该计划。 该计划共接获417间企业提供约3500个职位空缺,创科及非创科职位约各占一半,毕业生共提交超过20000份求职申请。截至2022年2月底,该计划下约八成半入职者已到内地展开工作。 除上述计划外,民政事务局在支援青年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方面已推出两项资助计划,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为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和孵化服务。其中,创业计划共资助16个非政府机构推行的青年创业项目,为约230家青年初创企业(涉及超过800名香港创业青年)提供资本资助,以及向约4 000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视乎疫情的最新情况,获资助机构会逐步协助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双创基地。体验计划则资助15个非政府机构举办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基地短期体验项目,加深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双创基地及内地相关双创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认识,预计约有700名青年人受惠。 为推动毕业生和企业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政府亦在专题网站上载计划详情及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实用资讯,让毕业生获取更多与大湾区相关的资讯。

梁振英:「高墙」青年须真心悔过改过才有出路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今日(1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再次谈及「修例风波」的青少年释囚悔改和更生问题。梁振英指出,青年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 梁振英指出,是不是所有被判囚的人都会悔改?不是。戴耀廷就没有收回他的「违法达义」论,黄之锋和梁天琦也没有收回他们的主张。有没有青少年学生仍然相信只要「达义」,就可以「违法」,因此从监狱走出来之后,并不一定要奉公守法。因此,学校是否必须接收释囚学生?我认为没有这个道理。社会是否必须接纳青少年释囚?也没有这个道理。关键是这个人有没有真的悔改。 梁振英认为,我们看到的是青少年被告在定罪后判刑前,向法庭悔改。我们很少看见这些人在定罪前就表示悔改,更少看见释囚就自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公开向社会表示悔改。 梁振英表示,唱高调、用嘴巴做好人的人,不如以身作则,办学的公开宣布愿意收取所有释囚做学生,做生意搞NGO的宣布愿意无差别地请他们做职员,做家长的指明请释囚中的大学生做自己子女的补习老师。事实是:他们只会叫别人做,不会自己做。三年前的风波越演越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这种虚伪。 梁振英强调,青少年人要知道,从「高墙」里面出来之后,面对的仍然是有赏有罚的机制:真的悔改,有赏;不悔改或者假悔改,就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惩罚。不信,去英国犯法,坐监试试。

李家超:政府重视青年发展目标培养具国家观念及守法意识新一代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4日)出席香港青年奖励计画(AYP)60周年庆祝午宴。李家超表示,青年是香港未来的社会栋梁,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重视青年发展,目标是培养青年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对社会有承担,兼备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守法意识、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格。 李家超在社文媒体Facebook发文,感谢香港青年奖励计画,在历届主席的领导下,培育一代又一代青年全方位发展,包括服务方面的义工体验、康乐体育的身心锻炼、技能领域的多元培训、野外锻炼的意志磨练,以至团体生活的视野开拓;历年完成章级活动的青年超过8.1万人,完成的义工服务时数更接近200万小时,形容“成果丰硕”且值得表扬。香港

国家宪法日青年座谈会余健强吁选民踊跃投票

明日(4日)是国家宪法日,油尖旺民政事务处邀请油尖旺推广「一国两制」委员会于昨日(2日)合办「飞跃大湾区」国家宪法日青年座谈会,向青少年介绍宪法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一国两制」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青年人的机遇。座谈会假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举行,座无虚席。 座谈会由中联办九龙工作部副部长郭长勇担任主礼嘉宾,主讲嘉宾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副专员莫君虞,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香港中华总商会创科及创意文化委员会主席霍启山,广东省政协委员廖永通,以及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陈浩庭。座谈会得到多个青年组织的支持,包括香港广东青年总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西潮青创、新界青年联会、油尖旺青年社、龙腾志青及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排名不分先后)。 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余健强在座谈会致欢迎辞时表示,社区应该重视推广认识国家《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香港成为特区的法律依据,和香港社会息息相关,让青年人多了解《宪法》,除了可让他们更清楚「一国两制」的背景及意义,更可了解我国的法治建设成就。油尖旺民政事务处借座谈会向青年人介绍内地的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呼吁合资格青年选民在12月19日立法会选举踊跃投票。 郭长勇副部长在致辞时表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基本法》的立法依据,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根本宪制基础。《基本法》的各项规定要放在《宪法》框架内来理解,才能得到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了香港「一个中心、三个枢纽」定位,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超级联系人」角色,为香港发展和大湾区建设扬帆起航再添动力。希望青年朋友能够清晰认识到大湾区在国家新的发展蓝图里意味着大市场大未来大前途,尽自己所能,发挥湾区优势,服务国家所需,得到大的发展。

「青年们要永远向上向前不断进步」——陈冬到青晋农庄倾听创业青年心声

陈冬副主任与农场创业团队交流。(中联办图片) 10月1日上午,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来到位于天水围的青晋农庄,了解农庄运营状况,与农庄青年创业团队座谈交流,倾听心声与建议。 陈冬特地带来中央惠港青年八项措施的资料分发给大家,表示对青年学业、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持续关注,并提供帮助和支持。陈冬说,我半年后还会回访这里,听听你们创业的新进展。 青晋农庄创办人陈嘉辉指,今年3月25日获得这块土地后,8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兴建农庄,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张了。陈冬对此表示,你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主创业。 陈嘉辉说,目前农庄已经发展出100块「小格子」田地,吸引了义工和家庭过来耕种。大家体验了劳作与收获的快乐,而农庄也通过租金收益、开办「农家乐」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陈冬副主任与在农场参加亲子活动的小朋友交流。(中联办图片) 陈冬到农庄时,不少农户正在田间忙碌,蜂农邹治国拿来两瓶刚采集的龙眼蜜及百花蜜请陈冬品尝。在另一片菜地旁,一个牌子上的二维码吸引了陈冬的注意。陈嘉辉介绍说,扫描二维码可以浏览相关农作物的介绍,并拿出手机「扫一扫」,显示了详实有趣的科普信息。 元朗商会中学黄小榛同学正和妈妈一起打理丝瓜,她向陈冬表示,自己经常和妈妈在周末来农庄劳动。陈冬说,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相信她们都大有收获。 随后,在农庄担任设计师的90后青年苏慧贤,向陈冬介绍了一幅她画在农庄墙上的作品《心中的祖国》。画中有广袤的山川,有青翠的田野,还有天安门、万里长城、香港会展中心等。苏慧贤说,虽然自己还没有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小时候回过广西老家,那里山水秀美,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陈冬回应说,「尽管你没有走过很多地方,但你心中有一个壮丽的祖国」。 农庄一角,瓜果的清香徐徐飘来,大家纷纷与陈冬分享自己的耕种体会,并对青年创业和农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创业团队代表、老家惠州的陈燕君表示,香港地少人多,希望疫情稳定后,能够到大湾区开设小农庄,学习内地的技术,也把这里的模式带进去,「经过这半年的锻炼我很有信心」。 农场行政助理曾凌峰说,小农庄有大情怀,除了日常耕作,节假日也会来这里举办各种活动,希望用好这块地方更好地融合青年人。 天水围妇联会的马淑燕说,农庄让妇联会的姐妹们团结到了一起,种植的蔬菜可以帮到社区的一些老人和困难家庭,农庄对于我们团体的工作很有帮助。 听到大家的发言,陈冬表示,农庄开办之初我就来过这里,半年过去了,刚才一路走过来,处处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看到每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农庄不仅是闹市中休闲劳动的「绿洲」,也成为大家交流心得、沟通思想的「绿洲」。 陈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要帮助香港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青晋农庄为青年创业就业搭建了一个好平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正致力于帮助青年成长发展。刚才大家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你们对祖国和香港充满热爱,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对创业和就业充满热情。从你们身上看到,香港青年在黑暴之后、疫情面前不仅没有「躺平」,而且还奋力站起,你们是香港社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青年代表。 陈冬最后指出,青晋农庄的「晋」字,按《说文解字》的含义,就是追着太阳一直前进。祝愿青年朋友们永远向上向前,不断进步。 (来源:香港中联办)

中联办落区反映中央重视基层声音 吴秋北:是港人之福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昨日再次深入基层,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舖和笼屋住户,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听取意见建议。工联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指出,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吴秋北在社交网站发文称,骆主任昨日带队,领导们亲身来到社区,走入基层,探访小商户,劏房租户,考察青年创业基地,慰问老人,与市民亲切交谈;事实上,这一幕并不陌生,去年此时,骆主任也是下基层,带出中央高度关注香港市民住房问题的重大信息。 他说,今年港澳办夏宝龙主任更是明确表达,盼望 2047年,香港要告别劏房。他说,中央领导始终将港人福祉挂在心上,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居住困难,是头等大事,是20几万劏房户最迫切的期盼。“今年骆主任再度落区探访劏房户,足见中央对此重视程度,令人感动。” 落区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一次 他续称,上月初港区全国人大政协深入基层,现在骆主任亲自率领中联办领导班子探访市民,将落区的重点放在基层,活动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的一次。中央领导向来重视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现在更进一步,直接听取基层市民意见和声音,这既体现中央对港人的重视,也是中央和港人关係更紧密,更融合的象徵。 他提到,知道在内地的公务员队伍中有这样一句话——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说,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实践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堪称表率;如此直接、近距离的体察民情、把握民意,当然可以刚好的为市民服务,而这也是中联办重要的职责之一。 他指出,中联办作为中央驻港四大机构之一,具有宪制责任和意义。多一些与市民的直接互动,特别是基层市民,青年群体,这将有助于香港发展更乎合实际、满足民众所需,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市民纷纷表达欢迎和肯定。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会对督促特区政府提高治理效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施政理念,有重大影响。新的政治格局是中央主导,“爱国者治港”,所以我们有信心香港的未来越来越好,青年发展、普通市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高教界办国庆72周年活动林郑月娥谭铁牛呼吁加强宪法教育

香港高等教育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活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应邀主礼并致辞,两人不约而同呼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国民身份自豪感,谭铁牛更寄语高教界发挥香港优势以引领国际。 林郑月娥称赞新中国成立72周年以来取得巨大成就,,谈到香港在国家支持下,成为国际教育交流枢纽具有先发优势,香港院校陆续于内地开校,特区政府将继续担当促进者角色。而特区政府去年推出的「杰出创科人才计划」大受欢迎,申请者不乏学术泰斗,呼吁院校把握机会广招这类人才。 林郑月娥又期望「特区政府在尊重院校自主的原则下,也鼓励院校协助学生加深了解基本法、宪法,进而推展国家安全教育,以至树立香港情怀、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 谭铁牛则提出对高教界的三点期望,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加强对大学生的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其次,坚持守正创新,发挥科研和国际化水平高的优势,开拓进取,让香港成为国际教育交流高地,进而引领世界高教发展。 第三是把握大湾区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看大局、谋大计、成大事,善用中央公布的一系列惠港政策,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服务香港社会所盼,贡献国家所需。

十四五规划丨徐英伟冀香港青年把握大湾区建设机遇

由香港青年联会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宣讲会今日(25日)举行。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致辞时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香港发展的关键所在,希望香港青年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机遇。 徐英伟指,「十四五」规划纲要详列了香港的重要定位,其中对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表示认同,更明确提出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充分体现国家对港澳青年的关心和重视。 徐英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香港发展的关键所在。他指出,大湾区建设不但可以促进香港多元发展,也可发展香港居民的生活空间,特区政府与中央相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保持联系,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原则,加强互联互通,共建美好的大湾区。 他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公布了24个政策措施,其中大部分措施已经落实,包括青年创业支援、科技经费「过河」等,不但有助香港居民和专业人士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居住、工作和创业,也为香港企业开拓更大的商机。 另一方面,港府亦在不同范畴推动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徐英伟指,港府已推出不同青年项目,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鼓励青年在大湾区工作。他同时表示,会继续优化和扩大各项青年交流和实习计划,促进青年广泛全面交流,增加对祖国的向心力。 徐英伟谈到中央「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来港,让香港青年更深入认识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他表示,特区政府会用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机遇,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也为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人在生活、事业和发展方面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空间。  

林郑:大湾区青年就业及创业计划为青年提供多元发展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2日)出席施政报告公众咨询会,她提到,希望青年人留港发展,但邻近的大湾区有超过8千万人口,没有理由放过机会,政府的大湾区青年就业及创业计划,均为青年提供多元发展。 林郑月娥说,上任时提出要做好青年「三业三政」条件,各样工作已经展开,包括透过青年委员自荐计划加入体制。她又说,在今次咨询聆听不少「落地」的意见,希望部分意见不用等到施政报告才处理。 在公众咨询会上,有家长表示,目前内地教育越来越好,希望带小朋友到内地发展,关注政府如何令家长放心让子女留港升学,长远如何令他们有好发展。亦有初创公司负责人表示,政府呼吁市民到大湾区发展,建议政府考虑在中间落墨,先让市民在河套区适应。

梁振英:港青「激进化」如染毒瘾社会对此「无免疫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8日)出席「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新书《点‧解‧激进化》发布会时表示,前年「修例风波」致大批青年作出严重违法行为,激进化情况就如同染上毒瘾,需理解背后原因,探讨如何防范,并为受影响的年轻人「去激进化」。 梁振英指,在过去两年,香港有很多假消息,这些对青少年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将他们推向火线。最重要的是,社会、家庭和学校,要有意识让青少年了解到,往往他们从社交媒体接触到的这些信息是真假参半的。 梁振英强调,对于年轻人「激进化」产生的后果,香港是没有免疫力的。有了过去两年的教训,香港应该有所警示,希望可以引起社会重视,政府和社会依旧任重道远。

罗致光: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港青勿故步自封

劳工及福利局长罗致光今日(27日)发表网志,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香港年轻人不应错过大湾区发展的高速列车。 罗致光在网志中提及,祖国与香港的发展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香港方方面面都受惠于背靠祖国的优势。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更为香港创造了不容错失的重大机遇。他鼓励香港年轻人应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切勿故步自封。 政府今年初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2000个月薪不少于18,000港元的职位,引起热烈反响。罗致光指,截至2021年6月24日,共有超过370间企业在计划下提供超过2800个职位空缺,当中约一半为创科职位。获聘的毕业生最迟须于今年8月入职。申请相当踊跃,有超过300名成功申请者已经入职。 罗致光表示,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港人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国家;香港亦是大湾区的一部分,港人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大湾区。